兴安岭铁路隧道110岁高龄了,全长2公里的隧道为东北最长,是中东铁路进出岭内和岭外的咽喉,是俄国和日本都经营过的战略遗址,是日俄战争的烙印。那一年从北边回来经过这一地段,险要的地势,盘山环绕的高海拔公路,上中下三层隧道交错其间,当时萌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有想法就会变成现实,许多事情总是这样。 介绍兴安岭小村的资料少的可怜,甚至没有,可以满足猎奇爱好者的兴趣。五分钟一趟的火车和沿省道公路频繁驶过的车辆,表面热闹的小村背后,难掩落寞与寂寥。 碉堡、城堡、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建在离市区很远的山区。国外的城堡和福建的土楼是旅游的重要景点。城堡、土楼都有防御功能,个别城堡战争年代你争我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而兴安岭的碉堡,是日俄战争的重要节点,与争夺旅顺口一样重要,我看了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都没有见到兴安岭碉堡和隧道,有一点点遗憾。 兴安岭碉堡外形高大,多为四层楼,圆形。透过林间枝条若隐若现地远观,将隧道、碉堡、铁路、融合成曲线建筑的美,苍劲的美。 正在使用的两个并列的隧道,一个是百年前俄国人开凿的,一个是新建的取名沙力隧道,沙力是俄国女工程师,在隧道开凿两年后,即将开通的最后一晚,担心不能准确对接,压力过大自杀,山上为她修建了纪念碑。 绕山螺旋铁路展线,缓冲了陡坡的高度。2007年废弃,我们沿铁路走了半圈,螺丝钉已经拆除,如果不是地方政府及时保护,中国可能又消失一个历史遗迹。站在山顶可窥其全貌,随着旅游的开发,螺旋展线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一段抗战史、百年铁路史、以及视觉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