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945

主题

大兴安岭

嘎仙穿越

查看:8529 | 回复:81
发表于 2013-12-1 11:58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2013年11月30号徒步穿越嘎仙洞,全程登山徒步15公里,参加队员42人
058.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00 显示全部帖子
055.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56.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石洞朝南,呈不规则三角形,洞内宛如一个可容纳千人集会的大厅,洞高20余米,东西宽近30余米,南北洞深92米。这正是拓跋鲜卑先祖原始部落成员生活的地方。洞内石色斑驳,幽暗神秘,没有奇妙的钟乳石,也没有暗溪中发着令人心悸的响声,凡是够得上神秘奇诡的东西这里都没有,只有几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头。石头大小不均,各有自己沉思的位置,很干爽也很黑。沉重的黑色恰好能抑制住你就要张开的嘴巴。它们不屑表白也不想炫耀,却又实实在在地向人们证明了自己。让人想象不出该有多少有声有色的悲喜剧在此上演过;该有多少动人心神的故事从这里发生。洞穴里最主要也是最宽广的部分,就是洞前的“大厅”,面积大约有两千平方公尺。那顶上高高的石壁离地有二十多公尺,以一种优雅的弧度往四周倾斜,宛如穹顶。在“大厅”里有一块很大的天然石板,周边形状并不规则,但是因为是被一块半公尺高的岩石托了起来,怎么看都像一张特意摆设在那里的石桌。石板底下有坑,足可以容下一堆燃烧的枝木。还有几个较平展的石块在石板的四周分列着。外面的阳光挤进洞口,刚好能照到这一方位,而整个洞里,也只有这一段不用照明。是首领与族中长者用来聚会或议事的场所,还是祭奠先皇的贡桌?我们不得而知。站在石桌旁,还用在刻意地去追寻历史吗!其实历史就真实地摆在你面前: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02 显示全部帖子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3-12-1 12:03 显示全部帖子
057.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QQ图片20131201120245.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QQ图片20131201120205.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洞内西侧洞壁上,有一方异常光滑的平面,上面刻着字。字迹虽经年久,依稀可辨,那是一篇祭祖的祝文,宣证着这里曾是拓跋鲜卑祖先最初的居所。祝文内容与历史文献《魏书》的记载基本一致。这是1500多年前保存至今的原始档案,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不过,原件已经被保护起来,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复制的文字了。“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据《魏书》记载,公元443年,北魏拓跋鲜卑王朝第三代君王太武帝拓跋焘,接到北方乌洛候国使节报告,在北方密林深处中的洞穴中,发现鲜卑祖先居住过的旧墟。于是,太武帝拓跋焘派遣谒者仆射库六官和中书侍郎李敞带人,经过了四千多里路的长途跋涉。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终于来到了东北方的大鲜卑山之中,在先祖的石室旧墟前,按照王朝所定的最高祭礼,供奉马牛羊三牲,在祈祷声中,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祭天祭祖大典。又把祝文刻在洞内石壁之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08 显示全部帖子
QQ图片20131201120717.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QQ图片20131201120731.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沿着嘎仙洞口往里走,到达中部光线就黑暗起来。快到顶部时,只有用火把、手电照在洞壁上,可以看见上面有几个小洞,自上而下向上延伸。冬天洞中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宜人。传说此洞是仙人与熊同居生儿育女的地方。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鄂伦春妇女到河边打水,被公熊抓进洞中,把她被进洞中用大石头挡住洞口,不让她出来。从此,公熊白天出去给她觅食,晚上就和这位妇女住在一起。后来,这位妇女怀孕了,生下了一半像人、一半像熊两个孩子,孩子们常常跟着熊出外觅食。一天,公熊领着一个孩子上山觅食事,这位妇女突然听到洞外有人行走声,于是她喊了一声,猎人听到喊声后,知道洞里面有人,过去将她和孩子救了下来,妇女带着孩子一起骑马跟着猎人回到自己的家。后来,随公熊的那个孩子成了熊,随人的那个孩子成了鄂伦春人了。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老人们说我们鄂伦春人的祖先跟熊是亲戚呢。自古以来,鄂伦春人很尊重熊,不杀它,即使无意中打死了熊,也要举行风葬仪式要说是“弄错了”,而决不说“杀”字,以求得熊的宽恕。1980年7月30日,人们在嘎仙洞内的斜阳中发现壁上刻有一些道痕,剥掉笞衣,才发现北魏第三代皇帝拓拔寿派中书侍郎李敞,当年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石刻祝文开头一行有“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七月甘五日”(公元443年)字样。祝文通篇是歌祖先之功德,乞神灵之赐福。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17 显示全部帖子
054.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离嘎仙洞不远处,一条山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波澜不惊,与依山而开的嘎仙洞遥相呼应,人们无法想象在千百年时光的流转中,它走过了怎样的沧桑。
QQ图片20131201121614.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上一张夏天拍的嘎仙河照片
发表于 2013-12-1 12:19 显示全部帖子
035.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36.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嘎仙洞山顶上的飞来石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20 显示全部帖子
050.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52.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53.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23 显示全部帖子
043.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46.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047.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1 12:26 显示全部帖子


活动参加队员42人,全程登山徒步15公里,首先从嘎仙洞东面开始爬山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