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43

主题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巴尔虎人驯马的功夫

查看:3922 | 回复:23
发表于 2014-3-31 13:00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蒙古马形成和分布在中亚蒙古高原地带,呼伦贝尔牧区是蒙古马的产地之一。呼伦贝尔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和生长优质牧草的地理条件是蒙古马起源、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而培育和驯化烈马,把马作为生产、生活甚至战争工具,当地牧民与马长期的情感沟通、相依为命则是蒙古马繁衍、发展的决定因素。蒙古马的祖先为中亚草原蒙古马,也叫蒙古高原野马。根据蒙古马的分布和体形外貌可分为森林型、草原型、山地型和戈壁型。呼伦贝尔的巴尔虎马属草原型。


    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是繁育良马的天然牧场。长期生活在天堂草原的巴尔虎蒙古人,迄今完整地保持着原生态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仍然牧马,传承着马文化。巴尔虎蒙古人的马文化与北方游猎民族各部一脉相承,在逮马方法、绊倒保定法、羁绊法、驯马法、调练法、乘用马的调练术、役用马的调练术、马步伐的调练术、竞技马的调练术、马鞍毡与马镫、马嚼与马笼头、拴马用具、驯马用具、役马用具、赛马用具、骑马服饰等同其他蒙古各部落基本相似,但在马群的放养技术和赛马调练上差异较大,形成了独特风格


    巴尔虎蒙古人在千百年游牧生活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马方法。马生下来一、二年间在草地上进行精心骑乘训练,使其饱食青草,膘肥体壮。长出四齿即去势。蒙古语称去势之马为“阿塔思”,汉语叫骟马。这样早去势的马矫健勇壮,而且性格柔顺,能耐寒冷气候。去势后的马经二、三年在草地放牧后,再次骑乘,并像最初骑乘训练那样再次驯练。经第二次驯练,马的性情已较温顺,步法也很理想,不会咬人、踢人。骑马的人在马背上感到很平稳,马也不会离开走远。另外,成百成千匹集成的马群也没有嘶叫的。在驯练中,白天绝不给饲料,到了夜里在草地上放牧,拂晓又备起鞍子骑乘。但做为养马法,必须拴在柱子上,使马仰起头,等到气息完全平静、四蹄冷下来之后,才开始在草地上放牧。因为马经过奔跑,疲劳还未恢复的时候就吃草、饮水是很有害的。奔跑完后的马必须在草地上放牧,使其饱食青草,饱饮好水,这中间绝对不骑乘,只有再次奔跑临近的时候,才把马从牧地赶回营地,拴在马栓子上。然后,仅喂少量的草,经—定的时间以后,肥膘收缩,身体壮健,这时再继续乘骑数百里路。用这种养马法,马奔跑很远路也只出很少汗,能耐长途远征。行进中徒不喂草饮水。因为劳累紧张中饮食,马摄入的东西不仅不能变成血肉,反而要生病。牧马中最强壮、最优良者留为种马而不去势,蒙汉混合话称种马为“移刺马”。移刺马外,大部分牡马都去势、去势后的马病弱者很少。移刺马为官马,会如牧人管理马群那样巧妙地管理骡马群。骟马骒马各自为群绝不相混。骡马群一般由四、五十匹组成,一群骒马必须配备一匹种马(移刺马)。移刺马发现自己管辖的骡马中有离群出走者,就立即追上,连踢带咬地赶回来。其它骒马群的移刺马奔到不属于自己的骒马群时,该群的官马会制止它,把它咬伤或踢伤以后赶跑。牧人经常手持长鞭监督马群,马特别惧怕长鞭。若牧人发现无视秩序争先喝水的马,就挥动牧鞭,予以制止。故即使在饮水时,马群也是秩序井然,顺序喝完水离去。这样周到的饲养管理,就是巴尔虎蒙古人养马法的养马法卓越之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1).jpg


早上去东营地时,牧马人已经把马群赶了回来了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2).jpg


远方的朋友赶着套马的爬犁也来帮忙。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4).jpg


优良的蒙古马。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5).jpg


很多朋友都骑着自己的好马来帮忙。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6).jpg


牧马人套马以前要把套马杆检查一边并且用皮条加固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7).jpg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8).jpg


擅长套马的小伙子们你争我抢,在众多人面前显耀自己的本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9).jpg


看见同伴没有套上,布赫础鲁快马加鞭一把抓住了野马的尾巴。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3-31 13:05 显示全部帖子
0 (10).jpg


不愿认命的马儿在奋力抵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