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3

主题

华北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复制链接] 查看:18228 | 回复:57
发表于 2014-5-4 19:2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2:15 编辑

缘起

        P蛇老湿是个有理想有节操的户外文艺男青年。DIY帐篷扬名,SOLO过很多路线,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上流传着很多传说,比如,徒步长城……P蛇老湿自2010年起,手握一本《明长城考实》,肩背Gossamer背包,默默走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境内的大部分长城,并立志将“考《明长城考实》”进行到底。听闻如此厉害的人物要到京冀地区走长城,我必须跟上,一为一睹其风采,二为参与其壮举。


线路

        P蛇老湿早我几天出发,solo了一段内蒙古高地上的长城,在欣赏了高山草甸白云长城的美景后,前往孔家庄等我汇合。二人原计划从庙儿沟走起,沿城墙而上,翻过第一座山后下到两山之间的东洋河,补给水后再沿长城上第二座山,一直走到晋冀蒙三省交界的马市口村。谷歌地图画了路线,等高线上比对第一座山最高海拔1520m,第二座山最高海拔1700m,粗估山势较为平缓,预计全长应该60km出头。按照每天走9小时,平均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两天半刚好可以完成路线,然后搭车回北京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准备

    根据对地形和天气的预判,按照轻量化标准装包。带了基础装备(6.5kg)和食物(1.5kg)。

基础装备包括:400g羽绒被、200g羽绒服防潮垫R3.9)、天幕(3X3)、露营袋、反应堆(1L)、水袋3L+1L)、羊毛衣(micro)裤(mid)、冲锋衣登山杖、头灯等电器若干。

遨游仕那拿来了一双重装鞋(T2),功能主推恒温减震,预备穿这双鞋走本次路线,测试一下鞋子的功能。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8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4 19:25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0:00 编辑

破产

    按照原计划,430日晚和P蛇老湿在孔家庄汇合,第二天一早转车经洗马林堡前往庙儿沟上山。下车的公路旁就是一个孤立破旧的夯土墩台,南北延展出去能看到残缺的城墙墙体,南边的墙体一直延绵至山顶,显然就是我们此行要走的路线。站在山下望去,密密匝匝的矮灌木铺满了山头,没有一个可以下脚的地方,何谈有路。两人只能硬着头皮上山,从灌木中趟走过去。

    上得山脊,一看,傻了眼。山脊便是城墙,城墙便是山脊,顺势而建合为一体。窄处约有30厘米,宽处不过一米,间或大石横路,需要翻爬才能通过。走在山脊上面,余光两侧,灌木沟底等景物迅速从相对静止变为相对运动,即便是不恐高的人,也会因为这迅速的移动而感到眩晕。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不知何时凭山散落的山体碎石已经变成了垒叠整齐的城墙。远望去,城墙蜿蜒盘踞,连起了一座一座屹立有敌楼和墩台的山尖。几上几下,起起伏伏,走了三个小时后,我们掏出GPS进行了第一次定位,再次傻眼:三个小时了,才刚刚走了第一座山总长的八分之一。两人精神一阵紧张,催步向前,下午两点左右站在了行程三分之一的敌楼前。隔山相望的是第一座山的最高点(1520m)。按照我们这样的速度前进,再行进4个小时扎营,差不多也只能完成第一座山的四分之三,想要在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内完成第一座山余下的四分之一和第二座山,基本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遂决定,放弃第二座山,轻松顺利地走完第一座山。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地图上看似简单的山脊,想象中的高山草甸,都和前期的描绘相差太多。真心是丰满和骨感的差距。长城的险要防御就在于哪里险要修在哪里,而在这险要之地行走确实更要仔细费时。一弯一梁,你永远都不知道转过眼前这座最高的敌楼,等待你的敌楼会带你去向何方。敌楼是希望,敌楼更是绝望。如今,计划破产,那就收拾心情,唯有走完接下来的这段路。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4 19:25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0:30 编辑

古迹兽迹人迹

    自从“长城是太空中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这一言论被辟谣后,我不得不承认长城在我的心中没有那么great了。

    但当我一脚踩在了这片毫无修饰的古长城上时,我的心瞬时就被征服了。不似居庸关的险要、八达岭的完整,这段万全县境内的明长城只是作为万里长城二百分之一的一段普通部分。毫无修饰和雕琢,但却带给人更多的震撼。一路看下来,城墙墙体以铲山墙(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和险山墙(依靠险峻的山脊用砖石垒砌的墙壁)为主,骑墙而建的夯土敌台、砖石敌台、箭楼更是封藏着不尽的历史。一路行进,一路猜想:如此的长城能够出现在这样险峻的高山上,是要经历多少周折;很多保存完整屹立四百余年而无损毁的部分是经过了何种特殊工艺建设;驻扎在此的兵士又是如何在这苦寒干旱的地方戍边……。蓝天下,黄土上,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而建成的这个贯穿中华东西的庞然大物真混凝多少百姓的血和肉。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密林枯草占满了山头,草本的野花和间或的桃花跳入双眼。脚下的路,一会儿是踢倒的荒草,一会儿变成暴露感很强的墙体,一会儿又晃入树丛。一段路径清晰可见,一段路径又隐没荒野,让人怎么也跟不住,直到走得多了,才恍然发现路边就是一处兽穴,原来一直赖以跟定的小径是兽径,是动物们返家的路。人迹罕至,动物们才是这段长城真正的主人,观察粪便、洞穴等特征,山上应该有相当数量的郊狼、黄鼠等动物。让这片看似荒凉的地方霎那间充满了生机。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山间苍茫,行走两日,不见一人,没有明显垃圾。唯一能见到的人迹就是留刻在长城敌楼上的字迹。“XX到此一游”、“观长城,打黄羊”等字样几乎在每个敌楼上都能看到,年份更是从七十年代书写至今。想到上长城前看到的河北省文物局设立的“万里长城文物保护”的石碑,我心中开始犹豫是否要发此贴。一方面,担心文物再遭严重破坏,难逃垃圾遍地的鳌太下场;但另一方面,却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样震撼且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建筑。所以请对看完此贴后,再向那些想尝试走该段路线的童鞋们老生常谈一句,保护文物,真爱自然。    古迹、兽迹可存,人迹不该留在这里,你还没有足够伟大。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4 19:2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0:44 编辑

    山脊上行走,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水源。要一路沿长城行走,我们已经做好了两山上无水的准备,唯一的补水点就是两山中间流经的一条东洋河。

    行前带了4L的水袋作为容器,包括早晚两餐(1L)及一天半的行进饮水(3L)。但通过对地形和线路难易的评估,决定采用轻量快捷的方式进行穿越,期望能用一日或一日零2-3小时的时间完成第一座山的穿越,因此最后实际装水2.75L

    第一天天气阴凉,再加上有意控制,截至第一天晚上扎营,饮水量仅为700ML。除去晚上烧水提升内温和早晚做饭,第二天清早还剩水1.2L左右。由于对地形和难度的乐观判断,导致这1.2L水成为了第二天全天的饮用水。上午烈日当空,爬升剧烈,大口大口的呼气,导致喉咙灼烧,但没办法,还要跟葛朗台一样抠门地不让自己惦记背包里的那些水,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小酌一口,然后含一粒薄荷糖缓解症状。虽然已经预计了缺水情况的出现,而且为了避免耗水尽量不进食蛋白质食品,但也没有预计到这2.75L水居然维系了整整两天。所幸,没有渴死在山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阿昕_2011
发表于 2014-5-4 19:25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1:31 编辑

雹子

    刚踏进张家口地界,就听说当地人念叨:张家口是蒙古国寒流南下北京经过的第一道屏障,削弱的寒流在京郊八达岭再次被阻挡,少部分继续南下,而被阻挡的那部分寒流再次返回张家口。因此,张家口一遇寒流便得西北、东南双向夹击,因此体感温度比北京至少低了五度。加山上海拔比平原高约1000米左右及五一期间降温的预告,我的穿着和睡眠系统都按照零度做了准备。


    但在大自然面前,再充足的准备也总是有疏漏。我们一路顶着山顶横风,因为长城地势蜿蜒,所以风经常是从四面八方吹来,阵风能达到7-8级,吹的人不仅走不动,而且还扒着石头也站不稳。在如此的横风之下,还要在暴露感很强的陡峭墙头上踉跄攀爬,真心需要勇气。


    不仅如此,第一天上山气温怡人,但行至中午天色就开始晦暗,能感到和气的山风中夹塞了塞外的寒气,当我们站在与1520m那座最高的敌楼遥望的山顶时,片刻的休息让我们不得不把所带的保暖层都穿了起来。穿戴好衣物,两人开始迅速朝着最高的敌楼移动,刚下过到两山中间的垭口,忽听P蛇老湿喊了一句“好像下雨了”。短短数秒,我站定,举头望天,感觉风中散落的是白色冰晶,愣愣地、心中充满犹豫地说了句“好像是雪吧?”话音刚落,就感受到了一股强风夹着鹅毛大雪旋转着从下面往上迎面扑来,瞬时间铺天盖地的雪都不知道是从哪里钻出来的。那感觉就像是电影中鼓风机吹散的纸屑引得两名剑客在其中斗剑起舞。此时我二人正在两山垭口中间,垭口下面是深崖,无可退避,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


    大风暴雪吹打着双眼,视线早已模糊,沿着长城的方向跟着脚下明显的路迹横切到一片灌木之中。左右手轮流隔挡开扑面的树枝,脚下磕磕绊绊,又穿过了一个沟壑,但始终不见再有城墙出现。直觉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走错路了。抬头向上,想找到一个高点敌楼或城墙的迹象做个参照,却发现能见度已经如在云中雾里一片混沌了。刚好前方是缓坡垭口,两人当即决定下沟扎营,等能见度好转再从长计议。


    沟中,风势略弱,两人捡了沟中两块水冲的平地将就扎营。平台狭窄,不足1.5m宽,土质疏松,又有强风。我展开天幕,打入一根地钉,在打第二根时,第一根就飞了出来,几次尝试都无法将其固定。而且营地宽度不够,没有办法把天幕搭建饱满,天幕的抗风性也会大大减弱。我感到此时感觉提问降低,寒颤不停,大雪翻飞不止,我的手脚已然冻僵。


        P蛇老湿的单人帐搭建完毕,我只能选择暂时躲在里面定神回温。烧热水,换湿衣,外面雪声簌簌风声未减。想来想去还是无法搭建天幕,眼下只能挤在P蛇老湿的单人帐内度过整夜了。一隅空地,70cm宽的帐篷,两人蜷缩睡袋之中,身体的温热渐渐烘干着烤得半干的保暖衣物。夜半醒来,外面密密地雪声,希望明天不要茫茫雪原。


    翌日清晨六点,阳光照亮帐内,暖烘烘懒洋洋。两人匆忙吃过早饭,收拾妥当,遍匆忙上路。沿昨日横切的错路返回,直到再次看到了城墙,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刻也不敢偏离左右。站在最高的敌楼上时,阳光普照,一洗狼狈,天蓝气清,尽涤焦虑。若是天气如此,今日悠闲下山应该没有问题。


    上午十点左右,天边飘来了一丝云彩,衬着墩台格外的好看。我的思绪正随着云彩放羊,然后视线中淡淡的云就变成了一朵一朵,再然后又集成了一片一片,颜色也由白慢慢转灰。最后几片雪花就撒落在了身上。飘雪,骤停,再飘雪,再骤停。脚下依然是铺开的山脊窄路,很多时候需要手脚协调攀爬,头上是穷追不舍的乌云,长城上面,两个严肃狂奔的身影。


    前方,1240m敌楼,翻过这座敌楼再下个垭口,就是1280m敌楼了。顺利穿过后就可以一路沿山脊下降,再销2-3小时,我们就应该可以走出这座山,完成既定路线了。就算我们离完成只有如此近的距离,天气也没有放我们一马。就在登上1240m敌楼的瞬间,大雪再次降临。我心中暗骂,“尼玛,怎么走个长城,能走出了登雪山的赶脚,一到下午三点就变天。”


        P蛇老湿此时也施展了“凌波微步”,快走几步就把我甩在了后面,前去探路。两人汇合后,决定放弃1280m敌楼,迅速离开山脊觅路下撤。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4 19:25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1:49 编辑

下撤

    山脊垭口,面临三条下撤路线。东部山脊、东南沟、西南沟。


    东部山脊和东南沟直通东部平原,但是这两条路线都是迎风而下,山脊上走失温可能性大,且虽然等高线上看去平缓,但并不能保证证件没有断崖,同时向下看去,密林灌木丛生。西南沟路线为背风路线,虽然背离平原地区且看起来较长,但下到沟底就有东洋河水补给,无风有水的情况扎营也是可以。于是,最后选定了直下西南沟。


    一路顺着枯草踩,避开灌木丛,眼前的雪已经变成了雹子,霹雳啪啦地打在人身上,散落在地上,遍地都是白色的冰晶。顺着沟的左侧,经过两个比较陡的下降就踩到了沟中干涸的河道上。踩着河道心里踏实很多,缓缓的降下去就能汇入东洋河了,大家心想如是。


    雹子又变成了雨,雨又渐渐停了,天边又露出了一角蓝。浸透的衣服裹着身体,冻得人瑟瑟发抖,但人在正途,心中有希望。


    走着走着,一处转角,上是高耸石崖,下是河床飞瀑直下的断崖。路程已走了二分之一,正是进退维谷,于是就只能硬着头皮倒攀下去。还好两人都有攀岩基础,找好手点脚点,试了石头的松动程度,然后慢慢左右移动重心下攀。紧连的两处断崖,也如法炮制,高度瞬间降下20m有余。一把冷汗捏过,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


    继续沿着山谷河道前行,地上渐渐湿润,山涧滴下的溪水慢慢在山谷中汇做溪流。《桃花源记》里的“缘溪行”大抵如许,幽幽山谷,树色葱葱,土地温润,天光柔和。忽地,前方转角“山有小口”,小口外只见一条宽阔的东洋河。


    面朝大河,水声滔滔,脚下再见断崖。就是这条路了,两人又是先后倒攀而下,少许功夫,便站在了大河前面。平地河滩,暮色渐暗,沿河又是一路暴走,再见人烟已是傍晚六点。


    这两日,风云幻化,险象环生,虽无大碍却也让人久久不能平复。(完)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4 19:26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2:00 编辑

活动总结:1. 轻视:因为去到的地方地处并不偏僻,且活动只有2-3日,心想随时可以下撤,因此并没有特别重视。但思想上稍微的轻视,带来的就是所有准备都略有欠缺。
2. 天幕:因为看了等高线,觉得地势比较平缓因此带了天幕。一心想在高山草甸上得瑟一番,结果落得如此狼狈。所以事后总结,不熟悉的探路地形天幕慎用,尤其是有可能面临恶劣气候的时候。
3. 等高线地图:SRTM3的数据等高线不够精细。虽然做地图时已经做成了20m等高,但渲染过程中由于原数据的问题断崖等很多地形数据都被忽略了。直接导致了对整个地形的错误判断。
4. 勇气:面对选择的时候,表现出了犹豫和懦弱的一面,做决定时不够果断,会有打退堂鼓的念头。

其他的大家看着也总结一下吧!以此为鉴。
发表于 2014-5-4 19:26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2:03 编辑


上片!这张大爱!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4 19:26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2:09 编辑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4 19:26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l528phin 于 2014-5-4 22:12 编辑

再看看敌楼里面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走在历史的墙头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