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1 22:56 编辑 2014年五一,感谢老天眷顾,成功穿越鳌太,塘口进,汤峪出,现将所用装备逐一梳理如下,欢迎指点,欢迎交流。 1、登山杖: 型号:MBC M120 含碳外锁登山杖 使用感受:这对杖我用了有一年多了。用它走过了北京周边如后河、海陀、灵山等、以及大五台、南太行、和本次的鳌太。总体感受还是可以的。支撑力够,杖身也轻。使用这么多次下来,杖身的磨损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最让我感到满意的是,这家产品的售后做的还是不错的。期间维修过杖尖,把套,跟公司联系后,基本都能很快很好的解决问题。如果说到这家杖的缺点或不足。那就是制造工厂的品控还有待加强,我朋友用的也是他家的铝杖,应该是最基本款的铝杖了。用了两年多,前面提到的杖尖断裂,把套脱胶,就是她的杖遇到的问题。不过这对杖我是打算用到废了。因为他有一个完好的售后作支撑。 2、防潮垫: 型号:普尔兰德六角形配铝箔地垫 使用感受:我有自充气垫,但是考虑到在高海拔地区一旦充气垫发生漏气,那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的。所以我选择了普尔兰德六角形泡沫垫,有人经常用六角形和山之泉家的蛋槽做比较。后者我没使用过,但是从给出的数据资料以及其他用过两款产品做过比较的朋友给出的回答来看,六角形泡沫垫更硬一些,也意味着阻隔效果更好一些,由于泡沫垫收纳受外形所限制,本次的穿越活动中,一直是将其打在背包外挂的。至于铝箔地垫,是个好东西,便宜好用分量轻。垫在帐篷内里,多一层温暖,多一层柔软,基本一路鳌太下来,在夜晚可达到零下的扎营环境中,六角形泡沫垫配铝箔地垫的组合,身子下面没感受到寒冷。如果说到他的缺点,那就是一不便于携带,二如果单面能像TAR家的搓板一样喷涂铝涂层,可能使用效果会更好些。 3、登山鞋 型号:K2凯图 EB05 EVENT防水袜套 V字大底登山鞋 使用感受:好吃不贵,是我对这双鞋的评价,非恶劣环境非高强度户外徒步活动,他绝对可以胜任,EVENT防水,V字大底,亚洲脚型鞋楦、全皮外层、你还要什么自行车?当然,注意我说的,非恶劣环境非高强度户外,如果您打算每年走一次鳌太走一次狼塔之类的线路的话,那您还是看看更加高大上的牌子吧。因为本次的鳌太穿越中,我们遇到了雨、雪、雹子等恶劣环境,几个小时的路程中脚都泡在雪里泥里水里,鞋子最终还是湿润了。我不知道那些高大上的狗太死鞋子是否也和我同样遭遇,希望遇到过同样环境的朋友给出答案,解决鞋子浸水时间过长导致透湿的办法有,要么像我一样白天脚套塑料袋、晚上鞋垫卫生巾,要么买双防水袜子吧。这是我这次鳌太线路中同队队员携带的高科技装备。不过这么一推论,估计他们的狗太死也扛不住这么长时间的浸水测试吧。这双鞋的缺点:鞋带过短,如果买了这双鞋的朋友有条件的话还是自己换双长鞋带吧。 |
4、凯乐石 EVENT 轻型冲锋衣 型号:不详 使用感受:因为是商场打折清仓库存的老款,所以没搞清楚型号,200多拿下的,也是EVENT防水,自己感觉挺值的,之所以用轻型冲锋衣这个词,是我自己发明创造的。或者套用学名称呼,应该叫两层冲锋衣吧,面料加涂层,当初在土拨鼠家的神衣和这件衣服之间进行了选择。考虑到防水防风,最后选择了携带这件,却忘记了携带薄抓绒配合使用。失败啊~~~,这件衣服的优势一是轻薄柔软,不像某些其他冲锋衣面料那么僵硬,二是高位风帽,防风效果好,三是在两臂下侧留有透气防水拉链口,提高行动中的排热效率,四是胸前的两个胸带的拉链口开的很长,不受重装时腰带或胸带扣具位置的影响。缺点嘛,衣服上的魔术扣有时候会和衣服的网眼内衬刮粘在一起。。。哈哈 5、雪套 型号:K2新款雪套测试版 使用感受:首先感谢K2凯图为本次穿越提供了他家的新款雪套进行测试,雪套可以说是鳌太穿越的必备物品,几天走下来,雪、泥、水、冰、都遇到了。每天两个裤腿的位置,都脏粑粑的一片,雪套基本上天天扔在内外帐之间,因为太脏了。真不想让他进帐篷。这款雪套的设计,区别于其他普通雪套的地方,就是一在雪套上部增加了日字扣,通过织带进行锁紧,而不是我用的那种普通雪套,是用松紧绳进行上部锁紧,二是在下部原有魔术贴对叠锁紧的模式上,多了一个魔术贴小舌头反折再次锁紧,增加锁紧度,但是这些优点都无法掩盖他的败笔,就是穿过脚底的部分,也就是固定雪套上下位置的机构,我们常见的是采用织带加日字扣的设计,不知道凯图这次怎么想的,织带换成了PVC皮,日字扣材质从塑料换成了铝片。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PVC皮过于柔软,雪套固定好后,鞋底紧绳就那么软绵绵的耷拉在地上,而我的两根紧绳更是在第一天因为拖拉在地,被我自己给踩断了。导致后面的几天,雪套因为没有鞋底紧带固定雪套位置,雪套经常走着走着就自己挪位了。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反馈给凯图公司了。至于这个雪套的防水效果,因为失去了鞋底紧带的固定,雪套经常自己移位,也就无法判定他的防水效果好坏。仅通过对面料的观察。防水效果还是可以满足一般户外徒步的需求的。 6、帐篷 型号:华巍 SAILING2 使用感受:买这个帐篷。是因为它轻。价格还算便宜。因为我收的是转手货。新货的价格我可承受不起。但是轻所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不结实。不要说什么抗撕裂抗磨。又轻又抗造有违物理。我的帐杆套在第二次使用中就干了个口子。只能自己缝了。这个帐篷实际上刚换没多久。所以在本次鳌太出行之前最多也就使用了3、4次,无论从搭建速度还是搭建的合理性以及依据自身需求调整使用方式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就这么背着上鳌太了。实际使用中,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的。因为只有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才能体现出一个装备的实用性来。水窝子营地冰雹、西源营地大风。不能说帐篷稳稳的巍然鼎立。但至少没给我砸漏了。吹塌了。抗水扛风效果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说缺点:一个是品控。这个我买之前参考别人的贴子就发现涉及品控的问题较多。我买来以后。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一个内帐穿杆勾竟然在一次搭建过程中轻轻的就那么自己开线了。。另外就是这款帐用的无名帐杆,有那么两节永远的不好结合,不好分开。那感觉就好像那两节帐杆是随便找了两根管子生对到一起一样。二是设计存在完善的地方。比如帐底似乎不管怎么搭都搭不平。内帐两侧拉不开等等。三是公司与客户的贴合度。我曾与华巍公司的客服短暂接触过几次。心理感受很一般。 |
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1 21:59 编辑 7、探路者冲锋裤 这条裤子也是旧款清仓打折买的,图的也是性价比,这款裤子的优点就是两侧有全开拉链,在行进中可以依靠拉链来控制下身的排汗,因为冲锋裤的材质和应用环境所决定,一般品牌一般材质的冲锋裤都比较闷,透气和防风防水不可兼得,所以我个人强烈建议在购买户外活动服装时,尽可能的考虑有排汗拉链的衣裤,这样可以依据外部环境的变换和自身排热量的增减来调节身体的温度,这条裤子的防雨还算可以,本次鳌太活动中,无论是遇到冰雹天气还是潮湿大雾天气,下身行进中基本就是这条裤子遮风挡雨,在攀爬石海的时候,对岩石的耐磨也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大的磨损口子,小的正常磨损还是有的,不影响使用,如果说这条裤子的缺点,那就是国产产品对产品的设计还是有所欠缺,这款裤子我买的XXXL,试穿的时候XXL显小,套不进抓绒裤,XXXL又略显不合身,特别是腰部位置过低,建议大家选择冲锋裤的时候,考虑下腰部的位置,因为腰部的位置需要系腰带,而腰带的位置直接影响到背包腰带贴合胯部的舒适程度,这条裤子在负重的全程中,因为腰带的不合适,只能系在胯部的位置,导致背包腰带直接压在裤子腰带上,造成胯部的不适。 8、速干t恤及长袖保暖衣 型号:迪卡侬健跑系列速干t恤迪卡侬长袖保暖衣 使用感受:这两件衣服日常就在城市里穿着,速干t恤排汗效果非常好,价格也很便宜,长袖保暖衣就有点不尽如人意了,只能当做一般的打底衣来穿,保暖有一定效果,但是排汗效果不是很好,湿了以后很难速干,这个应该是因为衣服的材质所决定的。过于排干的衣服保暖效果也会有一定折扣,毕竟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吧。同队有人穿着巴塔的C3,据说体感不错。以后有机会我也入一身试试看效果差别有多明显,因为我本次出行未携带薄抓绒,在后几天的行程中,因为气温较低,我采用的是自创的三层穿衣法,即长袖保暖衣外套短袖速干t恤,再在外层套一个长袖保暖衣,最后外面是凯乐石冲锋衣,这种套穿效果自我感觉还不错,内层的长袖保暖衣负责保暖,潮湿的汗水渗透到第二层排汗速干t恤上,速干t恤再将湿气传递到最外层的长袖保暖衣,基本上内里两层能保持干爽,最外一层直接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起到一起的保暖和排汗作用。当然如果下次再走鳌太线的话,我可能直接里面排汗t恤,外面薄抓绒套头,再穿冲锋衣的常规三层穿法。衣服,没那么神奇,只要你控制好自己的排汗,控制好保暖,外部控制好防水,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1 22:28 编辑 9、奥索卡羽绒服 型号:不详,属于厚板羽绒服 使用感受:买了好几年的奥索卡羽绒服,那会还没玩户外,只是买个羽绒服来度过北方的冬季,这个羽绒服属于厚板羽绒服,非轻薄面料、轻薄充绒的排骨,现在户外活动中,秋冬季的活动必带,无功无过,保暖尚可,但在较寒冷环境中,如零下10度以下环境里,不配合抓绒衣还是不好使滴,本次鳌太全程夜间穿着,在睡觉的时候,刚开始我是按照以前的使用方法,将羽绒服塞在睡袋里,后来发现还是有冷点,冷点的存在原因是,睡袋头部的位置有空隙,尽管拉绳收紧,在翻身或活动的时候还是会将外部的冷空气带进睡袋,产生寒意,后来尝试将羽绒服穿着在身上,再钻进睡袋,效果非常好,蓬松的羽绒服将睡袋和身体之间的空隙填满,基本能将睡袋内部空气锁住,与外部寒冷空气隔绝开,这个羽绒服在第二天水窝子营地一早的冰雹中被打湿,丧失保暖性,导致第二天开始一直到第四天西源营地,我都没用羽绒服可用,到扎营地就只能扎营做饭 吃完睡觉,无法到帐外活动,直到第五天九重石海的时候,才重新派上用场,第五天在翻越九重石海的时候,因早晨气温过低,我穿着羽绒服进行攀爬,一度对羽绒服外层的耐磨有所担心,生怕被磨出个洞来,结果是这件羽绒服的耐磨性非常的好,同行有队友穿着一身超轻排骨攀爬九重石海,在不同的位置明显有绒毛磨了出来,而我这件肥大厚完好无损,不过我还是打算日后搞一身超轻排骨,应用范围、应用环境更广一些,携带型也更高一些。在登顶拔仙台的那天,也是因为早晨温度过低,我将这件羽绒服套在冲锋衣里面,当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些湿身,我想如果是一身排骨的话,更适合当做保暖内层来穿。这个衣服的缺点也是我想提醒的,买户外羽绒服,最好还是带帽子的。同款羽绒制品带帽比不戴帽的会贵些。,不是不无道理的。还有就是所以的户外外套,应该具有设计合理调节有效的拉绳,方便依据每个人的不同体型调节松紧。不仅仅是为了修身。还可以锁住身体内部的空气温度。 10、抓绒裤 型号:凯乐石抓绒裤 使用感受:这几年户外秋冬季必备产品,我的习惯是,到了营地,如果天气不很恶劣,先扎营,然后马上换保暖衣裤,如果天气恶劣,则应先穿保暖衣物,再进行扎营,抓绒制品相对羽绒制品,优势是潮湿后仍具有一定保暖性,劣势是穿着较不便,不能像羽绒制品那样迅速外穿,而且压缩性也比羽绒制品差一些。应该根据所出行的环境来决定是携带哪一类,本次鳌太活动,虽然遇到了风雨雪环境,但下身的受影响程度远比上身要小一些。也是因为抓绒衣物基本都穿在外套内部,而羽绒制品基本都穿在身体最外部。不过我还是打算要搞一件羽绒裤,毕竟羽绒制品在便利性和便携性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
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2 17:23 编辑 11.行进保暖内长裤 型号:优衣库保暖内长裤 使用感受:这是一条非专门针对户外的服装产品。但是他真的很棒,无论从穿着舒适度到保暖效果。从排汗性能到耐磨程度,均够得上户外使用条件,下身就穿了这一条裤子走完全程,效果非常好,没有普通非户外衣物那些磨腿、易湿、长时间穿着后产生不适感等问题,我对它的总结就是如脉动瓶子一般,非户外用品发挥了户外用品的功效。建议大家有机会的时候可以试试,其实我们日常中的一些用品都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发挥效用,(比如乳胶手套。这个后面有提)这在于我们日常中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设身处地的将物品带到户外活动中去反复的演练实验。 12、行动手套和行动帽 型号:杂牌薄抓绒单面颗粒胶手套和杂牌行动帽 使用感受:帽子和手套这些小的东西也要拿上来说。一方面是我本人想尽量客观全面的将本次鳌太活动所携带和使用的装备一一展现在各位面前。另一方面是小的东西往往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先说手套。我有4副手套。一副是羊绒薄款手套。这幅手套轻薄小巧。但可抵御冬季大五台-10度的行进气温,第二副是凯乐石WINDSTOPER抓绒手套,是我冬季出行的必备用品,第三副是GORDINI家4盎司P棉GORE面料防水手套。这个手套本是为冬季穿越大五准备的。结果当次穿越仅用前面提到的第一款羊绒薄款手套就搞定了整趟穿越。基本属于闲置状态,第四副就是我本次鳌太活动携带的杂牌薄抓绒单面颗粒胶手套。也是我刚接触户外时买的弯路货,之所以选择携带这个手套。也是综合考虑了鳌太的天气和穿越所碰到的地形,需要攀爬石海。戴个好点的手套未免有点心疼。索性想着带着这副地摊货。用烂就用烂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攀爬石海。尤其是在风雪中横切飞机梁、金字塔等地时,手套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手套在攀爬方面给与的保护甚至超过了手套在保暖方面起到的作用,同时,不防水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的暴露出来并且影响到手部的保护,过多的攀爬石海和在雪层里做身体支撑,手套很快就湿了。带来的结果就是变沉,变硬,变阴冷,好在我们本次鳌太的天气虽然恶劣,但气温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区,对手套湿润后手上的不舒适感有所减小。同队队友鲜有人携带真正意义的防水手套。大部分为轻薄的防风防泼水手套。要么就是重型的带夹层的冬季防水手套。要么是对手部的防水做的不够。要么是对手部的灵活性影响过大。不过相比之下。在这种环境里。我更推荐使用轻薄款的防风防泼水手套。至少在防水和灵活两方中找到一个中和点,还有队中的人携带的是薄款抓绒配合乳胶手套。这个点子其实之前我也有所知。但是在出发准备东西的时候忽略了。实际使用中,抓绒手套配合乳胶手套的效果。还是很有成效的。可能唯一所被人诟病的。就是乳胶手套带上去后密不透气的闷绝感。如同在脚上套上塑料袋变相提高鞋子防水性一样,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只要在实际环境里。在现实面前。好使有用有效果它就是好东西! 下面说帽子,帽子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这种戴檐的帽子太普通了。同队中这种款式的帽子占了大多数,还有带宽边帽的。绒线帽的。还有不带帽的。只是想说。我这顶帽子在本次鳌太穿越中曾短暂的离开了我。还是飞机梁那天,风大雪大,一阵狂风,支起的帽檐兜着风就带着我的帽子离开了我。好在只是阵风,帽子被掀飞在离我2米远的地方,我看看风势小了。几步攀了上去。捡了回来。通过这个事,我想提醒的是,无论你选择带什么帽子。最好选择带帽绳的。或者你自己搞个帽绳,这样不会不经意的就被老天爷“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他来看看你的眼~”,任何一次户外活动,帽子有条件就带上,又不怎么占地,好处么,这上面的人大家心里都懂,非冬季环境,零下-10以上,一个类似这种棒球帽、再配合冲锋衣的风帽,绝对足够了。你要带抓绒帽、绒线帽么?。。。有点过了。真心会热~。帽檐尽量小些,最好有护耳,我记得极星有一款短帽檐带护耳帽绳的帽子,也就30来元。非常适合户外出行使用,平时就把俩耳朵往上一翻,需要用的时候放下来帽绳一系。齐活~~ |
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3 16:03 编辑 睡袋 型号:黑冰G1000 使用感受:黑冰睡袋。跟这上逛游过时日的都知道。为啥选他。他哪好。俺也说不出。别人都买这牌子。俺也就跟着买喽~不过俺确实是他家的粉丝。俺前后倒腾过B700 B1500 G1000。。现在留在手里的一个B700 一个G1000 一个华巍400克无头套。应对四季基本木压力。这个睡袋在鳌太全程中,没感觉冷。但也没感觉热。为毛要这么说。按理说。鳌太5月份夜间气温-10以下的可能性不大。至少我的体感告诉我没有到那么恶劣的温度。为毛在睡着保守舒适温度-15左右的G1000里。哥们感觉不到热呢。关键还是垫子。看看俺身下的普尔兰德六角+铝箔。就知道答案了。常来这里的大神们都明白这个。睡眠系统。一个靠谱的睡袋还要跟上一个靠谱的防潮垫~~同队有睡着TAR高端大气上档次高级充气垫的队友。他的睡袋好像还没到充绒1000.可他半夜确实拉开了睡袋拉练~~~热啊~·我想如果我带着我那R值3的充气垫和抓绒衣。晚上配合脚下脉动热水袋。再不行再加上腹部、腿部暖贴。热姜汤内服。那我完全可以700克内套羽绒服。安稳入眠~~我也能大吼一声~热a~~ 防水袋 型号:自由人PU带排气孔防水袋 使用感受:这个东西是朋友推荐的。他说在使用过涂硅的超轻防水袋之后。还是选择了这种PU涂层的袋子。虽然傻大粗了点。但是这个是和耐操成正比的。同队的队友携带的防水袋均是涂硅超轻的。在营地还肩负了盛水的重任。我的这个袋子全程只作为携带睡袋衣物的防水载具使用。确实在收纳的时候有那么点点不方便。柔韧度不够啊。。我想有机会的时候搞两个涂硅的超轻防水袋试试看比对下。或者有用过涂硅袋子的兄弟谈谈使用心得。优点:排气孔。确实能排点气出来。还能在晚上当枕头。缺点:相比涂硅超轻。傻大笨。收纳到背包里的时候。柔韧度不够。基本靠手顶拳揣的往里塞。 水具1 型号:SOURCE代工2L大口水袋水管带保温套 使用感受:对水袋的认识和习惯性。每个人都不同。有人喜欢他的便捷性。有人反感他的塑料味。我属于前者。基本上除了冬季环境以外。三季都会携带水袋。而且我也习惯喝常温水或冷水。水袋的大牌。鸭嘴兽 MSR 驼峰什么的。不说了。至于大牌的好处。能装70度热水。能自我清洁等等。这些高级功能。我也用不上。我对水袋的选择标准。第一个不漏。第二个出水顺畅。第三个清洁方便。第四个灌水便捷。这种大广口的水袋。满足了清洁方便和灌水便捷两个要求。至于不漏和出水顺畅。。。买的时候别图便宜。外加拼人品就够了。特别提醒的是,那种摸起来就像橡胶手套的20、30十元的水袋最好别买。喝起水来就像在喝橡胶冲剂饮料一样。水管保温套是个有点用的鸡肋。有点用。但是用处不大。我的这个水袋唯一的缺点就是水嘴没有保护套。这个我已经通过其他替代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水嘴没保护套是件麻烦事。路上被挤压了漏水是小事。睡觉的时候跟帐篷里压到了就是大事。貌似部分大牌水袋的水嘴都没保护套。原装的一个挺贵的。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搞搞。用其他替代品替代。2L水袋。在非夏季的三季。基本够一天的路上饮用。如果是夏季炎热天气。还是要再背点瓶水的。这个水袋我每天晚上放在睡袋里。防止结冰。 |
本帖最后由 冬挂 于 2014-5-13 16:58 编辑 水具2 型号:膳魔师超轻500ML保温瓶带保温套 使用感受:这个东西我领导交到我手里的时候对我说。带上这个吧。保温效果非常好。晚上灌上热水。第二天白天都还烫嘴。所以你灌了水要凉凉。要不第二天不能马上喝。实际上呢。这个瓶子。在鳌太。我晚上灌上烧开的水。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了。而且那温度。我可以拿来漱口了。。当然。这和我将这个瓶子直愣愣的放在内帐里而不是收在睡袋里也有一定关系。也不是说这个瓶子保温效果不好。保温效果还是有的。但要看在什么气候条件下。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存放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早上拔营的时候烧壶水带上。放在背包的侧袋。走到接近中午的时候。喝起来还是有些暖意的。也可以见鳌太白天的气温尤其是风力对温度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同队携带的保温瓶。大多膳魔师 史丹利 之流。他们的烧水时间 存放方式。入口感觉我没有一一采访。只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这种雨雪大风的环境中,保温瓶的存放是要注意的。不合理的存放。会削弱保温效果。插一句就是我很羡慕鸟家G家包那个侧面的水瓶套。拿水瓶很方便。我这个包只能直插在侧袋。往后掏着拿水瓶还行。喝完了往回塞可是个技术活。回来我就琢磨上之前看过的强氧家的水瓶袋。可以放在前肩带上的。看看自己是不是能DIY个类似的。 灶具 型号:爱路客劲能单人套锅配布林B5分体炉头+普通款挡风板+铝箔自制锅盖 使用感受:爱路客劲能单人套锅,这个锅当初买的时候可以说是被忽悠的。在锅体的底部加了一层立式金属片作为辅助加热。提高热传导效率。实际使用中,没发现有那么神奇。而且我觉得得不偿失。额外增加了重量。而且这种国产抱锅壁圆弧型锅把隔热性不佳。有时搞不好就烫手。不能很直白的说这个锅买的失败。只能说我看他不顺溜。如果下一步升级改进的话。我可能会选择轻薄铝锅。除了抗磕碰性差点外。别的都好。况且锅基本都在包里。磕也磕不到哪去。而锅把我会选择那种向上反折的一体锅把。稳定性和隔热性都更好些。同队人携带的反应堆1L锅。就是那种翻把的。这个锅在本次活动中,我只带了0.8L锅体。没有携带锅盖。用铝箔纸对折做了一个锅盖。在家里做过水加热测试。加热所用时间与用锅盖基本差不多。也算是自己动脑筋减负了吧。布林B5分体炉头,我对炉头研究不多。之所以选择分体炉头是对一体炉头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感到心里没底儿。特别是在帐篷内做饭。烧一锅水的时候。一体炉头给我的感觉太不安全了。这个布林炉头是我参考了其他同学的帖子入的。优点:第一个便宜不说了。第二个据说火力够猛。这个炉头打开后发出呲呲的声音,至少给你一点心理上的满足。第三。分量还算轻。拆卸也方便。这个炉头靠一颗螺丝做主固定。分解起来很方便。缺点:1、支架过小。三角支架的设计不错。但是支架尤其下部的支撑角较小。再加上气管长期卷着收纳摊开后习惯性自己跟那拧巴。经常会出现。这边刚接好气罐。那边炉头自己就倒了。而且三个支架到支撑位以后。因为设计的问题,没有一个收紧的功能。导致三个支架不能很牢固的固定在支撑位。经常会自己跑位。跑偏。我想这应该就是国货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能一味模仿。要自己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加以改进。2、炉头的设计。半球型的炉头。热能无法很好的充分的均匀分布到锅底。而且对防风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有偏火的情况出现。3、上部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会烧红。看着让人揪心~~好在用了这么多次了。没给烧化了~ 普通挡风板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在本次鳌太活动中基本没怎么用上,主要因为做饭都在帐篷里。要不就是帐篷门。这个挡风板早以列入我的改进计划。方案一:换超轻铝薄皮挡风板。或者自己用易拉罐自制。方案二:锯掉二分一。减轻重量。 防水雨衣 型号:XX牌三合一雨衣地布 使用感受:这个是我白天行走的雨衣。晚上扎营的地布。使用感受。。一个字。不好使!。有些东西可以一物多用。有些东西则不可以。这个就属于不可以的范畴。。。当地布还算够格。虽然薄了点。当雨衣绝对不够格。或者说对于鳌太这种气候较恶劣的环境。这种地布雨衣很不好使。不好使一:地布雨衣无法对小臂尤其袖口提供必要的防雨保护。而袖口恰恰是雨水进入身体的一个通道。不好使二:地布雨衣无法像分体雨衣一样较好的固定在身体上。尤其在行进中被大风掀起后刮前脸阻挡到行进视线。是很危险的。不好使之三。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穿戴便捷。尤其在背上背包之后。地布拧在身后背包的部分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助固定正位。否则自己一个人弄起来很不容易。建议走类似鳌太这种天气变化较无常的线路。携带靠谱的分体雨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