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2181

主题

南平

圣地之旅--建宁行

[复制链接] 查看:4281 | 回复:58
发表于 2014-8-8 19:0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建瓯-一蓑烟雨 于 2014-8-8 22:18 编辑

建宁县的方言属于闽赣方言区。宋代以后,建宁和邵武、光泽、泰宁四县一直是邵武军、邵武路、邵武府的辖县。一千年来,这一带几经战乱,大量江西人来此做工、营商和定居,两省边界居民的社会生活往来也十分频繁,这种共同的历史使邵、光、建、泰四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方言区,其共同特点是保留了一些闽方言的成分,而接受了更多的赣方言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里的闽语,已经赣语化了。称它为闽赣方言区,既把它定性为赣方言,又说明它是分布在闽境,而且带有某些闽方言的成分。

在四县闽赣方言之中,建宁话是保留闽方言成分最少的。究其原因,这里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和本省诸邻县往来较少;而西部、北部与江西省的长段边界上却有31个关隘,山道纵横,处处可通。从唐代的黄巢起义和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到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工农红军武装革命这里都是闽赣两省连片相通的革命根据地。四县之中,先后来此定居的江西人也最多。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在这里从事商业、手工业的几乎全是抚州人。就现状说,这里和江西南丰、黎川一带的农贸往来比和福建邻县往来更多。因此,建宁人听抚州一带江西话比听邵武话、泰宁话更加方便。应该说,建宁话是福建境内最纯粹的赣方言。

红色苏区革命摇篮

建宁中央苏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新中国缔造者亲自创建的,是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央苏区的东北门户,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绎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革命壮歌。

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挥师东进扩大战果,进入建宁西北地带开展筹集粮款、扩大红军等工作,首次在建宁建立了10多个乡村苏维埃政权革命委员会和桂阳、宁源两支游击队,开辟了建宁西北部游击区。同年5月31日,红一方面军以建宁城最后一战结束了第二次反“围剿”,随后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进驻建宁城北溪口天主教堂,领导红军和建宁人民创建建宁苏区,先后成立了建宁县人民革命委员会、5个中心区苏维埃政府和70个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各级工会、农会、贫农团、妇女会、独立团、游击队、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等革命群众组织和地方武装,并在全县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按人口分配了土地,建宁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这时,国民党又组织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从建宁等地千里回师赣南,建宁复为白军所占。1932年10月,国民党开始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从广昌发起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并取得胜利,建宁第二次获得解放。之后,建宁苏区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建黎泰苏区和闽赣省的核心区域,成立了领导建宁、黎川、泰宁三县的中共建宁中心县委。1933年9月,国民党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占领黎川县城,中共闽赣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从黎川迁入建宁县城。1934年1月至5月,红军在建宁组织了邱家隘、将军殿、雪山栋、武镇岭、驻马寨五大阻击战,最后建宁县城失守,主力红军陆续撤离建宁,建宁县委、县苏和地方武装转移到建宁西北地区坚持斗争。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宁人民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建宁,是中央苏区的东北门户和重要战略要地,是连接闽西北与赣东北苏区的桥头堡,是保卫中央苏区开展反“围剿”斗争的主战场,在整个中央苏区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在这里从事革命实践,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光辉事业。当时仅4万人口的建宁就有7000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其中绝大部分都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宁是锻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摇篮。在革命斗争岁月中,建宁锻造了一大批功勋卓著、智慧超群、品德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锻炼了一大批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开国十大元帅中,除贺龙、徐向前两位元帅,其它八位均到过建宁指挥红军作战。据《中共建宁党史年表》,到过建宁工作的红一方面军军、师、团级指挥员中,有名有姓的就达175人,其中许多指挥员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甚至成长为新中国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如杨尚昆、王稼祥、谭震林、左权、宋任穷、黄克诚、杨成武、耿彪、杨得志、张爱萍、伍修权、刘亚楼、李克农、粟裕、程子华等。建宁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记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雄姿,也磨砺了一代伟人的堪称典范的意志品质。这时期,中共建宁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红一方面总前委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游击队、赤卫队、模范少先师、南广建独立团、建宁独立团、里心独立团、建黎泰独立师等军事武装组织,成立了工会、农民协会、共产主义青年团、互济会等群团组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建宁人民与工农红军肩并肩,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至今,在建宁还流传着“百口莲塘吐清香”毛委员挖莲塘的故事,流传着周恩来“让鱼”、朱老总力排众意保护万安大桥等佳话。

建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后的筹粮之地。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结束后,朱德率领一、三、四纵队,毛泽东率二纵队先后撤离闽西开往赣南。这次战略转移,一部分队伍路过建宁县的伊家湾、山下、客坊、中畲等乡村,为日后的筹粮、筹款、扩红工作奠定了基础。1930年10月,国民党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着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第一次大“围剿”,战役于1930年12月底打响,红军经过5天浴血奋战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战后,红一方面军于2月19日派红十师的第三十团(政委肖华)进入建宁县的里心、芦田、宁家源、水南桥、岩上、贵阳、陈余等乡村,开展群众工作,并组建了桂阳游击队、宁源游击队和乡革命委员会。

建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反“围剿”的完胜之地。1931年5月16日,第二次反“围剿”战役打响,红一方面军自江西的富田向东横扫,“七百里驱十五日”,在连续取得白云山战斗、白沙战斗、中村战斗和广昌战斗“四战四捷”的战果后,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于 5月29日到达建宁的里心镇,31日下午六时攻下建宁城,彻底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军事大“围剿”。当晚,毛泽东、朱德率总前委、总司令部进驻建宁城北溪口天主教堂,毛泽东兴奋地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光辉篇章。在溪口天主教堂,毛泽东一住就是44天。

建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准备和决策之地。第二次反“围剿”结束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以建宁为中心,在闽赣边界各县组织开展扩红、筹款和扩大根据地工作,随时准备迎战国民党的第三次军事大“围剿”。在建宁期间,毛泽东一方面密切关注军事斗争形势,研究军事新形势,连续给边界工委、红十二军、三十五军发出三封指示信,于7月上旬在溪口红军总部召开军事会议,作出“千里回师”赣南的战略决策,并发布第三次反“围剿”动员令;一方面又深入乡村群众了解民情,发展生产,为第三次反“围剿”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

建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1931年“9·18”事变爆发,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苏区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1932年9月下旬,国民党下达第二步“剿共”计划。10月上旬,毛泽东受排挤,被迫离开红一方面军领导指挥岗位。10月16日建黎泰战役打响,18日下午中央纵队红一军团击溃建宁县城守敌周志群部,第二次解放建宁。攻克建宁后,红一方面军的指挥机关随即迁驻建宁县城,代总政委周恩来进驻城内县衙后“小白楼”(即现在的周恩来同志旧居)。这一住,周恩来在建宁工作生活了一年零二个月四百多天。这一时期,以周恩来为核心领导集体,顶住了党内“左”倾势力的压力,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指挥7万红军打垮了国民党50万人马。接着,又于1933年1月,成立了中共建宁县中心县委(下辖建宁、黎川、泰宁三县);于1月28日,成立了建宁县苏维埃政府,随后成立了10个中共区委会、区苏维埃政府、区游击队和72个乡苏维埃政府;于1933年12月12日,召开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建宁县文庙,正式成立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至此,建宁成为了整个中央苏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区。

建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国民党于1933年9月,纠集50万兵力、100余架飞机,兵分四路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大“围剿”。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大面积失守。1933年10月底,闽赣省党、政、军机关迁驻建宁县城。1934年1月至5月,为保卫中央苏区,红军在建宁先后组织了邱家隘、将军殿、驻马寨、雪山栋、武镇岭等五大阻击战。建宁五大阻击战失利后,红军被迫向中央苏区腹地收缩,最终踏上万里长征的漫漫征程。1934年5月,随着建宁五大阻击战的失利和建宁城关的失守,中共建宁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和地方武装约300人迁驻客坊乡水尾村,在建宁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配合闽赣省军团第二作战分区,在建宁西南边界开展游击斗争。1934年11月,建宁游击队在水尾与广昌县独立团等合编为闽赣基干游击队,约1000人,游击斗争一直坚持到1935年6月。

建宁还是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和红一、三军团山炮连的诞生地。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以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成立了无线电小队,但这一部半电台还不能建立无线电通讯,只能用于监听敌情。同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缴获三部电台、山炮5门。5月31日晚,红一方面军在建宁召开第5次总前委会议,决定成立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和红一、三军团2个山炮连。6月,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和红一、三军团2个山炮连在建宁成立,并在建宁实现首次无线电通讯,建宁也因之成我军无线电事业的发祥地和炮兵的诞生地。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13 2 只看该作者
闽江正源,建宁县城虽然是小县城,但是城市规划确实很到位,是一个激情向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绿化小山城。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15 3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河岸绿化也是很有特色。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16 4 只看该作者
然而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最初摇篮。很多人只知道井冈山、延安、那都是后面的故事了。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19 5 只看该作者
1929-1931年的中央苏区根据地就在建宁县。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住处目前在建宁县还完整保留。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20 6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25 7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毛主席、朱总司令铜像。栩栩如生。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26 8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反围剿纪念园站岗的红军战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27 9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朱总司令办公室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8 19:27 10 只看该作者
圣地之旅--建宁行

圣地之旅--建宁行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