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者vs逸风 于 2015-1-15 13:44 编辑 情系西老秃顶子 —记通化白山两地联合成功穿越 通化西老秃顶又名老土顶,老土顶子,西老秃顶子(区别老岭主峰东老秃顶子),《通化县志》标记海拔1516米,通化第三高峰,在东北50峰里排名第20位。老秃顶子因山高气肃,雪消甚晚,绝顶有千余平方米范围草木不生,故名“老秃顶子”,山麓至山顶,垂直分布为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2015年1月10日,通化白山两地的38名驴友成功联合穿越了通化第三高峰——西老秃顶子。10日早5点,白山的14名驴友在市老政府出发,乘坐两台微型面包车到通化新站,与通化穿越高山群24人会合,6点20分换坐高山群车,7点40到达清河镇天桥村,7点50分开始穿越登山,经小龙爪沟,12点15分登顶海拔1516米的西老秃顶子,约20分钟午餐后到达海拔1460米左右开阔的高山草地。13时45分开始下撤,16时45分到达杨木桥村,总行程16.4公里,总拔高1000米。 出发前,穿越西秃顶子的强度难度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16公里的穿越里程,历时9个小时的穿越时间,拔高1000米的海拔,这些数字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我也实实在在的在心里面有了些许的怵意。虽然有过穿越小白山的经历,本来不会有什么担心和紧张的,但由于4天前刚刚夜途穿越四方山,膝盖感觉有些不给力,所以对这次的行程有些畏惧。但是,不论有怎样的压力和困难,都没有动摇我。 穿越开始的一个小时里,路途比较平缓,我从队伍的最后面,逐渐赶到了前面,而且没有休息,一直在行进当中。这次穿越起始点的海拔不足600米,要登到海拔1516米的顶峰,就意味着将拔高1000米。接下来的路坡度突然变得陡峭了起来,积雪很深,有的地方积雪下面是冻的很硬的土石,没有可以踏脚的地方,借助着山坡的树干,要努力几次才可以登上去。沿着山路蜿蜒着上行,脚下的积雪很松软,像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又像在沙滩上踏浪。雪很白,几乎没有一点尘埃污染。积雪上面的雪花,在阳光的映射下,每个瓣闪着光,精灵般的,悄悄的看着身边的不速之客。太阳光懒散的照射着,树影斑驳的,在雪地上留下斜斜的影子。特别喜欢在冬的季节里户外登山,在洁白的雪的世界里,可以浮想联翩,在雪的世界里感受连绵起伏的旷野,享受雪的情趣。行进过程中,虽然拔高的幅度很大,但是速度并不快,这恰好可以一路上行一路欣赏大自然和雪所给与的美好,而且不会感到疲惫。沿途时而会有倒木横在路上,成为前行的路障,也成为穿越克服障碍的道具,每一次成功越过,就意味着向顶峰迈进一步。这次参加穿越的通化、白山38名驴友基本都是比较强的驴,一路上除了停下来脱去冲锋衣或者喝一口水以外,基本都没有休息。2个小时左右,来到海拔900米左右的一处较为平坦的山脊,据领队介绍,这时的海拔上升了三分之一,行程走过了一半了,剩下来的任务还很艰巨呢。前方的积雪越来越深,开路先锋非常辛苦,几位体能好、年纪轻的强驴轮番的用双脚为后面的队友趟出路来。冬季的户外踏雪穿越,开路先锋是最辛苦的,他们要在深深的积雪里趟出一条路来,要付出多于跟随队员几倍的体能,还要判断脚下的路是否安全,而他们本身就徘徊在安全与危险之间。有了他们,才有了队友的安全前行,才有了穿越的成功实现,因此,我要郑重地向所有开路先锋致敬! 越往这片山脊,海拔在继续升高,植物的种类也在发生着变化,岳桦林带代替了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在山顶强劲的风力下,岳桦林扭曲着,枝桠伸展着,以不同而特有的姿态迎接着劲风的考验。中午12点15分左右,全队人员成功登顶海拔1516米的顶峰,20分钟左右的午餐时间,在补充了能量后,向着海拔1460米左右开阔的高山草地再次出发。一路上岳桦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灌木和低矮的衰草。开阔地风很大,如果不站稳似可以把人吹走一般。山顶的雪在昼夜温差变化下,表面一层形成了硬硬的壳,上面可以撑住一个人的重量,踩在上面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强劲的风吹着,雪的表面变得很圆润,很光滑,低洼处则形成一道道形态各异的涟漪,宛如沙浪一般。有驴友说,在这里像到了月球上一样,别说,这样的想象力还真的很贴切的呢。 这次穿越的通化西秃顶子属老岭山脉,是通化第三高峰,它是通化县和集安市的界山。老岭山脉是长白山西南部的支脉,呈北南走向,北起吉林省抚松县,南抵辽宁省桓仁县东南部,长约200公里,是鸭绿江和浑江与头道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岭。老岭山脉主峰老岭峰海拔1589米,位于通化县石湖镇境内,是通化最高峰。 西秃的顶峰视野开阔,站在顶峰极目远眺,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黛青色的山峰覆盖着积雪,老岭峰、集安五女峰、肖家岗、大旗山、白鸡峰、铁厂老秃顶子等高山映入眼帘。驴友们抬手指向远方,盘点着自己走过的山峰,心里一定充满着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短暂停留和拍照之后,队员开始下撤,这时已是下午13点45分,下撤的路很陡,前方队员开出了雪道,有队友带的滑力宝派上了用场,坐下来一溜烟就滑出去很远。我会认真的沿着路往下走,不敢滑,只是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就势滑下一段,雪在脚下被推起来,如潮水般涌着,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收队陪伴着一位脚踝扭伤的队友走在后面,而我一个人走在一段空旷的林中,除了积雪和林中树木,前后都不见人影。 在经过的一片桦树林,桦树挺立着,姿态姣好,随手拍下一张桦树的片子,让思绪在林中穿越着。1小时40分钟左右,终于下到了山底。走在林中间的采伐运材小路上,原以为会很快走到终点看到车,谁知走过一个又一个转弯的尽头,却怎么都走不到目的地。林中的小路积雪仍很深,沿着运材车压出的车辙和前面队员踩出的脚印走走停停,边走边等着脚伤的队友。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条距离超过5公里的林间小路。16点30分左右,暮色逐渐笼罩着四周,林中暗了下来,周围很静,静的能听到脚下踏雪的咯吱声和林中落雪的声音,隐约会听到远处同伴说话的声音,可怎么转弯也看不到身影,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恐惧,紧张的屏住呼吸,快步往前走,目光却在不时的留意着左右林中的情况,随时担心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其间有一条小溪穿过小路,清澈的溪水在石间流淌着,上面覆盖着积雪和结成的冰块,小溪缓缓的流淌着,鞠一捧溪水,凉凉的,沁入心脾的感觉。远处传来犬吠,路边见到几间小房子,有两间似乎没有人居住,但保存很好,应该是在气候转暖后还会使用。经过一座小木桥,有一栋小房子,烟囱飘出阵阵炊烟,两只黑色的狗拴在码得很整齐的木材堆旁边,对着身边走过的陌生人狂吠着。夜色更暗了,我紧张的走着,不敢停下来,虽然知道收队就在不远处。在夜幕下终于看到了一个小村庄,虽然仍旧看不到我们乘坐的大巴,但悬着的心有些放松了。在村庄里摸索着,依据队友在雪地上留下的登山杖的印记判断着前行的方向,16点45分左右,终于看到了希望,亲切的看到了大巴里的灯光和在车下面等候的群主和管理,大约10分钟左右,收队和脚伤的队友也赶到了。17点,大巴启程,带着对西秃满满的眷恋和对漫山积雪的遐想踏上归程。晚上20点20分,在零星飘落的小雪中回到了家,结束了又一次的挑战穿越。 西秃! 不说再见,期待再次相约。 后记:出发地点距穿越起点127公里,车行2小时40分钟,穿越总行程16.4公里,拔高1000米,穿越时间8.5小时。 |
本帖最后由 行者vs逸风 于 2015-1-15 13:25 编辑 通化、白山两地驴友成功穿越西秃顶子 |
本帖最后由 行者vs逸风 于 2015-1-15 13:23 编辑 牧马人大哥和虫姐的西秃三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