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8

主题

西北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复制链接] 查看:56838 | 回复:133
发表于 2015-1-30 22:2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在祖国新疆这莽莽大地中,散落着无数由古人精神与物质为源动力串联起来的古道。例如:孟克德古道,夏特古道乌孙古道……它们无论是被荒弃在无人的旷野山谷还是承载着嘈杂的车水马龙,都已然成为古籍里一条条闪烁着光芒的道路。
    首次在网页中看到乌孙古道上天堂湖美丽诱人的身姿,闲适在天山原野上的牛羊马匹,我就深深沉迷在那人迹罕至的古道路径里。网页上关于乌孙古道的介绍如是说:乌孙古道北衔准噶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要争夺这块宝地。公元前的汉武帝为了与乌孙结好而对抗匈奴;隋唐时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统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与突骑施的交好等,都是通过乌孙古道来实现的。
    昔年名噪一时的古道,虽顺应时代发展隐于山水间,却也因其超强的游牧民族文化根脉与艰难的即夏特古道之外又一条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优势,成为历年来无数背包客与热爱户外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往之地。
    老乌孙古道需要过溜索,难度高且不安全。逐开辟了后来的温泉线也称为龙脊线与木桥线。三条线中无论哪条线,最终都将到达阿克库勒湖(天堂湖3000m)再翻越3800m的阿克布拉克达坂沿博孜克尔格沟口出山到达黑英山乡。
    此次穿越路线为老乌孙古道,由北疆伊犁特克斯琼库什台牧业村到南疆拜城黑英山乡的重装穿越,总里程120km左右,计划用时六天五夜。需要翻越两座海拔3600m以上雪达坂,对体力耐力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有三天以上重装长线户外经验方可参与。而我在此之前,除了刚走完的四天三夜孟克德之外,再无其他可称得上长线户外的经验,因此很是不自信,好在同行队友"老笨槐"(以下皆称老槐)一直为我打气:“孟克德那么恶劣的风雪天气都下来了,这个对你不是问题。”好吧,既然选择了,就不会退缩,除了勇往直前,再无其他心思。
    从乌孙古道的起点特克斯县琼库什台牧业村出发,向着天山深处,怀揣着与天堂湖相遇在雪山脚下的梦想与期翼一路向前。那是一面充满诱惑的天湖,因了她的存在,注定了这条古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与天湖邂逅也好,寻找文化根基也好,体验生活也好……只要走在了路上,就需要拿出勇气与耐心和超强的意志力。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1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2:37 2 只看该作者
安心薰衣田 发表于 2015-1-30 22:27 在祖国新疆这莽莽大地中,散落着无数由古人精神与物质为源动力串联起来的古道。例如:孟克德古道,夏特古 ... ...

欣赏支持好活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2:40 3 只看该作者
安心薰衣田 发表于 2015-1-30 22:27 在祖国新疆这莽莽大地中,散落着无数由古人精神与物质为源动力串联起来的古道。例如:孟克德古道,夏特古 ... ...

第一天(2014年9月29日),伊宁---特克斯县琼库什台牧业村(徒步起点)---海拔2850米处小木屋营地(别名包扎敦木屋,老安营地)。沿琼库什台河谷一路上行,多为缓上坡。行程15公里,上升约850米。
    9月29日,早上5:20,事先联系好的两辆商务车拉着天南地北相聚一起同走乌孙的16人从伊宁朵帕青年旅社出发,于中午12点到达徒步起点琼库什台牧业村开始真正的背包徒步。即将进入无信号区域,暂离现代文明社会,背着包,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除了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队友添麻烦,满心满眼都是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户外生活的热爱。
    走在碎石密布的马道上,任琼库什台河湍急的流水声充斥耳膜,薄薄的植被倔强的覆盖在山体,雨后略显潮湿的空气里夹杂着最原始的马粪气息。第一天进山的喜悦让队友们流连不已,纷纷掏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自己所见的美好,自然我也不能免俗,给自己留下最形象最生动的记忆之外还能在重归现代文明之后与大家共同分享,何乐而不为呢?

    轻松愉快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琼库什台河谷上一座小木桥,按照徒步发起人领队"寒江孤影"(以下皆称寒江)攻略上所说,到了木桥,便走完了今天行程的一半。然而对于是否应该继续前行还是过桥前行,先期到达的队友不敢确定,只得过桥后原地等待"寒江"的到来(寒江因此前的孟克德古道穿越,致使膝盖受伤,然而没有放弃乌孙古道的行程,而是按原计划如期出发,此精神令人敬佩却也让人担心不已)。不多时,"寒江"与"老槐"便出现在木桥之上,用手一指,意在告诉我们过桥前行是正确的。有了最具发言权之人的授意,我们再次迈开脚步,向着前方进发。
开阔的牧场秋意尽显,枯黄的草色、骑马的牧民、一群悠然自在的羊儿、或卧或站在牧道上反刍的牛与远处雪山下的木屋子,好一幅西域游牧之景呀,怎能不频按快门,装入相机与心间?欣赏美景之余,继续行走,前方,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呢?要想探究真相,唯有深入其中。
    徒步十五公里,于北京时间晚上7点半(抱歉,新疆牧民都是使用乌鲁木齐时间的,比北京时间晚两小时)到达宿营点--包扎墩小木屋营地,海拔由2000m上升2850m。木屋前松软的草地,可谓是我们第一天的福利。按原计划执行,为了减轻负重,基本每两人一顶帐篷,此行,由我带帐篷,晚上队友"小妮"和我一个帐,此后乌孙全程,均如此。于木屋前扎营,一同结盟吃
饭的队友"寒江""老槐"帐篷离我十步之距,使我偷得闲时居帐中,只待饭熟帐外享。于"寒江""老槐"帐中饮餐完毕,天上零零星星的雪花已有壮大的趋势,寒风凛冽中钻入自己的帐篷里,裹上睡袋听帐外风箫雪舞,竟能安然入眠,实在意外。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2:41 4 只看该作者
我是紫菲. 发表于 2015-1-30 22:37 欣赏支持好活动

第一次发帖,还没有弄明白,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5-1-30 22:47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心薰衣田 于 2015-1-30 22:49 编辑

第二天(9月30日),包扎墩小木屋营地---包扎墩达坂(海拔3660米)---科克苏河边小木屋营地。行程约20公里, 上升约700米,下降1600米。
    9月30日,下了一晚上的雪,致使帐篷周遭都屯积上厚厚的一层白雪。室友"小妮"较我先起,一番收拾之后出至帐外,替我拍去帐篷上淤积的白雪,露出外帐本有的天蓝色。
    老早老早,"老槐"就将我的水壶装满热水,心里的暖意流淌在这雪地里,看着昨夜被雪花精灵澄清的河水,我明白,在户外,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个体,而是团队。
    就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吃着馕,身上的寒意也被成功抵御。可接下来的洗刷,重新让身体归于冰冷。清冽的雪山融水洗刷着锅碗的污渍,刺骨的寒意让我几欲放弃自身面部口齿的清洁,终是克服了惧冷的心理,捧起河水浇在脸上,冷气嗖嗖的从口里冒出,冰冷过后血脉的曲张,让人惬意不已。牙齿也带着牙膏的清香与河水的滋润安然口中,没有半点难受。
    9点半,队伍陆续出发,"老槐"与我走在前列,本着保护眼睛的原则,带上了万能的墨镜开始了包扎墩达坂的翻越。原本清晰可见的马道被一夜飘零的雪花所覆盖,让我们渐渐偏离了马道,走上了乱石堆,好在"老槐"沉着冷静且户外经验丰富,硬是在乱石中走出了一条路。不得不说:“人到山前必有路”!
    翻过一个小山包,便远远看见左侧山腰马道两边牧民插上铁管做的路标,看着路标背着背包艰难上行,一声羊叫令我与"寒江"同时驻足远望,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刚走回马道的我们又恰逢牧民携着一家老小赶着牲畜转场。静候,等着转场的牧民先行,牲畜走过的雪中马道,相对好走了许多,我们就那样亦步亦趋的跟在牲畜后面,上至达坂。之前一直觉得前几天孟克德风雪达坂行,是特别辛苦的,不曾想乌孙古道第一个达坂就让我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目测达坂上积雪厚度不下于40cm,以远方连绵的雪山为背景,在队友"辉煌"的镜头前各种臭美。累吗?没感觉呀!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刚刚还在有气无力的迈动脚步翻越达坂呢,这会就可以背着包在镜头前生龙活虎了。不得不承认这美丽壮阔的大自然就是这么充满魔力,能瞬间让疲乏之感一扫而空。
    过了达坂简单路餐之后,开始下雪山,一路无惊无险,顺利下行至山溪边。沿着溪流一直下,"小妮"和同来自江苏宜兴的"休眠""开水""清茶""大伟""以及"辉煌""小玩意"等人先我们而行。因为对膝盖受伤的领队"寒江"的不放心,我和"老槐"一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希望能够让"寒江"的身影不远离视线之内,不过知道"寒江"后面还有"大豆""胡撒""彩会""老黄"与伊宁朵帕青年旅社相遇的外挂"墨墨"二人,倒也没有过多的担心。
    我与"老槐"在溪边下行的路上,遇到了通往科克苏河谷道路中的第一户打马下山的牧民,笑意盈盈中回绝了牧民关于骑不骑马的询问。"老槐"灵光一闪,说:“安心,咱们和牧民讲讲,看200元一个人,能不能用马匹送我们过河。”因之前听说过索道价格高的离谱,400元--1000元左右,且相当耗时,所以如果能200元让我们过河,那是一件相当实惠的事。谈及此,恰好哈萨克少年骑马而至,和他简单交流之后他便策马回身,询问其父。我与"老槐"原地等候着,不单是等着牧民的答复也是等候着领队"寒江"的到来,因为骑马过河与溜索过河,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他。
    对于"寒江"的到来,小牧民与其叔父早已翘首以待。"老槐"简单地与"寒江"进行了沟通,"寒江"也觉骑马过河甚好,相比于溜索主人的漫天要价,200元骑马过河,几乎没怎么讨价就决定了。牧民也担心被下家抢走其生意,表达出与我们一同住到营地的想法,并二话不说的取来铺盖卷让马匹驮着我、"老槐"、"寒江"三人的背包一同行进。
    晚上7点,我们便赶到科克苏河边小木屋营地。三位哈萨克牧民拾来柴火席地而坐,搭锅造饭,肥嫩的烤羊肉香气飘满整个营地,我也有幸得尝一小块,不过吃起来的感觉和闻起来的香味截然不同。看来,相比只有咸味的原始烤制手法,我还是喜欢现代文明社会里五花八门的调料加诸其上。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2:53 6 只看该作者
第三天(10月1日),骑马过科克苏河---阿克布拉克河谷---第二草原站。行程约25公里,上升约700米。
    10月1日,据昨晚商议,今天早上九点由三位牧民骑马载我们过河。进山这三天,遇见了开着蒲公英的高山草甸、曲曲折折的险峻峭壁、复杂多样的疑似塌方区,唯骑马过河像鸡血一样令我激动不已。
    早早地醒来,不愿如前两天一般贪念帐篷里残余的温暖,吃好早餐后一番忙活打理好背包。勤劳的牧民早已在沟谷搭建好一架简易可供通行的木桥,马匹也牵至河岸等待我们的水中行。
    当我赶至科克苏河岸,队友"辉煌"与"老槐"已经成功过到对岸,错过了他们马背上的姿态。16岁的哈萨克少年见我相至,调转马头迎我上马,此时的我紧张万分,多希望自己胯下的是他父亲或者叔父的坐骑,虽然知道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却依然对这少年的马技,百分之八十的不信任呵。抱歉,事实证明,我多想了。
    科克苏河冰冷的流水,沒过了骏马四肢,许是看出我的紧张不安,少年右手握着缰绳,左手牢牢扣住我的双手,让我抱紧他的身躯不要晃动。那一刻,我安静了下来,因为我分明感受到了少年手上的力量是我不能企及的。河水的巨大冲击力差点让马儿失去平衡,但很快就稳定下来。我除了努力抬高自己的双腿,避免河水淹湿之外,重新对马背民族有了新的认识,甚至开始愧疚于自己先前对这年仅16岁的哈萨克牧民的不信任。
    平安的下了马,少年又回头接应其他队友。三匹马在冰冷的河水中,载着他们的主人往返于河水两岸,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这些"背包客"都在马匹上顺利过河。(后来从牧民留给"老槐"的字条中得知少年的父亲名叫叶斯达乌里提。是一个会用汉字歪歪斜斜书写自己名字的哈萨克人。)
    挥手告别牧民,沿着科克苏河顺流而下。过阿拉皮也沟口,穿过一片原始密林后有一个小山包,上面站在一位放牧的年轻男子和两条健壮的牧羊犬。“山高人为峰”,作为对这句话绝对践行者的我来说,怎会放弃如此视野开阔的好地方?背着包就往小山包靠近,友好的与放牧男人打招呼,确认我可以上去且牧羊犬不会伤害我之后,放心大胆的就上了山包。极目之处,冗长湍急的科克苏河蜿蜒在两岸金黄的树木间,群山险峻,有暖暖的阳光倾慕而下。
    不一会,"老槐"与"墨墨"也上到山包小憩,我拿出帐篷与地布晾晒,然后拿出相机开始各种角度咔嚓。"墨墨"更是拿出随身携带的两面旗帜,为"骆驼户外"和另一品牌表明到此一游的心迹。一看"墨墨"手中"骆驼户外"的大旗,惊讶中叹道:“我这鞋子就是他们家的!”山风中始终无法展旗的"墨墨"喊我上前,两人协力为"骆驼"展旗,让"骆驼户外"来到了美丽的科克苏河谷,留下可做广告与宣传的影像。"骆驼户外"的亲们,下次会优惠我么?毕竟我阴差阳错的为你代言了一回,

    歇息赏景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急行军。不想来到阿克布拉克河,刚过小木桥众人就疑惑了。按照攻略与轨迹,沿着阿克布拉克河进发是对的, "寒江"也指示我们应该左拐进入阿克布拉克河谷。 但继续沿着科克苏河前行,那一座小木屋和疑似扎营的痕迹,让众位队友犹豫不定。
    天公不作美,之前还暖暖的阳光已经被稀稀拉拉的雨滴所取代,穿上雨披,树林里等待队友的最后决断。约一小时后,沿着阿克布拉克行走的"老槐"说,路线与轨迹重合,"小玩意"也再次确认轨迹正确,才又开始前行。沿着阿克布拉克河谷,反复过了五座小木桥,第六座桥毁于流水间觅不到半丝痕迹。脱鞋,挽上裤腿淌水而过,感受到北疆刺骨的雪山融水,若说不冷,那定是假话。下到水里才几步,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再坚持几步,已有麻木之感,所幸,正要麻木之时便上了岸。等到所有人都安全过了河,我们再次向今天的营地第二草原站前行。此时,雨水天气已经停止。
    我与"老槐""辉煌"先队友几步到达第二草原站小木屋营地,却发现营地远离溪水不甚理想。"辉煌"与身后"大豆"手台联系,告知营地状况,并提议在营地下方溪流边扎营,我们三人也回撤至溪水边。
    很不幸的是,弄丢了咱们的领队"寒江"童鞋与外挂"墨墨"及其队友,我与"老槐"决定先吃饭再继续等候他们的到来。等到所有人都吃过安顿下来,"寒江"和"墨墨"三人还没有到来,对于"墨墨"及其队友,倒是少了几分担忧,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帐篷,而"寒江"的帐篷由"老槐"背着,如果不赶上来,他该如何是好。后来让"小玩意"手台呼叫"寒江",询问他的情况,方才得知他已于暮色中行至第二草原站之上的小木屋宿下。"辉煌"担心他的情况,也深知没有水源,便带着一瓶热开水打算送上去,无奈没有找到人。再次提心吊胆,却也只得安然睡下。夜里有上茅厕之意,打算起身,却于朦朦胧胧间听见两声野兽叫声,似狗叫非狗叫,不敢起,等待天明。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2人点评 收起
  • 安心薰衣田 歇息赏景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急行军。不想来到阿克布拉克河,刚过小木桥众人就疑惑了。按照攻略与轨迹,沿着阿克布拉克河进发是对的, "寒江"也指示我们应该左拐进入阿克布拉克河谷。 但继续沿着科克苏河前行, ... 2015-3-5 00:24
  • 卡卡kk 骑马过河多少米米?? 2015-2-10 11:21
发表于 2015-1-30 23:03 7 只看该作者
第四天(10月2号),第二草原站---天堂湖湖尾营地。行程约15公里,上升700m。
    今天,注定是一次视觉的盛宴,因为已经从攻略上知道,那一汪碧色就藏在前方雪山之下,是咱们今天的营地所在,更是此次穿越乌孙古道的终极目标。
10月2日早晨,"辉煌"带着水先我们一步找寻"寒江",而等到我们背起行囊继续出发之时,已经北京时间9:00过。
    一路不停的爬升,迎接我们的是牧道上惨绝人寰的片状石块,经一夜冷空气的洗礼,此时大小不一的石片表面都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倒也好,至少不用担心因石块松散而滚落下山伤害到后面的队友了。一路跟着牧道前进,右行至一片开阔的地方,"老槐"突然停下脚步,说:“我感觉不对,攻略上说从第二草原站开始是不停的攀升,而出现平地的地方正是雪山脚下两颗云杉的地方,但这里没有树。咱们应该左切继续上行。”"小玩意"也打开导航核对轨迹,并表示咱们的确偏离了轨迹,而轨迹在咱们左上方。本着有落脚之地就上的原则,我们很快回到轨迹之上,恰巧这时"辉煌"也在前方喊话。听到"辉煌"的声音,得知"寒江"和他在一起,一切安然,心里的石头也算是着了地。上前与"寒江"少少的交流,确定了其平安无恙,也知晓了外挂"墨墨"二人营地就在咱们不远处,更是完完全全放下心来。
    看见远处雪山下的两棵树(它们是咱们乌孙古道上举足轻重的路标之一),再抬头仰望呈80度仰角的之字攀登线路,连可供休息的平台都没有。心里暗想这肯定会很累吧,但绝对没有想过我不行了,上不去了之类的字眼,只有在路上以登山仗为依托稍作喘息之时回望来路,才明白,这条路绝对是用毅力走出来的。
    "辉煌"首先登顶,我次之。趁着他四处寻路之时我让后面赶来的"老槐"替我拿出头包里的护膝,据我观察,有上就有下,咱们已经将这碎石坡上完,而今天不会翻达坂,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下。趁我戴护膝的时间,江苏的几位队友已经尽职的拿出他们所在地的户外旗帜各种摆拍了。"老槐"看了攻略之后说,向右行走,绕过一个小山包之后就可以看到天堂湖(阿克库勒湖)了。
    翻过了令人绝望的碎石坡,重新踩在松软的草地上,再加上前方越来越近的天堂湖,心情早已是豁然开朗。看着这片草地上的各种粪便及稀稀拉拉盛开的蒲公英,想来应该是片很优质的夏牧场。有一片草地甚至可以看出其水分十分充沛,有刚刚干涸的水痕,踩上去还有明显的软泥感。草地上有小渠静静的流淌,冰封的渠面在阳光的折射下透着晶莹的光,它们的曲线在草地上被完美的呈现。此处的大山鲜有植被覆盖,而回望身后同样白头的大山,则是一片葱翠,似乎已经可以从这里区分到南北疆域气候与环境的不一来。牧场很大,我们走了很久都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小山包,更遑论天堂湖了,刚开始的喜悦之情渐渐消失,只觉通往天堂湖的路途好遥远好遥远,终于有了想要卸包休息的想法了。而绕山路而来的"辉煌"指着前方的两块大石头说,到了那里就可以看见天堂湖了。一语唤起劲万千,走吧,还休息撒呢。
    当雪山脚下那汪绝美的宝石般的湖色,带着神圣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时,我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几天来所有的汗水,所有的累与崩溃都消失殆尽,只深深的拜服于美景之下。天堂湖可说千种风情,万般风韵,那集深黛与翠蓝于一湖的水色,应和着雪山冰川,仿佛来自九天之外,妄自改称天堂湖为"圣湖",我想也不会有人反对吧。阳光之下的"圣湖",一会浮光耀金,一会青衣玄袍,一群白色水鸟一晃而过,更是诱发了我无数曼妙的罗曼蒂克的联想与悸动。
    雪山脚下的"圣湖",最适合白色裙子与拍婚纱了。可不是吗?先我们一天的福建队,换好白裙子的女孩一出现就引起一大片惊呼声,所有的能触及的快门也都聚焦过去,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够将女孩的美丽诠释出来。
    我没有白裙子,也没有婚纱可穿,但我很想光着脚,在十月雪山的注目下,在"圣湖"畔的原野上,与清凉幽静的空气一起,流动在光影里,一举手一投足,便将"圣湖"里斑斓的光泽沁入肌肤与发梢,一回眸便能相遇到柔软轻浅的笑意。
    从湖边到湖尾营地还有3公里石头路,我走得极快极快,因为我与"小妮"于湖头达成共识,湖尾没人的地方,以我五彩丝巾为装饰,拍我们自己的写真。我从来不曾如此大胆,却被"小妮"这个提议所吸引。在"圣湖"面前,我早已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以最纯净最卑微的心向"圣湖"靠近,我就是"圣湖"面前那一丝不挂的婴儿,那是最原始的自我。当身上的丝巾在清风吹拂下惬意摇荡时,我感到一双朴素的手正为我拂去一身的疲惫与罪恶,岁月也仿佛就这样静止了。
    其他队友赶上来之时,我的精神还沉醉在与"圣湖"禅悟的体会中,直到"老槐"率先走上古拙质朴的湖边栈道。等我追上前,"老槐"将手机里一张光影效果极好的照片拿给我看,说我错过了光线最好的几分钟。这一次,我没有半点遗憾,因为我已经有了"圣湖"里最美的记忆。我无法同时拥有很多美好,我甚至在现实的是是非非中学会了敷衍与逃避,开始觉得人生的得失都是宿命。可是面对这幽静恬淡的高山湖泊,我却是十分感谢大自然的慷慨,那些所谓得失在这神奇的造物主面前都是肤浅的不值一提的。
    下午三时许,已经在湖畔安营扎寨的我们,尽情的享受着阳光的恩抚。不知哪位队友激情一呼:“看,彩云!”随即抬头望去,山顶上飘过来一大片一大片的五彩的云。一直以为五彩祥云只存在与神话故事里,遇见五彩云的机率可不会如遇见彩虹一般大,看来上苍果真不辜负热爱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人儿,竟然让我们长途跋涉后,能在美丽的"圣湖"畔相遇祥瑞之云。这顿视觉大餐,岂是居于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森林可以享受的?
    雨后的阳光带来的温暖,让我无比贪念,顾不得没有做任何防晒措施的脸,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湖岸一尊大石上,时而满心欢喜的看天上云卷云舒;时而眯着眼听湖水轻拍岸边的叮咚声。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如许”只有在经历一番辛苦跋涉之后,才能窥见"圣湖"绝美的身姿与神秘的彩云。也是在这时,我才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那么糟糕,一咬牙,路就走出来了,前景也就明朗了。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3:04 8 只看该作者
第五天(10月3日),天堂湖尾---天堂二湖---阿克布拉克达坂(海拔3850米)---博孜克日格河谷2850米小木屋营地。行程20公里,上升750米,下降1000米。
    10月3日,天未亮就被"寒江"喊起,看攻略说今天的整个行程是特别艰苦的,需要翻越此行最高的达坂---3850m的阿克布拉克达坂,且预计行程20公里。
    虽然十分留念"圣湖",却也深知再美的风景都不可能留住,终是要告别的,也只有这种让人想念的风景才会永驻于心间。努力克制着不舍的情结,心里悄悄地对着"圣湖"道声再见,然后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寸草不生,覆盖着积雪的碎石坡,此时,北京时间仅8:10分,是这几日来走得最早的一天。
    天气很冷,昨晚的雪花此时还星星点点的纷扬在山间,离我们的现代文明世界越来越近的喜悦纷纷化作力气灌进双腿,全体队员不多久就翻越了高台。过高台见到状如琵琶的天堂二湖,与"圣湖"隔山呼应,一个钟灵毓秀,一个鸾翔凤集,皆无负天地。
    山间气候变化无常相当怪异,雪花开始密集,浓雾游走在山间,山脊挡住了气流使其无法回流,致使越来越多的雾气囤积在山坳,终于漫过山脊将整个雪山笼罩其间。调皮的阳光时不时地从达坂顶露出半拉子笑脸,随即又快快隐于霭霭雾色。北风
也呼啸着赶来凑热闹,与纷扬的雪花合奏出一曲《十里风雪》。人的意志力是相当强大了,有了前几天风雪里翻越门克廷达坂的经验,这次反倒十分安然了,还极有余兴的拿出卡片机不停的回拍渐行渐远的天堂一二湖。然而情况不是特别好,雪风的力度开始动摇自己的身躯,似乎稍不留神就会有踉跄的感觉。阿克布拉克达坂上陡峭的反c路线,我们迎风而上,爬得小心翼翼,走得胆战心惊,没有了嘻哈的闲聊,没有了幽默的玩笑,更不敢冒着风雪逗留休息。一鼓作气的登上达坂顶,还没有来得及体验胜利的喜悦就被突如其来的一股山风吓到,其来势之汹不得不让我调转身体以背相对,双杖使劲插入雪里,双腿更是不敢放松的叉开站立在达坂顶,以便更好的抵御风雪,保护自己不被风雪掀倒。等劲风初过,赶紧开始马不停蹄的下山。

    下了山进入博孜克日格河谷,就真正意义的进入南疆了,山上山下气候也太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吧。遇河后一直沿着河道前行,于下午四点半到达博孜克日格河谷小木屋营地。时间尚早,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继续收集阳光。
    傍晚,除了外挂"墨墨"二人,所有队员全部赶至。陆续而来的还有乌孙温泉线的新疆克拉玛依队,先我们一天入山,在天堂湖宿营两夜的福建队,队伍的壮大使营地越来越热闹。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几支队伍相谈甚欢,久久不愿归帐就寝。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3:05 9 只看该作者
第六天(10月4日),博孜克日格河谷---黑英山乡。全程25公里,下降1000米。
     早上依旧很早起来就开始了急行军,攻略上说今天的强度最大,行程到40公里,全程频繁涉水30——40次,用队长“寒江”之前在孟克德线上的说法,今天要过完此生都不想过的河,所以一大早就换好涉水需要的徒步鞋。乌孙古道上最后一天行程,轻松愉快的心情让脚步也轻快了许多,走在坚实又多石的河谷牧道,大家卯足了劲不住地往黑英山山口走去。
    刚开始的河面还好,基本都有牧民搭建的简易木桥,无需淌水,一路下来时速基本达到4.78公里每小时。本着有桥就过有栈道就上的原则行进了约15公里,我与“老槐”竟然保持着鞋子干爽的行军记录,开始有些悻悻然,觉得咱们可以不用淌水就能出了博孜克日格河谷到达黑英山山口。不曾想“开水”还是“清茶”一句:“安心,这次你逃不了啦。”让我心里一沉,看来不管如何避免,都不能低估了大自然的能力,宽阔的河面上,的确钻不了半点空子,不想湿鞋的我还天真的以为今年水小,或许这样宽阔的河面也就一两处而已,所以根本不打算穿着鞋子下河。小心翼翼的提着鞋子赤足踩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暗自得意自己的小聪明,过了河就穿上,照样干干爽爽嘛。好景不长,在第三次遇到宽阔河面的时候,终于任命的就着鞋子挽着裤腿下了河,想要干干爽爽出了河谷的愿望——华丽丽的破灭了。
    河谷路上看见一只小野兽完整的头颅骨,两只獠牙完整的镶嵌在颅骨上,对于特别喜爱收集这些的我,自是不能放弃如此好的收藏机会,π自取下放入裤子口袋,心情大好的继续行走。这对野兽獠牙,虽然没有狼牙那么让人趋之若鹜,却也会成为我最珍贵的宝贝之一,这是大自然给予我的馈赠,是生物链正常循环所得,拿着它们,我不会有半丝愧疚之心。
    博孜克日格河谷大转弯处,手机若有若无的开始有了信号,我就开始了一边玩手机一边出峡谷的磨蹭,一方面,也是想要等到“寒江”与“大豆”四人。早上出发前,队长就特别交待,要在山口“刘国平治关石刻”处拍此次乌孙之行的全家福。所以,手机能接受信号就意味着离山口很近了,也就不需要特别赶了。
    待我慢悠悠出了山口之时,已经是该报平安的电话打尽,该发微博知会好友的近况也发完,却依旧没有等来同行队友,只好先卸包换上干爽的登上鞋,吃着接我们出山的师傅带去的西瓜,真是甜到了心坎里。小憩一会,十四位队员成功聚齐,请开车师傅石刻前帮忙拍照留念,完美的乌孙古道穿越——结束!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30 23:08 10 只看该作者
后记
    相信每一个走在路上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故事与缘由,我不想去探寻与探究,心里却有些许落寞,曾经以为两个人的山水相偎执手前行变成队里孑然一身的“独行侠”,而我依然固执的
走进了天堂湖,走出了乌孙古道。这条穿越路线的完美收官,也预示着我们这些“驴子”的即将分别。经历了山里的六天五夜,我们抛掉了社会上杂七杂八的身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平等的和谐的相处,就像亲人一样相扶相持。在大自然美丽的景色面前,我们保持着最初的心,不曾留下一片垃圾。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敬畏着这大自然馈赠予我们的一切。风景,除了相机里的,更是印在了我们心里。

    “走过了千山万水,更向往万水千山。”每一次对山水万物的思念都会在身体里不停地疯长,直到亲赴山水间。期待,再会山水之间!
     谨以此文,敬畏大自然,铭记乌孙行!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古道新探,消隐于山水的乌孙老古道穿越记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