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86

主题

成都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5812 | 回复:51
发表于 2015-3-16 10: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20:44 编辑

       热烈祝贺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培训(4月11、12,理论+实践)。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我们要户外
—— 我们要安全户外


我们要户外—— 我们要健康户外

我们要户外—— 我们要文明户外

我们要户外—— 我们要科学户外



   户外运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的运动,上到老夫下至孩童都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有快乐同样还有意外;不仅仅有大美山河同样还有环境破坏;不仅仅有强壮体魄同样还有运动损伤。所不我们决定要为户外圈出一份力减少户外事故悲剧,把前辈们的经验分享出来这也许就是快乐就是动力。我们不要重复的去制造轮子,有就拿来用!因为制造的付出实在太大!


特别注明:本次活动还是一次解放思想,不是免费的就一定带有目的,不要拿儒家的传统思想来衡量,我们就是要这样做,坚持的做下去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主讲:冬少      副讲:风向标队友

主讲个人资料】:

    08年真正意义上进入户外圈,一开始骑单车川西环线、云南环线、川藏线等、后面开始徒步穿越坐标俱乐部兼职带队三年、目前主要玩攀岩攀冰、技术登山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自主攀登经历:太子城、 插旗雪山(北川第一峰,新线路风向标)、四姑娘三二一峰、半脊峰玄武峰九架峰弯月顶(新线路致敬)、坐标5297、尖山子峰,目前为风向标登山队队长取得川登协登山协作证、体育系出生目前主要职业为软件高级工程师。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16 10:4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1:38 编辑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培训内容】:户外基本常识、户外技能、攀冰、攀岩、技术登山



培训对象】:1.想跨入户外圈却对自己安全不信任的人群

             2.已经跨入户外圈但想系统科学认识户外的人群

             3.户外徒步达人想跨入攀岩、攀冰、自主攀登的何尝不是一个捷径

             4.培训无年龄限制0----150岁都行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培训成果】:1.获取结业证 2.系统掌握户外基础知识、安全知识 3.自主攀登入门 4.有户外领队能力  5.能力强者通过考核              进入风险标登山队(每年保证3座三峰攀登,有机会参加未登峰活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16 10:47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2:51 编辑


上午理论讲解,报名37人,到场31人。同学们先亮个相,混个脸熟吧。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16 10:4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2:55 编辑

大家自我介绍并简要的说了说自已的户外简历。并不是只有新驴参与其中,还有几位资深老驴。不仅只有成都的朋友还有重庆、省外的。有了大家的加入,这次共同的学习变得更多元化!!!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16 10:48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2:58 编辑


参加学习的同学中不仅有帅哥同样也不缺少美驴。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发表于 2015-3-16 10:48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3:00 编辑



参加活动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有上班的、有做生意的、还有上大学的。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欢聚一堂。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发表于 2015-3-16 10:48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3:10 编辑

简单的相互认识后,开始了正式的培训。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冬老师先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户外是什么?”

说实话,常年给别人说自已是玩户外的,但是又有几个能够给“户外”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走出家门,就叫户外,户外活动也就是走出家门的活动户外是人类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一种原始觉醒,是人类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精神需求;户外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引领时尚文化潮流

狭义就是户外登山、露营、穿越、攀岩、蹦极、漂流、冲浪、滑翔、滑水、攀冰、定向、远足、滑雪、潜水、滑草、山地车速降、越野山地车、热气球、溯溪、拓展、飞行滑索等



发表于 2015-3-16 10:48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3:13 编辑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户外风险
1.组队风险(太白穿越女队员故事)
2.自我评估与自然环境认识的扭曲。
3.随意意识风险  。。。。。。。。。
4.技术与经验风险。(攀登高反风冷)
5.不可抗拒风险。。。。。。。。。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16 10:48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3:19 编辑

接下来冬老师用实例给我们讲解了户外安全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失温                   
        先让我们回到2014婆缪峰山难,自由的风(五鹏)滑坠的那一刻。一同攀登的赵四的记录如下(在此对赵四和箩筐的记录表示敬意和感谢):终于,绷紧的绳子嗖的一声弹了下来,我们喜出望外,大叫:好了风,我们可以出发了,起来吧。这时候是8月18日上午十点零2分。风挣扎着用手想把身体撑起来,但一个踉跄,风不仅没站起来反而顺着沙子和雪向下滑到下方一个一米宽2米长的大石上,我和箩筐几乎同时喊了出来:伍鹏别动!但是,风没有任何的停顿,继续挣扎着要起来,但是风永远没有再站起来,他再次向下滑落,就这样,面对着我们背向下,一直向下坠落,一直向下,身体在两侧的岩石上碰撞着向下坠落,我们就这么看着他的脸就这么看着他消失在深处。

一同攀登的箩筐的记录:或许是因为太阳晒了一会,也或许是滑轮系统终于起了作用,又或许是山神给了我们一次机会,绳子突然弹了下来,我大叫:“太好了,可以走了。”这时伍鹏想站起来,但是突然摔倒并滚到离冲刷槽边缘的一块向下微微倾斜的石板上,石板上有融化的雪水和湿泥沙,我们马上意识到不好了,大叫到“不要动!”但是他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我们的叫声,继续想挣扎着站起来,但再次摔倒后掉到几米高的下一块更大更斜的光滑石板上,并且翻滚了一圈掉到了冲刷槽下面,快速的向下滑去,我大喊“大哥”!但是他始终没有回答,也没有呼救,我们一直看着他消失在视野中,赵忠军说要下去救他,我拦着他说:我们救不了他,角度这么大,这么光滑,下去最少100米,我们的器材,当前的状态下去了也回不来了。


关于自由的风滑坠的原因,有争论,焦点集中在风到底是失温还是脑水肿。我更倾向于是失温,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失温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来自美国登山协会编著的《登山圣经》(重庆出版社出版),是登山领域的经典著作。(资料来自网络)

一、症状

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轻微失温(体温在32℃-35℃)的症状是发抖,双手不断摸来摸去,心理功能迟钝,不合作或者封闭自己的行为。严重的失温(体温在32℃以下),身体就不再会发抖,但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功能会明显变差,有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行走。患者的症状还包括:肌肉变得僵硬,动作无法协调,有意识模糊或不理性的行为,还可能陷入昏迷。随着患者体温越来越低,甚至连呼吸和脉搏都几乎无法察觉,瞳孔也许会扩大。
二、判断

如果你看到某人不停的发抖,
那么他很可能已经轻微失温。
另外,还可以让疑似患者假设前方有条高空绳索,
让他脚跟对脚趾的方法走5米,
通过判断其是否协调失衡来判断他是否失温。
三、救治

失温要从止住体温散失开始:将伤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不再暴露于寒冷的空气中,脱去潮湿的衣物。如果是轻微失温,只需要换上干衣物并挡住风寒吹袭即可。如果伤者可以吃东西,应该尽快让其吃点流质食物(是不是温热的饮料并不重要),然后再吃一点含糖的食物。还可以将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然后把它放在伤者的腋窝,颈部和腹沟处(这里的血管最接近身体表层)。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伤者恢复体温,此时就需要让某个身体温热的队友在睡袋或是其他干爽隔离物的情况下,以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让患者缓和过来。


严重失温的患者回暖不可过快,因为大量寒冷的血液回流到心脏会导致心律不齐。身体的快速回温会导致休克,这样很危险。不管患者看起来多么糟糕,如果患者身体没有回暖,都说明他还没有死,不要放弃救治的机会。“人除非身体温热而死亡,否则就是没死”。
四、预防

失温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而不是极端的严寒。10℃的天气下一整天的绵绵细雨加上强风比起明显的危险状况(例如暴露在冰天雪地,时而有-34℃的寒风吹袭)更容易失温。
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赶紧换上干衣服
不要暴露在寒风中
防止脱水。若开始脱水,及时吃一些流质食物
适当的湿冷隔离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
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
         再回到一开始的讨论中,脱水,疲惫,寒冷,潮湿是当时的情况,
         这些都是很容易导致失温的因素,再加上他们在那个冲刷槽呆了一个晚上,
         可以推测导致自由的风滑坠的是因为失温。
          上文中提到这么一句:“人除非身体温热而死亡,否则就是没死”。
          让人想起了2012年12月灵山山难,
         搜救队员第二天发现遇难者的时候,
         遇难者上身衣着单薄,
        已经将一些衣服脱下,
        也许当时遇难者就是这样才脱下身上的衣服的吧。
高反
       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不适宜到高原的人
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的病变,以及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病人,切勿肓目进入高原。你如果从未进过高原,那么建议你在进入高原之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
患有器质性疾病、严重贫血或重症高血压的游客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在进入高原的初期,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时间过长,也较其他人易患各种慢性高原病。同时由于机体要适应高原环境,肝、肺、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代偿活动增强,使这些脏器的负担加重。一旦这些脏器出现疾患,便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指近期抵达高原(一般指海拔3000米以上),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胸闷压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患者感全身乏力或活动能力减低。
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有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损伤,脑循环障碍,因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若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国内以往多称为高山(原)昏迷、脑性高山病、急性高原病脑病和高原脑缺氧综合征等。
应对高原反应
针对性锻炼
药物预防
适应
高原运动技巧(均匀、高走低睡)
营地选择
防风
水源
防风
泥石流
滑坡、落石
坠河、坠崖
错开野生动物栖息饮水地
三角原则


帐篷搭建
内外帐分开原则
排水沟(实践)
防风绳(实践)
营地选择(最小自然环境破坏原则)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发表于 2015-3-16 10:48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标户外俱乐部 于 2015-3-16 13:24 编辑

关于文明户外——环保户外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

首先,户外垃圾的种类:

可降解类别:纸巾(原生林和次生林以及再生纸浆)、湿纸巾(无纺布,无纺布材料及本来是聚乙烯的范畴)、食品(纸盒等)、牛奶利乐包装(号称可降解)、废弃的植物纤维衣物等。

不可降解类别:主要是塑料袋、食品包装盒(PPPE )、饮料瓶三个主要类别。其它还有打火机、荧光棒、气罐(降解周期非常长)、电池(重金属-不可逆的污染源)
户外装备的配件等等。在各处营地则会见到一些诸如卫生巾啊、丢失的破损衣物啊等等,邪门的是从来没人丢弃现金,这件事我一直很生气啊。  

食品的降解时间取决于食品类型、含水量、被搁置的环境含水量、温度、微生物群落多少等而不一样,但大体上夏天当天就开始剧烈腐败,冬天被冰冻则很难估算腐败降解时间。  


1.实在带不走的食品,可在不破坏当地植被的条件下表土下深埋。但请尽量带走,我之所以建议带走处置,是因为不愿意看到人类食品中过多的添加剂进入野生动物的食物链中,这对它们是灾难性的。个人尤其反对去投食野生天鹅、猴子等。  

2.鸟类对人类留下的塑料瓶盖、打火机、易拉罐拉环等各种鲜艳的、容易反光的零碎垃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衔回去收藏或者吞食,尤其是繁育期幼鸟容易吞食,有大量的鸟类食道受到致命伤害。  

3.獾、兔子、狐狸、野狗、獭子等等小型哺乳动物同样对人类遗留的食品残留深感兴趣,如果食品过多次数过于频繁就会严重干扰他们的食物链,比如西大庄科溪水营地的老鼠,已经被驴友们喂得成天惦记特供食品了,尝到了人类给他们投食的甜头,自己觅食的本能就弱化了,同时也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扎营时,我的面包袋在外面放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啃得稀巴烂,一晚上就围着帐篷转一宿,不胜其烦。  

B 纸巾及其它

纸巾和其它非食品可降解包装,处置方式依然请完全带走。
理由1:白色污染,视觉污染,走路看风景时非常不爽,如同诱人的蛋糕上趴着很多苍蝇。

理由2:误导作用,我讲一个老掉牙的小故事,说是农民代表团人民大会堂,有的人咳了半天,把痰咽下去了,不敢吐,也不知道吐哪。我想是因为大会堂那个严肃的环境的震慑,其次是因为地面一直很干净,假如,我说假如有人吐了第一口……

所以!请重视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本身收拾自己的垃圾就是一件很不情愿的事情,走着走着突然看见路边一堆餐巾纸,白白的,心里乐坏了,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扔,人家早就有人扔了,法不责众,我就搁这吧……

接下来后面的驴友会开始觉得这是个垃圾处置点,搁这吧……
再到后来,我们又回到了BBS来讨论这个问题……

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个可降解垃圾对部分不自觉驴友的犯错诱导作用。  

C 不可降解的垃圾及其它:

请完全带走,带回生活区,尽量带回市区。理由不多说,因为它们本身不属于山里。
其中的主力:塑料制品主要成分多数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聚丙烯等,不完全燃烧后会生成CO,氯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HClHCl的毒性大家都知道。

在生产过程中所添加的:苯酚、甲酚、苯、甲醉、阿莫尼亚、甲醛、尿素、乙炔等物质,燃烧产生的成分本人不知。最重要的是燃烧容易生成二噁英。二噁英这类玩意,是大分子化合物,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只有通过化学合成才能产生,垃圾燃烧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是目前人类创造的最可怕的化学物质,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极其难以溶解于水,成分漂浮于空中,分解非常慢,致癌的强手。请问您还愿意烧它么?焚烧带来的不仅是各种污染,同时还是山林火灾的重要源头,危险性我就不说了。
因此,户外垃圾的处置方式是非常单一的,我个人认为,那就是带回人类生活区。

其三,后续环节:
或许有人会问,带是带回来了,垃圾会去向哪里呢?你让我面红耳赤,我很尴尬地告诉你,目前的国内,政府官员只在乎政绩,没人关心垃圾分类这件有长期好处但没短期政绩效应的破事儿。
于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垃圾处置还仅仅用以下几种模式处置: 1.混合填埋;(恶臭、地下水污染、微生物污染、耕地被污水浸渍) 2.混合焚烧;(空气污染、粉尘污染等)

3.垃圾发电;(目前技术成熟,但是产业链无法推动,大多数垃圾发电都处于实验或者经营亏损阶段,该产业严重需要财政补贴) 4.部分可回收垃圾进入回收程序进入二次产业链(主要是塑料瓶); 5.有机肥料生产;(需要垃圾分类管理技术的支持,目前做得极少)6.其它方式。
也就是说即便是我们带下来带回城里,垃圾处置方式依然还是简单粗暴的填埋和焚烧两种主要模式。填埋和焚烧对场区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令人发指,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可尽管这个事实让我们很尴尬,但不能因此就放纵自己,生活中做很多事情都分多个环节,需要各司其职,专业的人没有干好专业的事,那是别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咱驴友自己这环节,则需要克勤克己,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说白了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坐标户外俱乐部户外技能公益培训第一期分享


总有一天,会有某种力量促使所有环节都打通,有更专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莫·言·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