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066

主题

乞力马扎罗山

即将消失的乞力马扎罗的雪——7+2有多远

[复制链接] 查看:23618 | 回复:42
发表于 2015-5-27 09:5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全文16000多字,可能需要占用你十几分钟。


文/佟海宝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宫崎骏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赵昂老师的朋友圈,那时,正值2015年春节,他没有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而是一个人跑去了西藏,去体验藏历新年,在这个游客最少的季节,去感受最纯粹的名族文化。他不是职业的旅行者,也不是户外爱好者,但是今年他真正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从尼泊尔,到西藏,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体验,给我们带回来的不是游记,不是攻略,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被精神洗礼过的老赵。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不出去走走,你的世界只有你看到那么大”。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是它和宫崎骏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个人都有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有人喜欢自由行,有人喜欢跟团游,有人喜欢爬山涉水自虐游,也有人喜欢享受奢华的腐败游。无论什么旅行方式,都会给你的人生留下一段精彩的故事。每每当我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时,都会对自己说,世界那么大,有太多我不曾见过,不曾理解的事情,自己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走的地方越多,见的事情越多,接触的人越多,越发的觉得自己渺小和无知,也会把自己看的越来越微不足道。


我不喜欢跟团旅游,也不喜欢走马观花去不同城市签到,因为现代化的城市,到哪里都长一个样子,除了钢筋水泥就是柏油马路。城市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大。然后,我却爱上了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登山


每次爬山回来,都会收到朋友圈的两种回复,一种是赞赏,一种是疑问,赞赏的都在说好羡慕你,提问的都在问你为什么会选择爬山,又累又危险,休闲游一样可以探索世界啊?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开始还一一回复,但是后来也无力回答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为什么喜欢?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喜欢一步一步用脚步丈量未知吧,也许是我喜欢用汗水换回来的成就感,也许是爬山次数太多,对其他旅行方式无感,总之,当你真正的喜欢一件事的时候,就说不清楚一二三四了。


我有一个贪玩的老板,叫古典,2011年我被他“忽悠”去了尼泊尔,人生第一次连续爬了7天山,风霜雨雪各种天气都经历了,整个人被从里到外被折磨透了,但我不认为这是一次糟糕的旅行。回来之后,我并没有对爬山这项运动敬而远之,反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之后的3年里,我去了很多地方,2012世界末日那一年元旦,跑到零下25度的五台山看新年日出;2天穿越了内蒙古的库不齐沙漠;又尝试穿越了长白山原始森林;国庆7天重装穿越鳌太无人区,2014年挑战了人生第一个5000米,登顶了四姑娘山二峰;还体验了环美国西部自驾之旅,我爬的山越来越高,我走的路越来越远,见识了很多地方人民的质朴和真实,认识了不同生活阅历的同行者,这是我迷恋登山的原因,因为面对大山,贴近自然的时候,它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隐藏在外表下最真实的那个你,我们曾经的自大,我们曾经的无知,我们曾经的弱小,在大自然这面镜子面前,暴露无遗,直面内心。


几个月前,无意中看了一本书叫《我行》,作者王雷是一个留美女白领,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爬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爬山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用几年的时间,不断尝试,不断挑战,最终完成了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个极点徒步的7+2壮举,成为第一个完成7+2的华人女性。每天晚上都要开着台灯,捧着书看到凌晨两三点,她的故事深深的感染了我,看的如痴如醉,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7+2,这个词开始频繁的在我脑海中出现,我想,我似乎又找到了一个新的梦想,我不求多快实现,只要我这辈子能去尝试完成它,我就满足了。很多人问我,什么是梦想?我觉得梦想也行就是那个让你魂牵梦绕睡不着觉的事情吧。


当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去开始,也没有想过我该从哪里开始。因为当一个人面对梦想的时候,其实也是伴随着恐惧的。害怕我做不到,害怕所有人都反对我,害怕这个梦想大到根本就不应该属于我等凡人。但是,平凡人也有做梦的权利,梦想是自己的,你不去做,谁又能帮你去实现呢。相比于做不到带来的遗憾,我更承受不了的是不做带来的遗憾。


有一天古典问我,今年你打算去哪玩,我说不知道,但是挺想去新西兰徒步的。他说,忙完《做自己论坛》他要去南非,要不要一起去。我说非洲好啊,特别想去,但南非对我没有啥吸引力,况且你去找你前女友,我才不去做电灯泡呢。我更想去爬乞力马扎罗,因为那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5米),是7+2中相对容易攀登的一座山,它也是唯一一座赤道上的雪山,随着气候变暖,过几年所有积雪就可能都要融化了,所以那里更吸引我,完成它就完成了我7+2梦想的第一步。没想到古典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说不去南非,陪我去坦桑尼亚爬山。当时我停顿了几秒钟,心里特别激动,没想到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然后我们就开始招募同伴,找到了3个同事和朋友,5人小组开始分头行动,1月5日出发,从有这个想法到实现,这一切竟然都发生在短短的1个月之中。



一,被误解的非洲人


此次乞力马扎罗之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非洲兄弟们,为什么说“这些”,因为这次登山完全颠覆了我之前3年的经验,非洲毁三观啊,还是我见识太少。此行我们5人团队,有19个非洲兄弟为我们“保驾护航”,因为乞力马扎罗当地旅游局的规定禁止个人攀登,所有登山者无论几个人都需要雇用当地的登山公司。坦桑尼亚是联合国评选出的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所以靠山吃山,当地的经济除了农业,大部分来自旅游,所以才会有此规定吧。


你可能会纳闷,19个人,是他们把你们抬上去的吗?我当时一上车,看到这群人的时候,也差点下巴掉在地上,我问这些人是干嘛的。经过解释我才知道,他们当中有1个领队,是整个队伍的负责人,有2个向导,负责一前一后带领我们5个人走路,还有1名厨师,在山上的6天所有人的饮食都由这个厨师负责,剩下的15人全部是背夫,其实我们需要背的东西并不多,而是所有的食物,水,燃气罐,帐篷,桌椅这些东西全部需要背夫来背上山。这些人普遍年龄不大,因为很多人的英语都不是很好,所以我们的交流也都很少,就是一直默默的走路,每个人都背着很重的东西,在赤道附近炎热的太阳下,他们的汗水就一直不停的流。很多人做背夫的目的都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一支队伍的领队,不仅仅是地位的提升,而且收入也会有大幅的提升,登山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那里就是他们从小生长的地方,每个人可能都登顶过几十甚至上百次。从一个背夫成长为一名领队需要经过严格的锻炼和考核,要有一定的背夫经验,然后还需要到学校里学习专业的登山领队知识,还要学习英语,经过考试通过了才能成为向导,最后到达领队的位置。在乞力马扎罗有很多这样做背夫的年轻人,而且背夫并不全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很多女人做背夫,其实对于独自女性登山者来说,选择女性背夫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在这个登山队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领队Abdun,他26岁,大学毕业,会坦桑尼亚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4种语言,身材很棒,性格很好,父母都是教师,家里还有农场。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很好奇他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份工作,一个我们看起来只需要靠身体吃饭的行业。第一次见他是在阿鲁沙镇我们住的酒店里,我们在吃早餐的时候,古典推门进来,跟进来一个精壮的小伙子,一头毛茸茸卷曲的短发,穿着一件绿色的阿迪达斯外套,黝黑的皮肤,从远处根本看不清五官,只能看见白眼仁,黑的一塌糊涂。当他坐在我们旁边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看起来年龄不大,但是能感觉到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他身体前倾坐在椅子上,双肘支在膝盖上,一直笑呵呵的和我们说话,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是担心惊扰到其他吃早餐的客人。他说他叫Abdun,怕我们记不住,反复又重复了几次,然后依次和我们打招呼。他问我叫什么,我说叫Bob,他露出一排白牙,笑着说“Bob,我喜欢你的名字”,然后伸出拳头跟我击拳,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很亲切没有距离感。


这次登山一共6天的时间,虽然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走路,跟他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每次短暂的接触都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作为这个队伍的领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管理着整个队伍的20多人,从向导,背夫,到厨师,还有我们5个爬山的人,一切都井井有条,从容不迫。每次出发,他都是在队伍的最后一个,无论我们走的多慢,他都会一直陪着最后一个人,保证每一个人能安全到达营地。


我们问他那么好的背景条件,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份工作,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第一,这个工作可以让我保持持续锻炼身体,让他的身体更加健康。第二,登山能让他有一个很好的身材,第三,做登山领队的收入还不错,第四点是让我最惊讶的,他说,在带队登山的过程中,可以遇到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人,也许会发现一些商机。


出乎意料的回答,特别是最后一点,他的答案让我感觉很羞耻,我认为,做这样靠体力吃饭的工作,都应该是家庭贫穷,受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做的,通过出卖体力来换取一些经济收入。但是从他的回答里,我感觉到我思维的局限和狭隘,如果在中国,有同样背景的人,是绝对不会去做这样一份工作的,起码我是不会去考虑做的,会被人耻笑为不务正业,因为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活在别人评价里的,我们不能真正的去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被社会推着走,不对,是推着跑,从一出生,就开始和各种人竞争,和各种人比赛,上学要上好学校,学习要拿最高分,工作一定要挣钱多,不仅自己要有面子,还不能给家里人丢脸,要成为家里人的骄傲,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最痛恨的一个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的世俗观念已经灌注到了血液里,深入骨髓。在被社会上各种普世的价值观推来搡去十几二十年后,我们已经晕头转向,根本找不到方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在中国问一个人,你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工资待遇不错,公司发展很好,可能很少有人会说,我享受我现在的工作,我乐在其中。我们印象中的非洲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大陆,非洲人的生活也都是慢悠悠的,什么事情都不着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poli,poli,意思是慢慢来。他们赚到一点钱就回去消费享受,然后再去赚钱,这样的生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完全不敢想的,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经常觉得非洲人这样的生活态度,很难富裕起来,但是财富,真的就是所有人毕生唯一值得追求的吗。也许他们此刻,正在享受精神富裕带来了满足和幸福,赚钱也不是唯一要关注的工作回报,跟他们相比起来,我们真的是穷到了极致,一元模式的成功价值观,让我们忘掉了享受现在,感受生活。


二,快乐至上的民族


在山中这几日,虽然和非洲人民语言交流不多,因为跟随我们的这些人,多数英语都不好,虽然英语也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的很流利,而且口音的问题,让你有时根本听不清楚他们在说英语还是在说坦桑尼亚语。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英语超级烂,除了非常简单的日常交流外,几乎没有任何单词量,上学时学的英语几乎完完整整的还给了我的老师,他们也没有任何婉拒的全部收回了。这让我几次出国都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和他们深入交流,去聊聊那些陌生世界的人和故事。这几年我去了有5个国家,去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学几句当地的语言,都是你好之类的问候语,在非洲也不例外,所以在路上和他们见面也只是说一句“jambo”,就是你好的意思。


虽然和他们语言交流很少,但是肢体语言交流的很多,因为非洲人民的血液里就流淌着能歌善舞的基因,跳舞就成了这些陌生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路上,在车上,在营地,在任何地方,只要大家没事,他们就会唱歌,而且边唱边跳,歌曲节奏很简单,很容易上口,舞蹈也没有固定的舞步,但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跳的异常嗨皮。第一天我们一车人出发的时候,20几个人坐在一个中巴车里,三个小时的路程很无聊,不知道是谁起了头,开始唱歌,没超过1分钟,这些快乐的非洲朋友就在车里开始跳了起来,由于空间狭小,只能站在原地扭动腰身和摆动双手,虽然是即兴起舞,反反复复就那几句歌词,但是音乐的旋律异常动听,有领唱的,有跳舞的,有打节奏的,我们几个也被旋律感染,打着拍子跟着唱了起来,让本来酷热无聊的路途变得充满欢乐。


还有一次是在登山的第二天,天气非常热,又连续的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途中我们在一个树荫下休息,旁边有两个背夫也在休息,其中一个人胸口挂着一个小型的收音机,里面放着当地的音乐,我们已经很疲惫的坐在路边休息,喝水补充能量,累的想躺在这里,一步都不想走了。但是旁边的两个背夫,伴随着音乐却跳起了舞,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舞步,也许是天生对于音乐的敏感,舞蹈诙谐幽默,又节奏感十足,两个人跳着,唱着,仿佛忘掉了所有的辛苦,这个大山就是他们的舞池,虽然他们每个人都背着几十斤重的物品走了很久的山路,但舞蹈可能就是他们最好的休息方式,他们时刻都在享受这天赐的财富,时刻享受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和欢乐。后来他们背上重重的物品,开始赶路,但是舞蹈和音乐依然没有停止,开始边走边跳,一直到走进大山深处。


反观自己,真的很少能找到自娱自乐的方式,在北京这几年,每天工作,工作,还是工作,仿佛一停下来就会社会淘汰,会身边的人甩的连尾灯都看不见了,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让人情绪激昂的鸡汤,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那些成功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依然还在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奋斗”,所以我们一直让自己紧绷着,仿佛上了发条的时钟,紧紧的,驻足屏息,似乎能够听见发条紧的即将崩断,我们的生活除了工作,没有其他乐趣可言,慢慢的,我们都变成了只会工作的无趣之人。没有交心的朋友,没有业余的爱好,没有可以掌控的生活。何谈快乐与幸福。


跟着他们相处了几日,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当地歌曲,也手脚胡乱的跟着他们乱跳一通。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准备出发的时候,整个队伍所有人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围在一起,由厨师领唱,所有人开始唱歌跳舞,我们也融入其中,沐浴在乞力马扎罗的初升的晨光之中,昨日一天的疲惫此刻都已散去,仿佛又给自己的体内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去面对接下来更艰难的路程,在山里的6天,歌声和舞蹈一直伴随着我们,从海拔1800一直唱跳到了海拔5800,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民族,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对比,我们的有预感淡然无存,因为他们有我们难得的快乐基因。这也是我喜欢登山旅行的原因,在路上,在山中,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淳朴,真实的人,可以体会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人生,走得越远,自己就越是渺小,我的世界边缘已经模糊,因为我开始真正的回归,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三:奔向乞力马扎罗的雪


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我们一共用了6天时间,这几年爬过的山中,这次并不是用时最长的,负重也不是最大的,但是这次却是最辛苦的,因为第一次到达近6000的海拔,高海拔缺氧耗费了太多的能量,不过辛苦乐在其中。


1月7日一早,我们从阿鲁沙镇驱车3个小时来到此次登山的登山口办理进山手续。此行5人,年龄跨度差了20岁,最小的是90年的,最大的是70年的,虽然平时都爱运动,但是登山的经验并不多,所以为了大家都能体验到最好的登山过程,我们选择的是著名的Machame Route,玛查姆线,又称“威士忌线”,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风景足够好,攀登过程贯穿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到极地五大生态系统,犹如一次从热带到极地的世界旅行。乞力马扎罗对于登山者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必须雇用登山公司,这样也好,一些进山的手续,行李的运输就都不用我们亲自弄了,而且在景区大门外大约50米处,聚集着一群当地人,他们在路边售卖各个国家的国旗,一些帽子等物品,但是一个好玩的情况就是,这些人和景区大门始终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仿佛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无形的圈一样,不会夸越雷池半步,虽然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这些登山的人,但也只是远远的举着各国国旗对我们大喊大叫,来吸引我们过去购买一些东西。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也没过多的询问,只是觉得好玩。当向导们在忙活的时候,我们则忙里偷闲坐在休息区吃已经准备好的午餐,但午餐吃的并不轻松,因为要随时提防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猴子,抢走你的食物,一些登山者放在桌子上的水果,一转身就感觉一道黑影瞬间飞过来,抓起水果又瞬间消失,当你醒过神来的时候,偷东西的猴子已经蹲在远远的树根下吃了起来。等一切手续都办理好之后,长途跋涉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吃过午饭,1点半正式开始了此次行程,第一天为了适应,慢慢的走着,经过6个小时的徒步,在天黑之前达到了第一天的Machame Camp(马切姆营地),海拔也从1900上升到了3000,这一路坡度比较缓,所以找好自己的节奏后,慢慢的走,并不会感觉累,这个海拔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在丛林中穿越,也不是很热,边欣赏风景边前进,带着初来的兴奋,还是很惬意的。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人,但是到达营地之后却让我吃了一惊,整个营地目测大概有近100顶帐篷,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国外登山者,原来都已经聚集在了这里,做饭的,吃饭的,洗衣服的,洗脸的,聊天拍照的干什么的都有,就像山中一个小村落一样,大家之间也并没有什么隔阂和戒心,也许是因为,来这里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就像一群早已认识又略有陌生朋友一样。吃过晚饭早早就休息了,躺在帐篷里,身体与大山只隔着睡袋和帐篷,虽然地面不是很平,但是能够有一种自然的踏实,人本来就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生物,此刻才是真正的回归。第一晚,我们在此露营


第二天早上5点多,就听到帐篷外面窸窸窣窣的说话声,迷迷糊糊的想,天还没亮,这些人起这么早干嘛。大约七点的时候,帐篷外传来了一个声音,一声发音并不标准的“Goodmorning”,然后又是一声“Tea”。开始很纳闷,在跟我说话吗?我反应了5秒钟后,拉开帐篷的,看到一个非洲兄弟,拿着一壶热水,杯子,茶包还有一罐子白砂糖。他又说了一声“Tea”,然后示意我喝茶。我这才明白他的来意,是给我送早茶,顺便叫我们起床的。虽然在赤道附近,但是山里的早晨还是有些寒意的。喝了几口略微有点苦涩的红茶,温暖从喉咙延续到肚子里,瞬间浑身充满了能量。10分钟后,我准备穿衣服的时候,这个兄弟又来了,拿了一个脸那么大的塑料盆,里面装了冒着热气的半盆水,放到我们帐篷门口就走了。我用手试探了一下水,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瞬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5岁之前,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早上才会有人端着洗脸水来给我洗脸,以前是无微不至妈妈,今天变成了黑人大汉,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了现实。不过我再次被乞力马扎罗的登山服务折服了,心想,这么贵的登山费,真是没白花。喝完早茶,洗漱完,穿好衣服,钻出帐篷,此时阳光刚好爬到山顶,瞬间照亮了整个山谷。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帐篷外面开始凝结出一颗一颗的大露水,整个营地开始沸腾,所有人都像春天钻出土壤的小虫子,活动筋骨,跃跃欲试,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征程。我们也是拿出长枪短炮,抓住阳光最好的瞬间,各种拍照。大概7点半,我们的厨师长叫我们去餐厅吃饭,说是“餐厅”,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行军帐篷,中间隔开,一半是餐厅,另一半是背夫们的宿舍。走进餐厅,大吃一惊。一张不大的桌子,铺着红格子的桌布,上面放好了五副餐具刀叉,桌上摆满了各种各种饮品,红茶,奶粉,咖啡,可可,应有尽有,早餐也是西餐标准,土司面包,煎蛋,火腿肠,水果。这个早餐又一次的折服了我,让我再次觉得,这么贵的登山费,真是没白花。


今天的路程和昨天变化不大,只是树木变得矮了,而且看到了很多奇怪的树种,粗粗的树干,小小的叶子,好像大菠萝一样。因为树变小了,不再能给我们遮挡阳光,所以上午一直在暴晒,但是山里的气候就像孩子的脸,变化只是瞬间的事情。随着海拔升高,气候越发的不稳定,看着远远飘来一团云雾,伴随着风向我们冲来,瞬间气温骤降,开始下雨,刚才的炙热瞬间消失,套好外衣,继续往前走,不一会,云雾过去了,毒辣的太阳又贱兮兮的出来了,冲锋衣里开始汗流浃背,这就是登山的折磨,所以如何在山里穿衣是很有学问的。在这种天气下,我一般会穿着速干短袖或者速干衬衫,而把防水的冲锋衣拧成绳子形状挤在腰间,就像一个大腰包,可以很方便的穿脱。这让我想起了西藏的服装,热了脱下衣袖挂在腰间,冷了直接就可以马上穿上。


第二天的营地叫希拉营地Shira Camp,海拔3800米,在营地,我们透过变换莫测的云层看到后面有一座雪山,时隐时现。向导菲利普斯告诉我们说,那就是乞力马扎罗的顶峰。但是在云层后面,只隐约的露出半个山脚,始终不露真身。菲利普斯说,等一会太阳落山了,云层就会散去了,到时候你就能看到夕阳照射下的乞力马扎罗了。我坐在营地旁边的大石头上静静的等着日落,这时小龙看到我坐在石头上,山上笼罩着夕阳的余晖,向我跑过来,边跑边说我要去那里抽支烟,结果我回头刚要喊别跑,小心点,就听到“哎呀”一声,小龙已不见身影,只听见他在说“完了,完了”,因为我所在的地方全是硕大的石头,石头中间有很多空隙,从远处是看不见这些空隙的,他跑过来也不知道,就一兴奋,没刹住车,掉进了两个大石头中间的空隙中,不过还好,没什么危险,只是脚扭了一下,小龙的热情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躺在帐篷里休息,担心自己不能登顶,我们给他做了简单的处理,安慰他说没事的,先休息一下,无论能不能走,我们都会一直陪着你的。


山里的日落和日出一样,速度非常快,不一会的时间,太阳就藏到了远处山脉的后面,西边一抹橘黄。雪山在东边,面对着夕阳,一座宏伟,泛着金光的大山,撩开面前的云层,露出了伟岸的身躯。看着它,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们只能远远的,仰着头看着这个非洲大地上的巨人,在夕阳下,它像披着黄金铠甲的武士,矗立在那里,仿佛在用自己的威严守护着非洲大地。不知道看了多久,真的不敢想象,2天之后,我们就要站在那个仿佛遥不可及的大山之巅。


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人的体能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天开始,我们5个人的队伍在行进过程中就开始慢慢拉开了距离,今天出发的时候是在3800米,我们要爬升到4600米的熔岩塔高地,然后再下撤到海拔3900米巴兰可营地Barranco Camp,这一路主要是为了适应高海拔,植被渐渐稀少了,更多的是火山石,下午2点的时候我们到了熔岩塔高地,天气突变,我们和康丽,小龙走在前面,找了一块平地休息,康丽说要去上个厕所,远处大概10米的地方有一个木板搭建的简易厕所。她去上厕所的时候,我沿着原路往回走了几步,去看看稍微落在我们后面的小龙,他因为脚扭伤了,所以走的比较慢,但是一直坚持着不掉队,不想拖累队伍,也不希望这次留下遗憾,就一直咬牙坚持着。我往回走了没几步,就看见侧面迅速的冲过来一大片云雾,云里夹杂着雨滴,几秒钟就蔓延过我们所在的地方,我回头去找刚才仍在地上的背包,已经看不见了,再一看离我10几米的厕所也没有了,我回头大声的喊小龙的名字,因为来的时候有两条路,担心他走错了,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喊了几声后,终于听见小龙的回答,我大声喊,说走左边的那条路,等到听到他确认的回答后,我又返回去找还在厕所里的康丽,在云雾里能见度不超过5米,瞬间方向感全失,我找不到厕所的方向,只能大声喊康丽,她在厕所里没出来,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不一会她出来一样晕了,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人,在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上,可以想象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们对话了几声后确认了方向,不一会小龙也赶上来了,三个人坐在湿漉漉的石头上,都心有余悸,真担心一慌乱走失了。我们决定还是不要距离太远,各自调整速度,一起往前走。


当我们又下到3900营地的时候,已经是5点多了,每次问向导还有多久,他永远说,快了,快了,还有10分钟。每次满心期待的走了10分钟之后,他依然还是这句话。很多爬山回来的人都会说,非洲最不靠谱的就是向导,他嘴里的10分钟,永远不要相信。其实我们后来问过领队Abdun,问他向导为什么都愿意说谎,他很无奈的笑笑说“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不光是在非洲,在其他地方登山的时候,向导都会用一些技巧来激励你,鼓励你坚持,加油不要放弃,有时候会说一些小小的谎言,当经历多了,可能就见怪不怪了,因为他们也是好心,你自己心里有个预判就可以了,不要对所有事情都怀着批评的恶意。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这个向导,我们可能为了激励队友,也会说一些假话。旅行我认为给我带来最大的一个成长就是让我变得更包容了。因为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各个不同国家的人,各种年龄的人,每个地方的人做事的方法,思考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的,都会有他们最适应的习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工作中很容易偏激或者过于主观的判断事情。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判断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因为我们接触和了解的真的是太少了,出来走走,了解到很多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当我们去接纳不同价值的存在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加的成熟,更加的理性去面对世界,更加多面的去思考问题。我们需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感受更大的世界,也许你会说,了解世界有很多方式,但我觉得,旅行才是最快的方式。


在山里已经第四天了,山里的风景,已经不能吸引我们的兴趣了,每天都是七八个小时的路程,除了走路,就是走路,很辛苦,其实对于很多不经常长线徒步爬山的人来说,不要轻易尝试这种自虐的旅行方式,选择一天或者两三天的路线是非常舒服的。这一天我们在海拔3900米上上下下,一直到海拔4700的巴拉夫营地Barafu Camp,这是唯一能让我们兴奋起来的点,并不是因为海拔高,而是这天晚上,我们就要从这个营地出发,冲顶了。这一天又是小雨天,在高海拔的地方,阴雨的气候是非常难受的,衣服不干,身体温度一直很低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高反,感冒等症状,如果严重失温,是会送命的。鞋子也是,长时间走路,脚肯定会出汗,而且下雨天鞋子也会潮湿,我预计到这一点,在国内出发前,我就跟随队的两个女伴说,让他们帮忙带一包卫生巾,最好是夜用加长的。卫生巾其实是非常非常好的户外利器。把卫生巾垫在鞋子里,保暖,吸汗,减震。所以在潮湿的环境下,我都会选择它,因为我是和古典睡一个帐篷,每天早上我们取出昨天鞋里的卫生巾换上新的,然后用过的就会丢在帐篷边上等收垃圾的一起收走。估计帮忙收垃圾的人一定会很不解,两个大男人,为什么每天早上都会扔掉4个卫生巾。这个就不跟非洲兄弟解释了,相信是解释不清的。


四,站在非洲之巅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5点多到了4700的营地,领队让我们抓紧时间吃饭,然后就睡觉,因为当天晚上我们需要12点起床,开始登顶,所以需要快速休息回复体力。没有登山经验的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半夜起来登山,那不是很危险吗。其实高海拔的山登顶都是需要凌晨起来出发的,第一,登顶并不意味的成功,安全的下山才是成功,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第二,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在登顶的时候看到日出。第三,在黑夜里爬山,不会让人分心,因为什么都看不见,只需要专心的一步一步往上走就行了。这样效率会更高。我们12点起床,吃了“早餐”,1点轻装出发,我们队里年纪最大的柏老师,由于高反,决定放弃最后的登顶了,但是柏老师却是我们五个人中,我最佩服的一个,她可以走的很慢,但是她从不轻言放弃,最后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登顶,我想,虽有遗憾,但这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吧。


在黑夜里,一排人带着头灯,低着头,一个跟随一个向上攀爬,偶尔停下来看看前方,会看到一排时隐时现的微弱光点在向山顶慢慢的蠕动,那是比我们早出发的一个队伍,看见他们,心里也就有个目标和方向,在漆黑的夜里,根本看不见山顶在哪,也没什么时间概念,只能靠毅力坚持,为了鼓励大家,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我都会跟大家汇报一次,以给大家更多信心,我们离山顶又近了一步。行进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气温在零下十几度,高原缺氧,腿像绑着沙袋一样,让我们的体力都很大程度的下降,让我们一路上一直在大口喘气,每走10分钟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而且凌晨爬山,在如同机械般的脚步下,缺氧,肚子饿,非常容易犯困,有的时候停下来休息,还没10秒钟,一闭上眼睛,就睡过去了,有时候甚至走路的时候都能睡着。这个时候其实是最危险的,如果一不小心摔倒了,可能就直接滚回大本营了。这一路,没有什么风景可看,只能在头灯的光区里看着前面人的脚,艰难的迈出一步又一步。特别疲惫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冒出来,我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受罪,这个时候如果能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觉那该多好,这里又冷,又困,又饿,又累,我到底图什么?挑战自我?回去炫耀?履行承诺?心里也多次出现两个小人在斗争,一个说算了别爬了,回去吧,没有人会笑话你的,另一个人说,没关系,累是暂时的,咬牙再坚持坚持,你没问题的。


就在这两个小人不停的争吵的时候,周围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红晕,停下脚步,抬头看到东边的天际线,出现了一条淡淡的红霞,光线弱弱的,但可以看清远处的山脉和厚厚的云层,驻足远眺,被染红的天际线越来越长,越来越宽,整个非洲大地都似乎被蒙上了一层红色的薄纱,温婉而羞涩,就像遮着红盖头的新娘。突然,一个耀眼的红点,从远方的天际线跳了出来,它努力的撕开云雾的笼罩,冲向天空,瞬间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天空和大地,环顾四周,所有的地方都被压在厚厚的云层下面,而我们脚下的山脉,冲出云层,高高的矗立在天空中,此刻,我站的地方,距离整个非洲大地最高点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我可以俯瞰一切。用力的呼吸着云层之上稀薄而又清澈的空气,此刻我仿佛已经有了答案,心中那个劝退的小人早已不见踪影,想象着即将站在非洲之巅的感觉,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一切辛苦都是最值得的付出。抬头就可以看到乞力马扎罗的最高点,那里有我即将完成的心愿,难以抑制的激动。


天亮了,周围的一切都可以尽收眼底了,抬头向上看,看到山顶上,小小的人头攒动,兴奋的跟小伙伴们说,看!那就是山顶了,大家加油啊,大家也看到了希望就在眼前,脚下的步子也快了一些,大家也不说话,都一直在闷头走着,可能都是憋着一股气,要一下冲到山顶吧。走啊走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眼前不再是地面,而是一望无际的云海,我大喊,到啦,到啦。山顶有一些人在休息,拍照,吃东西。我特别兴奋的跑到标志牌合影,但一看发现上面写的是海拔5756米,可最高峰是5895米啊,怎么回事。问了向导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小顶叫斯特拉(Stella point),它不是真正的顶峰,顶峰离这里还有大概半个小时的路程,站在小顶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非洲最高峰,在远远的被白雪覆盖着。当时我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真心的没力气了,刚刚的兴奋劲已经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力量了,现在又累,又饿,又困,又被暴晒,其他人也都一样,上到小顶之后就完全没有力气再迈出一步了。大家坐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这时,心里那个劝退的小人又跳出来了,说:“到这里就行啦,拍拍照回去跟他们看看,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最高峰,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看你累成那个狗熊样”。当时,心里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动摇,要不就到此为止吧。我问古典,他说他不想走了,因为他来乞力马扎罗的前两天刚刚跑完厦门的半程马拉松,体能也已经耗尽了,他说,能来到这里已经很满足了,和登顶相比,他更看重是和大家一起登山这个过程。此时我的心更加动摇了,是啊,登山99%的时间都是过程,我们应该看重这个过程,去体验每一步脚踏实地的感觉,我不能忽略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感受啊,要不就到这吧。我又问了小龙和康丽,他们也没有力气回答我了,康丽从凌晨出发到到达这个小顶已经吐了两次了,小龙的脚还裹着厚厚的绷带。就在我纠结的时候,向导过来说,我们走吧。我看看他说:“我好累啊”,但我并没有说出我想下山的想法。因为我看到他的眼睛,仿佛一种很强的期待和即将登顶的喜悦,他希望把我们带到真正的非洲之巅,让我们去体会在那里俯瞰一切的感觉。我看了看远处的顶峰问他要走多久,他说半个小时就能到了。我撑着登山杖吃力的站起来招呼小龙和康丽说我们走吧。并不是因为我怕向导笑话我,而是看着远处的山顶,我舍不得转身离去。


9点,我和小龙,康丽三个人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最高峰乌呼噜顶峰Uhuru Peak,海拔5895米,积雪已经不是很多了,远处能看到千万年的冰川,四周全是云海,我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登上这么高的海拔,最重要的是,这是我7+2的第一站。回来后很多人问我,登顶的时候啥感觉。其实到达封顶的那一刻我一下就躺在了雪地里,用力的呼吸,大口的喘气,不仅是因为累,而是我想享受一下在非洲之巅片刻的宁静,因为一会大家都到达的时候,可能会各种欢呼,各种拍照,然后就下去了。我躺在地上的,感觉四周特别的宁静,近6000米海拔的太阳,耀眼的过分,阳光照在脸上火辣辣的,山顶也没有风,虽然只躺了不到一分钟,但感觉仿佛睡了三天三夜一样,心里之前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我的梦想,就这样完成了第一步。但是奇怪的是,我并没有特别的兴奋,可能是意外所得才会让人兴奋不已,这个山是一步一步通过努力爬上来的,更多的是感谢自己,让我更加了解和认识了自己,因为我之前动摇的信念,都被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击碎了,我的自信会更强。还要感谢乞力马扎罗,让我认识了更坚强,更有毅力,更有责任感的自己。


不知道跟我一同登顶的小龙和康丽是什么感受,他们在攀登的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也经历了很大的折磨,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登顶的强烈信念支撑他们一直坚持到了这里,两个连3000米的山都没爬过的90后,能和他们一起来到这里,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当他们登顶的时候,我无法用什么言语和行动来表示对他们的祝贺,因为在每个人的这种坚定的信念面前,任何华丽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用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简单的祝贺,来表示我对他们的敬佩。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归心似箭的心情,让自己的脚步飞跑一样的快,从山顶下来到4700大本营已经是下午1点左右了,我们并没有就此休息,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就继续下撤了,天气变得糟糕,一直在下小雨,但是脚步却没有减慢,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行走,让我们的双腿已经没有知觉了,只是在机械的行走,就像村上春树想象自己是一部机器在跑步一样。几个人一路没有什么对话和交流,休息也很少,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下到休息营地,睡个好觉,下午6点的时候,终于到达了3100米的Mweka Camp马威卡营地,从凌晨1点出发,到下午6点到达,一天徒步攀登超过了15小时,到达营地躺在帐篷里,虽然下雨后地很潮湿,但是什么也别想把我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拉起来,我需要休息。第二天也不用起早赶路了,9点整装出发,天气晴了,心情格外轻松,因为今天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出山了。早上我把我的帽子送给了Abdun,他特别的开心,拿着帽子在人群中跳舞,一整天他都带着帽子,开心的像个孩子。我说:“完成乞力马扎罗是我的梦想,感谢你带领我们成功登顶”。他也很开心,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表示祝贺。今天的路程很轻松也很简单,12点多,我们到了出山口,领队帮我们领取了证明登顶的登山证,这一行,也到此结束了。



五,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每次发游记后,我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富二代吗,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和钱出去玩”。可是我真的希望你们说的是真的,可是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我不是富二代,但我会努力让我的孩子成为富二代的。我就是一介平民,普通北漂,每天一样挤公交上班下班,一样吃大包子鸡蛋灌饼,一样和哥们路边撸串喝酒骂娘,一样春运买不到票,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但却有点小梦想的屌丝。来北京这么多年,说来可悲,我并没有让我的银行卡里的数字越变越多,而是一直像心电图一样,起起伏伏,攒了一年,出去玩一圈,花完了,回来在攒了一年,又出去玩了一圈,又花光了,可能我对存钱并没有太大的期待,因为我一直有个不知道是不是错误的想法,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我不吃不喝靠工资攒钱,是什么都干不了的,攒十年你依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你甚至连资格都没有,所以我的钱都花在了及时享乐上,有的时候家里人都说,你该攒点钱了,我说攒钱干啥,挣钱不就是为了花的吗,可能我的金钱观没有那么强,但是我认为,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也可以省吃俭用攒钱,也可以跟家里借钱,在北京买一套要到60岁才能还清贷款的房子,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经常看到网上很多人在抱怨,说工资太少,哪有心情去旅行,工资太少,哪有钱去发展业余爱好。也经常看到网上各种文章误导年轻人,什么月薪一万如何在北京生活,里面写的内容全是在扯淡,我09年来北京,工资只有1300,但是来北京2个月,我就买了一个3000多元的入门级单反相机,因为我喜欢摄影,我就要想办法去实现,我办了信用卡,分期付款12期,每个月还款300多,这样我每个月还剩1000块钱,我住的房子每个月租金200块钱,五环外不见天日的犄角旮旯,10平米住着3个人。还剩下800块包括了我吃饭交通电话的钱,确实月底会手头紧张,但是我依然过的很快乐。来北京第二年,我又用信用卡刷了2000多给爸妈买了一台电脑,经常可以跟他们视频,QQ聊天,电话费都省了。来北京的第三年我又买了iPad,换了新手机,年底我第一次出国,去了尼泊尔,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这时我的工资也不过3000块钱。也许你们不赞同这种消费观念,但无论怎么消费,我们不都是为了求一个开心吗。直到现在,我来北京6年了,我没从家里要过1分钱,虽然我仍然没有什么积蓄,但是我的阅历账户额度却一直向爬山一样,不停的上升。这几年我一共去过5个国家,22个省,上百个县市和叫不上名字的地方,我见过各种地方各种各样的人,我吃过各种地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我睡过各种地方各种能睡觉的地方。我想,我一直在给人生阅历的账户储值,这是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行为,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当你老了哄孙子的时候,你跟他讲,爷爷这一辈子,除了赚钱什么都没干过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因为我本身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没有那么高,所以我的生存线就会比较低,我并不是不喜欢钱,我只是觉得,年轻的时候,不要把赚钱当做人生的主线或者唯一,更重要的是要去体验生活,尝试可能,让我们脆弱,稚嫩的生命得到更多的磨练。


这次去乞力马扎罗,是这么多年来花费最高的一次,一共花费了2万多,光登山费用一项就花了1250美元,但是当7+2这个想法在心里萌生之后,就真的再也掩盖不住了,它就像新出土的小嫩芽一样,虽然弱小,但是力量巨大,当梦想摆在眼前,但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如果你退缩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根本不是你的梦想。2万多对我来说,算是一笔小巨款了,我该怎么办。众筹,在2014年最流行的筹集方式,想了就做,开始写众筹文案,希望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帮我呢,就算关系好,这也是一个人情啊,所以我想了一种交换的方式,大家来支持我出行的资金,我会给大家一些回报,首先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张我亲自设计的明信片,我还会给支持我的人做旅行的分享,我还可以帮助要出去旅游的人制定他们的出行计划和攻略,最后我在2015年会写一本书,当书上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赠送一本。这是我能做到的回馈,对于他们的支持,没有金额限制,1块钱也是爱。本来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做看,但是没想到,众筹文案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去后,10天的时间竟然筹到了21773元,支持我的人达到了137人,完全超出我的预期,而且这137人中有一半我都不认识,他们有朋友的朋友,有慕名而来的陌生人,非常非常感谢这些人能够给我莫大的支持,帮我克服了梦想前面的困难。我想我是用我的真诚和对梦想的执着打动了这些人,所以,没有困难的事情不叫梦想,如果你真的想实现梦想,所有的困难都会想到解决的办法。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句歌词,“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办法”。出自纵贯线组合成立唱的第一首单曲《出发》,这首歌的原名叫《亡命之徒》,听起来有点血腥,但是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一个“亡命之徒”。


后记
这篇文章拖拖拉拉写了两三个月,因为不知从什么角度去写,今天终于发布了,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这几年的登山经历很多,虽然比不上专业登山家,但是我希望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能够影响身边的一些人,希望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体会生活,去尝试生命中未知的可能。


今年我的一个目标是写一本书,一本不文艺,不装逼,关于登山,关于梦想,关于创造生活中无线可能的书,希望你们成为我的读者。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7 11:16 2 只看该作者
你好,看完您的帖子,感受很深,我与你有相似的经历,对户外也很痴迷,热爱徒步旅行,2011年说走就走,爬了四姑娘山三峰(未登顶),以至后来的雪山梦埋藏内心深处,久久不能释怀,看到你的阅历给我以后的攀登带来信心,现在对攀岩十分热爱,每周的训练让我感到充实和充满激情,接触的岩友都是充满正能量,其乐融融。最后祝你早日实现7+2梦想,勇攀高峰。
1人点评 收起
  • 佟海宝 其实心里只要装着那个梦想,什么时候实现都可以,别放弃自己就可以 2015-5-27 23:07
发表于 2015-5-27 16:15 3 只看该作者
祝梦想成真
发表于 2015-5-27 23:07 4 只看该作者
飘尘良 发表于 2015-5-27 11:16 你好,看完您的帖子,感受很深,我与你有相似的经历,对户外也很痴迷,热爱徒步旅行,2011年说走就走,爬了 ... ...

其实心里只要装着那个梦想,什么时候实现都可以,别放弃自己就可以
发表于 2015-5-27 23:09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佟海宝 于 2015-5-27 23:10 编辑

开始上图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5-27 23:10 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5-5-27 23:11 7 只看该作者




快乐的民族,在哪里都有舞蹈
发表于 2015-5-27 23:13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佟海宝 于 2015-5-27 23:14 编辑

营地的晚餐

餐前一杯热茶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7 23:14 9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环境吃早餐,醉了
发表于 2015-5-27 23:16 1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