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725

主题

新余

奇石不凡—庐山山南石头记

[复制链接] 查看:5987 | 回复:5
发表于 2009-7-28 16:0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奇石不凡庐山山南石头记



明之山人
原创之作


      石头是宇宙的创造,亘古,永恒,透露着神秘的气息。中国神话中女娲补天用的就是五彩石,<<红楼梦>>中青埂峰下的无才补天的一块石头就下凡见证了一段浪漫唯美悲情的故事,宋代的书法家米芾见奇石就拜。石头特别是奇石往往是有故事的,本文的“石头记”就是记载庐山山南几块石头的不凡遭遇。
诗人之石 — 醉石

在庐山山南的一条小溪旁静卧着一块巨石,呈不太规则的四方体形状,向上的一面较为平整,只是随着山势略有倾斜,像一张天然的石床,在静静等待着有缘人的光临。

在东晋时期,这块巨石等到了一位喜欢喝酒赏菊的诗人,他叫陶渊明,家离此不远,发现这块巨石后就喜欢不已,有时就在石上喝酒,喝醉了就仰卧其上,看天上云卷云舒,听旁边水声潺潺,不一会就睡着了;有时候,也许会梦到这块巨石,诗人可能就分不清是石头变成了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石头。诗人醒后就到溪边用水洗洗脸,然后有回家去种豆采菊,喝酒写诗,他的诗自然本真,一如这块巨石,耐人寻味。
陶渊明走后,后代的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并把这块巨石称之为“醉石”,他们在此石旁或题诗,或凭吊,或仰或卧,或建亭,或造馆;或干脆与醉石互诉衷肠,把人生的虚幻,红尘的荣辱都一一倾诉给“醉石”,然后离去;也有很多的诗人想留在“醉石旁筑庐隐居,但大都不舍红尘而去。
红尘中的人需要这样的精神栖息地,与自然对话的地方,哪怕只能得到片刻的宁静,人们也不远万里而来。
石在,诗在,诗魂在。



道教之石 — 礼斗石

庐山山南还有一块沾染了千年道家仙气的石头 礼斗石,这块石头像个演讲台,南朝刘宋大明年间,陆修静就看中了这块石头,石头上很平坦,又很像“斗”(斗是古代量米的工具,上下两面都是方形,上大下小,旁边四面呈梯形)。这块石头很大,上面呈长方形,一丈见方,从侧面看,很像“斗”。说起斗,那真的是和道教有密切的关联,“五斗米道”就是规定入道的人要交五斗米;还有,“斗”还与星星有密切的关系,星星也称为星斗,五斗星君是道教所敬奉之神祇,因为世人对星宿崇拜而延生的神祇。道教认为星斗与人的生死祸福有关,相传北斗星君掌解厄延生,南斗星君掌延寿度人,故古人消灾、祈福、治病、延生,常向南北斗星君祈求,这种仪式就叫“礼斗”;道教还认为人的魂魄来源与归宿均在于斗府,斗即是人的本命元辰,每个人的性命五体,因出生之年干支的不同,而分属於北斗七星君所管辖,称之為本命星君,若能在本命日斋醮祈福,必受本命星君庇荫保佑,而能常保天年。这样看来陆修静喜欢这块像斗得石头也就不奇怪了,陆修静觉得这块石头的所在就是上天要他找的传经布道之所,他游历过这里就不想走了,他就在这块石头上演说道教理念,开创了他的“南天师道”,并搜集了许多道教图书建起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道家图书馆道藏阁,而道藏阁只是简寂观的一部分。他应该白天在这块石头上布道,晚上便在此石旁举行“礼斗”的仪式,后来道徒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简寂观有副名联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语,出我先师。”名联的作者是清代戏剧家李渔,李渔看到了旁边的奇峰俊秀,听到了这里的道家妙语。这里除了奇峰外,风景也非常独特,山势环绕,有东西二瀑如白练悬挂于山上,东瀑较远,西瀑较近,两瀑的水合流于一条涧中,流水潺潺,终年不绝,礼斗石旁的风景依旧如陆修静当年来这里一样,这是当年的盛况只能从历史中去搜寻。我们经常从这里登山,登香炉峰,登汉阳峰,每次来这里都要在礼斗石上站一站,坐一坐,希望能沾一沾千年的道家仙气,如果要想成仙恐怕要修炼到又“间”又“寂”才行,凡夫俗子有几人能够得道?不知何时这块石头又能等来一个奇人,再续演一段传奇。


精灵之石 棺材石

棺材石,外形很像一具棺材,长条形,横躺在庐山山南的三峡涧中。三峡涧上有一座千年石拱桥观音桥,站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棺材石,棺材的外形容易使人产生不好的联想,于是好事者就杜撰了一个故事:这块棺材石因修炼多年而成精了,经常在涧中兴风作浪,这条涧因汇聚了庐山九十九到涧的水流,地势又很险要,水流本来就湍急,加上妖精一闹,水的破坏力就更大了,导致涧上修的桥常被冲毁。后来观音菩萨得知此妖怪在此闹事就来降妖,她在此石上踏了一脚镇住了此妖,并让此石横躺在涧中阻挡洪水,化害为利,从此太平。我们从观音桥上看,棺材石上确实有一个类似脚印的印痕;挡水的一面刻有“回澜”二字。在宋代,附近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寺院叫栖贤寺,寺僧出资请人在涧上修建了一座造型优美结构坚固的石拱桥并取名为观音桥,此桥历经千年而完好无损。我们如坐在棺材石上,可看到石桥飞架,一道弧线优美的画在葱茏的树木之间,凉风习习而来;还可看到远处的五老峰秀出于树林之上,山色苍茫;石旁流水淙淙,泻珠溅玉,感觉自己要和棺材精一起飞向天庭了。唐代陆羽经过石旁品出了此地的泉水天下第六,明代唐伯虎来此之后画了一幅《三峡桥图》。此地优美的风景独特的山水不但能让石头成精,更是吸引了僧人 茶圣 画家游人纷至沓来。
                  理学之石 枕流石
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书院的旁边有一条小溪叫贯道溪,溪水源自五老峰的源头活水,溪水很清澈,天光云影常在溪中徘徊。溪水中又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石头不是独立的,而是和下面的巨石是一体的,只是石头高出水面而已。1179年,南宋大儒朱熹任南康知军兴复了白鹿洞书院,并亲任洞主,他常在贯道溪旁徘徊沉思,构思他的理学体系,他注意到了这块石头,他把这块石头称为 “枕流石”并亲自书写了“枕流”二字命人镌刻于石上。“枕流”二字从原意推测应是石头像枕一样横在水中;另一层意思是人可以把此石当枕头,把贯道溪当床,可在此沉思遐想濯缨洗耳闻道。朱熹认为他是闻了理学之道的,他认为此石是由气凝成,理在其中,所以此石仁厚,由“物理”推到“人伦之理”也是如此,人秉气而成,“理”本来就在人的心中,气有清浊而“理”是绝对的正确,最求“理”才是人生的目的,要“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孔孟之道的“三纲五常”。朱熹终究还是跳不出儒学的圈子,作为官员,学者维护正统思想是他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作为洞主,他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倒是很值得借鉴的。有意思的是,电影《庐山恋》中周筠与耿华的第一次见面就选在“枕流石”边,“老夫子”耿华后来终究挡不住人欲之一的爱情的吸引爱上了周筠,这块理学之石倒是成全了一对银幕恋人,这到给理学之石的严肃面孔上增添了一些浪漫的色彩。
五老峰依旧像屏风般矗立在那里,贯道溪依旧日夜地奔流,“枕流”现在二字鲜红夺目地映入游人的眼帘,昔日的书院已变成了现在的旅游胜地,游人如织,真“理”难觅。

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在人间游历一番后回到了天上去了,把一篇<<石头记>>留在了人间。庐山山南的几块奇石仍然留在原处,而那些陪伴它的人一个个离去,那些与石头有关的诗歌,人生哲理,故事传说却被人们记录了下来,在人间永久地流传。

                               二零零九年 初夏于庐山山南
发表于 2009-7-28 16:15 2 只看该作者
1# 明之山人

DSC00768.JPG

发表于 2009-7-28 16:18 3 只看该作者
2# 明之山人

DSC01137礼斗石.jpg

发表于 2009-7-28 16:24 4 只看该作者
3# 明之山人

奇石不凡—庐山山南石头记
发表于 2009-7-28 16:32 5 只看该作者
4# 明之山人

DSC00924枕流石合成.jpg

发表于 2009-8-1 12:16 6 只看该作者
5# 明之山人

简寂观 礼斗石 上面的诗
奇石不凡—庐山山南石头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