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8803

主题

日照

青岛老房子——名人故居

[复制链接] 查看:8388 | 回复:13
发表于 2006-7-18 12:04 1 只看该作者
<br /><br />总归是新人突击队的第一次活动,本人早早骑车到那个奥运倒计时牌子下等着,看着表也在计算到9点的倒计时。 <br />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53/189912382_1a6d644628.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不一会一位面容清秀的学生摸样的女孩子走过来,打量了我一翻,欲言又止的样子,一般的按照我的习惯,有女银打量我就首先看下这裤子大前门(青岛出的一种烟草的牌子)是否对外开放了,一看城门紧锁(那天是骑行裤哪有什么大前门啊),还好还好!那估计就是报名活动的某一位。 <br />男人么,就得主动点我就说:姑娘是哪位啊?人家说:我是做问卷调查的。。哈哈。。主动找调查的还不多呢!。。唉,反正等人最无聊,调查就调查喽。。不过是关于什么海水浴场的调查,搞的没趣,还没做完littlebirder同学过来了支持俺的活动,与那个女调查员say byebye,于是出发了,不过有点后悔:调查完忘了问有没有礼物送。。反正跟littlebirder同学一起就出发啦!<br /><br /><br />一共只有两位队员。。。嘿嘿。。。真不错 <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55/189912274_5d5a13e78a.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第一站是洪深同学的地儿,本人一直对电影有些懵懂的情绪大多是看不懂装懂还喜欢看那种类型,说自恋轻点说闷骚就严重点,就那个状态。 <br /><br /> <br /><br />洪深写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电影剧本,其实他老爸挺有钱有势的一个官宦,躲难到青岛,在市内建了别墅也就是现在的福山路一号,后面就是海大的八关山。又在崂山南九水村子建起一座别墅,并将它称为“观川台”。后来被日本人夺去了。。。 <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65/189912360_b287ad5d71.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说起来这个《劫后桃花》,大体蓝本就是洪深自己家族的事情,大体故事情节是说某北京一个躲战乱的祝氏(好象叫祝有为。这个名字有趣)有钱人来到青岛: <br /><br />以下这段就是摘录啦!“依赖帝国主义势力苟延残喘的前清遗少祝有为和精明的祝太太,在辛亥革命后来到青岛,在临近汇泉炮台处建了花园别墅。祝有为通过卖身投敌的汪翻译巴结上了德国总督。在祝家种花的刘花匠贫苦但正直,因而祝有为的女儿瑞芬与他有了感情。但还是后来刘花匠因为斥责汪翻译的汉奸行为而被祝有为辞退,并被迫离开青岛。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青岛。祝有为的表侄余家骧当了日本人的特务,他狗仗人势把那祝有为陷害而死,把祝家花园当作了日本人的俱乐部。祝太太去哀求余家骧交回旧居,而他提出以祝瑞芬嫁给他为条件。祝太太没有答应,别墅也没能收回来。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祝太太没有经济收入,晚景凄凉,与女儿瑞芬相依为命。瑞芬与教书的李先生结婚,向政府交涉收回旧屋,仍得不到批准。一天,刘花匠偶遇祝氏母女,一同来到祝家花园,见桃花依旧,人与物却面貌全非了。” <br /><br />洪深老爷子的九水别墅也到最后要不回来了。。现在不知道谁在住。 <br /><br />从照片中就能看出当年洪深的住所是很奢侈的,典型的西洋式入字型台阶到花坛上的小平台,紧接着长长的阶梯甬道通到别墅前门。 <br /><br /> <br /><br />尽管门口贴着“谢绝参观,面阻莫怪”,我们还是进去了,看到前厅的楼梯,里面大体楼房结构没有改变,后来到了其他的故居后才发现,洪深故居是保持原来样子最正统的一座。 <br /><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48/189912329_85fb82b31a.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青岛老房子——名人故居 <br /><br />==================
发表于 2006-7-18 12:05 2 只看该作者
第2站是沈从文的故居,用沈老的叫法做“窄而霉斋”。 <br /><br />因为这个建筑原来就是教员宿舍,跟洪深的比起来小而且平实。爬山虎很多。。。 <br /><br /> <br /><br />进去以后看到园子里全是玉米,跟通行的littlebirder同学说:干吗种玉米啊?(这个问题在去康有为故居的路上得到了答案,好多中老年妇女都在剥玉米皮),本来也是有个通向楼正门的楼梯,而且是弧型的,虽不气派但也算中规中矩,就是楼梯上也给建了房子。(如图)看的索然寡味。 <br /><br /> <br /><br />只知道沈老在解放后就不在搞文学创作了只是做文学研究,因为他是被当作国民党的遗老来对待的,遭遇比较悲惨,再早期的时候就曾自杀未遂。文革期间写过很多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考究工作,包括什么中国家具史啊建筑史啊嘛,恍惚只记得有关中国绸缎史出版了,因为当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批了文件。 <br /><br />沈老的的故乡是凤凰,给大家说声。<br />==================<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63/189912687_2ccbeca115.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
发表于 2006-7-18 12:07 3 只看该作者
在沿着去康有为故居的路上,看到好多有钱人的买下来翻修的别墅,急得自己想去买彩票,就是一等奖500万,买5注那种。有时候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就是从买彩票开始的,这个时间对我来说也快到了。。。 <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76/189912783_3efc4d3dd5.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路上一个小插曲:受伤的蝴蝶竟然正好落在〈劫后桃花〉来青岛拍外景的那个小阶梯路口,〈劫后桃花〉里面的女主角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上海女明星蝴蝶。。。那个个小阶梯路因为铺上花花绿绿的水泥砖而变的滑稽无比,也就不拍照片来膈痒大家了,蝴蝶么就拍张照片记之。 <br /><br /> <br /><br />第2个插曲,看完蝴蝶抬头看到了照片中的景象(如图),相机太孬没有广角,只好拼贴,乱七八遭只为了纪念抬头那一瞬! <br /><br /> <br /><img src='https://www.8848id.com/Article/UploadFiles/200412/20041203113531885.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你看到照片想到了什么?对!就是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见下图)。青岛这个双楼设计师不知道是谁。。还是普通居民楼,再看看现在青岛的建筑,楼房还美其名曰:穿衣服戴帽子,丑陋的要命。 <br /><br /><br />
发表于 2006-7-18 12:08 4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康有为故居已经成为噱头了,也是此行最为失望的一个地方。 <br />沿着福山路直走到福山支路左转,就看到了如图的石牙路,直通康有为故居: <br />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54/189912746_ab558da540.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看到这个装修欣欣的别墅,跑到我脑子里的第一个故事竟然是:康有为在光绪初年嫖得一塌糊涂,因急于赶往北京,直到搭上招商局的轮船,他的嫖帐还没有还上。债主们追到船上来索债,“康圣人”急中生智,躲到了船顶上的救生船里,居然得以赖过债。哈哈。。。 <br />他这个家伙在躲到日本多年后,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回到中国,到了青岛买下了这个原来德国要人的寓所(相当有钱啊),内部家具陈设为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所赠,虽然不是常住青岛,但每年都能过来些时日,我一直就没进去过反正我对他没什么好感。 <br />我们过去的时候正在举行某人的书法展,门口一个小娘们儿招呼那些人进去,本来俺宽带也想混水摸鱼进去看看来着,可一看签名必须用毛笔,只能后悔小学的描红本没好好练,反正都是花篮和红啊黄啊的旗帜。。搞的计划生育开会似的。拍张照片证明来过<br /><img src='https://static.flickr.com/48/189912416_79a6440d48.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
发表于 2006-7-18 12:08 5 只看该作者
寻找刘知侠故居的过程比较曲折,因为《铁道游击队》的原因,我在一路上一直叫他为“党的写手”。86年就开始在青岛定居了,他在山东文联的地位非同一般,1991年在一个讨论东欧风云突变的政治局势的座谈会上,刘知侠在发言中慷慨陈辞,因情绪激动,猝然倒下,真算是位真性情的人物。刚到金口一路上竟然看到有馒头大的松果: <br /><br /> <br /><br />然后我们找到了金口一路13号,可那是武警的一个驻扎地,门卫告诉我们这里不是刘知侠的故居,不过我将信将疑的还是拍了张照片(事实证明党的队伍不说谎): <br /><br /> <br /><br />然后在寻找刘故居的过程中却遇到了朱树屏的故居, <br /><br /> <br /><br />这一样是个普通的民居不是什么西洋设计,说实话我对他老人家不怎么熟悉,只知道是个水产专家和海洋专家,所以挑选居所的时候要求的更多是去 学校的便捷。房子没话说,不过有个中国传统中的蝙蝠用水泥雕在了楼门的上面(看上图)。 <br /><br />在里面游荡了几分钟就离开了,其实刘知侠的故居就在错对过。<br />
发表于 2006-7-18 12:08 6 只看该作者
然后我们来到了金口二路3号(一样是错误方向),不过进去后跟那所楼房的一位大哥聊了起来,说起故居,他知道很多我们问到到底刘知侠的故居在哪?那位大哥回答起来很有意思:刘知侠其实来青岛很晚,他老婆地位很高,没有出来住好象是在政府招待所类型的地方住,就在朱树屏住所对过。所以那里也没所谓。 <br /><br />倒是说起他们的房子来,他滔滔不绝,一致我们觉得政府应该还是出资修葺下那些老房子,那位大哥说:我们这个楼建于1932年,年代比较尴尬,是当初建立老山东大学的时候建起来得一大批建筑中之一,年代不久远但却已经失修,算不得老建筑,所以他们就自行修缮,东一片水泥西 一片砖。见下图32年楼和繁茂的冬青。 <br /><br /> <br /><br />我们决定放弃去刘知侠的故居。
发表于 2006-7-18 12:09 7 只看该作者
从金口二路出来沿着鱼山路一直走下去,就到了梁实秋的故居。 <br /><br /> <br /><br />梁实秋很是喜欢青岛,包括美食和风景气候等等,可终归青岛是个文化后进城市,呆的时间长了未免无聊(这点俺跟梁老有同感),所以酒和海就成梁的消遣,当时的“酒中八仙”有梁实秋、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一女史则是新月社著名女诗人方令孺。号称“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后来北大校长胡适路过青岛,也参加了次酒仙聚会,很是惊叹,到了北京写信给梁,大体是说看他们在青岛整天喝酒的样子就知道很无聊不适合久居,来北京吧!其实这也是大多数老青岛大学的文人先后离开青岛的原因,54后几乎没什么文化运动方面的东西与青岛有缘。 <br /><br />现在梁的故居依然是居民楼,2号楼里有9户之多。 <br /><br /> <br /><br />说起老海大和梁实秋就不得不说说江青的故事,当时还叫李云鹤因与第一任丈夫裴明伦关系破裂后在济南无法立足,便跑到青岛找她的同乡和老师赵太侔求助,后来与赵太侔的内第搞对象,所以赵只好找到好友梁实秋(当时是图书馆馆长)帮忙给江找个职位,于是让江青到青大半工半读,每天上午到中文系去旁听一些课程,下午和晚上在图书馆上班。梁实秋哪知道这位前额留着刘海、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小姑娘是何许人也,只是看在赵太侔的面子上便一口应承了。<br />
发表于 2006-7-18 12:11 8 只看该作者
从梁的故居出来就到了一个大的院子,门口挂着束北星,冯沅君,陆侃如和童第周的故居的牌子,恕俺宽带孤陋,前3位都不认识。童第周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他跟他妻子感情很好,后来妻子去世,他还留着用过的桌椅,每天擦拭,唉。。也是一痴情人。 <br /><br />文革时期,童第周受迫害也是比较严重的,整天打扫厕所进行劳动改造,据说他打扫的厕所是整个海大最干净的。。。 <br /><br />
发表于 2006-7-18 12:11 9 只看该作者
这个院子的建筑保存的比较完好,从1号楼--5号楼都很好的保留的原状,故事没多少,但是房子不错,前面还有停车场,不容易。 <br /><br />
发表于 2006-7-18 12:12 10 只看该作者
老舍故居 <br /><br /> <br /><br />《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等,光这些作品就能大体描画出民国时期和国民党时期的中国社会炎凉世态,对于穷苦人生的悲悯之情使老舍本能地从生命的崇高、求生的欲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意义上去书写贫困,而他在青岛过的一样是清贫的生活,在辞去山大的教师工作后才移居此处,靠稿费养活胡絜青与两个“狡猾可喜”的子女,老舍一家住楼下共四间房,两间做卧室,一间做会客室,一间是老舍的书房。 <br /><br /> <br /><br />老舍的父亲死的很悲惨,而至今老舍的太平湖投水自尽--依然有好多谜团。 <br /><br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时候,他父亲死在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是舅舅家的二哥回来报的信,这个二哥也是旗兵……他败下阵来,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正巧遇见了老舍的父亲。攻打正阳门的八国联军的烧夷弹把父亲身上的火药打燃,全身被烧肿,他自己爬到这个粮店等死。二哥看见他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遍身焦黑,只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后来父亲的小小衣冠冢中埋葬的就是这双袜子。这时老舍不足两岁。 <br /><br />历史不能重演,然而,历史又往往那么酷似。老舍的父亲牺牲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之下,老舍本人竟惨死在“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老舍的父亲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间小粮店里,老舍本人也同样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个小湖的岸边;老舍的父亲的墓冢中没有遗骨,只有一双布袜子,老舍本人的骨灰盒中也同样没有骨灰,只有一副眼镜和一支钢笔。 <br /><br />老舍故居是破落的比较严重的。 <br /><br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