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166

主题

男驴秀

解读二十一世纪的"山顶洞"

查看:12774 | 回复:43
发表于 2006-10-17 12:59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鱼山风光,千米峰峦,万米路遥。<br />   望七庄界上,芭茅遍地,红木台里,古木比高。<br />   云遮峰顶,水缠山脚,欲锁山人世为樵。<br />   须路开,看电驴神牛,撒欢竞跑。<br />   前景如此美好,引无数志士齐呼号。 <br />   惜沟壑天堑,宝马难驰,山高届远,香火何烧。<br />   村里天娇雪峰流云,只待残剑断水刀。<br />   俱往矣,数古道热肠,磨坊离骚!<br />                           ----雪峰<br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tengyun先生写的那篇“二十一世纪的山顶洞——鱼山村”,震动之余与作者进行了接触,得知他的家乡鱼山村目前依然是一个鲜为人知、铁炉乡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就算是本乡大多数人也未听说过“鱼山村”三个字,更不会得知这里的村民的生活状况。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我们情暖荆楚的十名志愿者在十一期间利用三天时间对这传说中的“山顶洞”进行了调查走访。三天的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留给我们的去永恒的记忆……
20069202323256589.jpg
121_129981_cc743bd6c20bad0.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01 显示全部帖子
21世纪的山顶洞”——湖北省鹤峰铁炉鱼山村<br /><br />作者:tengyun<br /><br />    鱼山--位于鹤峰县西南端,属铁炉乡管辖.人口近1000人.是鹤峰县最偏僻、最落后、最贫穷的行政村。虽名曰鱼山,但村民们并非以渔为生,与鱼相去甚远,可能与芋(洋芋即土豆)有关,因为该村盛产洋芋,村民也以洋芋为主食。至于鱼吧!不说养,村民中就连见到过的都不多。该村山高路陡、山大人稀、三面环水、居民聚居地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至今未通公路。村民吃盐至少要步行15里以上山路到外省(湖南省)乡镇去买。村民有段民谚叫“吃盐用鸡换、吃肉等过年、孩子上学靠烧炭、赶集最近是湖南、走路也得大半天、六成山民未上乡(乡政府所在地原在江口)、九成山民未进县、更别说那大武汉”渔山村民至今依然过着“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收成天定”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但山民是勤劳善良、热情淳朴的!渔山村民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的不足一百人,近几年稍有文化的不论男女都“嫁”出了山外。因贫穷全村近年来很少有在家娶妻的,光棍逐渐增多,成为村人的最大心病! <br />     鱼山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其实很适应很多植被的生长,成片的的多层次的森林植被堪称村民的宝藏,只是近年的过度采伐,几近毁灭!而乡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只注重处罚,而不教育,不为村民找出路。正如村民所言,乡政府的作用“收钱罚款”,村民们其实是出于无奈才采伐山林的!老百姓心目中是有不有政府无所谓,因为政府(指乡政府,因为再上一级的从未见过)从未关心过村民的死活!什么卫生、科技、文化下乡,对于渔山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词语,至于“三个代表”更不知所以了!而却政府人员还常愚弄、恐吓村民,特别是经常滥收费、滥摊派整的村民苦不堪言!(前几年是这样,本人因生计近段很少回家)。<br />     鱼山村村民年人均现金收入不足200元,很多学龄儿童不得不失学。孩都很渴望上学、希望飞出大山,家长也希望孩子能上学、能走出去!可是无能为力送不起呀!<br />     假如您是领导,我希望您首先不要对此文评论!希望您辛苦一趟去鱼山——“21世纪的山顶洞”看看!我想对您会有好处的!特别对您的做官之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br />     假设您是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市民、村民,您若想帮助渔山的山民,我希望您首先应该去那里看看!山民们会用飘香的腊肉、美味的和渣、浓烈的包谷老酒、以及土家人淳朴的热情和最高礼遇欢迎您!<br />     当然在您的这一行程也会让您对人生有新的更好的认识!也相信在您尔后的梦中会常有那山里孩子衣着褴褛的身影和充满渴望的眼神净化您的灵魂!<br />     “21世纪的山顶洞”——湖北省鹤峰现鱼山村--失学儿童充满渴望、充满期待的眼神!<br /><br /><br /><br /><br />铁炉乡鱼山村简介 <br />作者:田凤云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9    更新时间:2006-3-6 <br /><br />    鱼山村位于铁炉集镇西南面,距集镇30公里,北与本县走马镇毗邻,西南与湖南省淋溪河乡接壤,东与本乡唐家村紧贴,辖5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户数165户,总人口579人,总劳力242人,土地总面积4055.2公顷。<br /><br />    该村属典型的山大人稀之村,低山村面积占51%,二高山面积占40%,高山面积占9%;境内海拔最高点1428m,最低点204m,平均海拔822m,村委会驻地海拔835m。是铁炉乡目前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br /><br />    全村总耕地面积1141亩,其中水田面积157亩,旱地面积984亩;2006年粮食总产量345吨,人均达到595公斤;林地面积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40亩;发展无性系茶园50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当年牲猪出栏320头,山羊出栏400只;人平纯收入达 1284? 元。<br /><br />    待开发的水能资源——淋溪河,目前已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建设项目,鱼山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br /><br />    笔者注:以上是以上的简介来自鹤峰的政府官方网站,有些数据我们无从考证其真伪,但明显的几点出入:1、2006年末总户数165户,总人口579人,总劳力242人……(2006年还没完,统计数据因何而来?);2、辖5个村民小组……(这次我们过去考察是7个小组哦,村里错了还是政府错了?);3、人平纯收入达 1284元(这个,这个,俺无语ing )<br /><br />
20069202323256589.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03 显示全部帖子
感觉这个简介多少有些简单,而且有不实之处,再来一篇可能更为详细一些的,作者之一是鱼山村人,我们此次的向导谷忠瑛先生:<br /><br /><br />                         鱼山“山顶洞人”渊源<br />                         ——谷忠瑛 张新民撰文<br /><br />     在鹤峰县最南端的铁炉白族乡西北部的高山之颠有一片万山丛林,谷壑幽深,交通异常闭塞的神密地方,这就是巍巍鱼山——又有人称之为二十一世纪的“山顶洞”。<br /><br />     公元1640年,湖南安乡张姓汉族二十余人,因与官府发生抗税之争而引起一场惨烈的斗殴,受到官府的通辑、追捕,被迫星夜沿溇水河西行而迁隐到鱼山的幽谷茂林之中, 以张贵荣、张贵华、张贵富、张德贡四叔侄为主。他们指山为界,贴草为记,分居在乔家村、蚂蝗溪、鱼山冲、红木台等地的大小山洞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长期过着刀耕火种、肩挑背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封闭的原始生活。 <br /><br />     光绪二年,即1876年,因自然灾害、战乱、饥荒等原因,湖南桑植境内的谷、王、钟姓白族和部分苗族七十余人举家迁徙,入住鱼山,与张姓汉族形成了独特的山洞民族融合,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他们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山洞风俗习惯和山洞地域性文化。<br /><br />     1945——1948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因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抓壮丁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湖南桑植境内的白族人和土家族、苗族人氏蜂拥入住鱼山境内,鱼山人口猛增至1800余人,分居在四百多个山洞里,被称为历史上“山顶洞人的鼎盛时期”。解放后由于政通人和,加上分田分地等原因,大多数人搬出山洞,返回桑植境内。目前鱼山村有居民186户,总人口648人,分居七个自然生产组,其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这块贫瘠而又封闭的大山幽谷之中还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br /><br />     在长达360年的历史长河里,鱼山人长期穿梭于高山壑谷之中,出入于大小山洞之间,行走在五步蛇遍地的崇山峻岭之中,长期和野兽厮守,以苞谷、洋芋和红苕为主食,以腊肉为佳肴,一年四季柴火不断,炊烟四起。大部分人到天坑或堰塘挑水吃,他们称父母叫“呀”和“娘娘”,称外祖父母叫“嘎公”、“嘎嘎”称祖父母叫“嗲嗲”、“嗡妈”,称妻子为“洞客”(堂客),用叶子烟,自酿的苞谷酒,架火锅到火坑来招待客人。夏天男人兴穿(流行之意)短裤,不穿长衣,男女都打赤脚劳动,男女通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目前鱼山有一所小学,有学生二十余人,分设一、二、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到40里以外的铁炉集镇或走马集镇寄读,迄今有一名就读县一中的学生,二中就读的学生有五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蚂蝗溪架设了一条通向山外的交通工具——溜索道。2003年进行了农电改造,全村90%的农户生平第一次用上了电;70%的农民还在温饱线以下生存;40%的老人不认识汽车;50%的青壮年未读完三年级,所以无法打工就业。<br /><br />    在笔者及鱼山知名人士的呼吁下,鱼山这块神秘而又贫瘠的大山,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怀,她必将以崭新的闺姿,笑迎未来!<br /><br />     愿来鱼山帮困扶贫者或调研者,笔者愿提供方便。<br /><br /><br /><br /><br />我们从荆州出发,本想经石门直接到达走马镇进山,但因为到走马的车一天只有一趟,时间上无法保证,所以转车到南北镇,从那里包车到达走马镇,计划从这里过索道进入鱼山村。这一路上,特别是从石门到南北镇的路上看起来是平坦的公路,但就是颠簸得特别厉害,不能让人好好待在自己的位置,一路下来腰酸背痛,有些队员还出现了晕车,此行还没开始,已感觉到其中的辛苦。<br /><br />    但车窗外的风景是很秀美的,面对连绵逶迤的崇山峻岭,不时引起我们的惊呼,争相拿出相机进行拍照,绵绵不断的群山中经常出现一些神奇的造型,让我们对大自然的斧笔神功感到敬畏。<br /><br />
15.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08 显示全部帖子
在离鱼山村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南北镇,我们询问司机师傅,他竟然从未听说过有一个鱼山村,这让我们首次感觉到鱼山村在此地的不为人知。<br /><br />    还未进入鱼山村,一道天堑就横到我们的面前,只有一个简易的索道横在两山之间,暂不论安全与否,这道铁索现在是连接鱼山村与外界最便捷的通道,否则进入鱼山村走山路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索道当时建立的原因)。据谷老师介绍说这条索道有七百米高,一千四百米长,由柴油机拉动两条钢索,钢索上有一个半人高四面可以打开的铁栏载人和物,运一人一次三元。对于偶尔坐这索道的我们来说感觉的是刺激,可对于若想天天从索道出山进村的人来说,三元应该算是一个不小的经济支出吧?! <br /><br />    “路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人们用来形容自然环境的恶劣。<br />     出门就要爬山,进镇需要越岭,鱼山村的路正是这“路无三尺平”的最好写照,因为不通公路,山路又崎岖坑洼,一条窄窄的山路旁边往往就是深渊,幸好此行老天眷顾没有下雨,平时不下雨时走路都需小心,不知下雨后的山路该怎样的难行。我们此次的调查是从鱼山村六组开始,横贯七、五、四、三、二组,从一组出山进入铁炉乡,我们虽然因时间原因没有到达更偏的地方,但从七组到一组,我们也花了三天的时间,翻越了六十余公里的山路,特别是第二天走的路大多是在坡度为七八十度的山路翻越,让平时习惯走大路的我们吃了一些苦头。而这中间的一段路是村民们得知我们要来,自发二十多人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最难攀援的地方打割杂草荆棘,为我们开辟出了一条登山之路,我们的志愿者们常因他们纯朴的表达感情而感动落泪。孩子们上学也是在重复我们所走的路,小小的年纪若无法住校就得每天花四五个小路在这山路上奔波,上学难啊。这让我们深切的感到了行路之不易。<br /><br />见过这样的的索道吗?够刺激吧?!俺恐高只能闭着眼睛过去。从高处往下看风景是异常美丽,但安全系数有多高呢?进村索道---全长1300米,距山谷底高度 700 米 !!<br /><br /><br />
PA020034.JPG
PA020044.JPG
PA020055.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21 显示全部帖子
让我感动的事情有很多,这里先说一下:在座索道以前,一切都好像在游玩,我甚至疏忽了自己来的目的----助学调查,但是在坐索道到村口那一边的时候,我看到有10来位村民在那边默默的等待着我们,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等待......希望一样(这句话可能违反了志愿者的规定,但是这是我的感觉),以下的话,是我爱人写的随笔中的一段<br /><br />                            索道惊魂<br />一早起来,大家坐车向鱼山村进发了。在车上,谷老师告诉我们,下车后,大家要爬山去坐索道,这是进村最快的路。他说索道宽1500米,高700米,我不记得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刺激什么的,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当我看到那个所谓的索道时,心脏忽的跳了好几下。这大概是我见过最简陋的索道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它,在可视的范围里,我只看到两根直径大概2公分的钢缆,在空中摇晃,一根大概有半个公分粗的细缆绳飘来荡去。四处打量,可以看到,钢缆是用几个滑轮固定在一个水泥桩上的。如果说这些还不至于让我害怕的话,那么看到沿着钢缆滑过来的铁栅栏时,我真的有种想尖叫的感觉。一个用钢筋焊成的半人高的,可以从两边打开的铁笼,用同样的钢缆系着吊在悬着的钢缆上,笼子的底部铺着木板,由较细的缆绳拉着,靠柴油发动机牵引。为了安全起见,我们12个人分四组搭乘索道过去。尽管同行的谷老师和雪峰一再保证索道的安全系数很高,绝对没问题,我还是有种命悬一线的悲壮感。两组已经顺利的过去了,轮到我们了。我一直在笑,其实不是不担心,只是我希望可以借此给我身边的人安全感。当索道瞬间滑动的一刻,我看到实地离我们越来越远,心好像都飘到了半空。脚下,可以看见,淡淡的雾气里,郁郁葱葱的山,静静流淌的河。山里的空气很纯净,连早晨的阳光,都干脆直接的耀眼。我看不到对面山上的情形,只听到缆绳移动时嘶嘶的声响。看着脚下一掠而过,我安静的感受着,像鸟儿一样在700米的高空滑过,不留痕迹。当索道慢慢接近了对面的平地,看到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笑,心慢慢回到了原位。后来的某个时候,身边的人开玩笑的说起,如果索道中途柴油机坏了或者没柴油了,不是要吊在半空了。身上的汗毛突然都竖起来了。那种情形,呵呵,还好没遇到。<br />           最直接的感动<br />我没有想到,走下索道的一刻,竟然会看到这么多的村民在等待着我们,眼神的期盼,行为的真诚。那些村民争先恐后的抢背我们的装备,有一位村民在默默的砍伐竹子给我们做手杖&#33;<br /><br />照片就是索道的机房&#33;很简单&#33;<br />
121_129981_a2a68def4f33a48.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24 显示全部帖子
第二次的感动是听说后,目睹的感动,我们要怕过一座山才能到达第二天的村组,当地20名村民砍了一天山路的杂草,目的就是为了我们好走一些&#33;
34.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30 显示全部帖子
在去鱼山村之前对当地吃水难就已有了心里准备,到了那里才知道自己的估计严重不足。不用说洗漱了,就是喝水都不是一件宜事。据谷老师介绍,我们初到的六七组喝水还不是太困难的,但我们的感受已是不易了。鱼山六组村民甄兰芝家是我们第一顿吃早饭的地方(当地每天吃两顿),她家的旁边据说是一口水井,其实是一个自然的天坑,大约有十五米深,六组的村民们都在这里喝水,里面的水流极小,而且掺杂着泥土和树叶,水少的可怜,估计有0。2个立方。 <br /><br />     吃水的困难在后面的行程中愈显严重。第一天夜宿的地方,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没有洗漱,我拿着湿纸巾擦了擦脚就上了床,特殊的环境大家也只有随遇而安。因为爬山走路,需消耗的水量也急增,带去的水早就喝完,亲眼见到村民家喝的水大多是村民们花了三四个小时从别处背上来的,虽然村民们热情的拿出水来让我欠喝,让我们洗,可我们怎么忍心去用。没有谁提议,我们都自觉的忍耐着。在路上渴极了,我们就在能碰到象下面这样水源的地方用矿泉水瓶灌上,不管干净与否,先解渴再说。 终于体会到了渴不择水的地步,当人渴的时候谁还讲究这么多?“回到人间的感觉”,这是我们志愿者回来后说得较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中间的含义。<br /><br />     据我们了解,六七组只需要建一个引水的水管即可解决这两组的用水问题,但建这牵引这根水管的两千元的费用却成了通水的阀门。因为山高人稀,住户并不太多,若修水管村委会拿不出钱,政府没有扶持,虽然只有两千元,但全靠当地村民进行分摊村民们依然感觉吃力,离水源近的村民也感觉不划算,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象他们这样相对容易解决吃水问题的两组都无法解决,其他的几组更没有办法了。据村委会介绍,国家只需要投资三万元,就可以解决全村500余户的吃水问题,可这钱因为种种原因,依然无法到位。 <br /><br />    <br />这是六七组集中采取水源的地方,这是自然形成的天坑,里面的水流量极少,而且掺杂着泥土和树叶<br /><br /><br /><br />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这是村民用水的水源,不用明说已知道这水源就是“雨水”,因为天旱,象这样的很多水源都干涸了<br /><br />我们在路上取水喝,能否看清楚旁边的游动的生物吗?<br /><br />放大看看,蝌蚪哦,清晰可见吧,旁边还有不少微生物<br /><br />背水的老人,50斤的水壶,花三四个小时,只为了解决一天的用水<br /><br />可曾见过这样的背水队?无意中我们与背水队同行,几个小时后我们到了走访地点,但背水的村民们还没到家<br /><br />
1.jpg
2.jpg
22.jpg
PA030338.jpg
PA030339.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32 显示全部帖子
因为地广人稀,鱼山村曾经三个复式教学的学校目前也只剩下一所。在走访的第二天晚上,我们见到了鱼山村小学的唯一的老师邓进桥,现年53岁的邓老师高中毕业,据他介绍,鱼山村小学最初是由谷老师于2000年修建。年初因没有老师愿意来此教书,乡教育站曾想撤销,后经过村民和村委会的力争暂时保留下来,并聘用了邓老师。现在学校共设一个班两个年级,一年级4个学生(含一个学前班学生),二年级8个学生,共计12个学生,接收来自鱼山村的五个组的适龄儿童入学。因为学生们上学的路程远近不一,最远的是四组一组的学生,每天到校需要两个多小时,所以老师上课的时间也相对灵活,但保证每天六节课,每个年级三节课,下午三点半放学,这样尽量保证小学生有足够时间在天黑的时候赶回家。全村目前有58名在读学生(33名小学生,25名中学生),除了正在此村就读的12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全部转到60里外的铁炉中小学。因为有些学校不提供住宿,有些孩子因太小生活无法自理,伴读的现象在鱼山村很普遍。而且无条件伴读的家里,孩子入学的年龄相对比较晚。 据村长介绍,邓老师年纪已大,不知道能教到什么时候,该校时刻面临着失去老师而被乡教育站关闭的境地,到时候鱼山村的学龄儿童的入学就会受到影响,并表示:若实在无法请到老师,村干部愿意凑钱请老师,只希望这个学校不要再被关掉。因为师资力量溃乏,教育水平低下、上学道路不方便等原因,孩子们的学习困难显而易见。<br /><br />    看着孩子们拿着我们送去的字典开心的笑容,用那双清澈的眼神望着我们时,我们的心里感到的一阵阵的痛楚,谁来帮帮他们,帮帮我们这些山村的孩子,他们也是我们的未来呀。<br /><br />这是村委会所在地,学校只占据了右角那个小小的一间房子,更别说操场等孩子们的游乐场所了   <br />就是这间房间载着是村里未来的希望   <br />六套桌椅排两行,一块黑板;两个年级一个班,构成了这所鱼山小学<br /><br />
PA040442.jpg
13.jpg
14.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35 显示全部帖子
在山区短短的三天,感到轻壮年劳力的流失在这山区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穷则思变,对于无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轻壮年的朋友,只好背景离乡,离家打工,赚取比在山区生活稍多一些的生活费。特别是那些才十五六岁的孩子因为无钱上学早早的缀学外出打工养家。留下老弱病残的依然守在家乡,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倚门遥盼外面的父母,这样,穷的则更穷,恶性循环下去,无人再能为山村改变什么。根据我们此次的调查,该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与我们同龄的能读完初中已算是不错的了,小学毕业的人占大多数,象我们父辈的村民们文盲又占了主流,孩子是山村的未来,但这未来的教育责任基本上由祖辈们在担负,这样的现状怎么能让我们不忧心。村民的意识问题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很多孩子读到初中就算想继续读下去,家里已没有条件再继续,只能含泪缀学外出打工早早的为家里分担责任。我们走访到家有姐妹两人的家庭时,当我们问及姐姐如果家里因为困难有可能让她不读书她会怎么办,姐姐什么也不说,无声的哭了……<br /><br />盼啊……奶奶已八十有余,年迈的爷爷依然在山上作活,儿子外出打工不会回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尽头……<br />(这张照片是我最不忍心发的)老人的身世很 凄惨&#33;<br />
PA030360.jpg
PA030361.jpg
发表于 2006-10-17 13:37 显示全部帖子
为了保护未成年的孩子,这是我发的唯一有孩子的照片已经过了处理。这样的一家三口已成了村里大多的家庭模式<br /><br />
15.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