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洲

北非记忆--沙哈拉沙漠、沙漠之泪、莱普提斯古城、、(全文完)

[复制链接] 查看:25000 | 回复:54
发表于 2010-6-18 17:0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kelefan 于 2010-12-9 21:54 编辑

故事背景:
本人: 一名普通的海外工程师,工资不高,待遇一般,但是因为工作的缘故真的是没有心情去看那些风景
本文作者:我的前任女友----------现任夫人
此文为我们结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回国后我们结婚了,结束了长达7年的恋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正好我人在利比亚工作,所以出行就方便一些)
全文共8章:
1北非记忆——利比亚初印象 (喜欢看图的可以略过)                                    1楼
2北非记忆——罗马古城 (利比亚西部的撒布拉塔和莱普提斯古城,罗马风格)   2楼
3北非记忆——国家博物馆 (跟中国的比肯定是有差距了)                          11楼
4北非记忆——地中海                                                                           12楼
5北非记忆——Sabha(沙哈拉腹地的咸水湖和8000年前的壁画)                14楼
6北非记忆——Ghadamis(位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三国交接点)   18楼
7北非记忆——生活                                                                              19楼
8北非记忆——离别                                                                              20楼

41楼新增毛塔的螃蟹博文,呵呵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热爱旅游的恋人们,同时预祝那些单身的驴友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1北非记忆——利比亚初印象


在飞往利比亚之前,自己对这个国家没有很大的了解,除了《北非谍影》中的那首Casablanca埃及的金字塔,石油出产国——富得流油,也流不到咱身上,极具个性的领导人卡扎菲,以及撒哈拉……其他一概不知,在草草读完网上“酋长”的利比亚博客后,开始独自踏上这个陌生的国度。

概况——转网络
国名: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独立日:12月24日(195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绿色,没有任何图案。利比亚是穆斯林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绿色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喜爱的颜色。利比亚人还把绿色看成革命的象征,绿色代表吉祥、幸福和胜利的颜色。

国徽: 为一只胸前有绿盾的鹰。相传这种鹰是先知穆罕默德统治地区古莱希部落的象征。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共和国联邦”。利比亚曾数次更改国名,但国徽上的文字一直未变。


国家政要: “九·一”革命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69年9月1日就任。

自然地理:面积175954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侯,冬暖多雨,夏热干燥,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侯,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气温8—16℃,8月22—30℃。

人口:622万(1999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 8%),其他为埃及人,突尼斯人、柏柏尔人。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阿拉伯语为国语,在主要城市也讲英语和意大利语。 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传统的利比亚大多数妇女都习惯披戴头巾出门。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万(1998年),被称为“地中海的白色新娘”

行政区划: 1990年利比亚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将原来的13省合并为7个省,下设42个地区。各省名称如下:沙拉拉、巴延奥卢、五点、锡尔特湾、的黎波里、绿山、西山。 

简史:古代利比亚居民是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公元前7世纪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入侵。7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的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1912年10月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占领利比亚南北部。英国占领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兰尼加地区,法国占领南部费赞地区,并分别成立了军政府。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1951年12月24日利比 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联邦制,改国名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领导的一“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统治,成立了以卡扎菲为首的革命指挥委员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并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月2日卡扎菲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利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取消各阶级政府,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改共和国为民众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1986年10月,又改现国名。

世界文化遗产:塞布拉塔遗址   利比亚的第一座合资饭店   利比亚的国家博物馆

政治:革命领导人是国家元首。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总人民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它协助总人民代表大会的总秘书处行使日常制订政策的权力。  利比亚的核问题

经济: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货币名称:第纳尔。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新黎明报》(阿文日报)、《绿色进军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闻稿,在巴黎、伦敦、罗马和贝鲁特等地设有分社。官方电台有(1)创建于1957年的民众国广播电台,1979年后改为现名,用阿语和英语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广播;(2)大阿拉伯祖国和革命委员会之声电台,用英、法、俄、德、罗、匈、南、保、捷等语言广播;(3)民众国电视台,创建于1968年,后改现名,用阿、英、法语播放。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阿拉伯统一,与非洲、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支持民族解运动。2004年6月28日,美国同利比亚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与中国关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启程
启程的日子,收拾好行李,开始自己陌生的旅途,司机打电话来说要提前半个小时,原定800,改为730前往皇岗口岸。

从口岸坐车到机场,check-in,一切顺利,除了在海关,因签证是全阿拉伯文,在场工作人员不懂,被盘查十几分钟之后;另外,就是自己在途中把手表弄丢了,希望这个“诸事不宜”的日子出行,不会再有任何的差错。上一次的东南亚之旅,自己还是对这四个字,心有余悸的。

登上飞机,卡行的服务还不错,有配备完整的毛毯、枕头、眼罩、毛袜(长途飞行,穿鞋委实难受)、还有多样化的视频娱乐。不过对于我来说,睡觉是此刻的头等大事,尽管自己在香港机场候机的时候,已经睡过2个小时,但远远不够,盖上毛毯,垫好枕头,套上眼罩,座椅后仰,开始不省人事。直到被空姐弄醒,问是否要宵夜?一句“Nothanks.”睡眼惺忪的我需要的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春宵一刻值千金,谁会浪费在飞机的食物上。

一觉醒来,已是快到Doha机场了,除了睡意朦胧,肚子也开始闹革命,也难怪,此时国内已经是早上九、十点了,昨夜的香蕉和芭乐早已消耗殆尽。

洗把脸,开始享用早餐,小餐包+焗土豆(确切的说,应该是先炸后焗)+鲜肉炒鸡蛋,还有水果,奶昔一类的甜品,一小盒果汁。拿起刀叉开始慢慢享受,旁边的空少见我吃得津津有味,问了句:“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那玩意,都是当年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法宝,越喝越上瘾,还是免了。于是回了句,“No, thanks。”他又问了句,“How about water?”我一乐,我可是有名的水桶,上飞机就叫空姐给我满满的装了一瓶,笑着指指自己的水壶,“I have got.”空少笑着竖了个大拇指。我开心的继续品尝西式的早餐,最喜欢的还是炒鸡蛋,谁叫我是中国人。

Doha当地时间535 a.m.到达了它的国际机场,机场大巴上同行的一名中国人过来搭讪,问我是不是去Tripoli读书。虽说自己知道脸长得过于年少,但总觉得有欺骗别人的内疚感,年龄越大越觉得没有开心的感觉。只是道明真正的原因“去看男朋友”,人家一惊,“浪漫啊!”哈哈,看着是浪漫,但代价也不小啊。

顺利通关,在洗手间里好好洗漱了一番,脸上干得要开裂似地,而手已经有了血口子。免税商场居然看到Lamborghini,惊得眼睛差点没掉出来,可惜行李不方便,不然的话,一定来一张它的靓照。

飞机的衔接时间很好,2个小时,一出一进,外加小逛一圈,又开始登机了。因为实在舍不得Doha的黄沙一片,匆匆拿出相机,做了个留恋。

  
后面8个小时的飞行,4个小时昏睡,2个小时看电影,1个小时看书,1小时吃喝拉撒。中午饭多了个红椒炒玉米,五香火腿肠(应该是鸡肉的,这里可是穆斯林的地盘),微缩版的馕,还有一个怪怪的奶制品,发过酵的,有点酸,但又不似酸奶,旁边的一位中国兄弟和我一样,浅尝辄止。从昨天到今天,空姐或空少,每次问我要哪种食物的时候,我都没有听明白。第一次是在昏睡,情有可原;第二次,我重复了后面那个单词;第三次,我耸耸肩,问:“Any difference?”人家直接给了我西式的,昏啊!算啦,还是最爱蛋饼。出门在外,有得吃就赶紧吃。

8小时的“罚座”,屁股都快平了,原来在香港机场的帅哥没有给我第二趟飞机的靠走廊的座位,有点辛苦。到了Tripoli,出机口,还被人差passport,就因为这张非阿拉伯人的面孔。机场全是阿拉伯文,老卡反美也真是一个境界高啊!反正跟着别人后面乱跑。

取行李,差点被小阿拉把行李拿走,人家还一个劲的说:“It’s me, it’s me!”“Mine!”我也不示弱,懒得跟他罗嗦,索性打开箱子,抖出我妈给我织的毛衣,就你那身材能塞进去吗?!

出机场,全部都是阿拉伯兄弟,圆嘟嘟的一个个,都盯着我看,我也瞪着眼瞅,这年头谁怕谁啊!晃了一圈没看到男朋友来接,倒是一个阿拉伯人过来问我,他讲阿拉伯语,我讲英文,鸡同鸭讲,比划间,他也大概明白我的意思,已经有人来接了,就自己走了。绕到人群后面,才看到男朋友正在跟别人闲聊,根本就没有接人之意,跟不用说翘首盼望了,不,应该是毫无!!,在机场大叫男朋友的名字三次,他才一蹦一跳的过来,真应该在他后面静静地等,看他啥时候开始有找人的欲望。

Tripoli的机场比多哈小很多,但是至少可以看到绿色,没有戈壁的感觉。书上说,利比亚大部分靠地下水的开采来保障全国用水。老卡用了40年的时间,使它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成为非洲首富,08年的人均GDP居然是10840美元。不管对他的政治观点有怎样的批判,但个人认为,能够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很大的成功,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并且能够看清国际事务,转变自己的政治观点,识时务为俊杰,难怪有敢把联合国的章程撕掉的魄力!
简陋的家
在家闲赋一天,收拾厨房、玩狗、跟大干的女友小寒聊天。中间隔壁邻居的大妈过来打招呼,可惜语言不通,寥寥几句,又道别,各回各屋。

这里的公路大多是柏油马路,汽车通常120码左右的时速飞奔,昨天从机场回来的时候,随便瞄了Ramze开的速度140码。街上鲜有闲人压马路,两边黄沙铺**行道。男朋友和他的同事都感叹非洲国家,难得有道路修得如此之好的国家,非洲首富,当之无愧。看来“要想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遥远的非洲大陆。这里的沙很细,很软,可以直接用于沙排场地。路边有很多的店铺,但开门的不多,只有几家所谓的市区,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小的门面,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基本能找到你想要的。

到处可以看到椰枣树,一度以为是普通的棕榈树,枝头挂满金灿灿的椰枣,香甜可口。各家庭院都种有柑橘、葡萄、无花果…….圈养几只山羊或是绵羊,只是鸡倒是放养。每天准时6点打鸣,如同本地人祷告一样准时和勤快(一天五次,比吃饭还重要)。

阳光充足导致这里的水果糖分很高,同时也使得这片土地温差都在15℃左右,可惜政府没有广泛的利用如此充裕的太阳能作为主要的能源。虽说水电气免费,但毕竟是非再生的能源——石油作为交换得来的,如果能与政府作能源生意,岂不是能大赚一笔。

我们的家在距离首都Tripoli西南部约100多公里的Zawiyah区,租的是当地人两层楼。加上我和小寒两个无业游民,一共八人,该有的都有,尤其是厨房的配料丰富,绝对能比过一般国内的家庭,每晚有川菜和粤菜的大厨掌勺,伙食无忧。家具则略显简陋,只有木板床,蚊帐都是从国内带过来的——这边没得卖。还有大家利用公司废弃的木箱和纸箱,以及一些工程配件自行搭建的桌子,很像当年刚刚毕业和男朋友在昆明住的那间三室一厅。一晃六年,犹如隔夜。


  
下午给“大胖”(捡回来的一条半大的黑狗,还有一只小白狗,原本男朋友取名叫“二胖”,本人觉得它太笨了,所以改名叫“小白”),洗澡,虱子比较多,而且背上的有一部分开始有了脱毛的情况,要治好它,就得先给它洗澡,然后上药。先将“大胖”哄骗过来,按住,用水管淋湿,开始用刷子刷,才洗到一半,这家伙就开始挣扎着跑了,还好男朋友魅力大,“胡萝卜加大棒”再次逮到“大胖”,使劲往我这边跑,开始淋浴,好容易洗完,拿了条不要的裤子一裹,“大胖”舒服得一蹭一蹭的,毛还没有干完,就开始撒欢,去草丛中捣腾了一番,又脏兮兮地出来了,真是笨狗。至于“小白”,个头很小,好解决,直接扔到桶里,开始洗,按住它易如反掌。

晚上在院子里跳绳,“小白”一蹦一跳的过来,被绳子打痛了,“呜呜”地跑开。哎,真是只傻狗,没辙了。“大胖”倒是个乖的,蹲在那里看,不上前,看到“小白”,更是绕道而行,小聪明还是有的。

其实“大胖”是很漂亮的一条狗,姿色觉得算是土狗中上层的。长长地睫毛,晶莹的眼睛,很动情的看着你,让你不又不爱抚它,它也很会讨你的喜欢,经常会把耳朵收起来,肚皮翻过来在地上翻滚,向你表示绝对的臣服。胸口的白毛,成一个十字架型,像一枚胸针点缀着它。而且经常使坏,指示“小白”进屋翻垃圾桶,自己则在门外观望,看到没有人赶才进来;若是有人来,长长挨骂挨打的就是笨狗“小白”。见到你,就使劲摇尾巴,屁股都快到头上去了——按男朋友的话说,简直就是个马屁精!


北非的天空很蓝,少有空气污染,夜晚站在屋顶上看星星也格外明亮。屋前的椰枣树,随风摇曳,经常把它跟棕榈混淆。不过细看,则会发现大有区别,椰枣(date palm)的树干更粗糙,叶子成灰绿色,不似棕榈那般葱郁,有很坚硬的角质层,保证它的水分不流失,果实则更是天壤之别,椰枣顾名思义,结出的果实似枣。但不像国内的枣子一般清甜,脆生生的,这里的面面的,有着如椰汁一般浓郁,如蜜一般香甜,而棕榈的果实是呈小小的球状,不可食,是否有其他的用处,就不得而知。
  



  
无花果树从邻居家的院子探过头来,风吹过,叶落一地。“大胖”和“小白”经常咬着树叶玩。“大胖”似乎长牙了,不停地咬着各种东西,不锈钢、纸板、泡沫……也不知道老黄和老骆吼着要吃狗肉,会不会是它们的最终命运。阳光下的它们不知情的眼睛,圆溜溜的盯着你,要你跟它玩。忽然想起,红楼中的林妹妹,知道自己的人生结局,而终日郁郁寡欢,如此这般,还不如“大胖”跟“小白”这样,享受这无知的快乐时光。

阳台前的葡萄树,已经过了丰收的季节,有几串干枯的果实,仍然挂在枝头。据小寒说,夏天的时候,每天都可以摘一篮子的葡萄。房东也很nice,直接让大家伙吃,不说什么。阳光充足的北非,让所有生长在这里的水果都进行了完全的光合作用,充满了糖分,很是可口。

九点多,本地员工陆陆续续来了,听说来了新人,大家都过来向我问好。Ramze,Marson,Eniwa,总觉得大家都长得很像,如同我下飞机那一刻,面对同样的阿拉伯面孔,区分不出他们。慢慢的就好了,我告诉自己,会适应的。



发表于 2010-6-18 17:13 2 只看该作者

罗马古城

罗马统治时期,罗马人在利比亚的境内留下了很多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在首都Tripoli附近的Sabratha,另一个是Khomus地区的Leptis,又被称为“大罗马”,然而最有名的是位于BanghaziCyrene,是其境内最大的罗马古城遗址,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可惜,时间关系不得不取消Bangahzi的行程——男友一直请不到假,又不放心我独自前往。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类的建筑大同小异,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Sabratha
Sabratha原属于努米底亚王朝,公元2-3世纪并入罗马版图,在其繁荣兴旺时期建有很多古罗马特色的神庙、露天剧场、法庭、论坛等建筑。公元624年阿拉伯人来到这一地区后,经过大约一个世纪,Sabratha逐渐被废弃而被地中海吹来的风沙覆盖,直到20世纪初,才被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

我们到达已经是下午430左右,阳光依旧很耀眼。走进Sabratha的大门,黄白色的宫殿,典型的古罗马的风格,残存的柱子,临海而立。风从残垣断壁中穿过,掀起我的头发,诉说着历史。大剧场的浮雕依旧美丽,完好的鱼形护栏,活灵活现,幸福的抱着她,莫名的开心。


  
Ramse喜欢跑到没有头的雕像后面,假装神,他是典型的阿拉伯人面孔,很好的配合着雕像的身形和高度。

  
地上偶尔可以看到完整的当年地板的花纹,马赛克的前身——全部使用有颜色的碎石拼成的图案,建筑的边角余料也是很有用处的啊。

爬上高高的石台,开始摆pose。此时夕阳西下,而明月东升,阳光已退去灼热,给大地抹上柔和的橘红色,一切都因此而更加美丽,更具历史的沉重感。天空也因此更加蔚蓝,因为太阳和月亮,不再显得孤寂。这里因为有我们的欢笑,遗址也不再沉甸甸,开始活泼起来。现在它是我们的大舞台,开始上演现代爱情喜剧,我想古罗马神也会很喜欢这一幕。










Leptis
Leptis之前,男友跟利比亚的中国领事馆确认能否在这里领结婚证,结果答案是No——他的签证过期,没的戏。一面帮他骂公司和领事馆,一面心里窃喜。其实自己对结婚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觉得在这里办会比较好玩,冲动一下算啦。算啦,人算不如天算,但是Leptis还是要去的。

LeptisTripoli120公里东的Khomus地区,鉴于公元前1000年的腓尼基时代,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古罗马城市风格。4世纪时,遭遇外族入侵和地中海沿岸365年发生的特大地震而被毁。6世纪,拜占庭时期查士丁尼皇帝在城池的周围建造了城墙,其中一部分至今尚存。阿拉伯人于7世纪入侵北非地区后,Leptis直到10世纪一直在阿拉伯人占领之下。此后,黄沙逐渐淹没了这座古城。

进入雕刻精致的凯旋门,顶部以花卉为图装饰,两边绘有葡萄藤和姿态优美的侍女。





  
穿过常常的通道,抬眼望去,全是倒塌的巨石,偶尔可以看到部分的砖结构建筑,破烂不堪。地突兀着,类似狗尾巴草的植物满地都是,随风摇曳,这情景让人不敢相信是在非洲。尽管这里的维度和福建差不多,但全球最干旱的季风从这里掳走了尽可能多的水分。




  
再往里走,是个修复的工地,准备重新堆砌的石头散落一地。


  
远一点的地方有几张修好的拱门,每个拱门之间都有一张人脸,表情各不相同,但出自于同一个人。这张脸之前在国家博物馆也有看到过。


  
右拐到了当年的市场,人体作为装饰的立柱,尽管已经残缺不全,但丝毫不损它的精美。古罗马的雕像总能最好的体现人体的美,赤裸,但唯美,留下的只有对美的追求和赞叹。




中央有一个小台子,和薛跳上去,模仿当年的皇族向人民挥手致敬。男友嚷嚷着要当“王子和公主”,我则吼着要“女王和大臣”,其实就是活宝一对。


  
在向主建筑走去的路上,看到很多像石莲的厚肉质、多汁的植物,真是惊讶在这干旱的大地上也能长出这种温带的生物。

  
很快听到了大海的声音,也问到了海水的腥味。那蔚蓝的地中海,真想给她一的大大的拥抱。奇怪她为何总是那么平静,全球最有名的季风也只能掀起小小的浪花。


  
爬上大剧院,男友和Ramze一人一边坐着,“哎呀,哎呀”的假装气喘吁吁。站在这里,临海迎风,呼吸着海水的腥味,想象着古代的生活,不失是一个发呆的好地方。而且利比亚是个奇怪的地方,每个景点游人都很少,安静得出奇,可以遐想在自己的世界中。




只是男友和Ramze两个是大孩子,一刻不停的搞怪,我也只好收起自己的思绪,配合他们演出在大剧场。穆斯林和佛教徒一起“嘛咪嘛咪哄”,Ramze学者佛教的双掌合十地坐着,活像一尊阿拉伯的菩萨,不禁失笑。一路在大剧场撒欢,傻跑傻跑的。
















  
回家的路上,和男友两人翻身上墙,大秀Chinese Kungfu,真是绝配。惹得下面拍照的Ramze“我靠,我靠.”惊叹不绝。



  

发表于 2010-6-18 18:16 3 只看该作者
卡萨布兰卡似乎在摩洛哥
发表于 2010-6-18 18:20 4 只看该作者
卡萨布兰卡已经改名叫达尔贝达了,在摩洛哥
发表于 2010-6-18 19:32 5 只看该作者
摩洛哥的消费据朋友说比较高,去不起
发表于 2010-6-20 09:14 6 只看该作者
不来就打死他天天打电话,叫他换号码再罢休。呵呵
发表于 2010-6-20 09:38 7 只看该作者
非洲美洲那些地方就是住宿太差
发表于 2010-6-20 21:03 8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更多好图,这几天培训,估计要到下周才有时间继续后面的,哈哈
发表于 2010-6-20 21:04 9 只看该作者
非洲美洲那些地方就是住宿太差chenkaimin789 发表于 2010-6-20 09:38


西非最牛的一个旅店,收我8美刀一张床,没有水,没有电,外加蟑螂到处爬
发表于 2010-6-20 21:43 10 只看该作者

国家博物馆


初游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在阿拉伯语中是Mataph6DL一张门票,本地人居然免费,简直无语。

这里展示着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利比亚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和文明的发展。有很多原始人的简易壁画,狩猎、煮饭、耕织……人类的生活,千古不变,活下来是最重要的,而所有的壁画又与生存的活动,息息相关。


  
二楼有一尊小孩的Mummy,沙漠地区的人们很善于这种方式来保存尸体。此时遇到另外两个人中国人,中水的工作人员,男友上去闲聊,我则自己偷偷开溜,与Ramze继续逛。



  
这一个展厅有很多的人物的原始石刻。Ramze指着穿着裙子的说“Rudy”,旁边挨着的是“Cola”。


  
此时,我笑着指着门口一个阿拉伯女子,“Jiamila”(阿拉伯语中“美女”的意思)。Ramze立刻小心地说:“Take a picture, me and Jiamila。”“NoI can’tI will be killed。”我摇头,伊斯兰教统治的国家,教义甚严,不可以随意拍照,除非经得她们的同意。

还有彩陶也很是精致,朴实大方,不似中国的那样华美,很多的绘画和雕刻的素材来源生活的本身,包括后期古罗马的宫廷装饰的浮雕,是地中海海边常见的一种开白花的植物,长得有点像兰科类的植物。

馆内最吸引人的还是罗马时期的各种人物雕像,以黄金比例塑成的如真人大小的古罗马神话中各位神,以及历史人物,极为精湛的技艺,将人体美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衣饰的迎风展动也惟妙惟肖。

最喜欢的是雅典娜的神像,右手持矛,象征胜利的鹰停在她的左手手臂上,作为胜利女神、战争女神以及智慧女神,温文典雅而又英姿飒爽,难怪让我倾慕多年。还有美女美杜莎那双让人震慑的双眼,将千军万马瞬间夷为平地,但自己也完结在自己的双目之中。另外的维纳斯、阿波罗、凯撒大帝、丘比特……也让人爱不释手。

美杜莎之眼



三楼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四楼是伊斯兰—土耳其时期的乡村和民间生活的展品,可惜来得不巧,今天居然不开放,也不出通告,也不打折,这个国家这是奇怪。真的很想大叫“Return my money to me。”嘟嘟囔囔地走出了博物馆。

逛累了,去这里的快餐店叫Hamburger(当地的快餐店几乎只卖hamburgerpizza之类的东西,用男朋友的话说,已经很不错了,在西非可不是想吃就能有的吃的)Ramze拿到他的鸡肉hamburger的时候,一个劲的说:“我靠,我靠,too big。”(全是跟中国人——男朋友学的脏话)。再看看男朋友的牛肉汉堡,也就不过他的2/3,我汗!如此之大,罕见罕见,加起来足足有三个圆形汉堡,也不夸张,一定要来一张。

先来一张普通hamburger



Ramze的巨型hamburger



Ramze家练车,很喜欢他家附近的乡村景色——其实他家离首都最近,与云南的地州有几分相似。蓝天、白云、松柏……只是柏油马路变成了黄沙路,灌木换成了仙人掌,还有肥肥的鹅——个人觉得比国内的鹅脖子短了点,大大的公鸡,硕果累累的橘子树,还有最喜欢的Hindi(阿拉伯语中的“仙人掌”)。

Ramze的家



觉得这家伙就是鸭和鹅的杂交品种



我驾着车狂奔的黄沙路


  
重游国家博物馆
男朋友严禁我自己独自出游,一怒之下,自己出门去打探旅游的路线。在Ramze的帮助下,坐上bus,开往绿色广场,一路上bus上播放的具有强烈的鼓点和鲜明节奏的阿拉伯音乐,自己的心情也因此而感染,像飞向蓝天的鸽子一样,开始欢快起来。

到了五个手榴弹的建筑那边,司机招呼我下车,还帮我叫了辆taxi,跟司机说,“Saha Hadara”(阿拉伯语“绿色广场”首都的中心位置)。跳上taxi,感激的向他比了个OK的手势,好人还是很多的。

这是一个非旅游的国度,即便是在首都,我也没有找到tourism service,沮丧之余,决定再游一次Mataph,一则是想看看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否有开门,二来是顺便问问里面的工作人员这附近是否有旅游的agency——这是一个不通行英语的国家。如果实在不行,我则转去机场,那边的订票点或许有一些信息可以找到。

这一次比上一次逛得比较细致,把上一次应该阅读的说明,全部都仔细看了一遍,但是三层和四层仍然处于关闭状态,不过还是看到了很多,上一次遗漏的东西。然而这里也没有旅游服务,只有一起纪念品的出售点,包括询问门口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人能够答复得了我。

陶器艺术




  
古罗马文明









  
依旧只能去吃汉堡,对面的阿拉伯小伙子,叫了一份上次Ramze死命也没有吃完的超级大家伙——Ramze是阿拉伯人中比较能吃的,而阿拉伯人又比一般的中国人能吃,还要了一份沙拉,一份意大利面。我一边吃一边看他,想知道他是如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不出所料,在完成水果沙拉,接着吃那份“巨无霸”的时候,还剩下1/3的时候,他停下来把里面的鸡肉挑出来吃掉,遗弃了其他的部分,余下的意大利面和沙拉,薯条,一律打包带走。

汉堡除了牛肉,我杀光其他部分,薯条努力吃了一半,实在要命,收拾包包走人。叫车去机场,是我最后的希望,否则只能接受男朋友的方案,Ramze的陪同下去Sabaha

语言依旧是最大的障碍,连airport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的士司机,我只好画了个机场的标识——飞机,他才明白,汗啊!

机场毁掉了我最后的一线光明,只好向男友投降,问了一下,飞往Sabaha的时间和价钱,打道回府。期间很多人问,“Philippines?”“Cambodia?”“NoChina。”我总是给出一个不变的答案,如同晚上去Rajaa家玩的时候,Rajaa模仿我和小寒的样子,说:“NoChina。”一脸的high class的感觉。为什么不呢?因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是炎黄子孙而骄傲,“China”已经刻入骨髓。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