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947

主题

伊春

咱东北啥多?山多,云多,宝贝多!出游来东北,不亏!

[复制链接] 查看:3373 | 回复:1
发表于 2010-7-14 13:2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话说,来黑龙江的友人多是慕冰城之名而来,然而,作为黑龙江的地头娃娃,我不得不说,其实黑龙江的美,您还需慢慢发掘。。。
     众人常说:东北人,痛快!
     这股子豪爽和行侠仗义的本性,其实是有来头的~~(以下是小驴我自己编排的推断,参考了一些资料)

   黑龙江地区是有清以来的移民大省,其中90%以上是关内移民。

   清初,黑龙江地区气候寒冷、闭塞落后,

清政府一度将这里作为“流人”的发配地,不断将形形色色的犯人流放到齐齐哈尔、宁古塔等地。


(PS:我联想吧,这流人中不乏因官府腐败政策含冤受屈的文人墨客、武林豪杰,他们同被流放此地,惺惺相惜,肝胆相照,义结金兰。。。。黑龙江人性格的五味俱全,应该来源此时的融合,同甘苦共患难,无所谓高权,无所谓生死般的超脱,最终凝练了那股子痛快!)


   同时,由于明末连年战乱大量人口随军入关,造成东北地区居民锐减,土地荒芜,百业凋敝。清政府在1644—1668年间对关内流民到东北加以鼓励,实行了《辽东招民开垦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这24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黑龙江的不少地方更是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


   这种局面到1668年后发生逆转。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封禁。黑龙江因地处北部边疆,成为禁中重地。

但200年来并未能阻止关内移民“闯关东”的脚步,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移民如同一股股潜流不断汇入这一地区。


到19世纪中后期,为了加强边疆地区的统辖、开发以及筹措资金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有所松动。

黑龙江土地广袤,人烟稀少,劳动力需求量大,对关内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人口增长迅猛。据统计,1851—1911年,黑龙江人口由20多万迅速增至180万,且发展趋势仍有增无减。


   ......


   大量关内移民的到来,对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新型关东文化的形成,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关内文化发展相对先进,无论清初的流人还是此后不同时期的移民都对黑龙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黑龙江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条件和关内移民的特征,使得无论是关内移民还是当地土著都比较容易接受彼此的文化,人们带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民俗走到一起,共同生活,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移民文化特点的新型关东文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俺们叫平房、小院子、栅栏 有山、有水、有河流




还有来自牡丹江的帅小伙------------韩庚~~~(照片自己想象吧)


出行来东北,绝对超值!


给大伙推荐几款装备,当你在黑土地上迷失,大森林里犯困,搭个帐篷,伴着青松溪流,莺歌蝶语,打个盹儿吧~~~


驴友的不会不知道驴友商城 www.lvyoumall.com ok 祝大伙儿出行愉快~~黑龙江万岁~~O(∩_∩)O哈哈~





   


  



我是你的何总
发帖:4 帖 在线:0 小时 注册:2009-11-6
发表于 2010-7-16 05:32 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