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0

主题

世界新探索----天堂里的拉达克

查看:11379 | 回复:26
发表于 2007-1-19 16:27 显示全部帖子
天堂里的拉达克<br /><br />位于印度北部,中国西藏阿里以西,高山峻岭之间的拉达克(Ladwags)地区,据说就是人间的香格里拉,那儿人迹罕至,仅靠数条小径与外界来往。<br />斯里纳加(Srinagar)历来就以湖光山色著称,拉达克以列城(Leh)为中心,在文化方面很像西藏,什么都像,一声“扎西得勒”也有人能听懂,历史上也的确是土蕃王朝的一部分;斯里纳加的特点是湖,建在水上的船屋更是闻名于世。<br />拉达克在50万平方公里的高山环抱之中,有一条据说是5000年前喜马拉雅山中一位大师开辟出来的小径,经由这条小径步行30天即可进入西藏阿里地区。<br />据说,沿着这条小径的深山幽谷之中,存在着几个与世无争的快乐小村,我们叫它“世外桃源”,外国人叫它“香格里拉”。20世纪70年代,拉达克开始接触外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掌握先机,派人“小走”一趟,宣称拉达克是地球上“最后的香格里拉”。于是观光客跃跃欲试,千辛万苦,仅在首府列城(Leh)小住两天,受不了高原荒野的缺氧与酷寒,连香格里拉的边都沾不上。虽然如此,不畏艰苦的自助旅行者却蜂拥而至,大行其道,试图深入“三十天步程”的小径,一窥“香格里拉”的庐山真面目。<br />1975年才对外开放的拉达克地区的确有世外桃源的感觉,北有喀拉昆仑山脉作为屏障,东临西藏高原,西边和南边与喜马拉雅山脉接壤,海拔3500米的首府列城是拉达克最低的地方。几千年来仅靠数条“小径”在夏季的两个月接触“外界”,而这外界同样是荒凉无人的中国新疆、西藏和克什米尔的高山与雪原。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人有机会保持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状态:平和、尊严,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克什米尔,也只有在列城很少看得到军人。<br /><br />[attach]154123[/attach]
19.jpg
发表于 2007-1-19 16:29 显示全部帖子
在历史上,拉达克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商人聚集地。列城山头上耸立的宫殿遗址,据说是布达拉宫建造时的模仿对象。列城不大,徒步穿越也就40分钟,但闲逛小布达拉的小巷花去你在列城的大部分时间。<br />每天清晨,寺里的歌声把人叫醒,这时的列城是驴子的天下,没人管,就看见它们三五成堆到处转,一会等神牛“上班”,驴就不知去向。接下来当地人也要起来了,第一件事除了去磕头,就是打水,看来列城还没有公共供水系统,水是依靠公用水龙头和送水车来解决的。<br />早上打水是第一道风景线,各种容器排列整齐,好像还有专人负责,拥挤但并不混乱,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站在公共水龙头前看一个姑娘打水,耳边传来清真寺祈祷的歌声,感觉真好。第二天起一大早又去等她,运气不错再看了一遍,如果有时间再去等一天的话,姑娘的哥哥大概就要找你谈谈了。<br />列城附近有不少村庄可以转转,这些村几乎是一个长相:最高是喇嘛庙,下面一圈圈的西藏式住宅,人不多,游客更少,想象成小小拉萨或小小小拉萨就对了。<br />列城的生活水平不高,物价也很便宜,房矮车破,但那里的学生穿得都不错,有统一校服,也有西装革履的。不大的城市里时不时看到漂亮的校车穿行……<br /> 060530-os1-P-030-79_m.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07-1-19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世界公认的香格里拉<br />1933年,英国作家希尔顿•詹姆斯写下《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用他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东方中国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田园——香格里拉。半个多世纪,许许多多的外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大西南,寻找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究竟哪里是人间桃源?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br />1983年,马中欣第一次沿印度旅游进入拉达克地区,发现当地的地名中一些带有[La]的后缀,如祖吉拉(Fotu-La)、佛土拉(Zuji-La)、康当拉(Kongdun-La)。1991年,马中欣再次进入列城,但没得到新的收获。<br />2004年,马中欣第三次进入列城时,意外地得到了一张拉达克地区的细部地图,发现该地区竟有100多个地名都带[La]的后缀,其中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地图上的(Shangri-La)这一名词,翻译为汉语就是“香格里拉”的意思。更为碰巧的是,老马在列城发现一家历史久远的商店,其名称叫“Losthonjon”,中文意思就是“消失的地平线”。<br /><br />
U211P60T4D105904F49DT20050112182719.jpg
发表于 2007-1-19 16:31 显示全部帖子
《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提到的喀拉昆仑山脉应该在拉达克地区,喀拉昆仑山位于新疆与西藏交界的地方,属于中国的西北方向。而争相标榜自己是真正香格里拉的云南中甸、四川稻城等地均在西南方。书中结局部分,主角回忆从曼谷坐飞机西去北方寻找香格里拉时,四人坐的小飞机就根本不可能从巴基斯坦飞到云南,根据当时的航线,真正到达的应该是印度。<br />拉达克与世隔绝,距离文明太远,没有空气、噪音的污染,没有犯罪。那里有清澈的雪水,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还有各种食物和水果,清净,与世无争,固然是美丽的,浪漫的,奇特的。1996年,马中欣专程去了云南中甸。发现中甸就一个很大的喇嘛寺庙、湖、大片的草坪、幽深的山谷,当然地理条件还是有50%与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有相似之处,但中甸的城区则带有喧闹、杂乱,没有宁静、原始之感,尘俗色彩过分浓厚。马中欣说,在拉达克地区,至少能找到90%的景观和习俗与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相似。<br />拉达克地区的旅馆、饭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藏族别墅造型,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色彩,很有香格里拉的味道。而中甸就表现得非常汉化,包括歌舞都不够自然与原始,而拉达克则基本上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br />
发表于 2007-1-19 16:34 显示全部帖子
“香格里拉” 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在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在法语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 云南迪庆最早说:香格里拉就在中甸。紧接着怒江、丽江等地争相说,真正的香格里拉在他们那里;而后四川又爆出一则消息,最后的香格里拉在稻城。<br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香格里拉?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如果有,那么真正的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br />正当中国各地为此争论不休之时,原本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却在临近的印度拉达克地区得到了证实:“真正的香格里拉在印度拉达克地区!”今年10月底,环球旅行探险家马中欣发布了自己用10年时间考证的这一所谓惊世成果。而这个结论正好与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考察的结论相吻合。<br /><br />中甸的地理特征并不明显,难怪在中国一下子就冒出了六七个地方自称香格里拉,这其实是中甸最初影响的结果,因为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如中甸的原形。而拉达克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其山谷、水色、风貌、民俗都是无法复制的。<br />很多人问马中欣,“拉达克”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它在哪里?马的回答很简单:“拉达克是世界公认的香格里拉。”<br />
发表于 2007-1-19 16:36 显示全部帖子
中国仍在继续着香格里拉的“口水仗”<br />1997年9月,云南省向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这里有希尔顿小说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有雄奇壮丽的峡谷、金字塔般的雪峰、明镜样的高原湖泊、碧毯似的辽阔草甸、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安静苍凉的古城……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多种民族、多种宗教的并存,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无不显示出一个远在东方崇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的“香格里拉”。<br />当人们纷纷涌入中甸的“香格里拉”后,怒江州又声称真正的香格里拉在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地处滇藏交界处、汹涌奔腾的怒江大峡深处的丙中洛,境内层峦叠嶂、江河纵横,大大小小的雪峰绵亘,一片冰雪世界。一座高达5128米的“卡娃卡拉”峰,直插云天,呈圆锥的银色金字塔雪峰,神圣而平和,被列为藏区十大神山之首。山高谷低,纵横幽深,险恶异常的怒江大峡谷发峰突兀,山岭叠翠江流曲折,惊涛裂岸,一派雄浑气象。《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曾写到“香格里拉有金矿,盛产黄金”。丙中洛就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自古这里就有“群山蕴宝,众水流金”之说。丙中洛的境内居住着傈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白族等民族,他们分别信奉藏传佛教、基督教,所以现在还有典型的喇嘛院、别具一格的欧式基督教堂的存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并存,正是“香格里拉”的一个重要内容。<br />
发表于 2007-1-19 16:36 显示全部帖子
香格里拉真的是在怒江州的丙中吗? 丽江地区却有不同的看法,并宣称香格里拉就在丽江,且找到足以说服人们的有力佐证。理由是被西方学者誉为“纳西学之父”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旅居丽江长达27年之久,以毕生精力研究纳西族的东区文化,丽江的文化、地理、动植物,且写成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书中用较多篇幅记录了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br />而且称丽江的“香格里拉”比中甸和怒江地区更像希尔顿笔下的“蓝月亮的山谷”,蓝蓝的湖泊,宽阔的草甸和喇嘛庙。这里的雄古村还有参差错落的农舍,葱茏的翠竹,成荫的栎李,一派田园景色。在雄古村中还保存有清代光绪三十四年的石碑一方,上面“香各(格)里拉”的字迹仍十分清晰,足以说明香格里拉在丽江。丽江境内的玉龙雪山,巍巍雪峰绵绵35公里,积雪终年不化。雪山中的峡、湖泊、草甸、雪峰,无一不流露出“香格里拉”的风采。<br />就在各地争炒香格里拉时,最近,四川的稻城县又爆出一则消息,最后的香格里拉在稻城。据称,这里的雪峰、峡谷、草原、湖泊、寺庙,还有恬静的村庄更像希尔顿笔下的人间桃源。位于稻城境内蒙古自治区“雪域神峰”小贡嘎雪山,直插蓝天。主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为四川省第五高峰;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菩萨,海拔5978米。<br />据说峰名都是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所封。三座终年冰皑皑的雪峰,一尘不染,那样恬静、那样慑人心魄。雪峰上交错着条条冰川,雪峰中生长着繁茂的森林,雪峰下滋长着肥美的草原。在萨内日和央迈勇两座雪峰之间,还有一个闪烁七彩光韵,色泽变幻无穷的美丽湖泊,剔透清澈如同翡翠,又像夜空中一弯月牙儿镶嵌在雪峰之间,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人宛若置身于仙境。除此之外,还有那村庄里和平相处的人们,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多像世外桃源,稻城境内的“香格里拉”,是一处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圣地。<br />目前,西藏、青海等地也在说……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或者根本就只是一个童话?人们为之兴奋,又感到迷惑。但是,不管这世上有没有香格里拉,也不管香格里拉在哪里,这说明人们对旅游开发与文化挖掘的高度认识,也同时说明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无论是真正的香格里拉,还是最后的香格里拉,只要我们心中有香格里拉,哪里都是香格里拉<br />
发表于 2007-1-19 16:50 显示全部帖子
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与皮尔本贾尔岭的群峰之间,在印度次大陆中有“快活谷”之誉。它曾是英国和蒙古统治者的夏季避暑胜地。爱尔兰诗人托玛斯•摩尔(Thomas Moore)视之为“人间天堂”。传说莫卧尔王朝的皇帝沙•贾汗临死时,有人问他死前的愿望,他答道:“我只要克什米尔”。 <br />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克什米尔分别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其中印控区是旅游胜地,虽然战争和动荡使得近年来去那里的游人急剧减少,不过印巴和平的转机又给那里带来希望。 <br />印控克什米尔包括三块区域:一是拉达克(Ladakh),首府在列城(Leh);二是斯里纳加(Srinagar),它是克什米尔的夏季首府;三是克什米尔的冬季首府查谟(Jumma)。 <br />拉达克就象我国的西藏,什么都象,一声扎西得勒也有人能听懂,历史上也的确是土蕃王朝的一部分. 斯里纳加的特点是湖,主要是达尔湖和较小的纳金湖,建在水上的船屋更是闻名于世. <br />190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描述列城时说:“这是一个晴朗安静的早晨,和煦宜人的阳光透过杏树叶照射过来。我们骑马走到接近印度河的时候,斯匹托克(Spittok)到了。在斯匹托克寺不远处,道路转到河流的另一边,一直通向列城。我从那里便隐约看到列城被一片葱茏的绿色簇拥着。城中有许多杨树和柳树。树丛中有一座石头砌成的房屋。……” <br />30年前才对外开放的拉达克地区的确给人世外桃源的感觉,北有喀拉昆仑山脉作为屏障,东临西藏高原,西边和南边与喜马拉雅山脉接壤,站在列城抬眼一望,四面全是高山。海拔3500米的首府列城其实是拉达克最低的地方。每年的11月到4月这里交通断绝,一般都没有游客来往。在部队林立的克什米尔,只有列城很少看到到军人的踪影。如此特殊的环境也决定了当地人有机会保持他们自己的生活状态:平和,尊严,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发表于 2007-1-19 17:12 显示全部帖子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一部名为《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的小说,书中创作出一个名叫“蓝月”的狭长山谷,一个位于山谷高崖处的名叫“香格里拉”(Shangri-La)的汉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记的喇嘛寺,以及山谷尽头一座叫做“卡拉卡尔”(Karakal)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的雪山。书中这个隐秘的小世界后来被人们统称为“香格里拉” 。<br />小说梗概如下: <br /><br />  大约20世纪30年中期的某年,靠近英属印度的某国一个重要城市巴斯库尔(Baskul)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副领事马林森、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该地,前往当时英属印度境内的白沙瓦。 <br /><br />  但他们被假冒的飞行员劫持到荒凉的西藏高原某处。在一个能说英语的中国老人的带领下,他们翻越险峻的山路来到位于峭壁上的一座名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喇嘛寺治理着有数千居民的“蓝月山谷”。当地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特点,那里的人们在“适度”(Moderation)原则下和谐生活着。 <br /><br />
发表于 2007-1-19 17:13 显示全部帖子
“香格里拉”的居民普遍长寿,不过他们一旦离开此地,就不再长寿乃至立刻死去。“香格里拉”喇嘛寺积聚了东西方文明的众多珍宝、书卷、器物,寺中人个个都有高深的文化修养。在与康威多次交谈之后,“最高喇嘛”在去世前将“香格里拉”的领导权交给康威。美国人巴纳德和女传教士出于各自的想法也决定留下来。 <br /><br />  唯有坚决不认同“香格里拉”的马林森,利用康威性格中的弱点,诱迫康威同他一起出逃。康威在纷乱的世界上辗转流离一段时间后,决心重返“香格里拉”。但是,“香格里拉”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记,也不为人知,康威如何才能在茫茫藏区找到前往“香格里拉”的秘密通道?小说在悬念中结束。 <br /><br />  并非一流作家的希尔顿通过该书留给世人两大遗产:一是对“香格里拉”的乌托邦想象,一是由于小说中大量看似真实的线索而留下的一个巨大悬念——“香格里拉”究竟在哪?二战期间,有人问罗斯福总统美军轰炸日本的飞机从哪里起飞,罗斯福说:从“香格里拉”。这大概就是“无可奉告”、“不得而知”的意思。 <br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