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967

主题

单车技术

单车知识大全

查看:360709 | 回复:349
发表于 2007-2-7 17:23 显示全部帖子
注:我手上的资料全部来源于个个论坛,只为跟大家分享,希望得到原创者的支持,

怎样选购好的单车选择自行车的主要是一看是不是好的车架,二看是不是好的零件组成,三看组装技术好不好。将这三个因素科学地加以组合后,才能算是一辆好的自行车。
一、车架:

1.车架是什么?

  车架相当于人的骨架、有了车架才能装上各种自行车零件。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根据管材的长短构成的角度等影响整体自行车的特性。比如,直线骑行较好的自行车、易转的自行车、骑行舒畅的自行车等,决定这些因素的很多都来自于车架。

2.怎样才能算是好车架?

  轻、牢、弹性好等是车架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要看各个车架生产厂家的工艺。如设计的车架是否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特点来设计、焊接工艺是否成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外观、强度和弹性。还有较重要的就是喷漆,好的车架喷漆均匀,而且喷3-4层的漆。别小看喷漆,好的喷漆可使自行车容易保养、不易生锈。如果使用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车架来装车的话、就有可能生产出不能直线骑行或不易转弯的自行车,或很快就退的自行车。

3.车架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最多的是铁车架,但是,铁车架也分成铬钼钢、高强钢、普通钢等在铁中加入其它万分的车架,加入了这些其它成分后,可以做成比如较薄的管材,使得整体车架变轻。最近,在不减低强度的基础上,出现了采用铁以外的材料的车架,比如铝合金材料。以自行车比赛中有使用钛金属炭纤维材料的车架。

二、零件组成

1.什么是自行车零件

  装在车架上各种各样的零件都有其各自的作用,比如,刹车是为了让自行车安全停止;脚踏是为了将动力传到车轮等等、生产和销售这些零件的专门工厂称为自行车零件制造厂商、有名的零件厂商每年都开发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又提供给各大自行车制造厂商、然后出现在市场上。

2.怎样才是最好的自行车零件?
  简单的讲就是既轻又牢固,而且性能要好。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自行车骑起来才轻松、安全、方便。但是要达到所有的以上条件,就需要好的材料。所以,自行车零件往往是左右自行车价格的一个具体因素。最好的就是能够参加奥林匹克自行车比赛的零部件。不管是强度性能还是重量上都采用了最好的材料。

三、组装技术

1.组装技术
  好的零件如果组装不好,就会象既没经过建筑设计师经心设计,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建的房子一样,使您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它会倒塌。所以,如果你不想买了以后后悔,就应该了解这些知识。

2.自行车的舒适功能

A.变速器?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自行车装有变速器是为了可以加快骑行速度,其实人能够发出的力最大只有0.4马力。变速器是为帮助人们将这最大马力轻松地发挥出来的工具而已。

B.变速器有什么好处?
  一般自行车都在城市内使用,城市内其实也有很多斜坡。比如有时您骑车时会感到脚踏突然变沉,用眼睛无法判断的斜坡往往比较多。在此时,变速器的作用就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如果有变速器的话,此时只要能换成较轻的齿轮即可轻松自如的骑行。当然,同样可使用在逆风的时候。

  变速器的优点还在于,它可帮助您在体力不佳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您的体力消耗。比如感冒时,体力消耗不能过大,所以如果您骑车时选择较轻的齿数比骑行时就会很轻松。还有女性身体不佳时、学生应试疲倦时、年纪较大者都可灵活地使用变速自行车。所以变速车的好处确实是太多了。

C.以前的变速系统需要微调整(现在也有一部分的变速车需要微调)、但随着SIS(SHIMANO INDEX SYSTEM)机能的开发成功,使得很多的自行车上都装配了SIS系统,变速时只要按动变速把即可随着“啪啪”的响声而完成变速,所以已经不用再担心如何操作了。

D.骑行时不知道现在在第几变速段?
  现在在变速把上都有数字显示器、只要看一下数字显示器即可,最新产品中还有采用了电脑液晶显示的FLIGHT DECK电子显示系统。此显示系统还可显示时间、平均速度、骑行总距离等17种的功能。

E.内变速和外变速
  在了解他们之前,有必要知道内变速和外变速的概念。简单的讲外变速是指将变速器装在自行车的外部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存在,而内变速是指暗藏于后花鼓中的内藏式零件。

  外变速直接呈现于外部,直接接触外部空间。内变速却暗藏于内部,不直接接触外部空间。这样,外变由于设计的空间较大,变速的范围也较大,多用于山地车。但由于接触外界雨水、泥土、油污等,所以必须定期地清洗保养,而内变速就不用定期的保养,但内变速由于设计的空间有限,所以,变速的范围较有限,一般都用于在城市内骑行的轻便车为多。

F.为什么内变速车现在还未普及?
  国内市场由于消费者还未能体会到内变速的魅力,所以现阶段还未普遍,但在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内变速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在日本50%的自行车都是内变速车)。当然理由就是不用维修。最近的新产品中还有通过电脑感应和微型马达来自动进行变速的全自动内变速系统。

G.刹车很重要的零件
  刹车的好坏关系到您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刹车力和刹车的制动时间是决定刹车好坏的主要因素,所以刹车制动性能好,所用操作力轻是很重要的。在日本市场有一种较普遍的罗拉式刹车,除在雨天也能象平时一样得到满意效果外,刹车时不会有噪音,并且不维修。

四、什么样的自行车最适合您呢?

  首先是看您骑自行车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上班、上学、买东西的话使用一般的轻便车即可,最好是比较大的篮子,可放书包什么的。还有如有条件可买内变速的车或外变速的自行车。

  如果您骑的路上有斜坡或桥,您又觉得上坡、上桥得累很麻烦的话,您不应该选择有变速器的自行车。
如果您骑的路上不是平坦的铺装道路时,您就应该选择较宽的轮胎和有变速器的自行车。

  如果您一天骑行的距离很长的话,您就应该选择带变速器且轮胎较窄的自行车。如果是短距离的话就应该选择轻便车。

  如果您所处的地方经常下雨,您就应该选择带挡泥板的自行车,如果夜间骑行机会较多的话,就应该选择带车灯的自行车等等。

  在自行车店往往有很多种的外观、颜色的自行车,所以,在您去自行车店前,最好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自行车确定焉,然后再到自行车店去购买。
8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2-7 17:24 显示全部帖子
碟刹和V刹的区别(转帖)首先拍死的一个观点就是碟刹比V刹要好,要高档──似乎大部分对于运动自行车陌生新手往往认为碟刹一定比V刹要好, 我们听到过这样的话:“都2000多的车了,还没有碟刹”───这样的话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看看不论是国外的比赛还是国内的专业比赛,如果是晴天的比赛,V刹车还是占了大部分的,当然目前也有碟刹车增多的趋势,但是对于大部分休闲骑行和不参加业余级别比赛的车友的来说,V刹尤其是好些的V刹还是够用的,当然对于喜欢下坡,喜欢剧烈骑行,喜欢摆酷的车友碟刹还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碟刹还是V刹的取舍本身我们还是建议顾客从使用的角度从自己的预算来选择更加合理一些。
1 先从设计上看看区别
碟刹是通过夹器(或者叫做卡钳)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盘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运动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除非玩攀爬这样的要求立刻抱死的技巧性自行车运动。
1.1 重量
只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低价位的碟刹车要比V刹车车重800g到1kg左右,高档车差距要小些。单独列出重量,可以看出这对于骑行还是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
2 工作特性上看区别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说是铝合金车销工艺的边,低档的是抛磨的边,所谓的车边和抛边,车边的更好一些),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比如我们下到黄马岔路口的时候你用手摸一下车圈,也是非常烫,这样的温度下刹车的力道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盘片(一般是钢制的,高档的也有铝合金制的)和碟刹摩擦块儿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非常强劲了,和汽车和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 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要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随着热量的增加的衰减也比V刹车要好些。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2-7 17:25 显示全部帖子
车架产品导购小常识!车架产品导购小常识

『前言』

车架是一台车的灵魂,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这个重要部件的错误配置,可让整太车子即使花费了很多的零件投资,也搞出的是一个很失败的作品,所以车架的尺寸类型选择正确至关重要。

『车架的尺寸问题』

车架的第一关键是它的尺寸一个车架必须符合一个车手的身高臂长等,才能称的上是真的合适。

太小的车架容易为了调整到合适高长度,而将立管坐杆搞的太长,从而让这些零件的强度风险更大,因为越长的暴露会导致越长的杆杠效应,摔车时坐杆在长杆杠作用下容易断裂弯曲,甚至是撬裂车架,而颠簸时太长的立管也可能断裂,并且这些太长的零件如“立管”容易导致重量的上升和钢性的下降,并且也会发生类似坐杆的问题,太长立管还容易导致把横重心过度位于前轮轴的前方,在下坡时容易有前翻的危险。

太大的车架也会产生一些反面的问题,比如立管太短的越野车会导致爬高角度坡时容易翘头,在580mm短横把时,车前轮动作过灵活,而不容易控制,坐杆放的太矮整体也不美观,并且尤其是越野车,在丘陵环境高低度变化大时重心不能更有效的调整前后的重心。

车架测量尺寸图解:


『车架的类型选择』

而选购车架的另一要点就是使用在不接近环境下不同的类型。

比如用于爬坡环境的公路或者山地车架,对车架的钢性,重量,都有很高要求,所以这种类型的车架,就必须有圆而坚固的立管和斜管,五通必须坚硬,重量必须相对的轻。

而用于平地的车架则需要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比如扁身水滴型的斜管和立管,车架的重量只要不是太重就好。

用于旅行的车架还需要考虑到车架对负重及舒适性的要求,所以车架不适合考虑太轻的,车架必须能装用于载重的后货架,车架最佳的材料选择可以是那些钢钛的车架,因为抗金属疲劳和弹性都相对的更好。

『车架的口径规格和其它零件的匹配问题』

选购车架另外一点就是口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将旧车升级上来的,口径如果不配套将会导致许多旧零件不能使用。

首先口径中较复杂也不复杂的是前叉口径,大多数自行车使用两种口径的前叉,一种是28.6口径,这种口径的前叉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可配套28.6口径使用的普通碗组,或者是目前大多数的41,41.8,44口径的车架,而我们所有的山地车前叉和山地车车架都是采用这一口径规格。

公路车目前个别款式还在使用到25.4的细口径前叉,但是更多的产品已经也改成和山地车一样的28.6大口径了,如果原来的车怀疑是小口径的,那就必须测量后再确定购买什么样的车架了,测量的方法有条件时可以使用游标卡尺直接卡量前叉上管,如果没有游标卡尺,可以通过透明尺目测大概尺寸,因为25.4口径和28.6口径可以通过透明尺目测出大概的大小差异,所以也不困难。

前拨口径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山地车前拨有28.6,31.8,34.9这3种口径,其中31.8和34.9是使用较多的,28.6在一些老式的钢钛车架上偶然有,铝车架因为管壁厚度大,一般难以做出这样的口径。另外某些如s-work的车架是采用下拉式前拨的,我们有配套的前拨,但是车架升级的用户如果选择错误可能原来的前拨就没有用了。

公路车也有山地车这三种口径的前拨,但是34.9除了我们目前碰到几款opeak车架是用到这个口径的,其它大多都是31.8口径,28.6口径也有很少的车架是使用的,公路车还有一种挂耳式前拨,这种前拨应用的车架现在也越来越多。另外公路车有三片式前拨和两片式前拨之分,三片式用到很少,但是可以向下兼容两片式牙盘进行变速,但是如果原来的车用三片式牙盘,那就必须一定使用三片式前拨了。

车架的坐杆和坐箍也是需要注意口径的配件,现在大多数车架都较统一在27.2的口径,个别老式钢架也会使用到一些不同的口径,比如大名铬钼钢车架使用较多26.6口径,而兰翎的钢架较多使用26.8和27.0口径坐杆,其它一些铝架则会有一些更奇怪的口径,如31.2,31.8等,口径可以用游标齿测量是最准确的,如果没有,那可以用直尺在立管的圆面正中进行侧量,不过需要比较仔细,因为如果不是在圆的中心,那就很可能导致尺寸有偏差。


山地车和公路车的后叉宽度是有区别的,通常山地车是135mm的后轴,而公路车使用130的后轴,但是这个标准是可以互相兼容的,我们自己的山地车架就一直是使用130轴长的花鼓,使用4年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而我早期的公路车也在使用lx的花鼓,但是一样很正常,不配套的轴长唯一的问题就是回在拆装车轮是要稍微的撑开车架或者旋紧快拆。

车架的中轴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通常我们销售的几乎所用车架都是采用日规中轴,个别进口车架,尤其是为了兼容cp套件的公路车,常会使用意规中轴,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结束语』

我们写这偏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给予大家挑选车架时有更正确的导向,也希望正准备采购车架的朋友能完整的看它。

由于篇幅较大,难免可能有不完美及错误之处,我衷心的希望大家在发现不完美之处后留贴及指出,这样我们将慢慢探讨,共同完善这篇文章,让它成为给新手们更准确帮助的好文章。
发表于 2007-2-7 17:26 显示全部帖子
自行车日常保养七个小窍门1.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各部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以防零件松动脱落,滑动部位应定期注入适量机油,以保持其润滑。

  2.车辆被雨水淋湿或受潮后,电镀零件应及时擦干拭净,再涂上一层中性油(如家用缝纫机油),以防生锈。

  3.涂罩光漆的零件不可抹油揩擦,以免损伤漆膜,使其失去光泽。

  4.自行车内外胎及刹车橡皮都是橡胶制品,应避免接触机油、煤油等油类制品,以防橡胶老化变质。新车胎要打足气。平时车胎打气要适当,打气不足,外胎易折裂;打气太足,易伤车胎和零件。正确的做法是:前胎应少打气,后胎宜多打气。冷天应打足气,热天打气不宜太足。

  5.自行车载重要适量。普通自行车,载重量不得超过120公斤;载重自行车,载重量不得超过170公斤,由于前轮按设计只承受全车40%的重量,因此不要在前叉上挂重物。

  6.骑车速度要适当。起动不要过猛,遇到不平的路面要慢速行驶。

  7.自行车不用时,应放在干燥通风处,以免锈蚀;同时,车胎要打足气,以免车胎被长时间挤压而裂开或变形
发表于 2007-2-7 17:26 显示全部帖子
骑自行车的必备装备有哪些骑自行车饱览名山大川、乡村田野、泥泞小路,放飞我们的心情,这就是你渴望的,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林荫大道、每一片土地,正因为你跋山涉水的旅途,在你车轮的转动下,带动你前进。

自行车是机械零件的组合,车轮面对的是道路,在你的旅途中也一定会出现抛锚,比如车胎扎了,链条断了,闸线断了。。。,这些现象并不会一定会出现在你的身上,这毕竟是意外,但是万一出现,就会影响你美妙的骑行,然而对于看完这篇文章后,准备充足的你,又怎么会被这样的意外事情难倒呢?

自行车毕竟是机械零件的组合,轮胎也是要时时刻刻的面对各式各样的路况,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当的自行车工具会成为我们在骑行中最得力的帮手。

现在市场上可以供我们选择的工具有很多,工具的使用,对于外出旅行来说,它的目的当然就是以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便利、功能多样化为目的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工具和装备,好!我们就在他们的阵列中来一次大检阅吧。

我们的旅行要求的是必备,而且携带的工具数量越少、重量越轻才是最好的。那么哪些工具才是公路自行车旅行外出的必备工具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1、备用内胎:一个或两个适合你自行车使用的内胎

2、翘胎棒:一般是两根,可以帮助你把外胎扒下来,换上备用的内胎

3、冷补胶片:至少带上五个,这是一种不用打磨、剪切的产品,快捷使用

4、冷补胶水:把你内胎上的伤痕不平的得力帮手

5、打磨片:打磨你的内胎,使它符合粘接条件

6、便携气筒:让你的车轮在跌倒的时候重新站起来

7、截链器:在你掉链子的时候,可以帮助你继续前进

8、组合工具:它是个多功能的利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我们按照上述的八种工具来详细的说明一下,先来说说备用内胎,在你扎胎的时候,你没有备用内胎,那么你只能是不好现在被扎的内胎,然后继续前进,如果你使用备用轮胎你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体力,换下被扎的内胎,留到你回家或者是夜间住宿的地方修补,当然如果你很不幸的话,遇到第二次、第三次扎胎,你就要在路上来修补它们了。备用内胎在选用的时候,你需要注意它的规格是否符合你的自行车,气嘴是否可以符合你的便携气筒,不同规格的车轮、外胎会有不同规格的内胎来和它相兼容,只要你按照你自己的自行车内胎来购买,那就不会有错了。气嘴的选择上,在其形式上,有三种,一种是法式的,第二种是英式的,这种形式的气嘴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的自行车都是这样的气嘴,配备橡胶的气门芯,另一种是美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嘴,不同的气嘴配备不同的车轮、不同的气筒,所以你要选择的气嘴形式也要和你的车轮相符合。再有就是气嘴的长度,因为不同的车轮,车圈的高度是不同的,这也就需要配备不同长度的气嘴。一般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内胎主要是台湾的正新和建大轮胎,当然还有米其林这样的国外品牌。只要选择到可以符合你自己使用的内胎就完全可以了。

翘胎棒,为什么是两个呢?因为在你扒外胎的时候,外胎和轮圈的边缘结合得很紧密,需要用其中一个把外胎翘开固定,下一步再用另一根来继续后面的工作,这样你就可以顺利、轻松的将外胎扒下来了。翘胎棒,一般来说,其材质优工程塑料、金属(钢)两种,工程塑料的优点是重量轻,缺点是没有金属的力量大;钢制的翘胎棒,自然是重一些,但是从力量的角度来看,更占优。翘胎棒的作用是独立的,后面的内容会介绍一种可以替代它的。

冷补胶片,这种胶片是用于冷补的粘结,所以叫它冷补胶片,这是一种厂家处理完善的产品,你可以不用打磨它,因为它是干净的,不需要再打磨,它的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保护纸,起到隔离的作用,在你使用它之前,这张纸是用来隔离其它异物的,在你使用之后,你不要撕开它,因为它可以很有效的隔离冷补胶片和外胎衬里之间的粘合的。第二层就是冷补胶片自身了,它在隔离层的保护之下保持自身的清洁,本身也是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第三层,锡纸,和第一层的保护纸一样,其作用也是隔离、保护冷补胶片,使用的时候,当你在准备粘结的时候,将这一层的锡纸轻轻的撕掉就可以了。

冷补胶水,用来粘结你的冷补胶片和打磨好伤处的内胎,一般都是在你购买盒装冷补胶片的时候,盒子里面附带的,在你使用完之后,也可以单独购买,一般都是铝制管状结构,携带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过分的挤压,如果出现泄漏可是糟糕的事情。使用的时候,根据打磨的面积大小挤出适量的胶水,然后用干净的手指将其抹匀,等待晾干之后,即可将冷补胶片的第三层锡纸撕掉,将其均匀的粘结在内胎的伤处。

打磨片,作用就是将你的内胎伤处打磨到适于粘结的程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粗砂纸,另一种是钢制的,当然为了使用更加方便,你可以选择自制,把钢制的打磨片固定在某一个得手的物体上,例如:木头块。

便携气筒,虽然是便携的,但是只要使用得当,也完全可以胜任充足气的工作。便携气筒一般都具有全兼容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对付美式和法式气嘴,他们的转换形式有推拉式和拆换式,常见品牌有法国的Zefal和德国的Sigma。材质主要是在气筒筒身上,有工程塑料和铝合金两种。充气方式上,有脚踩式和手揣式,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便携气筒的固定方式,多为水壶架侧面安装配套管夹,也有直接固定在车架上,最新款的还有使用橡胶带捆扎固定的。

截链器,作用是可以拆开你的链条,当然也可以安装。选择的关键在于顶针,因为使用的时候,顶针承受的力量很大,需要具备足够的硬度、韧性,一般的选择会有台湾LIFU、日本SHIMANO、美国PARKTOOL。

组合工具,这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将很多的小工具功能都集为一身,大大的减少了繁琐性,更加便于携带,所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利器。它集合了常见尺寸的内六角扳手,一字、十字改锥,小尺寸扳手,辐条扳手,翘胎棒,更有甚者,提供了截链器功能。

好了,有了这些方便、上手的工具,我们的旅行就会顺畅无阻了,心里面是不是感觉到更踏实了呢?当然在你上路之前,最好先熟悉它、使用它,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我们已经把车武装好了,人呢?我们自己也要武装起来,好!马上就来。

骑行活动首要是保证安全,所以第一个就是头盔,选择一个合适你的头盔,可以使你变得更帅,怎样才是适合的?带上去头盔的盔沿在你前额的眉心处,头盔不会在你的头上转圈,不会前后左右的旷动,不会有夹紧的感觉,而是轻松自然的保护你的头部,透气性能自然也不能忽视,气孔越多,透气性能也会越好,但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这不是定则,因为有的头盔虽然透气孔不多,但是气透气性能在设计上一样可以达到。头盔是保证人体安全的第一装备,所以正规厂家的头盔都会有相应的标准认证标识,例如: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或Snell基金会,通常还会有一些国际、国家或地区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标识。

骑行服装,其作用是帮助你排汗,使你的身体感觉到干爽,从夏季服装来说,一般都是短袖的类似于T恤的上衣和短裤组成,材料多为聚酯(Polyester),也会有一些大公司的专利材料,例如美国杜邦公司的莱卡(LYCRA),COOLMAX等,衣服多为紧身,目的是减少风阻,减少和自行车剐蹭。上衣为骑行考虑前面比后面短,后面还会有三个储物兜,可以存放重量不大的物品,非常方便。你可以在骑行的过程中就可以用手自由取放物品了。短裤,都会有垫裆,增加骑行的舒适程度。

水壶,这可是必需的,水是生命之源,怎么能缺少它呢?一般水壶的容量有600、750、900毫升这样几个,如果你的自行车可以安装两个水壶,那就再好不过了。水壶嘴的设计也是专门为骑行准备的,可以保证你很方便的在骑行过程中,取出水壶,喝水的时候,只要一只手和嘴的配合动作就可以了。记住!骑行中喝水的时候不要妨碍你的视线。

眼镜,用于自行车的眼镜,必须符合防紫外线、不破碎、透气性能佳、贴脸设计的条件,防紫外线一般都是标准的UV400,不破碎是要求在受到撞击的时候,不会伤害到人体,透气性能佳是为了保持你的视线清晰,贴脸设计是为了防止异物进入你的眼睛。

手套,提高你骑行中手部的舒适程度,在摔车的时候,可以起到保护手部的作用。夏季使用的是短指,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你的自行车。

车座包,前面说的必备工具出了气筒都可以放进去,当然如果包的容量够的话,还可以装其它的物品。

骑行外出所必需的工具和装备已经大致的介绍完了,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你骑行安全和顺畅旅行的物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挑选,更可以选择其它自己需要的装备或工具,因为它们都是你的好帮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2-7 17:28 显示全部帖子
自行车长途旅行准备...这里所说的长途自行车旅行是指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或时间上不少于一个星期。在进行自行车长途骑行前应该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选车。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车,这是专为长途自行车旅行设计的。该车前后均有车架,21-27速,可载重150公斤(含骑行者体重),且车胎可根据路面、载重情况自选,从1.25-1.5(指粗细)都有。这类车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只是私人手里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替代全地貌车的是山地车型中的一种(它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长途旅行的问题):26英寸,21-27速,可载重120-150公斤,车胎从1.5-1.75之间任选,有后架,可加装前架,水壶架有3个(当然还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弯把27英寸细纹旅行车,车带宽度为1.25,有后架,骑上它很轻快,适合载物不多的长途旅行。
  二、调车。一般自行车旅行是边骑边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适。按这个要求调车。车座:以骑行者的腋部放在车座中间,用手去摸轮盘轴心部,以摸到为准,这就是骑行者正确的车座高度。车把与车座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好,高低在半寸之间。检查一下传动是否连惯,前后制动是否灵敏。可在前后带内胎里放一些补漏液,如有漏气,要检查并拔除刺入物,将破孔朝地,充足气就可以自动补带。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内带与外带之间放一条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些工作做好了,这辆车就不会在路上给你添麻烦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备得充分,车也调整正确,那么在路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为防万一,还应带一些与你选用的自行车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锉、多用搬手、旅行气筒(可架车上)、胶水、剪锉好的小块胶皮,内带、外带各一条,以备应急。
    四、服装。一般长途自行车旅行多选择夏天,那最好选用短装骑行服,它的优点是紧身,不额外增加阻力。骑行裤内有真皮垫,或仿真皮垫,防磨、透气。如果是雨季,当然少不了防雨设备。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骑行服是既保温又挡风还防雨,最适合去气候多变的地区,当然价格较昂贵。如果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也可穿高弹力的平滑短裤。直接与身体接触,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装。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内衬一两张报纸,保温效果极佳。为了防风和小飞虫,还要戴上骑行眼镜。无色的,适用于阴天;有色的,可防阳光直射;还有浅黄色的,是为夜间设计的。头盔,有些外国人喜欢在旅行时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实自行车小帽更实用,更舒服,经济实惠。骑行手套是为了防滑防磨,这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脚套除了能帮助你有一个正确的放脚姿式外,它还可以帮你节省体力。当然不会用或者用不习惯者不如不用,不然会造成紧张,反而不安全了。
  五、骑行。上述可称为硬体,骑行是软体,所以掌握正确的骑行技术很重要。掌握骑行速度,以鼻吸鼻呼为准备。在乾燥地区旅行,可在鼻腔内适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乾燥,保障呼吸顺畅。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强度大了,或是累了。这时应当减速,调整变速器。上坡下坡时,使用变速器不要一下变好几个档位(常见不太会用变速器者常这么用),这样会一下不适应,更累。下坡可放松一下身体,溜下来。如果太陡,速度过快,用后闸制动减速。不是紧急情况,不要一下把闸抱死,不然外带损失很大。最后,在做长途自行车旅行之前,最好利用节假日做些一两日之内的短途自行车旅行,以便逐步适应。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2-7 17:28 显示全部帖子
如何骑自行车骑乘姿势
     自行车是一种人力车,它的行进速度除了车子本身性能的影响因素外,人的体能也是另一主要决定自行车行驶速度的要素。然而骑自行车真的只要体力好就可以骑得快吗?也许一个体能好的骑士可能会骑输一个体能比他稍差的人,发生此种状况有一种可能就是骑乘姿势的问题。任何运动中姿势都是运动表现好坏的主要因素,在自行车运动中,没有正确的骑乘姿势,就几乎不可能会有太好的成绩。以下就自行车骑乘姿势的调整作逐一的介绍。
一、坐垫高度
     坐垫的高度影响着脚部踩踏的伸展程度,高度太低的坐垫高,使得踩踏回转时腿部肌肉无法得到充份的伸展,因而无法作有力的踩踏,容易造成腿部疲累。如果坐垫高度过高,则同样会减低踩踏的施力,同时由于踩踏时肌肉过度伸展,还容易造成腿部抽筋甚而造成运动伤害。以下公式可作为决定坐垫高度的参考:
跨下长×0.885=大齿盘中轴至坐垫上缘的长度(沿立管测量)
     以公式算出来的坐垫高,因个人的踩踏习惯不同,可作些微的高低调整,大约可上下调整一公分的差距。
二、坐垫前后位置
     骑乘自行车运动时除了双腿向下伸展的幅度外,还有一个影响踩踏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踩踏时双脚前伸的幅度。坐垫位置偏后会造成脚部过度往前蹬踏使得踩踏回转顺畅度变差且力量减弱,若是坐垫位置过于偏前,则会造成大腿无法自然向前伸展而减低踩踏效率。决定坐垫前后的方法是,坐上坐垫,脚掌踏在踏板上,踏板转至曲柄与地面水平,将脚姆趾根部的关节骨调整于踏板轴上方,此时从侧面看膝盖前缘向下的垂直线应该与踏板轴呈一直线,此时您的臀部与脚部处于最佳的相关位置踩踏最有效率,反之若是膝盖偏后则将坐垫向前调整,膝盖偏前则将坐垫向后调整。
三、把手与坐垫高低差
     一般人常会直觉的认为骑车弯腰驼背会腰酸背痛骑得更累,可是偏偏每个选手都是弯腰驼背的骑车,难道他们都不会腰酸背痛吗?显然一般人的想法错了,要不然难道选手都疯了不成?我们作个实验,您现在站直上身用力以脚向下蹬地面,跟你弯下腰用力以脚蹬地面,你将会发现弯下腰蹬踏的力量远大于站直上身时蹬踏的力量。同样的骑自行车的踩踏也是一样,弯下腰要比坐直身驱来的更有力踩踏,但这里所谓的弯腰并不是真的去弯曲你的脊椎,而是挺直你的背,以大腿骨与骨盆连接处作为弯曲点,如此就能很自然而有力的踩踏,在自行车骑乘上能造成此种姿势的方法就在于坐垫位置高于把手。
     当车架的尺寸符合骑乘者的身裁时,坐垫与把手上缘的高低差距最小以四公分为起跳点,身高越高手越长的骑乘者,坐垫把手的高低差距也越大。如果坐垫把手高低差小于四公分表示车架对于骑乘者太大,若是坐垫把手高低差过份的大(例如坐垫拉得超高)就表示车架对骑乘者太小了。至于坐垫把手高低差多大才算合适,通常是以骑乘者身体的协调感及舒适感为准。通常刚开始骑乘者的坐垫把手高低差不会太大,随着骑乘者经验的累积,骑乘姿势会越来越像选手而达到一较佳的坐垫把手高低差。
如何踩踏
     乍看之下「如何踩踏」这会是甚么问题!难道有人骑自行车不知如何踩踏吗?从自行车「运动」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大部分的自行车骑乘者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率的踩踏踏板的,这其间的差别就在所谓的「有效率」。 踩踏板跟有效率的踩踏板是很不一样的,一般的踩踏只是让自行车能够前进,而有效率的踩踏板是要能维持运动时的高速,甚且能随时作出攻击式的加速,或是对行进集团突如其来的加速作出跟进的反应。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关键就在踩踏的转速(rpm 每分钟回转数)。其实自行车前进的动能都是来自踩踏的转速,就像汽车的引擎转速一样,必须在一定的转速以上才能发挥马力的输出,而骑自行车发挥马力的踩踏转速于平路段通常是每分钟90~120 转,在爬坡路段则是每分钟70~80转。不论在甚么路段,转速不足时就无法输出足够的动能,此时自行车骑起来会有拖重感,怎么骑都骑不快,爬坡一直失速,平路也快不起来。但是若是骑乘时转速过快,则会有浪费力气在拼命转动双脚的感觉,很容易喘不过气来,也很容易脚酸。因此练习自己的踩踏转速就成了自行车运动的首要练习项目。
如何变速及安全骑乘 单车安全骑乘
     许多人常抱怨,道路汽机车太多、不安全不适合单车骑乘。其实就算将整条公路划为自行车专用道,就成了单车骑乘的天堂了吗?其实未必,一条单车专用道并不能保证单车骑士不会彼此相撞、不会自己摔倒。如果感觉危险就骑慢一点,如果车多大家遵守秩序就不会有问题。
     基本上道路不会威胁用路人,反倒是用路人本身才是道路上危险的来源。对单车骑士而言,当我们抱怨汽机车所带来的危险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制造了自身的危险呢!这其中关键就在于单车安全骑乘习惯的养成。单车安全骑乘,可分为尊重路权的骑乘习惯与安全的骑乘技术两部份来说明:
尊重路权的骑乘习惯
     在一般道路上任何的行人或是交通工具都有权在其中行进。只要不妨碍其他的用路人,我们可以在北宜公路上开汽车、骑单车、驾牛车、骑马、跑步或走路。要让所有的用路人能在公路上顺畅行进的关键,就在于尊重彼此的用路权。速度慢的不应该挡路,速度快的也不应该压迫速度慢的。
1.靠路边骑乘:
     靠路边骑乘是单车安全骑乘的第一守则,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路上的所有车辆的速度都比单车快,如果单车占据了车道,那么也就无怪乎其他动力车辆对单车不客气了。在实际经验中,许多单车骑士在风景迷人的路段,在上坡疲累时,在下坡忘我时,都会不知不觉的骑向路中央。因此,建议单车骑士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挡了别人的路。
2.注意后方来车:
     单车与汽车、机车有一很大的不同就是它很安静,后方有来车,在一百公尺外就可以听到。如果明明有车辆从后面接近,你还没听到,没有尽量骑得靠边一些,那么出了什么状况,自己也得负些责任。
     另外在你必须偏离现行直线,像是转弯或闪避前方障碍物时,切记一定要回头看看后面是否有来车。因为,所有的车都比你快,如果你突然偏离行进路线或是转弯,后方距离近的车辆可能反应不及而撞上你,这就很难说别人有什么过错了。
3.表明你的行进动向:
     就像开车须打方向灯一样,你也应该让其他的车辆知道你的行进意图。适当的手势,可以让他人知道是否应该减速礼让你的行路权。
4.注意力分配前30~40%后70%~60%
     从前三项骑乘技术的描述,您应该了解,为什么骑乘注意力的分配是前30~40%后70~60%了。
安全的骑乘技术
     安全的骑乘技术是指,骑乘者本身应具备之影响行车安全的单车操控技能。这牵涉到在人不犯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个人行车的安全。
1.双手同时煞车:
煞车时如果只煞后煞,制动效果会不够,在速度快时会撇轮;若是只煞前煞则很容易造成向前翻车,唯有双手同时煞车才能发挥适当的煞车效果。
2.适当的煞车距离:
了解您爱车的煞车性能,不要太晚煞车以免撞击;即使是煞车效果好到锁死车轮,你还是可能失控摔倒;尤其下坡路段重力加速度会使车速更快,若不熟悉可以点煞方式煞车一路下滑。
3.下坡时身体重心后移:
下坡时身体重心后移可增加下坡的稳定性。
4.过弯时脚部的压车:
过弯时为了增加平衡,左弯时应左脚在上右脚在下,右弯时应右脚在上左脚在下,以脚部的压车动作来增加过弯的稳定性。
5.适当的档位选择:
单车的速度档位是为了克服地形起伏而设计的,在上坡时应提早变至低速档,以免当上坡踩踏不动时造成摔倒。下坡应采用高速档,以免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因档位过轻踩踏而空转造成失去平衡。
发表于 2007-2-7 17:29 显示全部帖子
长途自行车旅行指南这里所说的长途自行车旅行是指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或时间上不少于一个星期。在进行自行车长途骑行前应该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硬件方面要作到以下几点:选一辆好车;作好必要的调试;准备好常用工具;带足合适的服装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骑行技术方面的事了。

  一、选车。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车,这是专为长途自行车旅行设计的。该车前后均有车架,21速,可载重150公斤(含骑行者体重),且车带可根据路面、载重情况自选,从1.25—1.50(指粗细)都有。这类车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只是私人手里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替代全地貌车的是山地车型中的一种(它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长途旅行的问题):26英寸,21速,可载重120—150公斤,车带从1.50—1.75之间任选,有后架,可加装前架,水壶架有3个(当然还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弯把27英寸细纹旅行车,车带宽度为1.25,有后架,骑上它很轻快,适合载物不多的长途旅行。

  二、调车。一般自行车旅行是边骑边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适。按这个要求调车。车座:以骑行者的腋部放在车座中间,用手去摸轮盘轴心部,以摸到为准,这就是骑行者正确的车座高度。车把与车座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好,高低在半寸之间。检查一下传动是否连惯,前后制动是否灵敏。可在前后带内胎里放一些补漏液,如有漏气,要检查并拔除刺入物,将破孔朝地,充足气就可以自动补带。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内带与外带之间放一条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些工作做好了,这辆车就不会在路上给你添麻烦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备得充分,车也调整正确,那么在路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为防万一,还应带一些与你选用的自行车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锉、多用搬手、旅行气筒(可架车上)、胶水、剪锉好的小块胶皮,内带、外带各一条,以备应急。

  四、服装。一般长途自行车旅行多选择夏天,那最好选用短装骑行服,它的优点是紧身,不额外增加阻力。骑行裤内有真皮垫,或仿真皮垫,防磨、透气。如果是雨季,当然少不了防雨设备。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骑行服是既保温又挡风还防雨,最适合去气候多变的地区,当然价格较昂贵。如果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也可穿高弹力的平滑短裤。直接与身体接触,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装。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内衬一两张报纸,保温效果极佳。为了防风和小飞虫,还要戴上骑行眼镜。无色的,适用于阴天;有色的,可防阳光直射;还有浅黄色的,是为夜间设计的。头盔,有些外国人喜欢在旅行时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实自行车小帽更实用,更舒服,经济实惠。骑行手套是为了防滑防磨,这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脚套除了能帮助你有一个正确的放脚姿式外,它还可以帮你节省体力。当然不会用或者用不习惯者不如不用,不然会造成紧张,反而不安全了。

  五、骑行。上述可称为硬件,骑行是软件,所以掌握正确的骑行技术很重要。掌握骑行速度,以鼻吸鼻呼为准备。在干燥地区旅行,可在鼻腔内适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强度大了,或是累了。这时应当减速,调整变速器。上坡下坡时,使用变速器不要一下变好几个档位(常见不太会用变速器者常这么用),这样会一下不适应,更累。下坡可放松一下身体,溜下来。如果太陡,速度过快,用后闸制动减速。不是紧急情况,不要一下把闸抱死,不然外带损失很大。最后,在做长途自行车旅行之前,最好利用节假日做些一两日之内的短途自行车旅行,以便逐步适应。
发表于 2007-2-7 17:30 显示全部帖子
自行车旅游的技巧1活用上半身
踩蹬时从握着握把的手至踩蹬的脚,要用全身的肌肉(在感觉上)。坐着踩蹬时手要支持着上半身不动。站立姿势踩蹬时,握把要拉向身边踩蹬。
2齿轮比要经常更换
保持一定的速度、变速是有放率而不容易疲累的方法。遇到迎风时、上坡时速度自然会降低。要时常更换齿轮比,保持一定的转速。有24、27变速,何必不用它呢!根据骑行路线的状况的变化,应该时时变更转速。停车以前把后齿轮更换成大的,起跑时较容易。
3转速要轻快
假若想保持一定的速度骑行,用较重的齿轮比来转,或者轻快地转,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了保护膝盖,避免疲累聚积下来,应该采取以轻的齿轮比来提升旋转数的方法。旋转数高的话,促进脚的血液循环,乳酸不会聚积下来。
有效率而不容易疲累的骑行的旋转速和力距的组合,各人各异。不能够一概而论70rpm(1分钟旋转70次),或者80rpm好。应该根据体力、技术、经验适当选择轻快的转速。
4利用各部位的肌肉
踩蹬时用股关节、膝关节、脚脖子的延伸肌肉。使用延伸肌肉之外,也要使用弯曲肌肉,这样做的结果,不用花很大力气也能够产生较大的功率。也就是说,股关节(腰),膝、脚脖子的弯曲肌肉也要用。这些部位的肌肉平时很少活动的,利用它们来产生较大功率。
同样的转速,假若把负荷分散在各部位的肌肉,骑行起来不容易疲累。
踩蹬熟练后用锁扣脚蹬练习,把脚固定在脚蹬上,开始时有些害怕,习惯后很容易使用的。

途中如遇到臀部、腰、手脖子、膝盖、肌肉痛的情况下:

1臀部痛
第一次参加自行车旅行时感到最痛的部位应该是臀部。上半身的体重放在小小的鞍座上,再加上从地面传来的振动,很自然会痛的。减轻疼痛的方法有几个,供车友们参考。
穿上有软垫的裤子。
合适的鞍座各人各异,有些人喜欢大而软的、有些人喜欢后部分开的,最好试一试各种形状的鞍座。上半身有时候离开鞍座,让臀部放松一下,站在脚蹬上看看远方的风景吧。
2腰痛
自行车旅行时,上半身一般采取前倾斜的姿势,这样会减少空气的阻力。腰周边的肌肉支持着倾斜的姿势,很容易疲累的,有时候站立姿势来减少腰部的负荷,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锻炼腰周边的腹肌、背部的肌肉后腰痛会减轻的。有些人自行车旅行时背着袋,或者挂着袋,这些也会增加腰部的负荷,袋类尽量放在自行车上。
3手脖子痛
向前倾斜的姿势,手腕也支持着部分体重,因此手腕也会感到痛疼。有时候起上半身,甩一下手腕,促进手腕的血液循环。
地面传来的振动也会引起手脖子痛。握手把不要太用力,轻轻地握,好像用手玩着握把般轻松地握住。有软垫的手套能吸收部分地面的传来的振动。
4膝盖痛
齿轮比太重了!不但是膝盖痛,也会损伤膝盖。必需采用轻快的踩蹬。
5肌肉痛
骑行后没有做简单的放松肌肉的活动,第二天肌肉很酸痛的,结束骑行后必需进行放松动作,这是体育运动者都懂得的常识。拉伸肌肉、大腿肚子的肌肉也要放松等。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2-7 17:31 显示全部帖子
碟刹的知识行车剎车由鼓式、轮圈式到碟剎式,与时俱进。碟剎的使用愈来愈普及,而剎车这种安全、保命装置,没有失败的权利。我们意在认识碟剎,不在论断、区别好坏。选择及采用何种系统,应是使用者依据自己的骑乘方式、需求、预算等的衡量,各取所需,各有所用。
机械式或油压式Mechanic or Hydraulic (Actuated)
依剎车作动的方式区分,或说以作动剎车片夹持碟盘的介质来分,一是剎车线,一是油。
机械式碟剎,靠剎车线的拉力让卡钳内的剎车片磨擦并夹住碟盘,产生剎车效果。油压式,以油液为介质,拉剎车把乃作动里面的活塞压缩油液,压力从油管直通卡钳,从而推动卡钳内的活塞,带动剎车片夹持碟盘。机械式碟剎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剎车把就可以通用。油压碟剎的剎车把、油管及卡钳是完整配合的一组产品,自然和传统缆线作动的剎车没有共通的交集。有些碟剎厂商设计了半机械、半油压碟剎(semi-hydraulic),这个中间路线产品维持油压卡钳,依旧靠缆线拉力,但作动的是在卡钳部位的压缩活塞。油压碟剎好处在于剎车输出力道是人手部施力的好几倍,属于四两拨千斤型的敏锐的剎车力道。密封属性,低保养度。油压碟剎在汽机车上的运用十分成熟,到了吹毛求疵的自行车,却牵涉许多技术难题,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其实不好搞定。不过,油压碟剎的剎车把上有储油壶(reservoir),所以体积比较大,在许多零件寸土必争的车把手上争地盘,要注意和STI类的变速拉柄,及Grip shifting旋转式变速手把的兼容性问题。传统的轮圈剎车也有油压式的,猜猜看?Magura HS11、33、66就是。 而靠缆线拉动机械原理的碟剎,可能会因线本身的长度、弹性,和外壳磨擦等种种因素,而流失了剎车力道。遇上潮湿、下雨天,剎车常常伴随着尖叫声,有些车友的背脊会痒起来。
TIPS:有些人习惯把车子两轮朝天倒放,若是装油压碟剎,油壶内的空气、瓦斯可能跑到油管里去,影响剎车力道。养成骑车前试剎车的习惯。
开放式或封闭式系统 Open or Closed system
油压碟剎内部构造争论比较多,从开放和封闭式系统谈起,最大的重点在─油会热胀冷缩!
油压系统碟剎,油若遇热,尤其是在大热天里持续剎车,膨胀得过头了,正好把剎车片往外推,可能就会磨到、拖拉,甚至咬死! 所谓开放式(油压)系统,针对油的热胀冷缩特性,特别在剎车把位置的油壶设计了一个油阀和预留空间,以容纳油热胀时增加的体积,还能让剎车油回流,以便补偿剎皮的磨耗。 而封闭式系统,剎车块和活塞及油隔绝,让油的热胀不会把剎车片向外推得太夸张,所以用的油得特别小心(一般会用矿物油)。剎车片会磨损,所以封闭式系统的碟剎,油壶都会有敏锐度的调整装置。
TIPS:油膨胀致卡钳咬死碟盘,自做主张地「放掉一些油就好了」,绝对不是解决之道,反而可能自讨剎车失灵的危险!送回车店体检一下比较稳当。
矿物油或DOT标准用油
Mineral oil or Dot-approved(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brake fluids
DOT-3或DOT-4是汽机车碟剎专用的剎车油,成份就是要克服热胀冷缩特性。剎车时磨擦产生的温度很高,可以让油沸腾、蒸发进而产生瓦斯。问题在于瓦斯比油容易压缩,这时拉动剎车把,压缩的只是瓦斯泡泡,根本推不动活塞/剎车片,以致剎车失效,或力道大失!而DOT-3及DOT-4的沸点比矿物油低,有毒、有腐蚀性,可以溶化烤漆,好处是会吸收水份,连油壶内的水蒸气都可以吃掉。油里面如果含有水份,沸点会降低。而Cannondale的Coda碟剎油,说是美国太空总署开发的特殊配方油,连火箭发射时的高温都不怕了,何况自行车剎车! Magura最早开始使用矿物油。它的成份很纯,虽无毒,却也不会吸收水分,洗不掉油漆。优点是用久了或着遇到高温,剎车力道不会有所减损。剎车油要定期更换,DOT油因为会吸收水分,一般建议一年换一次。矿物油不用那么快就换新,但一旦感到压感有点疲软时,先检查一下,也许到了该换油的时候了。
TIPS:说明书或油壶上通常会注明使用的油液,DIY族换油时,请千万不要把这两种油搞错了或混合着用。DOT油会腐蚀矿物油系统的油封,反之亦然。Hayes油压碟剎用的DOT油。Magura系统使用矿物油。
浮动式卡钳或固定式卡钳Floating Mounting or Fixed Caliper
碟剎卡钳有两种,一种固定得死死的,另一种卡钳装上车架或前叉后,却还可以活动,一般是横向滑移。在自行车碟剎发展过程里,形成两派理论。浮动式卡钳固定方式「可以横向滑移」的设计,和单边作动碟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息息相关。不过它有它的好处,比如说车架、前叉有公差问题,甚至连组座上的涂装的厚薄,都会影响碟盘和剎车片间的精准,所以常常依赖垫片(washer/spacer)来补救、校正。有些浮动式卡钳就特别强调具有校正碟盘及剎车块平行、平贴的效果,而且不用担心公差问题。
TIPS:车架及前叉的碟剎座的烤漆,一般在组装碟剎时都会锉刮掉,因为它的厚薄也会形成组装公差。不过请小心处理,以免伤到金属平整度,反而弄巧成拙。
单边作动或双边作动Single-sided or Dual Actuated
单边作动及双边作动、制动,不尽然单一存在于油压或机械式碟剎,但机械式碟剎多半为单边作动。单边作动,也就是只有一边活塞会外推剎车片施压、磨擦于碟盘,另一边的剎车片则以逸待劳地,等对面的弟兄把碟盘推过来,让两边都产生磨合作用。也因而出现了浮动式及固定式卡钳两派理论。 双边作动,自然是指卡钳内有两两相对的活塞,让剎车片从两边一起夹持碟盘。目前,碟剎卡钳的活塞数有1个(单边作动)、2个(一对)、4个(两对),最多到6个(三对),活塞数目不一定等于剎车片数目,因为有的是一边有两个活塞,却是一片长形剎车块;2个剎车块也不一定是双边夹持,因为可能是单边作动式。如Magura Gustav M就是单边作动,你看它的活塞、剎车片有几个?双边作动的机械式碟剎多半是台湾厂商的杰作,如RST、申劦、钟赢。但新面孔盈集公司,则做出了「单驱、双边夹持」的Winzip M1。
TIPS:简易测试:组好碟剎或购买组配碟剎的车子,车停好,手试拉剎把,眼睛盯着碟盘及剎车片,观察夹合情形,尤其是单边作动系统,碟盘被推折的距离是否太明显、是否偏摆?
金属或有机材质剎车片Metallic or Organic Pads
不同成份、材质的剎车片,有不同的磨擦系数。
有机材质剎车片由Kevlar混合玻璃纤维等制成,没有掺任何金属粉末。可以有很强的剎车力没错,但在高温和潮湿状况下,力道减损比含金属配方的剎车片剧烈。好处在于这种剎车片不会导热,比较不用担心油热膨胀效应,因此在封闭式油压系统使用,十分理想。而金属成份剎车片,大部分里面都含铜或铁粉末,比较耐磨,也比较不怕灰尘和泥巴影响剎车力。但是传热效果太好,自然适用于开放式油压系统。碟盘和内外剎车片之间,一般都强调要平行、相等间距,组装时也都会仔细校正,以达到两边同步、等力夹合的理想作动模式。这方面偏重双边作动卡钳原理。而有些浮动式卡钳单边作动式碟剎,碟盘是比较靠近固定的、非活动边的剎车片,甚至微微接触,车轮并非静空旋转,有磨擦声,也被指无形中减损车速。
TIPS:新碟剎的碟盘和剎车片之间必须有一段磨合期。有了新碟剎就想试试它的犀利性,有点危险。
碟盘Rotor or Disc
碟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受折磨,十足的苦情角色。材质多为不锈钢,有些厂商做铝合金碟盘,说散热效果比较好,也有人做钛及carbon的。碟盘必须搭配「碟剎花鼓」,一般传统轮圈剎车要换为碟剎,只有「整组」汰换,或是用特殊转接器。花鼓和碟盘的兼容性也许也要留意。标准碟盘有6个螺丝固定孔,早期有4孔式,现在的Cannondale Coda仍延用,意大利的formula也还有;英国的Hope则是5孔式,但也有随俗的通用6孔式。德国的Bees则非螺丝锁固,反而有点像「梅花牙」式或如棘轮式固定,只有自家花鼓堪用。碟盘的直径大小也未标准化,160mm最普遍,Hope有小到130及145mm的。原则上,愈激烈的骑乘使用的车种,碟盘愈大,因为剎车力道愈大,而且通常前大后小,要不就前后一样大。
TIPS:平时把碟盘上的尘土拂拭干净就好,讲究点用酒精擦拭;润滑保养时,碟盘避免沾上油,滑溜溜,不是剎车所希望的。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