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肥鱼 于 2015-10-20 08:35 编辑 齐长城始建于何年?历史记载颇有分歧。具一九二八年济阳县出土的编锺铭文,有周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四零四年)“晋人伐齐入长城”之记载。由此可见公元前四零四年便有了齐长城,而长城始建至少还要提前一百多年。因齐长城西起防门(平阴古城南三里)东至黄岛(青岛小珠山),蜿蜒千里有余、又是缘山而筑,而齐国作为一诸侯国不可能在几十年完成一浩大的工程。齐长城西端起于防门,据记载春秋时期防门便有防御工事,正因“防御工事 ”而此地得名“防门”。史记,公元前五五五年,晋、鲁、郑、宋等十二诸侯国联合伐齐,“齐国集兵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广里”今在长青县境内)得胜。经过此战,齐国深知防御工事之重要,便开始在交通要道、山洼之处筑城墙防御。到齐宣王时代,南方楚国先后消灭鲁、莒等国,成为雄霸。齐为防楚国将断续的长城连接修筑,形成了蜿蜒千里有余、令各诸侯国谈而生畏的齐长城。《史记正义》引《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川,千余里以备楚。”据以上所说,齐长城应为春秋时代始建,齐宣王时代完工。 |
本帖最后由 快乐肥鱼 于 2015-10-20 08:35 编辑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抵御“白宛寇”入侵,将锦阳关一带齐长城重新加修,现在关西至大厂村北山一段有756米城墙较完整,高5米-6米,垛口、瞭望孔都较完整。关东2200米城墙保存也较好,残高2.5米。 锦阳关于1938年日寇侵华时毁于战火,关址现为莱芜至章丘公路占用,路边有章丘县立“齐长城”标志碑。关之东700米处的山头上有烽火台遗址,俗称烟火台。山头周围有环墙遗址,东至鲁地村北,有保存较好的锦阳关东便门,为齐鲁百姓往来而设。门为石砌拱形,高2.8米, 内宽2米,进深3.3米。便门两侧有城址,长1150米,西侧高1.2米,宽2米-4米;东侧高2.5米-4.2米,外墙宽0.8米,内设站台,总宽度为4.2米-6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