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5

主题

阳泉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复制链接] 查看:6418 | 回复:46
发表于 2016-7-14 15:1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2016年5月2日,小雨转多云。

         “5.1”小长假休息三天,4月30日走访了平定的八个古村,5月1日全家聚餐过节,2号还休息,在家休整休整?还是再出去转转?我查了一下2号的天气,最高气温23度,与前两天“高烧”30度相比,气温又回归到这个时节的正常温度,不冷不热,凉爽宜人。这么好的天气应该迈开双腿,尽情拥抱大自然。
    我和兄弟姐妹们商量了一下,姊妹们都同意,全家
一块出去陪父亲母亲转转。我的父亲母亲快80岁了,身体都不错。就是母亲的腿有点疼,骨质增生,老毛病了,20多年了,不能多走远路不能多走陡路。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年,母亲一般不愿意出远门去旅游,怕给我们增加负担。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综合各种因素,我在选择出行目的地时,考虑两点:一是就在阳泉本地,不往外面走。二是景点必须是汽车能开到景区中心或者山顶,不能爬山,不能多爬台阶。既要转了景点,又要最大可能减轻母亲腿的工作量,让妈妈既要多走多看,但又不能腿疼。为此,我定了两套方案,一是“平定半日游”,大约一上午时间。看情况,如果上午转完,都感到不累,就去郊区,完成第二套方案“郊区刘关张半日游”。
    我把出行计划粗线条汇报了父母,OK,父母同意,没说什么。
    5月2日8:40,从阳泉出发,按计划,先完成方案一:“平定半日游”。
    具体来说“平定半日游”主要包括五处:冠山舍利子文化园--西锁簧观槐城、汉槐、西锁簧学校--常家沟--松树山森林公园--嘉山流杯池。
   
从家出来,天阴着,一路上还有零星雨滴,没关系,现在这个季节下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沿着广阳路,很快就到达了舍利子文化园。
   
舍利子文化园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的冠山的后山,文化园正在建设中,基本土建工程已完,大门、舍利子塔等都都搭着脚手架,后续工程还很多。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我们今天看的是一处在建工程。舍利子来源于平定县城南营天宁寺宋代双塔,舍利子文化园依托冠山,气势恢宏。
    冠山舍利子文化园是按寺庙的建筑布局和风格修建的,但它的规模更大。背靠冠山,从大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建筑布局,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现在工程尚未完工,但基本雏形已见。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是山门、十八罗汉通天柱、天王殿、大雄宝殿,最后是七层舍利子塔。其中大门为双面“七牌楼”,其造型形式为七间十六柱七楼,为石结构,七楼均为四坡顶。类似的寺庙建筑大门以单面五牌楼为多,七牌楼少、双面七牌楼更少。天王殿左右各三个副殿,共一大六小共七殿,这样结构也少见。从大雄宝殿屋檐高挑来看,更像是一座唐朝庙宇的风格。
   我们在文化园时,天色阴沉,下着小雨。虽然这是个新建筑,还未完工、对外开放,但晨曦稀薄的光线透过七牌楼,给人的是历史沧桑、雄浑博大的气魄。。。
   在雨中,向下一站—--历史文化名村西锁簧前行,雨稀稀拉拉、越来越小,拐下舍利子文化园,雨就停了。
   西锁簧隶属于山西省平定县冠山镇。我们一进村,就听见村里面锣鼓喧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向村民们宣传他们在村口改的楼房,商业气息无处不在,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村”也得经历经历“商品化”。
   
村里面最有名的当数村中心的汉槐,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高30余米,粗10余米,冠盖枝干硕大无明。村里人每遇干旱求拜之,多有灵验。后村委会于2002年在汉槐古树对面的松垴坡修建了观槐城。观槐城内仿长城之形建有瓮城一座、敌楼5个、城墙2000余米,劵门、垛口一应具有。和友友们一块徒步经常来观槐城,今天应该是今年第四次来了。母亲不能多走台阶,我们就在观槐城翁城上看了看古村和汉槐。观槐城里的观槐亭、各类弈亭以及后山的八卦迷宫、西峰寺都没有去
    从观槐城下来,沿着
数十道石阶,走向居高盘耸、名闻遐迩的西锁簧学校。石阶两旁树木葱茏,绿荫貌美,大门奇特、殊丽,门两侧建有亭楼,形态优美,门两边有楹联“小康发春花喜野地起园林盛载桃李,大同结秋实看江山添阁厦正待栋梁”,这副楹联说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事。遗憾的是今天是节假日,学生放假,学校“铁将军”把门。只能看看这古朴、雅致的校门口。
   西锁簧学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面集资修建的,因其建筑的独特、别致以及厚厚的传统文化味道,校园里更有当年高士其、严文井、谢冰心、臧克家、于光远等各界名人贤士的题名。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郭兰英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夸特产》,唱出了平定的砂锅,而常家沟就是盛产亮晶晶的砂锅的地方。传说韩信攻打赵国时住兵平定榆关时,曾有将领藏身于常家沟内,常家沟原名藏将沟,回来谐音为现在的常家沟。
    常家沟在松树山森林公园下,三面环山。来到常家沟,我们首先去找
藏将的沟。藏将沟应该在村里面古槐下关帝庙的旁边,古槐找见了、关帝庙看见了,但平坦的草地上唯独不见昔日的“藏将沟”,问了一位村里的老人,他说,在很多年前,翻修关帝庙时,已将深沟填平、整体提升,建成现在的关帝庙和绿地广场。哎,可惜。。。!!!
    从村里面可以直通
松树山森林山公园,油松、柏松比比皆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平定县东边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从山顶俯瞰平定县城,高楼林立,也挺壮观的。
    12点了,该吃饭了。翻下松树山,找了一个“平定味”的饭店,连休息带补充点能量。吃完饭,很快到达
“平定半日游”的最后一站--嘉山流杯池。
    流杯池在南关村,南关隶属于山西省平定县冠山镇。流杯池建在嘉山的半山腰,《平定州志》记载:“流杯池,在州南二里许涌泉之下,金刺史修,旧址尚存。”可见,流杯池建于金代。
    我们从嘉山背后的圪岭坡环绕山一周,先到达后山新建的“平定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与冠山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这里面最熟悉的是“赵亨德烈士纪念碑”,我是平定人,小学每个假期,我和附近的同学们都要结伴一起给纪念碑扫墓,小学的每个假期都如此。不过那时候纪念碑在我家附近,县城南营天宁寺宋代双塔处,后纪念碑又搬迁到庄窝,最后才回到嘉山。说起
赵亨德,平定人都知道,他是平定人、又是“太行杀敌英雄”,最后1947年解放平定时,在庄窝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千千万万个赵亨德式的“抗战老兵”!家国情怀,永世难忘!
    从纪念馆向下环绕,有几辆工程车,很多工人忙忙碌碌。在流杯池上往前看,平定西关就在脚下,除了南关有一片平房,剩下的全部是高楼,从东到西,平定变了样了!
    在
嘉山半坡上的建有嘉山行祠和悦贤祠,都是明代的,悦贤祠经过七、八年不断集资、修葺,基本上修复完善,估计现在施工的是嘉山行祠以及其大门的修缮。
    嘉山下来,父亲母亲精神很好,也不累。好,“平定半日游”五处景点顺利结束。接着开始进行第二套方案“郊区刘关张半日游”。
          具体来说“郊区刘关张半日游”主要包括三处:荫营镇的刘备山--下千亩坪的张飞庙、翼德广场---林里村关帝庙。之所以选择这三处,一是三点都在荫营镇,不太绕路。二是“刘关张桃园结义”情怀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桃园结义”故事妇孺皆知,而且据我所知,近几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打造“刘关张文化旅游一条线”的相关工作。
    从平定到荫营,约半个小时路程,父亲母亲在车上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我们沿着郊区新建的直通刘备山的公路,很快就到达了刘备山山顶。山顶建有刘备庙,
刘备庙里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坐像以及关兴、张苞的站像。
    五月的刘备山,槐花盛开,香花槐铺满山被,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站在山顶,向西望去,绿绿的是油松、白黄相间的是
香花槐、高高的是荫营镇连片的楼房。
          美哉--刘备山!壮哉--刘备山!带到葵花开放时,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沿着香花槐铺满两边的盘山公路,经关家峪下山,开往下千亩坪。
    下千亩坪因其坐落在西高东低、地势平缓的千亩黄土上,故名。上、
下千亩坪紧紧相连,多少年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现在还是分开了。这里除了还在修建中的张飞庙,最吸引人们的还是“翼德广场”,昔日的千亩黄土,如今变成了绿地和草坪。广场上还有思古廊、张飞像等景物。广场旁边还修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有桥、有水、有亭、有阁。。。这是传说中的农村吗?不像。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一个村里面如果有个集体经济,村里的硬件环境会大为改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锁簧是这样,二十一世纪的桃林沟、汉河沟也是这样,下千亩坪也如此。
    带着新农村的城市气味,沿着国道一路向南,很快就进入了林里关王庙风景区。
    林里,背靠玉泉山,树木成林。林里关王庙建于北宋,是一个古朴、典雅,具有宋代特色的纯木结构建筑群体。关王庙里最有价值的是“献殿”,它是庙里标志性建筑,也是保存最古老的建筑。
    关王庙建筑群体留给我影响很深,一是各个殿堂更
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比如内院各个殿的斗拱的层层相连、外院楼台屋顶坡顶处连接处的坊檁结合,很是细巧。二是整个建筑群风格纤巧秀丽,曲线柔和,华丽而繁细。如各个建筑物的屋脊、屋角微微起翘,屋角起翘处下的风铃,随风而动,仿佛在幽静之处传来天籁之音。。。
    “刘关张”
之行,圆满收宫,返程回家。
    5月2日17:20,回到家里。
    全程行车时间8小时40分钟,徒步7公里。
    “5.1”小长假信息三天,和家里人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探访了平定、郊区的十六处人文景点,由于这些地点,我这几年户外活动时候都去过,所以没有走“冤枉路”,基本走的都是最合理的路程,较短时间内,“密集”走访了较多地方,而且在每个地方停留时间还不短。可以说即放松了心情,又进一步了解了相关的人文历史。
    一天半去过的十六的村落,再加上自己这几年走过的乡村,细细回味,有点淡淡的“乡愁”:
    我们去过的地方,有历史文化名村、有整体搬迁的古村、有不断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新农村,但更多的是村里常住人口逐渐减少的农村。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和就近城镇化的建设,行政村问题不大,但一些自然村人口会越来越少。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有相关保护措施。但对因各种原因搬迁而留下的“空壳村”以及逐渐弱化的偏僻自然村,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村落的村容旧貌,应该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7-14 15:22 2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山门
发表于 2016-7-14 15:22 3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发表于 2016-7-14 15:22 4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舍利子文化园
发表于 2016-7-14 15:23 5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发表于 2016-7-14 15:23 6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观槐城
发表于 2016-7-14 15:24 7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西锁黄学校
发表于 2016-7-14 15:24 8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古村
发表于 2016-7-14 15:25 9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汉槐
发表于 2016-7-14 15:25 10 只看该作者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从平定古山村到郊区“刘关张”

祠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