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73

主题

雅安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复制链接] 查看:5968 | 回复:17
发表于 2016-8-28 10:3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0:36 编辑


《寻雍尊师隐居》


唐 -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逞遥不计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恋空acho
发表于 2016-8-28 10:33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0:59 编辑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
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01 编辑

【茶马古道六君子】
1990年7月,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王晓松、李林、李旭六个年轻人,拿着从中甸县志办申请来的6000元经费,带着一队马帮,牵着猎狗,从云南中甸北上到西藏昌都,再向东横穿横断山到四川康定,最后回到中甸。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考察结束后,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而他们则被人称作“茶马古道六君子”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05 编辑

【背夫】
七十年前,背茶几乎是雅安周边贫苦农民惟一的谋生手段。一个背夫背上的茶包,少则百余斤,多则两三百斤,等于两头骡马的负重量。从雅安到康定,背一趟茶需要半个月,每天行走20几里路,如此辛苦的报酬不过是两斗玉米面,加上沿途食宿开销,背夫们的收入也所剩无几。因此当地民谚曾经这样形容:“十个背哥九个穷,背架子弯弯像条龙”。
从明代开始,翻越二郎山的运茶路上就留下了背茶人的脚印。从雅安天全经岚安、马鞍山到大渡河和康定,背茶人称之为小路;大路则是从荥经翻大相岭经清溪、泥头、化林、磨西抵达康定。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10 编辑

【清溪镇介绍】 (四川省汉源县清溪镇)
位于汉源县城北39公里,为大相岭山脉西南麓的高山河谷地带。地理位置在北纬29°34′,东经102°37′。东北以大相岭山脊同荣经县交界,西南在猛虎岗--尖山与大田乡、富庄镇毗邻,西北连建黎乡,东南隔磨子沟、东门河与双溪乡相望。面积33.1平方公里,辖富民、启明、顺利、双坪、同明、同心、新黎、永安、西河9个村民委员会,48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394户,5099人。镇政府驻古城清溪,海拔1665米。素有"建昌道上小潼关"之称(清代、民国时期,过往客商频繁,每年七月"椒会"期间,市场特别兴旺,故有"建昌道上小潼关"之称。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14 编辑

【历史沿革】
清溪古为笮都牦牛羌地,扼古驿道要冲。隋仁寿四年属沈黎治地,隋末并沈黎县入汉源县。唐开元初剑南道使陆象先奏请依山临河筑黎州城,以拒南诏吐蕃。明为黎州长官司。清雍正七年腊月(1730年)县治今清溪,以土城东西两溪泉水清澈可鉴改名清溪县,设城厢镇;嘉庆初开集置附城乡,民国时改城区镇,历为州县治所达1369年。古城街巷参差,院落古朴,原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城东南西三面临绝涧,北枕邛崃山之麓,筑有城墙,高2丈8尺,周长7里7分,门凡四:东曰省耕,南曰阜财,西曰通化,北曰武安。明末清初古城毁于燹,城墙于1958年拆毁,1950年县治迁九襄,清溪置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改置镇至今。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16 编辑

【文化特产】
清溪盛产花椒,享誉省内外,荣获部优产品的“黎红牌”花椒油,就是以当地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清溪盐菜以质细、清香、味美、耐贮为特点,是馈赠亲友的礼品,行销雅安、成都等地。镇北现存黎州古城遗址,城门洞拱立千余年仍雄伟壮观;清溪文庙(即孔庙),光绪九年建成,距今160余年,仍保存完好,文庙院内桂槐齐香,4株参天古杉直立,景色宜人,大成殿内塑像栩栩如生;“玉渊灵泉”遗址的“水浇铭现”等仍使人叹为观止。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3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26 编辑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发表于 2016-8-28 10:34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33 编辑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茶马古道牌牌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停车场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游览一景
发表于 2016-8-28 10:34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US骑行军 于 2016-8-28 11:35 编辑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记探访茶马古道清溪段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