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州

贵州,依然如此美,吉利金刚为你奔腾,靠谱兄弟为你倾倒!

[复制链接] 查看:145514 | 回复:725
发表于 2016-11-11 01:44 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1:57 编辑


1939年3月,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迁至镇远,并改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训练班”。由于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领袖、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等称其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和平村,一个让罪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让豺狼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地方。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前后共收容日军俘虏600余人。


战俘们的一日三餐是定时吃的,生活很好。在‘和平村’后院有一块空地,战俘们可以在那里打棒球娱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经设立两个日军俘虏收容所,一个在陕西西安,一个就在古城镇远。往事悠悠,战火纷飞的岁月,正义与邪恶相互撕杀的日子已远去,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段历史,更加珍爱和平。

静静站立,凉风拂面,心无杂念,默默地感受着此时镇远的宁静与美好,明天赴下一站。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2:09 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2:35 编辑

第四站,施秉县飞水岩瀑布。
黔东南州施秉县原来有这么美的瀑布---飞水岩瀑布,飞水岩瀑布落差有148米,三条瀑布共宽85米。飞水岩瀑布位于江凯村北部小河上游,水源由黑塘小溪,七里冲小溪组成,现两溪上游都建有水库,分别为黑塘水库和红卫水库,两溪汇集飞水岩,两面岩山,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瀑布腾起的水珠高达几十米,如遇水小,落到潭底,已是毛毛细雨,在附近形成水帘,盛夏到此,暑气全消。







直奔飞来水瀑布的途中道路中断,我们停好车,徒步前行,来回近十五公里的路程让兄弟们苦不堪言,我只得边走边赏景等他们。






疲牛倦马的脊梁,背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


静静的,行走在原始的时光深处。


老马识途~



美丽源于自然,保持自然美,从自然中走出自然,从迷人的世界中走出优雅。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2:43 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2:55 编辑


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


山上飞下的细细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淡淡的雾状。







近两个小时的步行后,终于领略到的天水入世之美,一直保留在心中,正是那时候起,不断听到来自旷野的呼喊。
天河的三个女儿,个个呼之欲出,人人入景七分,老路的表情写着十分满足。听从心的呼唤,我们直奔下一站。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3:04 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3:09 编辑

第五站,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



义会议后不久,红军就在娄山关战斗中歼灭了蒋介石嫡系吴奇伟两个师,这是红军长征以来获得的首次大胜。


在黔北小城遵义秘密举行的这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用兵如神的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大手笔指挥红军时西时东、影南实北,牵着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的鼻子在黔滇之间来回调动,最终跳出了40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在千山万水间从容飞渡,中央红军最终实现了遵义会议确定的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





遵义,这一片土地,包含了太多,概括了太多,也沉淀了太多。一次次行走,不单单是游走,一次次对历史的理解。对影响红军命运,影响中国**的命运,影响中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的遵义会议的意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3:18 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4:05 编辑

第六站,息烽集中营。

  息烽地狱酷刑多,
  目睹更知甚阎罗,
  残体断肢填虎穴,
  霹雳菩萨唱鬼歌,
  舍生只为争民主,
  取义惟求立共和,
  九泉英魂当含笑,
  五星红旗遍山河!   

息烽集中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关押**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的秘密监狱,当时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据馆内讲解员介绍,1938年,国民党在这里修建了这座集中营,与望龙门看守所、白公馆监狱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和别的集中营不同的是,息烽集中营并不受其他司法部门的管辖。在三所集中营中,息烽集中营管理最严、规模最大、杀人关人最多,所以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而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称“中学”和“小学”。军统抓获的人先经过“小学”、“中学”关押审理后,案情重大的才被送到息烽集中营,军统内被称之为“升学”。息烽集中营当时关押的都是有头有脸的“政治犯”,而且里面的人被杀或者被放,都不经过任何司法机关审判。



参观解放前国民党最大的集中营旧址。这里关押过的**人、爱国人士达3000多人。审讯拷打关押人员的“猫洞”(地下溶洞)令人毛骨悚然。解放后在此处曾挖掘出大批被秘密掩埋的烈士遗骨。这段历史令人不堪回首。


义斋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息烽集中营关押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八年,其妻子谢葆贞及牢中出生的女儿杨拯中也在被跟着被关押了八年之久。



  走进集中营,我看到那道带有电网的高大院墙,一排排坚实的牢房,俯视着集中营每一个角落的岗楼,无不显示出当年这所集中营的森严和恐怖。这里的监牢也被以仁义忠信和平等美好的字词配以斋字而命名,如忠斋、仁斋、义斋等,多美妙的名字。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解放后当地政府挖掘了几次,累累的白骨每次让施工人员痛苦不已,无法继续挖掘。



留一束鲜花,寄托一片哀思,便是我这个后人此刻唯一能抒发感情的方式。从1939年建成至1946年撤销近7年的时间里,先后有600多人在此被秘密杀害,罗世文、马寅初、黄显声、杨虎城等知名**人和爱国人士曾被关押于此。不知道那些为革命失去生命的英烈们,他们的英灵是否还潜藏在这一片纤草尘土里,看着这朗朗乾坤,猫洞里残留的血腥,早已随风而逝。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4:17 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4:21 编辑

第七站,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娄山关战斗态势图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关北10公里是桐梓县城,关南50公里为遵义市城区。娄山关关口地势险要,四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群山中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过,是川、黔两省必经之道。



娄山关可以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和雄关声色。


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是从四川入贵州的必经之地。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北渡乌江攻占遵义后,先头部队乘胜向北追击,1月9日在娄山关击溃黔军两个团,进抵川黔毗邻的桐梓、松坎、酒店垭一线,红军以大娄山脉为屏障,阻击北犯之敌,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以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吟诵出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诗句描写出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4:31 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2 03:53 编辑

第八站,桐梓七十二道弯。
我们在参观过娄山关古战场后,开车沿210国道一直向北。来到了凉风垭的神州第一弯,这是七十二湾的下坡点。路旁有一观景台,耸立着一块巨石,上书“神州第一弯”。这通“神州第一弯”的碑身、碑记、碑座,采用4.5亿年古海中形成的龙鳞石,“神州第一弯”五个字是集毛泽东的字。



12公里的盘山公路上,有72个回头弯,其弯拐急,坡度大,道路险峻。选择在这样的高难度地方进行试驾,让兄弟们充分感受到了挑战极限过弯的刺激。让靓车展示灵活与威力。

桐梓72弯道上,雨刚刚结束,带着雨雾的72弯山路透出一丝清冷的灵气,显得格外的迷人。真是拂林随雨清,灵径带烟浮。


桐梓凉风垭72道拐,雨后的早上,山谷里飘起缕缕薄雾,道路时隐时现,犹如仙境。


选择一个制高点俯视,环绕在大娄山上那一道道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白色带子密密麻麻地捆在山体上,一直由山顶蜿蜒迂回到山底,让人惊叹。


七十二道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是国道210贵州境内一段。从新站到楚米之间的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长约12公里。



桐梓72道拐,就犹如一条巨大的蟒蛇般,盘旋于一千多米高的凉风垭山上,异常险峻。驱车在七十二道拐来回走了一趟,坡陡弯急,有几处刚转过弯来,还没来得及回方向盘,前方又是弯道了,简直忙不过来,双手犹如在方向盘上“舞蹈”。


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4:57 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5:24 编辑

第九站,水城县八大弯。
八大弯对自驾者来说,这里有一条纯天然的世界一级方程式F1赛道,行驶期间,只剩下荡气回肠的惊叹。

这条路曾作为全国拉力锦标赛的赛道,8个“U”形急转弯,惊险得令韩寒全程直飙冷汗,连老司机香港飞车王陈自华也在此马失前蹄,在第七弯打了两转,无缘奖项。云里雾里甚是壮观,好似万马奔腾、犹如翻江倒海。


所以,如果你曾有一个赛车梦,那么上八大弯走一趟吧,去体验一次心跳加速的“赛车”之旅。这酸爽,属于勇者!


废弃的采煤场。

路遇村镇赶集,山区的人们生活得很单纯而富足。


然而纵使山路崎岖,十里长坡盘旋道令人炫目,依然阻挡不了勇者们踏上这条路的步伐。因为,这条路,不仅虐,还很美。


勤劳的女人,点缀着瞬间的美丽,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总是开着开着就开进了云里。风不动,雾不动,车动。雾气蒙蒙,开车仿佛在仙境之中。雾灯打开,放慢车速,享受当神仙的感觉。




一个包,一台相机, 一条孤独的路,一颗浪迹的心,始于足下,终于眼底。


山间的迷雾,也常让人看不清这条路的“庐山真面目”。穿行于山路中,有一种车在云中窜的错觉。


驾驶其间,仿佛云在车侧飘,绿在车下流,而弯道的尽头又不知藏着怎样惊喜的美景。




用最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的笑不含杂质。


只有慢慢的走在路上,才知道这一路究竟有多美,核桃有多香,核桃旁边的那堆羊屎有多幸福。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5:31 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2 03:52 编辑

第十站,睛隆二十四道拐。

霪锁孤城天未开,
夜风轻松月光来,
雄关一怒山岚走,
曲舞银蛇下地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作为国际社会援华物资中国大后方陆路交通的重要路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各种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须要经24道拐才能运送到战时陪都(重庆)或抗战前线。

晴隆,让世界惦记二十四道拐!


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飞;在飞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观景台看24道拐,若是有雾,一层薄雾在山腰飘浮,24道拐像巨龙在雾中舞动,奇妙无穷,给人惊叹之感。


二十四道拐”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登高望远,远山空蒙,引人无限遐想。著名的晴隆二十四拐,游丝一般,从山下挂下来。电影《南征北战》敌我追击的场景也在此拍摄。



从高处俯瞰,整条二十四道拐呈现一连串连续的“S”形,就像用金色的钢笔在绿地毯上划下的线条般行云流水,齐整得令人难以置信。



穿越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体验晴隆二十四道拐之神秘。停车远眺,运输保卫战的硝烟早已散去,愈显孤寂。


每个道拐,都有一段壮烈的故事。


刚拐过一个弯,还来不及喘口气,转眼又是一个弯,弯道之多,弯道之密,令人眩晕。






晚上,我们直奔晴隆山观景台,七公里的盘山公路也不是好走的,山势陡峭, 弯道频急,惊险程度绝不亚于二十四道拐。在山峦叠起,云雾裳绕中我们惊心动魄地来到了观景台,夜幕下,透过薄雾,看到了游蛇向上似的二十四道拐,拍摄下来,如火龙一般壮观。




为保证这条抗战生命线能够早日筑成,重组的中国远征军西出云南,由史迪威指挥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新一军则从印度进入缅北,一面向前攻击日军,一面修路开道,由此出现了战争史上罕见的路修到何处仗就打到何处的情况。



驻立脚下,仰望,眼眶湿润,望着远处艰险的弯道,想起开着卡车运送援华物资的汽车兵冒着日机轰炸,艰难地行驶在惊险的弯道上情景,由衷向帮助中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的美国大兵致敬。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1 05:59 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鸭哥 于 2016-11-11 06:09 编辑

北盘江大桥
在镇胜高速关岭和晴隆的交界处,您可以缓行观赏北盘江大桥,或者停车观赏,拍照等,感受大桥的雄峻。
镇胜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于2008年11月27日建成通车,横跨北盘江大峡谷,是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北盘江大桥主跨636米单跨双铰、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大桥全长1020米,桥梁净高330米,主跨跨径在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位列第三位,在采用缆索吊装施工方法的国内公路桥梁中名列第二位





坝陵河特大桥位于贵州省黔西地区高原重丘区,是沪瑞国道主干线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考据记载,该桥为主跨1088米的单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梁全长2237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是贵州有史以来修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7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