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614

主题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复制链接] 查看:58005 | 回复:5
发表于 2016-11-14 13:2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先借这张图,感谢已经支持了我#跑步看世界#项目90%的这些朋友们:其中有些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支持我的老朋友,有些是因为跑步而认识的朋友,有些是素昧平生却因跑步而在网上神交已久的朋友,也有些是仅仅看到这个项目就拔刀相助给予支持的新朋友。90%,144268元,这已是极大的惊喜,追梦网的小编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评论说:你的朋友圈都是真爱啊!

很多人也许并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要支持一个人,去做他/她想做的事?
很多人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城市的几百万市民,要让出一个城市的交通要道,给几万个人跑步?
但我明白,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能得到这些支持和包容,是我作为一个跑者的幸运。

香港马拉松,我的环球马拉松之旅第一站,传说中的魔鬼赛道,大部分的路段由高架、隧道、大桥组成,据说35公里后从西隧(西区海底隧道)出来的都是龇牙咧嘴抽筋的,成为一道风景。

港马另一个为跑友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除了完赛奖牌之外,还有一块生肖牌。跑一场比赛能得到两块牌子,值!只是,你又该纠结,要不要连续跑上12年来收集一套了。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香港马拉松创办于1997年,当时还把一部分赛道设在深圳,以跨境的赛道庆祝回归,首届参赛人数只有1076人。18年来,赛道从郊区移到了市中心,人数规模增长至7万多人,也成为了国际田联银标赛事。今年的赛道最后一公里也做了调整,改用了铜锣湾的轩尼诗道,路面更宽阔,也可以容纳更多围观加油的观众。

与主打风景的景区马拉松不同,城市马拉松将考验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放在影响较小的郊区、工业区、新城区,还是能够让出市中心主要路段?是否能最有效率地减低比赛对城市日常运转的影响,并在赛后最快速地恢复原状?是否能协调各方力量全城参与,还是换来市民的不理解和怨声载道?即便有7万人有跑步的需求,仍然有700万人有say no的权利,为什么你们要跑个步,就让我们半天不能从这条路上经过呢?这个问题,我从来无法理直气壮地回答。

22日晚抵达香港之后,我就开始不断地看到各种与港马有关的信息:大巴的车身是渣打马拉松的广告;地铁站广告牌上各种马拉松赞助商竞相出现;在便利店买个水也有“撑住”、“坚持”的字样;adidas虽不是赞助商,门店外的墙面也打个擦边球,写着“We are ready for marathon”。作为跑者,在这方面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敏感,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期待着这场赛事。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比赛日当天早上,地铁从3点多就开通了,为了将参赛选手从城市的各方送往比赛起点。大会的参赛手册上也写着:“由于赛事在清晨举行,敬请各参赛者保持安静,以减低对赛道附近居民之滋扰。”这是一种互相关照、互相尊重的态度,城市给跑者提供了便利,跑者也理应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尽管是一场7万多人的比赛,分时段起跑很好地疏散了人群,起点的信息标示都很明确,哪里是存包区,哪里是厕所,哪里是起跑的队伍,都很轻松地找到了。除了指示信息,在路边的巴士站广告牌上,又应景地看到加油打气的标语。有时候我觉得香港人做事情,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既贴心地想到每一个细节,又点到即止不花哨。所以在这样的起点,点燃你的并不是航拍器和直升机,而是适时的一句简单话语。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6:40,我所在的A组起跑了,当天香港的日出时间是7点05分,一切还处在黑暗中,气温17-21度,天气阴天,预报中的阵雨并未落下,只要没有太阳暴晒,这个温度还是比较舒服的。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出发就是一段下坡,魔鬼赛道似乎想先礼后兵。很快,我们就跑上了高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路中央地面上的地灯,一不小心会被绊到。

还不到10公里,第一座大桥“昂船洲大桥”就出现了,当你跑在路中间,抬头看大桥的斜拉索,再配上什么也没有的天空,有一种奔跑在异次元空间的感觉。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下桥不久,前方迎接我们的是南湾隧道,于是,感觉刚出了异次元空间,又进入了时空隧道。隧道里相对闷热,加上GPS信号的丢失,不小心就会升起焦躁的情绪。一出隧道,迎面一阵风吹来,又恢复了凉爽。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接着就要过连续的两座大桥——青马大桥和汀九桥——以及3个折返点,赛道变得有趣起来了:1. 你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对面赛道搜寻你熟悉的面孔和打招呼;2. 如果你在第2折返点去上厕所,你很可能出来后不知道自己该进哪个队伍了。除此之外,你得自己找点乐子来对付连续反复地跑这两座桥的苦闷,比如看看对面cosplay的大鲨鱼和麦兜。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至此,大约25公里,已经跑了两条隧道和三座桥,之后的路面比较平,以至于我居然感觉每公里过得很快,怀疑公里牌不准,跟手表核对后才确认准确无误。

趁着赛道平坦先来说说港马的补给。补给站相当密集,几乎2、3公里就有一个。水和运动饮料都是屈臣氏赞助的,绿杯蒸馏水,蓝杯运动饮料,区分得很清楚。食物方面提供了香蕉和德芙巧克力,临近终点的补给站,甚至帮你把香蕉和巧克力都剥好,数量也都很充足,我按照5小时完赛的速度跑,每站都吃到了。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关于垃圾,现场提供的垃圾桶很快就满了,工作人员不知是临时应变还是多年来的经验,用垃圾箱和胶带划出一块区域,作为一个个大型的垃圾箱。跑友们大部分会把垃圾丢入指定的地方,即便没有地方可丢,也会尽量丢在路边不影响跑步的地方。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再回到赛道上,一段平坦的路让我有些得意忘形了,原本按照5小时的速度跑,此时比预计时间快了3分钟。“后面没有坡了吧?”我想,都过了三座桥了。“后面还有个隧道呢。”隧道,能算坡吗?当然,跑过西隧你才能理解什么叫虐的隧道。起初,我感觉一切都很棒,也许是因为从海底通过,我甚至觉得这条位于水面下25米的隧道要比前两条来得凉爽。不过,当你跑过2公里,接近隧道出口的时候,居然开始爬坡了,这条坡直接导致一出隧道就大批选手停下来拉伸。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其实,这个坡也还好,我当时仍是这么觉得,不过呢,出了隧道,仍在爬坡,更陡的坡,我不得不妥协,停下来走了几步。
搞定了这个坡之后,你一定会以为,该差不多了吧。因为已经进了市区了,除了迎面压过来的高楼大厦之外,来自观众的加油助威和私补也多了起来。虽然由于路线的原因,在前三十几公里都没有什么观众,但那些手工制作的加油牌,仍是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而最后的市区路段,更是你真正能感受到香港市民热情的地方。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过了这个坎,就几乎要大功告成了,接着迎来的就是铜锣湾最热闹的街道轩尼诗道,这也是我们旅舍所在的那条街,才住了两天而已,就像真的跑过自家门口那样亲切又兴奋。这条路并不是全封闭,所以你可以跟旁边道上的有轨电车并肩比比速度。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最后,当看到蓝绿色渣打色的地面时,你就知道,终点维多利亚公园到了,魔鬼赛道在这里已被你完全地征服。准备接受土豪金奖牌的加冕吧!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一座城市能容得下一场马拉松。——记2015港马


跑完后,拉伸,小做休息,走出公园,找家面店吃个午餐,再回到轩尼诗道,此时大约2点,离比赛关门时间过去才不到一个小时而已,所有的路障已被收拾干净,道路已经恢复了它的畅通,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听说港马的起跑门头,都是在当天凌晨才开始搭建;赛道布置和水站物资运送的工作,都是在交通管制到比赛开始前的4个小时内完成;而在比赛中,我也看到工作人员未等比赛结束,就已经在清理赛道旁边的水杯等垃圾了。

再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一个如此寸土寸金,又惜时如金的城市,为何还能让出12个小时的交通要道给我们这些跑步的人?我只想感谢她的高效和包容。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1-18 15:01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友精彩活动
发表于 2016-11-19 16:04 3 只看该作者
是香港要感谢跑友给他们带去的人气和商业效应,城市效应,和效率感受体验。
发表于 2016-11-19 16:18 4 只看该作者

小苏快跑 发表于 2016-11-14 13:21 先借这张图,感谢已经支持了我#跑步看世界#项目90%的这些朋友们:其中有些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支持我的老朋友 ... ...

图文并茂奖。奖牌高级
发表于 2016-11-20 00:02 5 只看该作者
空气不错啊!补给真的很丰富啊!
发表于 2016-11-21 16:48 6 只看该作者
小苏快跑 发表于 2016-11-14 13:21 先借这张图,感谢已经支持了我#跑步看世界#项目90%的这些朋友们:其中有些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支持我的老朋友 ... ...

楼主写的真棒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