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04

主题

石家庄

彪村过南沟上牛山寺走小悬崖过三帽山上将军垴下东尖山南沟返回

[复制链接] 查看:6825 | 回复:84
发表于 2017-1-16 21:0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3:35 编辑

全程大约21公里由于山路细小曲折实际距离比这应该更多,用时6.5个小时,坐10点的313快11点到彪村因为吴家窑过集市堵了一会,5.20回到彪村,若不是因为睡懒觉大可不必这么紧而且没下成金华寺,不过走的将军垴沿着大坡下来的下的东尖山。也是之前没走过的,由于图片上传顺序比较乱请见谅,自己发帖才知道发帖有多费劲光上传图片就费老鼻子劲了,所以真的佩服龙哥那样一丝不苟的帖子。图是三帽山东侧的崖上小路需要猫着腰过其实这一面有很多的小路是老乡驴友或者采崖柏的人走出来的 稍微有点危险不过确实乐趣比较多一点。

彪村过南沟上牛山寺走小悬崖过三帽山上将军垴下东尖山南沟返回



吴家窑的集市 年味儿越来越重了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1-16 21:0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3:33 编辑


下313去彪村买了点吃的后拐入去南沟村的路,右手边是个小水池,远处的山是犁花尖,很多人把它错叫做梨花尖,其实犁花是指犁完地后的泥土翻出来的花。我也是考证过才得知的,之前只在地图上知道它正确的名字。原来它也是有故事的,都是来源于生活,虽然犁地不如梨花阳春白雪,但是那 犁花尖这个名字却传神之至,有点天地为被子的感觉,800多米的山像是犁地出来的泥土花,和将军垴另外一个名字蛤蟆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很形象大气。下面是引用网上朋友的文章,写的很不错分享一下。。只有耕过田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犁花。
 犁花,是农民耕地时,泥土被犁铧翻起的刹那间所绽开的形状。犁花的开放不是一朵朵,而是一串串,昙花一现却绵延不断,最后开成一条条长长的波浪,开成一方方潋滟的农田,松软而纯净。
  宣纸上,画家的画笔很灵巧,轻描淡写寥寥几笔,各样的花便轻轻盈盈活色生香开在了枝头。春秋两季,在大地的画板上,农民的犁铧很笨拙,步履很沉重,人和牛都喘着粗气,淌着热汗,犁尖缓缓过处,犁花吃力地开着,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犁花,也许是世界上开得最质朴、最费力、最短暂的花,却是结实最多的花。犁花开过的土地,才能开出小麦稻谷花生大豆地瓜芝麻的花。
  犁花开在油土层,也只有种过地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油土层。
 一层肥沃的土壤,覆盖在农田表面,因养分充足,成为种子的子宫,幼芽的襁褓,禾苗的母乳,庄稼的温床,加之像是被油浸泡过的颜色,乡亲称之为熟土、油土或油土层。
 油土层的肥沃来自人类的长期耕作,来自犁花长年累月的密密绽放。
  土地无所不在,那是亿万斯年地表岩石因风化而破碎、分解,产生各种矿物,又经受时间、气候、生物、地形的漫长变化而形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有油土层。贫瘠的土地,只能生长乔木、灌木、藤类和野草,只有那些让犁花一遍遍反复开过的土地,才会成为精耕细作的良田,才能栽瓜种豆长出葱茏的庄稼。
  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油土层,却是犁花的杰作,是祖先的遗留,是人类千百年来长期耕作、稼穑、施肥、喂养、呵护的结果,它承载着万千乡亲的福祉与苦难。
  七十二行农为首,百亩之田肥当先。这是小时候,粗通文墨的父亲用毛笔在堂屋的墙壁上写下的两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大粪长瓜鸡粪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为增加田地的肥力,每年开犁花时,农民总是把积攒的猪、马、牛、羊、鸡、鸭、鹅、兔等家畜的粪便、及人尿粪、麦秸粪、草木灰等,连同他们小溪样的汗水,撒到田里,被犁铧掩进犁沟。
  撒到田里掩进犁沟的,还有农民的尸骨。
  田地是无数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为把薄地喂成良田,他们上粪开犁,倾尽所有。流尽最后一滴血汗后,油枯灯尽的先辈,不惜像莫邪铸剑一样,把自己羸弱的身体作为底肥,葬在田里,让庄稼的根须扎进他们的肌肤和血脉,让子孙在祭祀祖辈时,也祈祷、祝福这片田地。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寸良田一寸血,祖先用汗水与心血、苦难与希冀、生命和躯体,浸泡、喂养了那层能开出犁花的油土。我们的祖先不曾走远,他们就在油土层下庄稼根须可以扎到的土里,化为肥料,化为养分。一季季、一年年,稻谷小麦的穗里,花生大豆的壳里,复活着他们的灵魂。
  丰年灾年,犁花年年开;坡上滩下,犁花开处处。犁花,那是开在农民脸上盛满汗水泪水和欢笑的酒窝。长年累月的滋养,似乎让土地有了灵性,懂得回报,农民对田地总是怀着一份珍惜、感恩、虔诚和敬畏,所以旧时,村村都有土地庙,家家供奉土地爷。
  乡村是土的世界,打坯、筑墙、垫宅、盖房,处处用土,但乡亲很少在田里取土。那些犁花遍开的良田,早被农民看作宝贝,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非取不可时,也总是先把上面那层开过无数遍犁花的油土挖到一边,取走下面的“生土”后,再回填复原。
  去过一些缺土的地方,人们对泥土的珍惜让我悲悯震撼。
  四川舟曲,当地人把四处搜寻的一点土,宝贝似的围在大石头上用来种菜。太行山里,山民砌起石堰,把季节河畔那点可怜的小片土地严严实实围起来,以防被雨水冲走。江南水乡,像西部人家惊奇向往于江南春来遍是桃花水一样,水乡人也羡慕西部那雄浑广袤厚实纯净的黄土层。
  在我的故乡,这些年,一些良田被现代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毫不吝惜地覆压在不见天日的水泥地下,它们再也无法开出犁花。固然,那些商品房、摩天楼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他们知道吗?土壤的生成需要亿万斯年,土地变作良田,也需要犁花无数次的开放,然而,良田的毁灭,却只在弹指之间。对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油土层很薄,只有一尺,那是祖祖辈辈铁锨翻地的深度,那是世世代代犁铧耕耘的深度。油土层又很厚,祖先几千年辛勤劳作的犁花在里面,农耕民族的文化基因在里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祈盼祝福在里面。
  油土层,肥沃着一方田地,温饱着一方百姓。静默时,在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铺展成一卷农耕文化的册页;犁花开处,扑鼻的泥土清香中,涵养着人类历史悠远厚重的韵味。
      油土层覆盖大地,油土层开满犁花,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开满犁花的油土层,一茬一茬,密密麻麻,长满名叫辛苦的庄稼。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1-16 21:0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3:37 编辑


南沟到堤水岸的垭口 远处是牛山寨的背面,大缓坡,两侧很险恶
发表于 2017-1-16 21:00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3:38 编辑


拐上公路过垭口下到牛山寨三帽山进山处,比较难走水冲的  从这我就开始进山了
发表于 2017-1-16 21:00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2:23 编辑


走过乱石密布的沟底上了一个山梁这是上牛山寺的小路  应该是最近的了
发表于 2017-1-16 21:00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1:20 编辑


从山沟出来登上了一个山脊俯瞰,沿此山脊可以到牛山寺
发表于 2017-1-16 21:00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1:20 编辑


发表于 2017-1-16 21:0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1:20 编辑


山脊上突出的大石头,上去嘚瑟了会儿
发表于 2017-1-16 21:0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1:21 编辑


遥看牛山寨 到这基本快到牛山寺了
发表于 2017-1-16 21:00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年的_坏人 于 2017-1-16 22:25 编辑


嘚瑟那个大石头坐起来还挺舒服,敝人的登山鞋,从来不是装备党,陪我走了好远爬了好高了 依然还是坚挺着 只要底子不破打打补丁还能穿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