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284

主题

探洞

The Light of Sanctum

查看:69213 | 回复:47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諵譁 于 2017-6-1 21:07 编辑

       探洞,大概是户外几个大分支中参与人数最少的运动之一,没有登山站立在峰顶成功的光环,也没有潜水在海洋世界奇异的美景里的畅游,打交道的只有无尽的黑暗,让人窒息的幽闭与不期而来的各种意外。在洞里,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器械,它就是你的生命,和登山与攀岩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器械,基本上就只能是等待死亡。
       地球上大部分的复杂的洞穴都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部分,关于喀斯特的知识这里不详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月刊,里面最详尽的介绍了中国的喀斯特地貌、成因以及基础知识。再进阶一下就去看看《地形学》之类的专业教材,会对探洞有很大的帮助,关键时刻也是安全的保证。我们这次去的湖北恩施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介绍探洞的记录片也不少,不过电影却不多见,推荐看看《Sanctum》和《The Descent》。《Sanctum》是卡梅隆导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绝对扣人心弦,物超所值。

每一个洞穴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一块岩石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当你打开灯光的时候,会被眼前的奇光异景震撼的无法言喻。

插个话,自己做了个WXGZ号“潜识”,喜欢潜水探洞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哦。
qrcode_for_gh_9482666f0a7a_258 (1).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置身于此,恍如隔世。

2.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每当通过一段狭窄的洞道进入一个大厅的时候,就仿佛置身于教堂的圣殿之中。我们来的这里,是拜望,不是征服,人类应该有所敬畏,低头并不是一件坏事,像国人般天不怕地不怕,不择手段才是让人恐惧的状态。

3.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大瓮天坑的发现人,也是民间第一个自主命名天坑的探洞者。无论是《远方的家》还是《中国国家地理》到这里做关于洞穴的拍摄和研究,没有不找他的。

4.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在洞穴拍照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日里室内拍照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在完全没有任何光线的地下。所以NG上每一张震撼的照片都是需要大量的器材和时间才能拍到的。 这次还是带着佳能的SX50,方便,经折腾,弱光环境也不错。

5.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这次准备了不少器械,比起登山、攀岩、攀冰来说,探洞所使用的器械的复杂程度要大很多。虽然准备了不少,出来后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用脚式上升器来替代扁带做的脚踏带会更容易操控,比如再准备几个高流明,可调范围的强光手电,这样拍摄起来效果会更好,比如用专门的胸式安全带比扁带临时做的会更好用,更容易控制身体的重心。

6.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大瓮天坑。这是好兄弟发现并命名的,也是国内第一个由民间个人发现并命名的天坑。天坑是因为地下伏流不断冲刷,导致山体内部向下崩塌从而形成的巨大的漏洞状地貌。

7.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走到天坑底部,回望刚才拍照的坑顶。整个天坑直径500多米,平均深度100多米。坑底有4个洞口,洞道就是当年的地下河的河道。

8.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其中一个洞穴,入口能够清晰的看到水流冲刷之后形成的波浪状的岩壁,只不过如今沧海桑田地壳抬升,河流改道或者水量减少了,因此我们才得以进入一探究竟。

9.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3-7 16:30 显示全部帖子
洞口约有五十米高,这在溶洞里已经不算大型了,不过洞里却是有大有小,既有百米高空旷巨大的洞厅,也有仅一人艰难爬过令人生畏的洞道。

10.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