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95

主题

浙江

行道者的道行,90后新人一辆车环游中国

查看:222423 | 回复:965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那么,历经千年,其中曲折究竟是如何影响两座寺庙的命运。相传当年唐朝军队进军吐蕃想要取回文成公主带来的十二岁等身像,藏民为了保护,偷偷将两座佛像对调。不幸的是,交换后供奉在小昭寺的八岁等身像毁于文革,因而最终只剩下供奉在大昭寺的由文成公主带来的十二岁等身像。那么这等身像究竟有何魅力又是另一个传说了。当今世上,释迦牟尼佛的塑像难以计数,然而只有三座等身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亲自塑建开光的,分别是八岁等身像(在小昭寺毁于文革),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为镇寺之宝),二十五岁等身像(沉入海底),由此可见这唯一存于世界的十二岁等身像的珍贵价值和影响力。当然这些故事和传说是便于我们外行人理解,对于真正的佛教徒而言,一座寺庙,提供他们虔诚礼佛的场所足矣。去过大昭寺的人一定对门前青石地板上叩拜的信徒们印象深刻,五体投地的姿态,每一个姿势都不敢松懈,我们之所以会感动,因为这完全不是我们的做派。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556.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说到这,又不得不提一下,藏传佛教既是中原引进,为何又是如此不同。众所周知,佛教引进之初,西藏是有本土宗教的,哪怕最与世无争的信仰也不得不依靠斗争的手段来求得自身生存。千年之前,传入藏区的中土佛教与本教斗法,论结果,胜负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西藏独有的密教,其中一小部分神秘内容来自其本土宗教。自然,争斗不止,密教又迎来了中原地区的最大挑战——禅宗。佛教内部体系的斗争,显得更为胶着,简单来说,是当时的顿渐之争。这个时代流行修禅,即顿,喝口茶,闭上眼便顿悟,这份拈花一笑,洞然明白的潇洒之所以受人欢迎,直白地说就是形式上的容易。转而说到渐,就是修行必须按部就班,长长转经路,每一个步伐都不能偷懒,漫漫朝圣路,每一个大拜都更接近真理。你用微小的步伐来丈量与宏大佛法的距离,这就是感动。科学为我们开启了方便之门,然而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依然有人执着地一步一步走,这就是信仰。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02.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概念里,宗教与政治是两条平行线,最浅显的例子就是党员须是无神论者,然而在西藏,宗教信仰却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其中最著名而典型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集宫殿、寺院、城堡于一体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06.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10.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这座地标性建筑几乎凭颜值就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相对的,大家也就不深究那些发生在里面惊心动魄的故事了。然而小编对深宫内苑总是心痒痒,于是从一位最具争议的人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着手进行粗略了解。先简单科普一下,西藏佛教中大教派就有四个,分支教派更是不少,且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意味着在西藏大大小小活佛不下几百人。而我们最为熟知的达赖和班禅这两个称谓就来自目前藏传佛教中最具影响力的格鲁派的两大活佛系统。事实上,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在宗教领袖的地位上是并列的,以我们普遍认知,领袖由两位担当几乎不可能,但在活佛转世系统这种特殊背景下,一切也就顺理应当了。举个简单例子,当四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他的转世灵童尚且年幼,就由四世班禅担其老师的职责,相应的,四世班禅圆寂后,这一互为师徒的循环也将继续。当然,达喇喇嘛与班禅大师绝不止师徒关系这一层,因各种历史原因所造就的变化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样解释是其中最简便清晰的一种表达。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16.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而我们的主人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虽英年早逝,但其留下的文学作品价值远超出他的政治宗教贡献。那么,仓央嘉措究竟如当下流言那样是个情歌王子还只是一个迷失少年?这就不得不从他的上一世达赖喇嘛说起。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是一位让后人铭记的伟大政治领袖,之所以这样说,在他的努力下,格鲁派从众多派系中脱引而出,在西藏巩固了政治地位,并从蒙古人手里夺回了对藏区的完全控制权。这份短暂的胜利看似完美却不稳固,以至他圆寂后,当时的政治集团决定隐瞒这一消息以稳固时局。而这一做法最终受害者竟是谁也料想不到的下一任达赖仓央嘉措。从何说起呢,我们知道活佛转世系统是在一任活佛圆寂后即刻开始运转的,那么无论期间寻找转世灵童的程序多么繁杂,下一任活佛都会在幼年时期被认定,并被带到布达拉宫进行坐床仪式及一系列政治宗教内容的学习,那么民众对新一任达赖的认知和适应便是从小开始的,而仓央嘉措被推到公众面前时已经十四岁了,这一现象正是由于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的真相隐瞒十几年之后被揭露。藏民对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也许有疑惑,却被虔诚的信仰压制下去,但政治对手又岂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漏洞。蒙古军队为了夺回对藏区的行政管辖,不惜在民间传播仓央嘉措是假活佛的谣言。那么外面风雨飘摇,高墙内的仓央嘉措难道也在惶惶度日么?对待他人的故事,我们总是读不到期间情绪,那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真假参半的结局却让我久久回味。传言这个少年拒绝受戒,要求还俗;传言这个少年每逢夜幕降临,就溜出布达拉宫与情人幽会;传言这个少年的每一首情诗背后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女子。我们已经过了盲目崇拜爱情的年纪,却忽然发现轻易理解了彷徨。年轻时觉得自由不过如此,草原牧羊也太过清淡,直到某日,被束以高冠,接受朝拜,却突然见不到日光,酥油灯的温暖也解不了离乡的愁绪,反抗又是如此微渺,民众虔诚的脸庞注定是要辜负了,是沉溺美酒呢还是寄情诗歌,我还年轻,没有答案。因此,当蒙古士兵带着杀气冲进大殿时,仓央嘉措甚至是平静的,于他来说,布达拉宫和蒙古人的牢房又有什么区别。最终,他死于押解的路上,那年他二十三岁,留下那首著名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借给我飞翔的本领。我不会飞到远处,不会耽搁很久,只到理塘作片刻的停留。”理塘,去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他终究是没有获得翅膀飞往他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关于你我心中的仓央嘉措,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求苟同,只是再次看到那座威严的布达拉宫,却很难开心起来,倒是夜晚的它多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21.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在离拉萨城不足300公里,是从古至今都有后藏重镇之称的日喀则。这儿也有一座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寺庙——扎什伦布寺。撇开它作为藏传佛教四大寺之一的光环,它还是历代班禅的驻地(大家都知道达赖驻地为布达拉宫)。来这之前,我和大胖都觉得这定是一座与布宫不相上下的辉煌建筑,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的美,低调而细致。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27.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31.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在大殿下方分布着三千多间看似统一的白房子,大门上都挂着不同名字的小牌牌。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36.jpg
发表于 2017-6-12 21:18 显示全部帖子
据导游说,这样一个院子里几乎都住着一个师傅带着两三个弟子,这是他们修行的地方,理论上是不允许参观的。

微信图片_20170612205640.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