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8802

主题

滨州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复制链接] 查看:10109 | 回复:5
发表于 2017-3-22 09:3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一飞户外故事》第六章第一回 | 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人说,人生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这个世界,但仍然爱着它。

人生不过几载,总要留给自己诗意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以一朵花的姿态穿越四季的轮回,以一片叶的姿态,守望满眼的翠绿,山下有我们的世外桃源,总是岁月老去,也要做一个热爱自然的纯粹的人。本章我们将跟着一飞行走烟雨山水,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江南味道。

然而,此行“千八穿越”,并非各位看官想象中的江南小桥流水烟雨人家,“千八穿越”强度大、路程长、线路复杂,堪称浙江户外穿越活动中自“东西天目山穿越”即“七尖穿越”之后,又一条徒步穿越的超级经典线路。

“千八”位于浙江南部丽水市的龙泉和庆元两市县间,属洞宫山脉的支脉。在户外界号称“华东第一虐”,至今能成功穿越的队伍很少。其中黄茅尖,海拔高为1929米,是江浙最高峰,她与南面的百山祖遥相呼应,形成了“浙江屋脊”。此次穿越,将有怎样离奇曲折的故事呢?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2014年6月3日6:30,我从淄博赶往滨州长途汽车总站。

这里,将要举行滨州市第六届“爱心送考”启动仪式,我所在单位是主办方之一。

同事们见到就问:“额头上怎么那么多包,蚊子叮咬了?”

这才意识到,用手一摸,不光额头上,耳根后,下巴上,两腮上都布满了一些硬硬的小疙瘩,从硬度和面积看,这肯定不是蚊子咬的,应该是一些虫子咬的,右太阳穴一处,不仅肿胀,而且还疼得厉害,弄不清楚是哪个小包疼,还是内侧骨头疼。

总之,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舒服的地方,包括后背、大腿跟、胳膊上不明不白红肿,小疙瘩屡见不鲜。

这到底是怎么了?从哪里沾来的这些“点点红尘”?

“千八”是也。

何为“千八”?

千八穿越,是指连续穿越浙江省11座海拔在1800米以上的山峰户外活动。11座山峰依次为:凤阳山北峰(1828米)、凤阳山(1848米)、黄茅尖(1929米)、黄茅尖南峰(1917米)、黄凤垟尖(1854米)、烧香岩(1832米)、天堂山(1811米)、大天堂(1822米)、百山祖(1856米)、牛路尖(也称新兰尖,1828米)、荒村尖(1810米)。其中新兰尖与荒村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峰。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2014年5月30日14:00,淄博鲁能齐林家园东门口,临淄老付的全顺车停放在那里。

车边,地上,堆满了一群大包,成捆啤酒,还有两箱红牛,一些各种各样的袋子散放在大包的周围。

不用问,这是一些出行者,大家相互间都很熟悉。三棵树、照亮、我、星之火、山中鹰、老翁、登山、320、巴山夜雨、大凯。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虽然聊着天,看似不着急,其实从三棵树不断看表的神情看,他们在焦急地等人。

有人姗姗来迟。

这是谁啊?“交警”是也。

“交警”是个网名。“如果真是交警的话,我可得和他搞好关系,常年跑车,打交道最多的莫过于交警了。”得知此“交警”并非真交警,付师傅甚至有些失望。

尽管此“交警”非彼交警,但在户外圈,“交警”亦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素以“能背”著称,背负能力极强,不管长线短线都会背上许多“腐败物资”,比如2011年去湖南韭菜岭时,他竟然背着一套功夫茶具,真是“腐败至极”。此外,“交警”还是个热心肠,正义感特强,曾在冷水里扎三个猛子替人寻找登山杖,2012年同去穿越“太白南”,我俩同时骂过两个醉酒登山客。正因为能吃苦、力气大、能抗压,我送其一绰号“推土机”,在前进道路上冲锋陷阵、遇流淌水、遇沟填土,浩浩荡荡、无所阻挡、所向披靡。

一上车,他先来了句:“你们熊我吧,为了赶上这班车,我顾不上等出租车,直接坐上公交车,省下了不少打车的时间。”“奶奶个熊?公交车在市区游荡至少要20分钟。”

相约淄博的人齐了,我们一起出发。

远行,不能无酒。

台湾作家林青玄说:喝酒到极处几可达佛家境界,佛家虽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但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做浅酌抵偿,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为一缕青烟,尽成正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好像过了泰安,便要等下酒菜开喝,那时还不到17:00。

手机微信现场播报,惹来一串串“羡慕嫉妒恨”,有蒙龙在内蒙古老家的“垂涎三尺”,有嘟嘟在淄博的“恨脚不好”,亦有糖果的“再来三杯又何妨?”还不忘大秀红太狼的“炖鸡脚”,她下午专门开车带来酒肴为我们送行。

说着说着就多了,喝着喝着就醉了,撑着撑着就困了。

扯开防潮垫开睡,一觉醒来时已是浙江丽水,队伍又添一人,此人网名“南人”,在淄博做生意的温州人,他回老家在此与我们会合,已经等车四个多小时。虽说“白天不懂夜的黑”,但这里并不寂寞,洗手间门前地上躺了不少人,从身下垫子看大多是驴友,原来凌晨两点至五点,大型交通车必须强制休息,这是一伙山友,是从上海过来的,足足有30多人,目标也是“千八”,只是我们正穿、他们反穿。如果有缘,应该在山中见面。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车下高速转入进山,开始还有早餐铺,有人提议要吃早餐,可队长三棵树始终不作声。等到三番五次请求,树哥同意时,车已进入大山腹地,人家都很稀少,更不用奢望什么早餐铺了。直到看到一座“风雨桥(福兴桥)”,停车拍照,才知道这个村子叫均益村。先问有无早餐店,人家一头雾水,明白是要吃饭,才说可以给大家做。南人自觉充当了翻译兼联络,请求村妇给每人做一碗面条。这一做需用时一个小时,大家东逛西晃,交警竟然弄来了三个粽子:“新蒸的、肉做的。”他自己独吞了两个,不曾想这两个粽子埋下了祸根,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定的。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轮到吃面条时,大家才说不能论碗,那碗也太小了,小到能攥在手心里。南人出来打圆场:“入乡随俗吧,你们吃,不论碗,论锅计算。”村妇一口气下了三锅面,直到三棵树叫停才停住手。

这个村子盛产“木耳”,小的、薄的,不同于东北木耳,长得随南方人,小巧玲珑,听说好,“山东人一群羊”,一哄而上,你三斤,他两斤,挤占了车很大一块空间。

再向前行,车道仄窄,也就容得下17座位的商务车,再大,肯定通不过。

车到仁坑村,有些小雨,细细的,似飞丝一般,整理妥当,出发。起初海拔600米。

老翁带着GPS走在前面,我习惯性走在后面充当队伍的收队。

开始是台阶小道,江南青石板路,湿湿滑滑,有的上面还布满了青苔,石板下有小溪流顺势滑下,这是多少文人墨客歌颂过的那种江南意境,这种境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用文字表达,相机表达起来也显得直白,最好是用心去悟,用心灵去体味。这就如人心里的酸甜苦辣,因人不同,体会有异,但都能忍受;但是有一种痒不能忍受,弄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神魂颠倒。这种江南的味道,对很多人来讲,或许就是这种难以抵制的“痒”。想起诗人郑愁予写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转身是景的江南,不远处,便是稻田,可这一片稻田里,却有着那么多鱼,红鲤鱼。320讲,那鱼叫锦鲤。还见一片山崖下有几口棺材,南人介绍说,温州、台州一带有这样的习俗,人活着时,先打下一口棺材,寄放在山崖下,以这样的方式求得长寿。

一路向上,不一会就到了源头村,然后穿过源头村过小桥到溪谷的左侧,一路沿着溪谷左边最大的山路上行,路迹明显,基本上没有停下来休息,连续爬升,路上多次经过溪流,海拔到达1400米左右山路变得平缓,溪水也变得宽了起来。

队伍行进的速度不是太快,但交警还是落在了最后。在第一个爬坡时,就觉得他很不在状态。喊住树哥,要来藿香正气丸让交警吞下。效果不好,他很快就吐了出来,伴随着阵阵恶心。我和三棵树只好在半山腰等他,很长时间看不见人,我便空身下去接应。会合后决定给他分包,先是拿出两瓶二锅头,捡来被人扔弃的矿泉水瓶,洗净装上,我和三棵树一人背一瓶,又照顾交警重新吃上藿香正气丸以防中暑。他满头大汗都来不及擦。仔细分析,他说是粽子惹的祸。我觉得他分析的有道理,特别是肉粽子热量高、脂肪多、不消化,容易引起溃疡穿孔或出血等。再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小吃尝着吃,若是当主食,那得先培养。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等到爬上大坡,马上转入左切,而后转入很长一段平路,速度也快了起来。回头又看不见交警,再喊也无人应答。于是我再次放下包返回找他。

大队伍不见了踪影,三棵树、我和交警三人结伴而行。前行不远,有小河,河上架起三根木头当做桥用,我站上去,晃晃悠悠,再加上湿滑,比较危险。赶紧喊交警从河中路石上跳过去。小河河床平整,光滑见底,于是马上想起了它的名字“平底溪”,攻略上有介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一大段距离河床都是平整的。河岸上的林子很密,但小路却十分清晰。我知道过了平底溪就是护林房,心中也就有了数。交警也欢实起来,再也不东摇西晃,赶到护林房,也叫乌石窟林场,大队伍在休整等待,交警还特意从这个门到那个门喊:“我来了”。当听说刚才还有上海学生队伍在这里休整,其中有若干美女时,他还后悔:“今天的粽子影响大了,得赶上去看个究竟。”

稍微休息,再次出发。高大的水杉林,林下干净通透,没有北方森林中的那种灌木丛,杉树长得挺拔笔直修长,可谓森林中的“高富帅”,但杉树在这里并不稀罕,成林成片,可在北方那是稀缺资源。据我了解,淄博鲁山北坪景区之所以日渐盛名,湖边一排水杉是最大的亮点。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钻出杉树林不久,就起了雾,高山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雾中穿越公路,赶上了前面偶遇的上海学生,照亮、登山随他们前行。雾越来越大,十几米处看不见人影。队伍很快便断了节奏。等到一个岔口时,知道左去是凤阳山北峰,右去则是凤阳山的主峰,我们决定放弃北峰,直接右切。这段只有二十米的石台阶,随后是灌木,基本没有路径,树上草上积累了水球,很快打湿全身。即便是披上雨衣也是顾了上边顾不了下边。300多米的拔高,拔了近一个小时,多亏有很多山茶花盛开,巴山夜雨、320更是得到很多人的献花,乐得合不拢嘴,雨就顾不上厌烦了。山顶只有一个亭子,还有一个铁塔,地面上有两个国家测绘点,此地海拔1848米,本想在此午餐,无奈大雨无可避挡,又听老翁说1公里外有个山庄,可以避风挡雨,于是大家呼喊:“到那里吃个热面条。”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公路已经把驴道切的七零八碎,大雾风雨中也不好找方向,只能靠GPS“盲走”。失联数小时的照亮、登山已经到了景区停车场,三棵树指示:“告诉他们在那里等待,会合后再说。”

到了停车场,大家犹豫着从左走还是右边走,才能“躲票成功?”他们能“躲票成功”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3-22 09:59 2 只看该作者
《一飞户外故事》第六章第二回 | 一根筋登顶黄茅尖 三棵树睡前悄安排

话说上回说到交警贪吃当地肉粽后胃肠难受阵阵恶心,一路上不在状态。而到一个岔口时,左去是凤阳山北峰,右去则是凤阳山的主峰,公路已经把驴道切的七零八碎,大雾风雨中也不好找方向,只能靠GPS“盲走”。到了停车场,大家犹豫着从左走还是右边走,才能“躲票成功?”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这里到处是景区,大门套小门,你们要去黄茅尖,必须买票才能去。”大家被景区人员逮了个正着,并冲着先行探路的老翁大喊,“那里不通,危险不管。”

9人买了票,每人40元,通过。

公路上徒步,此后找到老翁。10人一起走。

照亮、登山随后也很快跑上来,他们并没有逃票成功;照亮讲:“人家上海大学生,每人15元坐电瓶车直接走,因为在景区里坐车也没人查票。”登山很纠结,“咱咋知道是这样,早知道少花钱不说,还能少走一段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只行万里路,这多么像一个邮差。

可见,多长见识,多么重要。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从检票口到黄茅尖入口,只有我们是徒步。其他大多数人是坐着景区的观光电瓶车进入。

黄茅尖,集体合影。如果不登顶,右行可去鸥江源,也就是我们今天晚上的居住地。如果登山,同样可以从山脊下行去瓯江源。

“登山要登顶,喝酒要喝挺。”登顶不容置疑。

从这里登顶,一路全是台阶道,类似泰山从中天门至南天门。才开始时,有一家子游客嘻嘻哈哈,手提塑料袋,轻轻松松超越队伍,绝尘而去。一飞还回过头来,对着爬山的同伴说:“还自称是驴子呢?连人家游客都不如。”

正在吭哧吭哧喘粗气的交警说:“我背着重重的壳,人家提着塑料袋,能比吗?”

在这段台阶道上,12人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队,大凯、南人、星之火走在前面,照亮、一飞、登山、三棵树、320、巴山夜雨走在中队,老翁、山中鹰、交警走在后队。雨还在飘、风还在吹,雾气朦朦胧胧,人在台阶上,云里雾里,仙气飘飘,像极了云中神仙的日子。台阶旁还生长着花,北方人分不清是山菜花还是映山红,只听登山随口唱着:“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行至一拐弯处,又碰上先前超过我们的游客,问为什么不爬了,对方答:“太高了,爬不动,我们三个不去了,那个男的上去了。”游客和驴子不一样,游客是理性的,知止的;驴子是感性的,一根筋。

尼采说:“什么刺激是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跑呢……你盼望着什么呢?”

是啊,盼望着什么呢?

一根筋的驴子们终于爬到海拔1900米处,这里是个三岔口。左前冲顶是茅草尖,右前下撤是瓯江源,先前到达的大凯前队三人,已经轻装冲顶,我没有卸包,和其他人先后冲顶。那个男游客说:“几分钟就上去了,除了一个碑,什么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看。”

顶上,正如游客所讲,一块碑,上书“江浙第一高峰”,碑前地上亦有字:“江浙第一峰”,右侧一个标牌,上书:“黄茅尖”

据材料介绍,黄茅尖位于浙江省南部龙泉市境内,是洞宫山脉的主峰,也是浙江省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为闽江和瓯江的分水岭,山岭逶迤,沟壑幽深。

在黄茅尖上照张相,留下星之火在等后队的老翁、交警、山中鹰。

撤到三岔处,碰到他们三个,山中鹰说:“我不上去了,抽口烟休息后,直奔露营地。你们先走,提前去扎营,烧水,整理营地。”

这时是17:00左右,从此到瓯江源,一路台阶,我们三步并作两步走,一阵狂奔。期间碰上两处小道,从地形上判断应该是驴道,但是考虑即将天黑的因素,不允许前去探路,于是放弃了寻找捷径的想法,一路沿着台阶道前行。

大约两个小时后,下撤至山下一停车场。

这应该就是黄茅尖的入口,右转去瓯江源的那条路。

左侧前行有个大门,门柱上有字:“瓯江源”。

瓯江,浙江省第二大河。山溪型河流。全长388公里,龙泉境内125公里;流域面积18168.75平方千米。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发源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

进大门右侧有一塘水,俗称“小天池”,现在倒是看不出有什么景色,只是塘中长满了茅草,乱糟糟的。

路正前方,有一木塔,也算是这片的标志性建筑,三棵树说宿营地就在这个塔的后面。”

所谓的宿营地,其实就是河岸两片较大的一块空地,旁边有一巨石,上书:“瓯江源”三字。

面对“瓯江源”三个字,左侧空地稍大,大凯的三人帐收留了登山,照亮、南人分撑两个单人帐,三棵树和我分别撑起“自由魂”双人帐,其中一架送给了320、巴山夜雨使用。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天已经黑了下来。山中鹰、星之火、老翁、交警四人还没有到。

三棵树安排我去找。雪亮的手电筒在夜里显得更加亮眼,距离还很远时,双方的灯光便汇聚在空中的夜色里。

找上山中鹰等四人返回营地,四架帐篷排成一字,煞是“腐败”,特别是山中鹰和老翁,鹰哥带的是“沃浓”单人帐、老翁带的是“自由魂”四季帐。说好的,为了减轻负重,可以少带帐篷,可他们坚持“每人一帐”,做个完整的重装户外者。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晚上集体就餐,毫不例外厨师长是三棵树,厨师是320和巴山夜雨。菜品丰盛:西红柿鸡蛋汤、清炒黄瓜、辣椒炒肉等,还有交警亲自做的鸭脖,只是经过两天的奔波,已经坏了。酒也不少:二锅头两瓶、黄河军马场1斤,还有南人自带温州酒1斤。喝酒主力三棵树、南人、大凯和我,大约喝到夜里11点多才歇息。

三棵树睡前有安排,明天4:30起床,6:00出发,起床叫醒悄悄安排“双保险”,星之火、山中鹰两人分别得到同一个指令。

明天他们两个谁会表现得更优秀呢?会有人迟到耽误行程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3-22 12:21 3 只看该作者
东西不错支持一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3-23 15:48 4 只看该作者
上海途印户外 发表于 2017-3-22 12:21 东西不错支持一下

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于 2017-3-23 15:54 5 只看该作者
《一飞户外故事》第六章第三回 | 一飞兄收队抱团暖 三棵树怒斥消极声

话说上回说到晚上大家在瓯江源一空地集体就餐,喝到夜里11点多才歇息。而三棵树睡前有安排,明天4:30起床,6:00出发,起床叫醒悄悄安排“双保险”,星之火、山中鹰两人分别得到同一个指令。明天他们两个谁会表现得更优秀呢?会有人迟到耽误行程吗?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有一首诗写得好:

“趁我们还不够老,

快去追逐生活的欢笑,

日子过去不多不少,

不要让人生告别了美好。

趁我们还不够老,

快去走遍天涯海角,

登上珠穆朗玛峰,

畅游夏威夷和南极群岛。”

早上4:30,山中鹰就喊着起床,星之火也积极配合,两个人的“叫床”服务都相当尽职尽责。

说到“趁我们还不够老”,这才意识到这个队伍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其中最大的是三棵树,出生于1956年,而最小的则出生于1974年。这么一个团队,还是重装,让那些年少大学生们情何以堪?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早上出发的路相当清晰,就在“瓯江源”大石头后。大早上起来,我们的推进速度很快。大约走了有40分钟,对讲机里忽然传来三棵树的呼叫:“你们在哪里,我们一直沿着河走,怎么看不到你们?”“怎么沿着河走,路在河岸上边的丛林里。”山中鹰随口回答。

“那怎么办?”对方又问。“原路返回,回到正确道路上。”前方的人指指后方,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我,让前面的人停下休息,独自回去接应,可是回返十分钟也不见三棵树的踪影,不得不又返回队伍处商量对策:“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如果顺河下到沟底,那可麻烦大了!”……对讲机呼叫一遍又一遍,始终得不到回音。最后经过商量,我和照亮原路再次返回寻找,并一路呼叫、喊叫,大约半小时终于听到了声音。缘由简单可笑,三棵树、大凯本就跟在队伍后面,因为速度快,丛林能见度又低,他们自己也觉得速度很快,可为什么始终没有赶上前方的人,大凯就问:“怎么看不到其他人,是不是走错了?”三棵树立即朝对讲机呼叫,可喊出的是:“我们一直沿着河岸走。”前队一听哪里来的河岸?没问清楚就让他们倒回去。结果可好,三棵树、大凯非常听话地沿路返回,快到了瓯江源起点了,才知道肯定闹了误会。两人又匆匆回返。

听完这个缘由,大家觉得很是庆幸,因为这种“误会”比任何一种其他的结果都要好。于是商定,由拿着GPS的老翁领队,一飞收队,收缩队伍,保持队形,一个挨着一个走。

事实证明,这样的行走方式效率并不低。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这一段路,大多在山背上行走,这里的山背全是树木参天,红山茶开得正艳,天气也很给力,小雨霏霏,凉风习习,神清气爽,沁人心脾。我个人觉得,从瓯江源到烧香岩的路程是最美的一段。

想起林徽因的诗《山中一个夏夜》:满山的风全蹑着脚,像走路一样,躲过了各处的枝叶,各处的草,不响。均匀的一片静,罩下,像张软垂的幔帐。幽馥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突然听到前面有说话声,原来再次碰上了和我一起同行过的上海学生,他们昨天下午没去黄茅尖,左抄越过了瓯江源赶到这里扎营。营地是临时找的,帐篷都扎在斜坡上,周边也没有水,无奈天黑路滑不敢找水,今天早上回撤十分钟路程找水补水。从这点来看,真佩服他们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为他们这种鲁莽不谨慎捏一把汗。好在,“体验是用来成长的”,不经历风雨岂能见彩虹?

道别,继续前行不远就离开了树林,见到了防火道,沿着防火道就可以到达烧香岩。

防火道非常开阔,想怎么爬就怎么爬。可还没转过神来,小雨不再霏霏,大雨飘洒而至,赶紧穿雨衣,护大包,“不要紧的,这样的雨下一阵就停。”结果有好几个同伴吃了大亏,不等雨衣穿上,身上没有一处干地方。“连‘小伙伴’那么隐秘都湿漉漉的了。”交警这么讲。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坡度陡峭了起来,风也跟着起劲,只好低着头,弓着腰,裹紧雨衣,坚韧前进。

即使离得很近,风声雨声也会压过相互说话的声音。

更为严峻的是,突然又起了大雾,这种南方湿淋淋的雾,在北方少见,就好像铜墙铁壁一样推不开,看不透,甚至有些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能见度不到5米,即使背着大包,增加了那么大的体积,超过五米,任何东西都被浓雾吞掉了。

好似上到了山顶,应该就是烧香岩,可是山顶的风、雨、雾更加上了一层楼,怎么也找不到那半墙房,这种用石头垒的房子,在北方老家一般是圈牛羊用的。看不见围墙不要紧,可看不见人就麻烦了。于是到处摸索人,先叫大家不管在什么地方,先喊叫停,然后慢慢集中,一个都不能少,最早上顶的大凯、南人、320、星之火,冻得上嘴唇碰下嘴唇,不管男女,四人拥在一起“抱团取暖”。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气温还在降,人在不断失温,何况大凯还穿着那经典的短裤,老翁拿着GPS确定好了方位,但是仍然不能走。因为是,耗尽九牛二虎之力点清人数的结果是不见三棵树和山中鹰,一个一个打听落实。登山说:“因为雨太大,他们两个好像在半山腰换冲锋裤。”“即使换冲锋裤,也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一飞告诉大家,“谁都不要动,一动就乱了方位,找不到人太危险了。老翁,咱俩回去找。”老翁拨好方向,两人又向山下走去。不多远,看到两个模糊身影,正是三棵树、山中鹰两人。见到地上石头有水洼,三棵树还不忘问:“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小天池?”没人作答,那边的队伍冻得快不行了。

前队走,后队跟,一共不过20米。突然浓雾中传来叫声,好像是山中鹰的。停住脚步,发现他俩又不见了。“短短几十米,人怎么又不见了?”原来是大雾中,又在灌木中,人一走动,就走错了方向。把他俩找回来,严肃批评,并果断决策:“你们俩到队伍中间去,不要拖在后面,把照亮调到后面,和一飞收队。”

队伍聚拢得更加严密,像蜗牛一样,只是蜗牛是一步一步向上爬,我们的队伍是“一步一步向下滑。”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风雨雾中,一行人沿着防火道下撤,走得小心翼翼。

当然十分辛苦,过了一个垭口,没有人指挥,大家自然地坐下休息。

“不怕慢,就怕站”,“不怕站,就怕坐”。

果然,这一坐下,没有半小时不会有人起来。有人饿了,从包里找东西吃;有的浑身湿透,忙着换衣服,星之火貌似从里到外换了个遍,一直穿着短裤、上身穿着抓绒的大凯不知何时换上了裤子……

如果这样一味的拖下去,猴年马月才能重新出发?

于是招呼着老翁去找路,前队钻进林,又钻出林了,尚不见320把衣服换好。

“换什么换,反正一会还会湿透。”

“能忍着就忍着吧,权当这是一次淋雨训练。”

“登山,你以为登的是山么?那登的是环境。”

一边议论着,一边前进着。

很快又下了一个坡,听着前面有声音,原来是碰上了来自上海的驴友,他们反穿我们正穿。当问到我们的目的地是百山祖时,他十分肯定地回答:“不可能。传统线路应该是五天,你们再强,或者放弃几个山头,三天还有可能,两天那是天方夜谭。”“就是,这样的天怎么爬啊?”“谁设计的目的地是百山祖,人家说是天方夜谭!”

据说,听到他人的点评议论,一行人中的后队,开始出现消极情绪,三棵树发火了:“一遇上事情,就抱怨,这样抱怨,以后谁还出头设计线路?再说,这条线路,人家北京驴友阿三就是这样走的,人家能走,我们为什么不能走?”这一发火,会让队伍更加低沉消极吗?他们会出现矛盾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3-23 16:07 6 只看该作者
《一飞户外故事》第六章第四回 | 又见瓯江源疑复路 一破茶木淤天大谎

话说上回在下坡过程中,一行人中的后队,听到上海驴友对路线的否定点评,开始出现消极情绪,三棵树发火,怒斥抱怨声,这一发火,会让队伍更加低沉消极吗?他们会出现矛盾吗?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三棵树大哥一发火,大家都闭上了嘴,不好再说什么。

不说话,闷头走,速度反而提高了不少。有时候正面爬,有时候侧切,只要符合GPS大方向,又能看到各种布条标志,不管好走难走,我们就大胆向前走。

很快到了一个大坡下,山中鹰忙着张罗左侧切,但GPS定位正面爬。我知道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说多少都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爬,奋力地爬。

那就爬吧。宽宽的防火道上,大家摆出各种爬的姿势,登顶就是目标,上去看看到底是啥模样。

至少在这一个坡上磨叽了40分钟,终于登上山顶。好大一个顶,模模糊糊看着,一堆堆的玛尼堆渐成规模,不知多少驴友曾来过这里。看到玛尼堆,就知道这是“大天堂”。这里有两个尖,大的叫“大天堂”顶,小的叫“小天堂”顶。

“天堂”顶上的时光并不舒服,风十分大,要想呆着,就必须先蹲下。等到所有人上了顶,我已经冻得哆嗦不止,趁他们休息的功夫,我和南人等几人先行。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人说,“上坡容易下坡难。”亦有人说,“上坡艰难下坡易。”其实,人只要累了,环境恶劣了,上坡下坡都不简单。要不,山中鹰才下到半山腰,突然提出要和大家商量个事:“无论如何,我要选择下撤到村。”

“下撤可以,但绝不能你一个人撤。”

“大家自由选择,不可强制安排。”“撤下村后,问清路线,预定车辆……”

“我也要跟着鹰哥下撤。”

七嘴八舌,不亦闹呼?

“不管撤与不撤,先撤到坡的垭口,弄清楚情况再说。”不再讨论,下撤到垭口。

垭口处开始落实情况,按照GPS定位显示:到达百山祖前营地,大约需3.5小时,就此下撤到村,亦需要4个小时;而且百山祖前营地那里,有两个村子,其中一个叫百溪村,另一叫茶木淤村。

科学最后起了决策作用。

大家一致同意,到了百山祖营地住下再说。这场“分队”、“拆队”风波,风平浪静。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谋定而后动。

队伍统一了意见,便由老翁和山中鹰两人来确定线路。

在垭口处先是走了一段弯路,320甚至还一脚踏进了淤泥,淹没了鞋子。

鞋子拔出来半腿泥。后来一见到有水的路径,就赶忙喊:“踏水走,踏水走,一边走一边涮鞋子。”

正确的路还是一路左侧切,在丛林中一条不太清楚的小路,到处是死水潭子,一脚踏上,烂泥一堆。很像多年前去贡嘎穿越的线路,只是没有那么宽,也没有那么多牛马踏而已。但这里,显然是有牧牛的,堆堆颇有造型的牛粪证明了这一点。

钻进一片树林,又来到一段防火道,此时雨也奇迹般的停了。“开饭,开饭。”“再不吃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大家齐刷刷同意,掏出各自食品,自己吃,交换着吃。天气好了,心情好了,肚子饱了,脚丫子又动了。

沿着防火道下行不到半小时,右侧树林里有布条,正前面也有布条,说明两条路都通,只是去的地方不一样。

我们确定进树林。这条道非常陡峭,类似“天目七尖”中的绝望坡,两个假顶,下到一处顶后,步行不到二十米,又是一个大下坡,仍然是陡峭湿滑,只好收起登山杖,腾出两手,抓着两边的树枝,支撑平衡力量,小心下撤,因为全身紧张,即便是密林下撤,竟然浑身被汗湿透。

攒足劲钻出树林,忽然面前豁然开朗,出现一条宽大的青石板路,路边有一石碑,上书“瓯江源”。转来转去,怎么又是瓯江源?但是此源头已非彼源头,不是同一个地方,可见,是江河就有无数源,无非是分主流,非主流。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这条青石板路,左出应是龙岩方向,约2.5公里。右去百山祖营地,大约还需几个小时。

正庆贺时,从百山祖方向来了一支队伍,挺大,得有二十多人,走得稀稀拉拉,吃了败仗似的。

见面一聊,他们是来自莱州的队伍,用了整整两天,雇佣了当地向导,结果因为天气原因和向导水平差,只登了一个百山祖,离“11尖”的距离太远。

“你们的向导是谁?快介绍给我。”

听说我们没有向导,对方更加赞赏,表示以后买个GPS,以后省下雇佣向导的钱。

闲话少叙,各自天涯。

我们行走1个小时左右,见到了一个村,这就是传说中的南溪村。所有人在村头扔下包休息,甚至还有躺下的,攻略上讲:“绕过村子,上到1600米处,到营地”。大家都误以为就是去村里宿营,谁知空欢喜一场。

当地人都知道,宿营地在茶木淤,从这里前行上坡顶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

这个时候,才注意到看海拔,1200米,需要拔高400米左右。

山中鹰和照亮决定露营南溪村不再走,到时候想办法坐公交出山,岂不知一问,公交有是有,但比较稀罕,一天一趟,还不太靠谱。

“去茶木淤吧。”“到茶木淤后大喝一场,找老乡农家住。”

这一个多小时,真是放了汗,距离不远,但400米拔高把大家累得不轻。

到了一个高顶后,从攻略上判断,下降1000米就是营地。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冲下山去,一片开阔地,一条小河,河对岸是一条公路,小河可以踩着石头来回逛。

一看就是扎营的好地方。选择地方扎营,只有照亮一个人到河对岸的高地,靠河边较近。

拾掇停当,锅碗瓢盆上场,派出照亮、南人顺公路进村购物,晚上准备大喝一场。

左顾右盼,空欢喜一场。两人回来分别汇报,根本见不到一个人。照亮还见到了两座空房子。

所谓“茶木淤”根本就是一个地名,另外宿营地这一片更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茶梅淤”。

如果硬说是一个村子的话,后来查资料,历史上这有人研究“香菇”的村子,不知道多少年,成了“丽水学院专家香菇研究所”的遗迹了。

天啊,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尤其对山中鹰和照亮来讲,本就想在南溪村住下。

突然想起了星云大师的一段话,有人问:“你为什么不休息呢?”他回答:“将来有永远休息的时候。”

大自然中,行星运转不息,四季轮流变换,我们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又何能遁逃于天地之间?“止水易生虫,滚石不生苔”,唯有动起来,才能创造无限活力。


《一飞户外故事》千八行齐等交警 两肉粽悄埋隐患

晚上,没有多少酒,菜倒是不少。

湿透的衣服,还在河边洗了又洗,甚至冒着感冒的危险,用冷水擦洗身子。剩下唯一的一罐啤酒,星之火渴望的厉害,送给了他。

南人也想喝酒,可惜跑了那么远,也没有见到人烟。

大凯突然有些不舒服,服了药躺下,再也不吃东西。他的不舒服,不管哪里不舒服,我判断应该是在烧香岩冻得,那个时候他还穿着短裤,上身的抓绒衣湿透了,就好比盖着湿透的被子一样难受。

即使这样,还是那么的奢侈和浪漫:山中鹰冲着最好的普洱茶,老翁煮着大米稀饭,三棵树泡着铁观音,交警继续拿着不锈钢酒杯,夜色明暗,人们畅饮,帐篷灯引来了一层又一层的小虫子,聚会后狂欢而亡,竟把灯罩粘了个一层又一层。

把酒言欢,互相讲着故事,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的乡下,一群孩童围着大人身边听故事。

直到远处闪电不断,才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各自躲进帐篷成一统。9:10左右,雨就跟着过来,伴随着闪电,那闪电,少见。先是一阵光亮,随着轰轰隆隆传来炸雷般的响,那响声爆得就像在帐篷顶上,一个接着一个。雨如注,如瓢泼,如洪水,雨珠砸到地上,溅起的小水珠能滋进三季帐里,那得多大的劲头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样的雷,能否袭击到我们的安全?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三棵树说着一个个遭电击的案例,讲了很多了,被我打断。邻近帐篷的320、巴山夜雨那里在讲:“如果不孝顺的人,就怕雷劈。”其中一位说:“咱都很孝顺啊!”三棵树说:“一飞,注意一下,照亮那里,一旦水大了,会不会受影响。”“树哥,不怕,水肯定会大起来,但不会大到那样。”

其他人离得远,估计这一夜会终生难忘。事实上,后来说起来,都说是忐忑着心,哆嗦着身子,在数雷声的次数,雨几停几下。

次日(6月2日)早,迫不及待醒来,地上倒没有多少积水,跑到河边一看,水涨了很多,昨晚河里裸露的石头已淹没到水下,过河必须光脚淌水,别无他法。

早上6:00,各自收帐吃早餐,涉水过河,上到简易公路。左行,目标百山祖乡龙岩村。距离7公里左右。

简易公路不到1公里,又进入小路。

这一片区域,是历史上第一个研种“香菇”的源头,硕大的杉树,能证明这里历史的久远。

又是一条河,比营地那一条还要深宽,大家相互帮助着,以致不被摔倒。

用时2个多小时,赶到龙岩村。本次行程全部结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