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69

主题

金昌

车夫日志---故乡纪事 为甲午年破五而歌

[复制链接] 查看:5779 | 回复:0
发表于 2017-6-19 20: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旧历马年正月初五日,立春。幸无亲朋拜年,有点时间和母亲煨炕叙话,从村东到村西,自上古至眼前,母亲的话匣子一股脑打了开来。火炕边,罐罐茶在炕桌上咕嘟咕嘟溢着香味,我的思绪就像罐中的茶叶慢慢的翻滚了起来。。。

                                                                                                                ----甲午破五日于武山匆草






渭河由渭源县起源,一路蜿蜒而下。经陇西县,汇漳河、榜沙河支流于武山县鸳鸯镇,红一方面军经哈达铺,曾在这里北渡渭河,挥师陕北。鸳鸯镇东去三里地,有一山兀起,曰武城山,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姜维拒魏邓艾于此山。山势虽险要,但不甚高,盖因古战场故,森然煞气,至今未消。       渭河穿武城山旁峡口而过,拐了一个五里的大湾,在南岸与山丹河交汇成丁字形状,经过数千年的冲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冲击平原。




我的家乡,正处在渭河和山丹河的东南夹角上。西距郭淮故乡陇西三十公里,东至姜维故里姜家庄四十公里,南去庞德家乡三十公里。红一方面军北渡渭河时曾置东警戒线于村中,我幼小时村中屡见遗迹,于今荡然无存矣。       依村南山坡有一小屲,有刹名墨林寺,供奉白马大王。寺内曾建大小殿堂近百余间,香火累年不绝,传数百年,可惜毁于文革初期的人祸,现在仅存石佛洞壁画斑驳,惨不忍睹。近年乡邻捐资重修寺庙,规模与当年相去何止万里。兮乎,墨林烟雨胜景不在,令人唏嘘。




说起来,这是陇东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村虽依山势而建,但平地建筑却占三分有二。316国道和陇海铁路将村子不规则地切割成三个部分。全村三百多户人家,千余人口,以贺、李、刘、黄四姓居多。
             村中男丁大都尚武,民风彪悍。然义气风发,一言如鼎,唾地成坑,名重四方。




  记忆中的故乡建筑大都是黄墙灰瓦,黄墙由黄土坯砌筑,外裹一层黄泥;灰瓦则由黄土砖窑烧制,嵌苫于屋顶。屋顶一般一檐,檐陡以利雨水,每每春夏秋之季,烟雨绕村,细雨潺潺自瓦缝间瀑下,在檐下石板上激起一朵朵水花来。       村里小巷幽深,四纵六横,早年间还有小渠流水缠绕,后来慢慢也就干枯了,现在依稀还能看得到渠沟印记。村邻彼此鸡犬相闻,不需出门,东邻西舍的饭香味便飘了过来,不一会儿,母亲唤大家吃饭的声音便会响起来。
              这几年,经济宽裕了,高楼长墙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院门高筑,相互的往来渐渐稀少起来。似乎邻里的饭香味远得再也闻不着了,或许,除了饭香味,彼此的心地也隔了一层厚厚的高墙罢。




        村东口是小学,由关爷庙改建而成,我在那儿度过了五年时光。记得四五年级用的课桌,还是祀俸关老爷的牌匾翻过面来,支四条木腿而成。校门口的一棵松柏树古木参天,上面的一个横枝上,挂着一块二尺长一匝宽的小铁板,小锤插在上面的孔里,每到放学时,它便被小锤钉钉当当的敲响,于是大家斜挎着书包,喧闹着一窝蜂哄出了校门。        我从八二年开始,出村求学,与昔日的校园渐行渐远。期间,偶尔回一次家,因为大都是假期,学校也同时放假,常常只见校门紧锁,想去院内看看也终于未能如愿。
        初中、高中、大学以及以后上班忙于生计,每每经过门口,看着深蓝色的木制大门,两边厢“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墙标,依稀听到郎朗的诵声,依稀看到一群嘻闹的瘦弱的身影。
        前两年小学撤并至邻村,原来的小学改成幼儿园了,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讯息,我独自伤感了许久。欣慰的是小学同桌霞现在园内教学,她比我们任何人都幸运,依然生活在童年的日子里,而我,只能在记忆里偶尔攫取几片树叶,抚娑着泛黄的孩提时光。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亲朋相邻有些已经永远不能再相见了,健在的在巷子里偶尔遇见,也就互相搭讪几句,寒暄过后,除了发财之类,再无话说,远没有从前的那股亲热劲来的真诚。        想来,这么多年,唯一没变的,也就只有母亲烧的热炕头,还和从前一样温软。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