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九日,写作五天,整理轨迹地标,找老布根据我们徒步轨迹制作了一张1:60000的韶山灌区徒步线路图,因图太大,这里只能截图部分展示给大家。 文中肯定有不少错误疏漏,我手中资料有限,又缺乏刻苦探究精神,加之专业不对口,外行之言也难免。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搭档牦牛罗剑涛,我的文章近乎流水账,没有他的摄影作品,帖子完全不能看,不仅如此,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对工作的执着,他的专业态度,都令我敬佩不已。前两篇帖子没有署他的名,深感抱歉。 牦牛的摄影作品,或许构图不讲究完美,用光用色不注重细节,所以往往不够漂亮,但是有情感有灵魂,非常真实,这些作品几乎全是用手机拍摄。 小草队长陪我们走了6天,搭讪问路,安排后勤、嘘寒问暖、教我们瑜伽放松,是活动最终能完成的重要保障。 灌溉研究所周所长,是多年的兄弟,这次在资料收集、业务专业问题、数据支持上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还要感谢他安排的两次工作餐。 民政局李主席,绢制湘潭市地图是他捐助,没有这份地图,我们不可能把控徒步节奏,很可能要在野外宿营。关于灌区许多疑问,也多亏他耐心解答。 去疾同志,忍着伤痛与我们同行两天半,从不抱怨叫苦,为使我们能如期完成徒步,在接近终点时退出,放弃了荣誉,令人敬佩。 还有晴天、帅帅岚、胡护士长、娟子、长大了,谢谢你们陪我走了其中的一段路,让我和牦牛在三天的孤寂后热闹了一天。 关于干渠长度问题,这里顺便探讨一下。 我们实在的数据是183.2公里,按道理,应该稍大于干渠的实际长度。 各种资料上干渠的理论长度于下: 关于干渠的长度,一般是两种说法,一种是240公里,另一种是186公里,都大于我们的实走数据,令人不解(见上图)。 这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某干渠的尾端我们没有走完,第二是资料上的数据是错误的。 总北左右干渠我们没有可能没走完,当时在干渠尾端我们仔细勘察过,又咨询了韶山灌区的工作人员,确认是尾端;南干渠我们确实没找到尾端,当地人说已荒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但是据《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湘潭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一文中指出白云隧洞到终点的距离是2.7公里,而我们从白云隧洞开始是严格按照这个距离走的。所以第一种可能不大。 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个问题:温金武的论文《韶山灌区建设与初期管理研究》和百度百科中都列出了五条干渠的长度和干渠总长度数据,而将数据相加,得出有趣的结论:干渠总长度都是240公里,五条干渠长度相加,则分别为189.75和182.6公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湘潭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另据 《韶山灌区》“一九六五年七月一日至一九六六年四月建成总干渠和北干渠,长一百七十四公里”也能证明这一点:把240减去南干渠66公里(百度百科和温金武论文中的数据),不就是174吗? 结论:1966年总北左右四条干渠建成,加上韶山、宁乡支渠也同时建成,总公里数是174公里,67年南干渠建成,62公里多,76年南干渠第二期工程2.7公里建成,三项相加约为240公里,这是干渠总长度240公里的由来。 那么干渠总长度另一种说法186公里的是怎么来的呢?据对各个管理所干渠管理长度统计(见表格第四行),是180公里,与186公里还相差6公里,我猜问题出在左干渠身上。左干渠管理长度是36.7公里(见表格第四行),但还有另一种数据说是45公里(见表格第五行),这是将宁乡分渠算进去了。加上宁乡分渠186公里就差不多了,我猜当时减去分渠数据时只减去了韶山分渠。这纯属猜测,不要当真。 干渠总长度究竟是多少呢?在《韶山灌区——第三分册 运行和管理》有一组数据: 将以上长度相加,是180.032公里,这是灌区建成以后立桩计算的结果,少于我们实走长度,应该比较准确,同时也得到韶山灌区灌溉研究院的周院长认可。 希望我的帖子能对大家徒步灌区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