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鹅高价的,只是消费者对高端的一厢情愿的向往而已。有钱人愿意花钱买贵的东西无可厚非,就好像你我只会因为个人口感而非价格去选择饮料一样,有钱人不会在意这个品牌是不是好,他们只是用价格这个最简单的标准去区别自己和普罗大众,用价格去划分产品档次而已。 对于有消费能力的人来说,随意花995美元买一件675蓬的鸭绒大衣的理由只需要喜欢那个样式就够了,至于功能和性能不会在他们考虑之列。鹅也正是针对有消费能力人群的消耗品。 但是很多产品,尤其以亚玛芬代理的一些品牌,都在疯狂神话自己的功能、性能,用各种品牌故事来彰显自己的情怀与历史,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身份、阶层的符号,让踮起脚尖或者跳起来才能勉强够到它的消费群体去仰视他、羡慕他、崇拜他,这样的套路在各个行当都屡见不鲜。 这么多年玩了各种东西,普遍的规律就是在没有能力拥有、没有机会接触某个产品时,那这个产品就是神器,但一旦拥有,就往往就会褪去神光被你等闲视之。音响是这样,徕卡是这样,服装也不例外。 国外很多量比较小的产品,其价格很容易被国内代理商影响,谁叫咋泱泱大国不差钱的人多呢?以前鸟官网标价是美元,后来改成了高昂的人民币价格,这样的情况可能不仅仅只会在鸟身上出现吧。 要说性能,995美元的675蓬鸭绒派克大衣和4万日元的montbell800蓬鹅绒派克大衣相比如何呢? 衣服贵也好,便宜也罢,根据自己消费能力选择就好,但如果买衣服还想着靠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可能还是不够成熟,也很可能中了代理商或者厂家的套路。 说到底,在大街上关注你穿什么牌子衣服,用什么牌子手机,开什么车,相机什么型号的陌生人,往往也只是只关注外表的人。 |
本帖最后由 basicbest 于 2017-12-29 02:45 编辑 判断标准是按消费层级普遍认可的水平判断,而不能用自己个人的一厢情愿判断,除非你能影响那个领域。如果老佛爷天天穿个Gore Tex,Gore Tex照样也可以成为奢侈品。 如果仅仅是多少蓬就能代表性能,那就买国产好了,山寨货价格还逆天呢。倘若购物价值判断能力还停留在只看参数的水平,仅此而已,而没有根据适用性来综合判断包括可量化性能和非可量化性能,以及自己实际审美 爱好 习惯,来进行判断的水平。我在前面说过,这依然属于price face判断标准的行列,而不是 budget performance角度。 “对于有消费能力的人来说,随意花995美元买一件675蓬的鸭绒大衣的理由只需要喜欢那个样式就够了” 服装原本就有阶层特征,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没人敢去承认他,而她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并不是用价格,而是是否合时宜,是否合身份,是否合气质。还有咯,你确定800蓬有人675蓬的保暖?再说,我只需要-15你给我个-30干啥?而且,我这设计穿10年不过时,你这设计明年看就丑到爆,所以,你真的以为别人是傻瓜不会算?算法不同而已。当然暴发户试图用高价品来标榜自己的那个群体那是另外一话,毕竟他们属于跟风者。 “这么多年玩了各种东西,普遍的规律就是在没有能力拥有、没有机会接触某个产品时,那这个产品就是神器,但一旦拥有,就往往就会褪去神光被你等闲视之。音响是这样,徕卡是这样,服装也不例外。” 因为自己的跟风而对产品失望,不能怪产品本身。只能说自己没有能力享用。譬如音响,超过一定水平绝大多数人根本听不出来区别,买音响难道不会试听?试听难道就那么容易被推销人员影响?人家能听出来核电?反正我不能,我就笑笑。如果看见那篇靠吐槽鹅来吹牛的文章,就这么就跟风相信了,依然没有摆脱盲从的命运,挣扎着又入了套,因为思维模式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