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20

主题

有问必答

登山时为什么会有人怎么走都不会累?

[复制链接] 查看:12778 | 回复:5
发表于 2018-1-12 16:3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登山时为什么会有人怎么走都不会累?
发表于 2018-1-12 16:42 2 只看该作者
在户外,我们常说一个很能走的人“体力好”,那么体力好究竟是哪里好?

在户外,无论是徒步还是高海拔登山,我们都会发现一些“体力好”的人,同一段路,队友走得气喘吁吁,他们却如履平地,健步如飞。

同一段路,体力好的人行走轻松自如。

他们看起来身材并不起眼,与普通人无异,但徒步不在话下,高海拔攀登也能驾驭。

艰苦的高海拔攀登,也有人走得毫不费力。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体力好”的山友,并没有硕大的肌肉,甚至看起来有些单薄瘦弱。

体力好的山友,并不是最强壮的山友,甚至会有些干瘦。

一些女性山友的体力也让人印象深刻,她们或许身材娇小,但是巾帼不让须眉,不会轻易掉队,还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

很多女性山友都走在队伍前面。

瘦弱的男性登山者很能走,身材相对娇小的女性也没有在登山中处于劣势,这说明体力不是通过体格判断的。

同时,一些山友即使不再年轻,登山的节奏仍然井井有条,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老年山友也有体力出众者。

这说明体力也不是通过年龄判断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珠峰的攀登者平均年龄大约在45岁,一些登山家直到80岁高龄仍然活跃在高海拔。

以上种种,和我们的想象都有差异:登山中,体力好的并不是年轻强壮的人,很多瘦小或年纪大的人体力也很好。户外的观察也告诉我们,体力和体格没有很大的关系。体力和年龄也没有大的关系。

那么一个人的体力究竟如何判断呢?其实,无论是徒步还是高海拔攀登,都需要长时间的体力输出,从而要求更强的身体运转能力。

为什么很能走?

之所以能走,其实就是身体运转的效率高。也就是身体消耗和输出能力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上。简而言之,身体能更高效地运转。

比如,有些人体型大,所以消耗大,加上身体输出低,因此体力差。

有的人体型小,虽然消耗小,但是输出太低,所以体力也不好。

一些身体较胖的人,或是太弱小的人,走几步就很累。

有些人体型大,即使输出能力强,但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所以体力也不好。

一些人身体强壮,但是长时间徒步仍然气喘吁吁,因为身体消耗大,体力很快消耗殚尽。

只有体型适中,因此消耗适中,而身体输出赶得上消耗的人,才会很能走。

一些男性山友虽然看起来瘦弱。但是驱动身体行走也不需要太多体力,所以他们很能走。同样,身材娇小的女性山友步幅平缓,体重轻,每走一次所用的体力也更少。至于老年人,由于心态平缓,做事慢,保证了呼吸的节奏,和体力的平稳输出。

输出超过消耗的人,才能走得轻松愉快。

大多数登山和徒步活动都是长时间的户外活动,需要人体持续不断地输出体力。

因此,这些很能走的山友,都是因为身体高效运转。那么,身体是如何实现高效运转的呢?

身体是怎么高效运转的?

所谓高效运转,就是体型和输出能力匹配。

身体能否高效运转,从体型和年龄都看不出来,起决定作用的两大因素:一是心脏;二是肺,它们决定了你的输出能力。

什么是输出能力?输出能力强就是全身开足马力,开足马力需要能量被运送过去。如何才能把能量运输?需要强大的心脏和肺部。

血液之所以进入我们的四肢,驱动身体前进,依靠的是心脏的跳动。强大的心脏,一次可以泵血更多,也就能利用更多的氧气,体力也更好。

心脏一次泵血更多,输血效率更高,身体能用到的氧气就更多。

同时体型越大,身体里的细胞多,需要的氧气就更多。但是,氧气从哪里来?当然是来自呼吸,如果在身体很累时,你的肺还能吸入大量氧气,有效地供给身体使用,体力自然更好。

在身体高强度运动的情况下,如果仍然能吸入大量氧气,身体运转效率更高。

也许你会问,怎么才能评价自己的心肺强弱?如何知道自己的体力水平?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了解两个参考指标,自己动手就能测量。

静息心率——心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单位是次/分钟。涉及个人体力判断的指标叫做为静息心率,就是人体在充分休息后的心率。

心脏单位时间的跳动次数就是心率,静息心率就是身体很安静时的心跳频率。

做同样的运动,如果我的心脏要跳两下,而你跳一下就好,我肯定会喘得更厉害,所以静息心率数值低则体力更好。

就好像两只心脏比赛跳远,图上方的心脏需要跳两下,图下方的心脏跳一下就好。所以静息心率越低心脏越强大。

测量方法——静息心率的测量方式十分简单:在睡眠充足的早上,或者直接选择一个平静的时刻,计数自己一分钟的脉搏次数即可。比较而言,睡眠充足的早上测得的数据会更准确。

静息心率的测量方法,利用手部脉搏或者颈部脉搏都可以测量。

评价标准——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静息心率越低,其体力也就更好。经常从事运动的人,静息心率一般在50-60之间,心脏的运行更为高效。

静息心率的参考标准如下:

静息心率越低,说明心脏一次泵血更多,体力也就更好。这便是体力评价的第一个指标。

同时,你的运动强度越大,身体需要的氧气就更多。如果人体能够吸入更多氧气,运动也会更持久。这是体力评价的第二个指标。

最大摄氧量——体力判断的第二个指标叫做最大摄氧量。就是身体在高强度运动状态的氧气吸入量。

最大摄氧量单位为毫升/公斤1分钟。比如,最大摄氧量40,代表一公斤体重一分钟能够摄入40毫升的氧气。

最大摄氧量就是高强度运动时能吸入的氧气。

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越高,体力也就越好。

推算公式——最大摄氧量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最大摄氧量=15.3*((208-0.7*“年龄”)/静息心率)

举例而言,如果一个35岁的山友想要计算自己的最大摄氧量,他计算的静息心率为52,那么其最大摄氧量为:15.3*(183.5/52)=54,是一个不错的水平。

评价标准——作为体力的重要指标,最大摄氧量和遗传有关,也和平时的运动有关。下面的表格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最大摄氧量的参考标准。

最大摄氧量的参考标准如下:

当计算了静息心率和最大摄氧量后,根据表格就可以评估自己的体力水平,对自己的身体多些了解,走线登山也就多了分保障。
发表于 2018-1-12 17:09 3 只看该作者
1、走上坡路,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

用脚前掌爬山,等于让小腿累死而让大腿闲死。坡路上常会突出块石头、石埂之类,要用脚跟踏之。若坡路较平,也尽量全脚掌着地。走上坡路的第二个窍门是让每一次迈步换腿时,都须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噔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谁要是仅用脚前掌不让膝盖绷直一下地爬坡,就等于故意磨练意志。

2、可用可不用手帮助时就应该用手。

用手能减轻双腿的重负。爬山时双手多半是在闲着,早已养精蓄锐,稍微能用上手时,就该前肢着地而用力。为啥四肢腿的动物就比人擅爬山?因为它们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计动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觉得奇怪,这是一种杂技的姿式呀。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45度,就手脚并用,省劲有效,也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

3、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

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老乡负重上山(送粪担水等)就有些外八字,虽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4、爬坡时可大口喘气,喘得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

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山里的空气杂质少,干净的氧气在身子里循环就等于内部洗澡呀。

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喝一口冷风噎着。

5、爬坡时拄棍也能减轻腿力。两只腿的爬不过四只腿的,但人拄上棍等于三只腿,胜于两腿。

短棍(手至地的距离)为好,手能撑住它,让那棍杖像腿一样吃力。长棍也行,仿佛撑篙,不过移起来比短棍费些胳膊的劲。

6、爬坡时适当地仰着头。这样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坡似乎不那么陡了。用错觉骗一骗自己就算藐视困难吧。

爬山时最好穿硬底高腰皮鞋。硬鞋底不怕山石硌脚,走在石头上也能全脚舒展,踢蹭到石头也痛不着脚趾。

高鞋腰有护踝作用,使脚与小腿更柔韧地连在一起。休闲鞋不宜爬山,其鞋底几乎像你脚掌一样轻,硌鞋即硌脚,不小心踢了块石头就像石头砸了脚趾1

觉得热就脱一层衣服。

因为热消耗体力,并且汗湿了衣服被风一吹极易着凉,即便在北方冬季有时也能热得穿衬衣爬山,即便夏天在风口处也要穿紧了衣服。不要怕脱了穿、穿了脱的麻烦,舒适的皮肤感觉会减少爬山时的烦躁和紧张。

爬野山时须备上手套。

野山快到山顶时往往路极窄或没路,全是荆丛时要用手去扒开丛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技刮伤,并且遇陡坡手脚并用时,那手套就等于是鞋呀。越是夏天越要备上手套,夏天的“棵子”(荆棘丛)比冬天的密多了。

关于山上的小路。

没小路的山,走起来费时费力,爬山时找路就像找导师一样。

以下几种情况必有小路:架过山梁的电线下必有查线员留下的路;过光缆的地方亦是;你若去的方向有堰田、炭窑或小名胜(塔、泉、碑、坟)等必有小路可通。一般来说,小路因山制宜,往往不直通你要去的方向,它可能绕半座山,甚至有时反方向而迂回。

小路不会忽然消失。

一旦忽然消失,多半是你走错了,原道回返一段,仔细查检小路是在哪拐了弯。不要硬走,就算你直接攀登钻荆爬上了顶峰,却失去了爬山时的聪明锻炼。有时小路会有同样宽窄的分支岔口,也许这是暂分叉而不远后合并,也许真是分道口。此时须根据山判断,甚至捡一条试走几百米。

找老乡打听山路要不厌其烦。

与前一个第几个岔口往哪拐弯,那有啥标志,与前一个岔口差几里,比如在第几个岔口或啥位置能看见目标、最后一个岔口距山顶有多长时间的路,等等,越细越好,并记牢。最好再多问一两个老乡以丰富或校正信息。

上山前一定要找到北并认准。

一般从小村能看到要登的山顶,看看二者连线与北的角度,明确前进时的方向感。行进时也要时时找一找北,拐弯时要大概估计转了多少角度。

在山里,人的方向感觉常会出错,有时楞会发现太阳在“北面”,不过太阳不会错,不愿相信也要相信它。

下山迷路时就往下顺沟走。

顺小山沟下坡能到大山沟,大山沟必有路通人家,也许回不到你的出发点,但不致出危险,尤其天黑或大雾时,顺沟走下坡路最为保险。

下陡坡时用屁股蹭着走不寒碜。

一般下陡坡时宜侧身走,重心略靠后,稳住一脚再移一脚。背着身往下倒走,视野不好,且过慢。不妨仰面坐着走,即用屁股蹭着走,两手也撑着移动,安全而快捷,稍费裤子。

下小坡时小跑两步最有效率。

下小坡时,小步紧,即步伐小而步频高,甚至可小跑几步,因为把劲用来“刹车”是浪费,并且脚也顶得慌。
发表于 2018-2-17 15:03 4 只看该作者
很有帮助,求继续
发表于 2018-2-23 22:07 5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新陈代谢速度你的好几倍,你找谁说理去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8-18 20:38 6 只看该作者
bluzzle 发表于 2018-2-23 22:07 有些人新陈代谢速度你的好几倍,你找谁说理去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就象有人天生嗓子好,唱歌好听,你找谁说理去、去说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