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211

主题

中山

壮丽中山,红环之红,180120周六拥抱红旗环

[复制链接] 查看:1683 | 回复:2
发表于 2018-1-19 15:3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8264户外保险频道

轻装徒步

¥666/
  • 开始时间:2018-01-20 至 2018-01-21 商定
  • 活动地点: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
  • 集合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双合山村(公交站)
  • 性别别: 不限
  • 活动性质: AA
  • 报名截止:2018-01-20
8 报名人数 2 剩余名额
8 人 通过 查看通过人员
  • 許許
  • 简望
  • 慕慕而诩
  • 大大相
  • Alexrain
  • 中山秦时明月

行程介绍

红环简介:
红环,是红旗河流域主要积水面积环的简称。红旗河流域是五桂山面积最大的水系,按照流程最长为源头的原则,红旗河发源于风吹罗带与五桂主峰之间的垭口,经南头水库(横窝口)到逍遥谷汇入银坑,到石莹桥村汇入南坑,经国防教育基地汇入长坑,经鹰哥潭到汛地村汇入地豆岗坑,出石鼓汇入西坑和双合山坑,到龙塘汇入南台坑,至大东洋山侧汇入北台涌,最后流入岐江。

红旗河全长23公里,集雨面积85.4平方公里,是五桂山区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红环是沿流域水系的分水岭而形成的环状线路,涵盖大尖片、南台片和五桂片的所有主要山峰,是一条能全面体现五桂山的线路,全程大约45km,总爬升约4500m。红旗环全程主要需要攀爬:十八洞(327米)、大尖山(391.2米)、大肚岭(307.6米)、南台山(396.8米)、长坑山(306米)、婆髻顶(433.5米)、乌石顶(437米)、北边山(306.2米)、尖峰岭(327.2米)、亚婆抱孙(423米)、芋子排(488.2米)、五桂山主峰(531米)、风吹罗带(439.3米)、梅花地顶(384米)、马填岭(320.5米)、白云顶(368.5米)、千秋岭(351.4米)、天葬坟(340.6米)等18座300米以上的山峰。

费用装备

费用装备
食品:不开炉,吃干粮,面包士力架之类适量就好,建议多带黄瓜,梨子,桔子等水果解暑解渴,带几包榨菜补充盐分) 。 欢迎大家带水果零食共享。

饮水:见帖子开头建议
对讲机频率:建议带全频对讲机,有的请带上。频段433.400。

物资装备:
装备:户外长袖衣裤、双肩背包登山鞋或军胶(必须防滑)、手套、雨具、登山杖、垃圾袋、太阳帽、太阳镜、手机、头灯手电(必带,否则劝退)、备换衣服。医药急救包。

请大家自带一个垃圾袋,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下山,
中山是我家,美丽靠大家!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其他

特别申明:
登山行为是具备一定的风险的行为,报名参加者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对山野活动的风险性应有充分的认识。报名参加本活动视同默认驴友户外网相应规则及视同完全同意本召集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的约定,视为接受本领队的免责声明,并严格按要求参加活动。组织活动者努力将活动风险降低到最小。如果发生危险情况或受到伤害,组织者和同行人员将尽量帮助和救护,确保最大安全性,但组织者和其他同行人员不担负由此带来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

本活动可能存在以下危险,请报名者谨慎考虑参加,并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如有任何法律纠纷在出发地审理。
1、交通意外;
2、被人打劫;
3、遭遇各种身体伤害;
4、被物体击中;
5、碰伤或扭伤;
6、坠落山崖;
7、迷路引起各种伤害;
8、蛇虫咬伤;
9、其他不可预见伤害。

附录:
LNT准则:山野无痕
一、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  
1. 必须了解你即将前往旅行的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相关的特殊管制规定。  
2. 对于严峻的气候、可能的危险以及紧急事故的应变要有充分的准备。  
3. 规划你的旅行日期,避开尖峰的热门时段,降低对当地环境的集中负荷。  
4. 以小队伍的方式进行旅行,将大团体拆成4-6人的小队伍。  
5. 使用地图与指北针定位,减少路标、旗帜或岩壁图说的使用。  
   
二、在能够永续的地点上旅行和露营  
1. 永续的地点包括既有设计好的步道、露营区、岩石地、砾石地、干草原或者雪地。  
2. 露营至少要远离湖岸或河岸60公尺远的距离以保护当地的水生环境。  
3. 好的扎营地点是用「寻找」而来的,而非「创造」出来的,扎营在与一般不同的地点是没有必要的。  
   
在较热门的旅行地点时:  
1. 集中在既有的步道系统与扎营地点活动  
2. 沿着既有的步道中央行走,踏着相同的足迹前进,就算是积水或泥泞也不改变步径。  
3. 尽量缩小营地的规模,尽量在植被已经消失的地方进行活动,而不要再制造另一个没有植被的地方。  
   
在较原始而少人去的地点旅行时:  
1. 尽量分散人为的使用与干扰,避免制造出新的路径与营地  
2. 尽量避免扎营或使用那些人为干扰对生态刚开始产生冲击的地点,避免冲击的扩大与持续。  
   
关于扎营  
   
台湾传统登山文化中,对于扎营地点的选择基本上是以安全与舒适为主要的考虑,并没有对生态环境给予太大的关怀。在传统的百岳路线上,基本上已经有许多的传统营地,为了避免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使用旧有的营地是大致上的原则,然而,有些既有营地就位于水源的旁边,长期下来对于水源的污染将很可观。例如七彩湖营地、白石池、蛋池等等,传统的登山者皆就地扎营在湖畔,也因为在湖边扎营,使得卫生处理、清洗锅具等等动作势必也会在湖边进行,对水质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营地选择之后,传统登山者常常会为了舒适的原因,将营地加以「整理」,也就是整地和除草的工作,将地上的石头、树枝搬开,将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如果改以生态登山的观点,登山者原只是山林的过客,除非真正影响到安全等原因,实在没有必要将周围林木一一砍除,只为了自己的舒适。而搬移的石块也应该回归原状,保留该处原有的自然景观。  
   
至于冷门路线的情况,由于当地少有人迹,扎营的方式便应该寻找不同于前人的扎营地点,让当地的植被可以获得舒缓喘息的机会。  
   
因此,生态登山的扎营方式在台湾的登山环境与文化之中,其实并没有不可行的地方,端看登山者的观念而已。  
   
依照LNT的原则,登山的行进方式有污染集中以及污染分散二个原则,在人多的热门地区,行走在既有的步道上,让登山者践踏造成的影响集中在规划的计有步道上,降低对周遭环境的影响,这一部份基本上在台湾实行起来并无问题,只是国人常常不以为意,忽略了一些细节。  
   
关于行进的方式  
   
首先,登山常见的之字形步道,依然存在许多快捷方式(例如雪山的步道),错综复杂的快捷方式,造成当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流失裸露,生态与景观的破坏相当严重,有必要让登山者了解这些不当行为的后果,引发其爱护山林的心,才有可能改变这些行为。  
   
其次,在许多热门的百岳路线中,由于攀登人数实在太多,原有的既有步道因为过度的践踏造成地基下陷,而常常积水或形成泥巴,许多登山者为了避开积水、下陷和泥巴,便在旁边另行开辟新路,而造成新的土壤流失与植被的破坏,长久下来,步道不断向二旁扩张,植被的破坏也不断扩展。由于不知道一时便利将带来的影响,许多台湾的登山者在教育不足的情况上山,无意中的行为都将造成伤害。  
   
至于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登山,例如中级山或其它冷门路线、创新路线,依照LNT的原则是要采取「分散」的方式,避免开出一条新的路迹,让后人可以依循,而破坏了当地的原始生态与景观。然而,在台湾的情况却不可能如此进行。由于台湾山岳常常植被茂密,如果队员都四散行走,势必耗掉许多时间与能量,也可能反而对当地生态带来更多的破坏。  
   
唯一要改变的应该是传统的「砍路」文化,在路迹不明的丛林之中,台湾的登山者为了「造福后人」,常常挥舞山刀清除路旁的植被,希望开出一条明显的路迹,让以后的登山者可以走起来更加便利。如果以生态的观点作为思考的出发,登山者维护当地生态、景观的原貌应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登山者应该以能够通过为原则,尽量不影响到当地植被生态。  
   
就以中央山脉著名的南三段为例,虽然部分的路段几乎没有路迹,密生的杜鹃又让人行走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原始的生态环境,让南三段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及丰富的动植物生态相,甚至成为台湾最原始的高山丛林。如果今天为了登山者的「安全」与「便利」,硬是挥刀砍出一条宽大的路径,虽然让之后的登山者走起来较为轻松,但南三段独特的登山景观却在同时荡然无存了,而络绎不绝的登山者也将势必影响到当地珍贵的动物生态。  
   
因此,在生态登山的原则之下,当国外的登山者连走路方式甚至鞋子形式都在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台湾的登山者应该开始学习跳脱登山者本位的思考方式,以生态为出发点,来思考该如何「走路」。  
   
三、适当的处理垃圾   
1. 将所有垃圾打包起来并带出野地,详细检查营地或休息点是否有遗留的垃圾或食物残渣,记得将所有垃圾、剩菜以及饮料带出野地。  
2. 办事的艺术  
3. 要大号的时候,必须在距离水源、营地或者步道至少60公尺以上的距离,挖出一个20公分深的洞来进行,事后并加以掩埋,并伪装、恢复成原来模样。  
4. 要记得将办事后的卫生纸或其它卫生用品带出野地。  
5. 如果要洗澡或者清洗餐具,必须提着水到距离水源60公尺以上的地方进行,并使用少量的可生物自然分解的肥皂。并在菜渣过滤之后,再将洗过的水倒掉。  
   
讨论:  
关于垃圾的处理,台湾登山界也常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论调。不能腐化的垃圾必须带下山「应该」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可腐化」的垃圾是否要带下山?  
   
常常在山上听见许多人说「食物、果皮、卫生纸这些东西一下子就腐烂了,还可以成为大地的养分呢!」,遂依此成为乱丢垃圾的理由。生态登山的基本观念,凡是不属于这里生态环境的,就不要影响到它原有的面貌与生态。因此,人类的食物不仅使景观变得脏乱,更有可能影响到当地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况且,就算果皮会腐烂,也是好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这之后的登山者便得一路看着果皮上山了,这是不尊重其它登山者权益的作法。  
   
关于卫生处理,生态登山推广不使用卫生纸的卫生方式,否则也要将使用过的卫生纸带下山。根据国外的研究(McGivney, 1998),在高山上干冷的气候之中,就连埋在土里人类的排泄物经过一年都依然存在,更不用说卫生纸了,因此,将卫生纸带下山或者使用天然的树叶苔藓,才是登山者负责任的作法。  
   
至于厨余的部分,这牵涉到上山前的准备,粮食应该做精准的控制,才不会发生剩一堆面饭往山里倒的情况,每次经过热门路线的山屋,几乎都可以看见一堆堆的厨余倒在不太隐密的角落里,形成景观上的极大破坏。生态登山的原则,所有食物都要吃完,以免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而锅碗清洗的方式,最好是连细小的菜渣都吃进肚子里,否则,也必须使用滤网加以过滤,在将菜渣装入垃圾袋中带下山,以免对水源与环境造成污染。  
   
垃圾的处理看起来似乎只不过是「不留下任何垃圾」而已,但是要做到这样,其实必须注意到许多细微的小细节,才有可能达成任务。而这些生态登山的方法,在台湾的登山环境与文化中,并没有任何实行上的困难,只是意愿、理解与责任感的问题而已。  
   
四、将你发现到的任何事物回归原状  
1. 保存过去的原貌:对于古老的历史或文化的遗产和物品,可以仔细观察检视,但不要加以触摸。  
2. 将你所发现的包括岩石、植物或其它自然的东西,保留你发现他们时的状态。  
3. 避免引入或带来非当地原生的物种。  
4. 不要建造任何建筑、家具或挖掘沟渠之类的人造设施。  

五、将营火的影响减到最低  
1. 在野地里营火可能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尽量使用轻便的炉具来炊煮,并在夜晚享受蜡烛的照明情趣。  
2. 在准许生营火的地方,使用既有的炉架、炉灶或既有的生火地点。  
3. 只捡拾散落在地上可以用手折断的树枝,生一个够用的小火就可以了。  
4. 将所有的树枝和木炭烧成灰烬,将余火全部熄灭之后,再将冷却的灰烬加以分散,恢复旧观。  
   
六、尊重野地的生命  
1. 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观察野生动物,不要跟踪或尝试接近牠们。  
2. 绝对不要喂食野生动物。喂食将破坏牠们的健康、改变牠们的自然行为,并且使牠们暴露在掠食者与其它的危险之中。  
3. 小心储存自己的粮食与垃圾,以保护自己与野生动物的安全。  
4. 随时控制好自己带来的宠物,或者干脆不要将宠物带至野外。  
5. 在某些特别的时候不要去接近野生动物,包括求偶期、筑巢、生育、照顾幼子,或者冬天的时候。  

七、尊重其它旅行者的权益  
1. 尊重其它的旅行者,并保护其它人旅行经验的质量。  
2. 保持应有的礼貌,让道给其它也在在步道中的旅行者。  
3. 在离开步道或其它人的地方扎营或休息。  
4. 让自然的当地声音成为旅行的声音,避免喧哗或制造噪音。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9 15:41 2 只看该作者
壮丽中山,红环之红,180120周六拥抱红旗环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0 08:59 3 只看该作者
小心红环路上的马蜂与捕兽夹呀各位大神们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