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8

主题

东北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复制链接] 查看:72851 | 回复:40
发表于 2018-3-9 13: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1 编辑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因为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对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使鹿部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此之前,作为一个同样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中俄边界河)右岸国度的人,对这个原始部落竟一无所闻。他们让我联想到最多的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美洲印第安人,他们同样裹着兽皮,以最原始的方式过着游猎生活,世代与驯鹿为伴,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3-9 13:2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0 编辑

他们生活的那片被称为“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土地在“解放”后被大规模开发,大批的林业工人进驻山林,向外运输木材的道路像网络一样铺织于此。贪婪的索取引来的灾祸让使鹿部落成为了牺牲品之一,最原始的狩猎文化逐渐消失,他们如今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而“最后”这两个字,读起来显得如此悲凉。大部分使鹿人已被安置在位于呼伦贝尔的根河市以北的敖鲁古雅乡,这里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与大部分内蒙的旅游景点一样,是以现代建筑与钞票堆起来的“屠宰场”,我们并无兴趣,所以此行的目的是去寻找还生活在深林之中的鄂温克使鹿部落。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发表于 2018-3-9 13:21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3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刚刚到达根河市,卸下身上沉甸甸的龟壳子坐在路边,边喝水、边上网查找着目的地,就在我与保镖对视着,一筹莫展不知去向的时候,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操着一口东北话走了过来,“要去哪啊?” 最终在这位热情的根河市出租车司机冯哥嘴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发表于 2018-3-9 13:21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3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有了目标,屁股上就像戳上了一管兴奋剂,惊喜欲狂的背上龟壳子一路开尥。从根河市出发,沿S301省道前行约20多公里处右转进入一条两车道的林间小路。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3-9 13:21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4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在这条小路上再行进大概11公里处可以看到路边矗立着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索玉兰原始部落”。



发表于 2018-3-9 13:21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5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之后这条沙土路弯弯曲曲的通向莽莽苍苍的森林。远离了柏油路,也远离的尘嚣,这里除了鸟鸣与蚊虫拍动翅膀的声响再无其他,世界突然安静了下来。
发表于 2018-3-9 13:21 7 只看该作者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发表于 2018-3-9 13:21 8 只看该作者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发表于 2018-3-9 13:21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5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首先发现索玉兰部落方位的不是通过双眼,而是那犹如溪水般的鹿铃声由远至近流入了耳朵,顺着声音的方向,撮罗子掩映在葱茏茂密的白桦和松树林中。
发表于 2018-3-9 13:21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历山大流浪狗 于 2018-3-9 13:35 编辑

一路波折后,终住进童话般的使鹿部落
“我从小看到的房屋就像伞一样的希楞柱,我们也叫它“撮罗子”。希楞柱很容易建造,砍上二三十根的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的样子,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让尖头朝向天空,汇集在一起;松木杆的另一端则戳着地,均匀的散布开来,好像无数条跳舞的腿,形成一个大圆圈,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早期我们用桦皮或兽皮做围子,后来很多人用帆布或毛毡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