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IronCrotch 于 2018-4-21 17:15 编辑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 不知自己还只是孩童。 相信万物皆有灵魂,所有灵魂都是同一的,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的。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 他对事物没有任何的成见,没有特定的习惯, 时常交叉着双腿坐着, 想到什么就突然跑出去, 额前一缮蓬乱的头发醒目抢眼, 拍照时从不会刻意摆出做作的表情......” ----摘自彼得·汉德克的《童年之歌》 有了儿子泰山后,自然会被这个爱哭啼的小魔头控制,但是生活对于我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我和老婆想完成的旅行,自然也会带上他。一路上,虽然比二人世界要麻烦许多倍,受虐和抱怨也是心中洋溢的幸福。每一天,光阴极度悠闲地漫步,陪着孩子成长,我们仿佛拥有了放慢时光的脚步。随着孩子长大,一起的每一次旅行,都成了生命中无法购买的珍宝陪伴,成全了我们的时光,纯真而美好。 [media=x,500,375][/media] ![]() ![]() ![]() 【拍娃宝典】和葵花无关 自泰山疆冬旅行(游记链接:http://bbs.8264.com/thread-5468745-1-1.html)回来以后,很多朋友问: “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旅行,还要美美的拍照,真的是一家三口出行吗?” “你们去的xxx人这么多,照片里怎么包场了啊” “怎样把娃拍得那么萌,我家孩子可一点不听招呼” “需要很多后期吗?” 我一直认为,摄影上的表达,是用最自由,最直接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次游记,我首先祭出我的拍娃宝典,分享一下我2年的拍娃心得,既要高质量的陪伴,也要最温情的记录。(至于后期,我基本只做调色和光影塑造,因为我想记录下一家人最真实的样子)。 【拍娃宝典心法:欲练拍娃,必先自宫。】 第一招:引导线构图】 我们的立体世界中,是各种形状组合而成的,把这些形状拆解开来,就变成了各种线和点。引导线构图就能将视线导向主题并且创造出足够的深度和层次。引导线并不局限是建筑的菱角,自然界中,路,草,河流,光线,人的肢体动作,服装的图案、甚至颜色等都能引导视觉,让你的表达更容易被解读,增加照片的维度感。 ![]() 阳光和背后的护栏都将视觉往中间挤压式引导,当然,泰山赤裸的表达本身就很吸睛。 ![]() 沙发棱角和踮起的脚尖,都将泰山妈的视觉重心由下往上引导,最后停留在面部。 ![]() 学会寻找光线,竖立的阳光本身就在照片中就是吸引眼球的高亮区域,将泰山逗到合适的位置,他的注意力被暗处的招财猫吸引了,顺着泰山眼神的方向,就能看出一人一“猫”的互动关系。这样含蓄的引导,也能增加照片的故事性。 【拍娃宝典心法补充:如不自宫,也能成功。】 ![]() 泰山在酒店,不爱坐电梯,好在暹粒的酒店楼层都不高。我静静的跟在老婆和泰山的身后,望着儿子笃定地做一件事----下楼梯。于是,我等上一些时间,让他用他2岁的小脚从容的走下去。高处俯拍楼梯的护栏,也能成为非常直观的视觉引导线,和妈妈在引导线的端点互动也能构成很有意思的画面。 Tips:总之引导线千变万化,有些张扬,有些隐晦,只要用心发现,就会为照片增色不少。 【第二招:不容小觑的窗光】 巨大的落地窗户绝对是拍摄美照的利器,拍亮可清新,拍暗可情绪。能轻松的在逆光和轮廓光中切换。 ![]() 暹粒机场的窗外,是一尊尊狰狞的雕像,也让娃产生了好奇,台湾腔版本的"这是什么?"是本次旅行泰山说得最多的话。落地窗户就能很好的照亮好奇宝宝的面部,并勾勒出好看的轮廓光。 ![]() 酒店的大窗户也是很多人中意的地点。飘窗上,既能和娃在上面高质量陪玩,还能拍美照,前后两千万,逆光也清晰。 【第三招:视觉遮挡,突出主题】 一些前景的虚化遮挡,可以将视觉直接引导在后面的主题中,体别是针对画面比较凌乱的场景,前、后景的虚化遮挡了大部分画面,整体感觉就不会那么凌乱。 ![]() 【第四招:不变机位连拍,拍出包场感】 旺季的吴哥大门前,空荡荡的走廊,你抱着娃,静候廊中的风。 ![]() 包场吴哥,感觉我在做梦?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其中,如果你选择等,或许能守到空窗。可是2岁的娃不会陪你执手立黄昏,他对这个楼梯的爱只有3秒。怎么办?基本保持相机机位不变,多拍几张,然后PS用下面两张图溶图合成,这样会省去了大量后期时间。 Tips:保证相机参数不要变化。 ![]() ![]() 【第五招:双汇王中王,构图框中框】 相机本身就是一个人框的世界,如果在画面中再加入另外的框,会不会让照片更有趣,构图更稳定? ![]() 女王宫门的几座小木桥,透出斑驳的光影,横枕着悠悠的流水,泰山围着两座木桥不停的跑圈,大呼"好玩。",十来圈下来,泰山丝毫不觉疲惫,作为观众的我们却看晕了。 ![]() 框不局限于四四方方的,也可以是三角形,多边形等,当时的我就借助另一座桥的木板构建出框。 【第六招:不要拒绝吃得一塌糊涂的他/她】 有些父母可能会受不了孩子学吃时现场的狼藉状,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父母更应该包容,多给孩子磨砺的机会。当然,这些吃饭的瞬间也应该被记录下来。 ![]() ![]() 【第七招:谁说睡觉不能拍】 娃在旅行中睡着不算小概率事件,睡着了就不能拍了吗?抓住这难得的摆拍机会,也可留下到此一游的美好。 ![]() 【第八招:谁亮,谁是主体】 光可以照亮主体,也能隐藏配角。寻找离光源最近的位置,无论后面有多少人,谁亮谁就是主角啊。 ![]() 【第九招:大脸秘籍——仰拍】 如果人潮涌动,或者背景杂乱,不妨低下身子,扬起镜头。是不是感觉画面干净了很多。不过也要适度把握,不然你会得到一张下巴巨大无比的照片,这会被女票打死的。 ![]() ![]() 【第十招:用光影制造互动】 影子可以幻化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比如,在泰山洗澡的时候,闯入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如何? ![]() 【第十一招:背影也代表成长的轨迹】 杨德昌老师的电影《一一》里面,洋洋那句话记忆犹新"因为你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成长中最微妙的背影,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给你当头一棒:原来娃长得这么快。 ![]() ![]() 半身切图拍废了吗?有时候一些欲言又止的构图会让观者有更多思考空间。 ![]() 背影和引导线的结合。 【第十二招:快速筛选属于自己的景点】 日落飘零,吴哥窟的日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主道和主城上,塞满了花花绿绿的赏霞之人。如果你要拍出不一样的日落,就得快速筛选出自己的构图。我选择了一颗无人来争的古树,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泰山和妈妈一起在树影下摇摆,镜头逆光下带来的的冲光效果也给照片增添几分梦幻感。 ![]() 【第十三招:脱焦也是一种"藏"】 越想表达就越不要直接描述出来,这是在任何艺术领域都适用的。虚实的语法强调过去与未来相遇时,世界的结构产生了何种相对的调整。 ![]() ![]() 越看不清楚的主体,越想了解背后的故事。 【第十四招:如果背景杂乱,不妨试试剪影】 剪影能勾勒出事物的完美轮廓,并用简约且富有意蕴的形式来组成画面。剪影的拍摄方式很多,无论阴天还是晴天,也不局限在日出日落。当然在旅途中,最好拍的时间就是日出日落和巨大的窗户。如果在景点欣赏日落,会被熙熙攘攘的游客让画面凌乱,不如就用剪影让他们藏起来。而你想表达的主体也能增添几分神秘和美丽。 ![]() 【第十五招:确认过眼神,你是我拍的人】 ![]() 摄影其实很简单,只要一只小猫,一位好奇宝宝,选一个场景,然后他们彼此相遇,确认过眼神,在那个仅35毫米宽的世界。 ![]() 【第十六招:该下水时,就下水】 泳池拍摄,一直在岸上可跟不上节奏。在水里,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视角。如果有水下相机,还能拍出一半水下,一半水上的有意思的画面。骚年,相机要拿稳了,一不小心掉水里了,就得不偿失。 ![]() 其实,摄影就是既简单,又很私人的事。一个手指,两条腿,让每个人都可以拍照。但通常那些感动的照片,也都像一个拥抱,不仅记录了当下的稍纵即逝,也感受到拍摄者在镜头背后与故事里人物的那次温柔的拥抱。 【吴哥】上帝的指印 [p=28, null, left]“到末段只能走到吴哥窟把心声悄悄地吐向洞壁之中吗?也许二人世界真的太挤逼,难以容下多一个人,社会也无法容让这爱情发生,最好把秘密都存留在吴哥窟,让想法埋在没人知的地方。” 第一次知道吴哥是因为《花样年华》,吴哥窟的残垣断壁的宁静与沧桑,隐喻着“不能说的秘密”,成为电影结尾的释放之地。 吴哥大大小小的庙宇不计其数,达人们研发出的“小圈-大圈-外圈”的旅行攻略也只能是匆匆一瞥的旅行方式。在古老的时空游走,细嚼昔人留下的片言只语,断简残篇,只想凭借这些雪泥鸿爪,与昔人偶遇。以一种随意的态度穿梭在回音廊壁中,就成了我们这次带孩子探秘吴哥的主题。 [p=28, null, left] ![]() 吴哥王朝总是围绕着“苏利耶跋摩”这个家族来述写的,各位“苏利耶跋摩”都会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大兴土木,才有了现在的吴哥群寺环绕。 【吴哥寺】 吴哥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石材建筑之一。别看这些寺庙现在因岁月蹉跎而失去了原有的辉煌,这些伟大的建筑群曾有着令人膛目结舌的精准规划,曼陀罗型的建筑风格,犹如宇宙象征图腾,圆、方的完美融合引人冥想。 ![]() ![]() ![]() ![]() ![]() 我第一次见到柬埔寨的猴子,心里略有紧张,马上抱起了泰山。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四川峨眉山的猴子是不可战胜的,经常有游客被抢得毫无脾气,所以,在不知道状况的前提,也不敢让泰山轻举妄动。 ![]() 我让泰山远远的打量这些猴子,他也很听话,歪着脑袋,大叫:“monkey,monkey!” ![]() ![]() 我们一行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了门前的每一个角落。泰山追逐他所见的,我们便一一顺从,只是这样的玩法,我们真能在日落之时,踏足王城中心吗? ![]() ![]() 吴哥窟的毗湿奴神雕像,为宇宙的主宰,维持全宇宙的秩序。 ![]() 设计吴哥的人定是个伟大的建筑师,除了集大气与堂皇于一身的对称构造,眼花缭乱的精美浮雕,每一寸光在不同时间段游走于寺庙中的方位都考虑得面面俱到。 ![]() 守卫的石雕因岁月的蹉跎,已经看不到头颅,只能想象某种四肢站立的猛兽,它们曾何等威风。是否又是一场异变与魔法,将它们石化,让心冰冷。 ![]() ![]() 泰山不管这里的宫殿曾经多么辉煌,这里的文化曾经多么璀璨,也很难听进各种语言的导游们背得滚瓜烂熟的故事,只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一条被枯草包围的碎石小道。 ![]() 对于泰山如此的“任性”,我们一向是迁就的。任由他领路,原本只预计10分钟的路程被无限延长,孩子好奇心所呼应的脚步让你听见每片树叶都在自己耳边嘀咕着悄悄话,脚下那块不显眼的泥巴,原来是自然最棒的伪装......跟随着泰山那轻盈的脚步,让我们看的吴哥寺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细细想来,也是非比寻常。这里的土壤和密林,比这些巧匠雕刻的砖墙的历史还要悠久,它们才是这里的“原住民”。 [attach]43417517[/attach] [attach]43417518[/attach] |
前后两千万,逆光也清晰。这句话戳中了我的笑点,幸好楼主不是用oppo,不然我一定怀疑是广告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