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8928

主题

贵阳

“禾晾”与“哈蒂”

[复制链接] 查看:13467 | 回复:68
发表于 2018-5-24 11:1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户外之马 于 2018-5-27 18:40 编辑

“禾晾”与“哈蒂”

“禾晾”与“哈蒂”


    在贵州广西交界的月亮山区,山高坡陡,沟谷纵横,箐大林密,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很不适宜人居。然而,对于失去家园、从远道迁徙而来的苗族先民来说,这里却是一片“乐土”。他们因地制宜,依山开建层层梯田,在陡坡上搭建吊脚楼,把原本不宜人居的月亮山区建成美轮美奂的家园。
    在月亮山的村边寨脚、田间地头,有一排一排的木架子,架子上有很多横杆,顶上还有遮雨的木皮。很多游客不知道这些架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些架子叫“禾晾”,秋天用它来晾晒糯谷。
    月亮山梯田山高水寒,阳光充足,特别适宜种植糯谷。因糯谷成熟比较晚,而且是要一穗一穗地采摘,收割的过程比较长,这期间经常遇到绵绵秋雨,谷子无法晒干入仓,严重时会在田里发霉、发芽,造成辛苦一年、最后颗粒无收的悲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苗族人发明了“禾晾”。
    有了“禾晾”,收来的糯谷一把一把地挂在上面,让它慢慢地自然干燥,然后再收入谷仓。于是,月亮山的日子就变得从容不迫,自得其乐。
    无独有偶,在日本北海道,有一种叫“哈蒂”的架子,与“禾晾”的功能一样。下面是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在其代表作《雪国》中,对“哈蒂”的描述:

    从一株树干到另一株树干,拴上好几层竹子和木棒,像晒竿一样,把稻子挂在上面晾干,看起来仿佛立着一面高大的稻草屏风。当地土话把它叫做“哈蒂”。—— 岛村他们经过的路旁,老乡也做了这种“哈蒂”。
    姑娘轻轻地扭动了一下穿着雪裤的腰身,把一束稻子抛了上去,高高攀在晾晒架上的男子,灵巧地接住,连捋带理地把它分开,挂在晾竿上,专心地重复着熟练而麻利的动作。
    驹子好像估量贵重物品似的,把“哈蒂”上的垂穗托在掌心上掂了几下:“多好的稻子,就是摸摸它,心情也舒畅哩。同去年大不相同啊!”说着,她眯缝着眼睛,好像在欣赏稻子,顿有感触。在她的头顶上空,低低地飞过一群散乱的麻雀。

    川端先生不仅把“哈蒂”描述得非常详细,而且把男女在“哈蒂”上晾晒稻子的协作劳动场景、人们走过“哈蒂”下面时的感受绘诸笔端。不难看出,“哈蒂”与“禾晾”,两者还是有区别:一个搭建在柿子树上,一个搭建在木柱子上。
    正因为日本与苗族在生活习俗上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共性——岜沙男子的发式“户坤”与日本武士的发式也相似等等,一些日本人便想精想怪地到黔东南来“寻根”。
    当然,苗族人是决不会认这个“茬”的——世间哪有屠杀祖宗的子孙!这与汉族人称母亲叫“妈”,牛也称母亲叫“妈”,但汉族人决不会认牛做子孙是一个道理。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24 11:13 2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3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4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5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6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7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8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9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发表于 2018-5-24 11:13 10 只看该作者
“禾晾”与“哈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