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17

主题

石家庄

北京扫街之18——18.3.8游北京什刹海地区白米斜街、前海东沿及烟袋胡同

[复制链接] 查看:9321 | 回复:106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12 编辑

  烟袋斜街的形成与元代修通惠河漕粮货物之运有直接关系,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大都遵循《礼记》"前朝后市,左宗右社"的布局,从前门到三大殿是朝庭,后门(地安门)外的鼓楼一带是市场,当时的鼓楼西大街就叫斜市街。为了方便各种商品源源不断的供应大都 ,忽必烈还专门开凿了一条360里的"通惠河"  ,使南方来的货船可以直接驶进当时称作海子的积水潭。通惠河建成后,大米、茶叶、丝绸等源源而至,积水潭内"舳舻蔽天"(《元史·郭守敬传》),一边是积水潭内船舶如云,一边是鼓楼一带商栈林立。码头至鼓楼自然就形成了一条通道,这就是今天的烟袋斜街东口。

明成祖定都北京,为保持稳定,仿效历代皇朝做法从南方迁来大批商贾富户。由于积水潭一带风景幽静,所以达富贵人纷纷在沿岸修建别墅,连接积水潭和地安门外商业区的斜街不仅维持了原来的繁荣,还应运而生出现一些为达官贵人、文人士子宴饮游乐服务的酒楼,如嘉靖年间有名的天香楼。明中期后通惠河淤塞、积水潭面积萎缩,明清两代虽因漕运的需要多次疏通,终无法恢复当年之貌,交通货运逐渐改成陆路,但是斜市街鼓楼西大街包括烟袋斜街却基本保持着六百多年前的格局和模样。


清朝实行满汉分离,什刹海更是成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赫的云集之处。就这进一步促成了鼓楼一带商业区的畸形发展。从可以考证的资料看,烟袋斜街最繁盛红火的时间是清代光绪年间,这个名称大约也是此时叫开的。斜街里出现多家饭庄、酒楼、烟铺、茶馆、浴池等。特别是出现了以经营烟具为主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据说两店老板曾为那拉代氏通洗水烟袋,于是声闻京华,斜街东口便出现了以烟袋作店幌子的烟袋商店,这两家店在斜街中名声、气派最大,幌子也最醒目,于是老百姓们便称之为烟袋斜街(《北京地区经济史料》,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15 编辑

  有人说,烟袋斜街或以为平民百姓服务,其实不然。烟袋斜街是典型的为贵族官宦服务的高档商业区。比如会贤楼、庆云楼之类;很有气派,档次也高,平民百姓是不会涉足的。莫要小看这条既短又窄的斜街,它还是古都西装裁剪的发源地。西装店的出现最早是清末,当时一般的平头百姓是不会做西装的,可那时斜街东口就有一家"都不昆西装店",它开在此处也是缘于烟袋斜街是高档商业区。比如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英国人庄士敦就住在今天地安门油漆座胡同1号。他穿的西装恐怕就是来自"都不昆西装店"。

    烟袋斜街的平民化是在辛亥革命清廷退位之后,居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失去俸禄,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于是纷纷开始变卖古玩字画,这使得烟袋斜街重新定位,又一次畸形发展,经营古玩的宝文斋、敏文斋、绣古斋、抱璞山房等纷纷落户斜街。那时溥仪还在故宫,仍然使用宣统年号,也有宫里的太监在地安门开设古玩店,货源都是盗取宫内(见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版)。那时老北京一提"小琉璃厂"便指此处。这时开始形成民俗商业街。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13 编辑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16 编辑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清邮政信柜,据说是中国最老的邮局之一。中国的现代邮政起步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那年起清光绪帝着手推广邮政事业。在那以前几千年,中国的邮政是源于商周时期的驿站、驿路。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二字,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通过邮政进行交往,这给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增添了新的一页。
  

烟袋斜街内的大清邮政信柜是中国第一批现代邮政单位,至今已经有120年了。2016年重张开业的这个大清邮政信柜除了传统的邮政业务外,更是身兼“邮驿博物馆”,还联合什刹海街道、什刹海景区管理处共同推出《什刹海集印本》,游客在体验什刹海特色路线的同时,可以收集精美印章,享受优质商家的专属优惠。


  大清邮政信柜结合了中轴文化、大运河文化、古邮驿文化,呈现了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到清代的邮驿发展历程。从1896到20168,中国邮政122载风雨兼程,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从“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到“人民邮政为人民”,架起了一座通政通商通民的桥梁,建成了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

  现在我们已经很少通过邮局邮寄信件了,电报更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与人间的联系有电话,有网络,包裹邮寄有快递、有物流,各方面都越来越便捷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它是中国文化文化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36 编辑

  烟袋斜街的西段,义溜河沿北口西侧,路南第一家是山东福山人开的“庆云楼”饭庄,二层楼,楼上雅座隔扇窗外有带栏杆的平台,面对什刹海,可观赏四时景色。庆云楼和胡同西口和豆腐房之间多为什刹海沿的商铺的后门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19 编辑

烟袋斜街中段,路北有个广福观。广福观观坐北朝南。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及西跨院(又名白云仙院)。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舍宅始建,应为此地现存的早期建筑。明代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


  明李东阳《西涯杂泳十二首》有"泳广福观"诗:"飞楼凌倒景,下照清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李西涯家位于今什刹海前海西南端(今三座桥一带),当时可以看见广福观在水面上的倒影,可知那时广福观前尚无房屋掩挡,倒影还能映于水面,这说明烟袋斜街之前身形成于明代中叶以后。

  清雍正年间重修广福观,改名孚佑宫。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山门。民国后又复称广福观。解放前后广福观成了民居。随着烟袋斜街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的推进,2007年,广福观开始腾退、修缮,2008年对外开放。







发表于 2018-5-31 11:36 8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21 编辑

烟袋斜街现存的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建筑,此时中国建筑的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开始使用钢筋水泥,所以烟袋斜街上的建筑有很多二层或三层楼,这些建筑多是中西合壁的风格。


这一时期又是烟袋斜街最繁华的时期,那时烟袋斜街内的店铺很多,据网友介绍:烟袋斜街东口北侧把角是规模较大的”洪吉“南纸店,店内经营各种纸品,有学生的文具用品,也有年节祭祀用的神码、黄白烧纸。再向里是一连两家烟袋铺,一家是恒泰号,另一家是双盛泰,均是山西人所开。烟袋铺不只卖成品烟袋,而且还备有各类烟袋杆:乌木的、犀皮漆的(漆花纹红黑相间作不规则圆圈相叠,极似松鳞,当时珠市口有专门生产此类漆烟袋杆的作坊)、凤眼竹杆;烟袋锅有黄铜的、白铜的、蒙古式带花纹的;烟袋嘴有料器的、玉石的、瓷的,大小长短不等,可按各人爱好装配。还有各式烟袋荷包,水烟袋,山西的"一口香"的小铜烟袋,火镰、火石及艾绒、洋火等等。这两家店铺也是高台阶,每家店铺门外都 有木制的烟袋幌子,其中又盛泰的大烟袋幌子足有一人高,铜漆烟锅,黑漆烟杆,白绿色的仿玉石烟嘴,上边还系着红绸子,最惹人注目。那时北京城曾有"鼓楼前的大烟袋--一窍不通"的歇后语。


紧靠烟袋铺是一间修钟表的钟表铺,过了钟表铺就没有高台阶了。大石碑胡同西侧,路北为鑫园澡堂,澡堂西侧为一座小龙王庙,庙前有一口元代老井。庙西侧为一间专卖毛笔的店面,窗外小桌上陈列两支特大号的抓笔,隔窗可见技师制作毛笔。笔店一旁为始建于明代的广福观。30年代该庙为烟袋斜街7号。广福观西是义信厚裱画店,门外挂有卷轴画的幌子。再向西很长一段均为风味小吃,有东顺包子铺、义和轩酒馆、王金波早点铺、何记杈子火烧、及温姓、丁姓、震阳春烧饼铺、李二炸虾等。小吃店间夹有一间很有名气的裱画店--”黎光阁“裱画铺,开业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画家溥心畲、齐白石及一些名收藏家常来光顾。技师王殿俊,技术极高,裱画料精、工细,后来还专门仿制清宫如意馆臣字款的画及手卷等。当时鉴定家称为"后门造"。斜街西口的第二家是一家较大的油盐粮店,把西口原为青菜店,后改为杂货铺。






发表于 2018-5-31 11:36 9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1 13:36 编辑

  烟袋斜街中段,与广福观对面的是同和假发店,窗内陈列各式假发,门外高挑一束青丝发。其东邻为振兴理发馆,一间门面,两侧挂木制红白蓝的理发馆标志,有些土气。再向西是一排溜的古玩店、书店,有“太古斋”、“抱璞斋”、“松云斋”、“宝文斋”等,多为一间门面,错落设于烟袋斜街中段的路南。据周肇祥民国十三年(1914年)记:“烟袋斜街近来古董铺漆之不已,东城外国人常出没故也,然亦无甚佳物,内监之逐,官窑小品已绝迹矣。”所记指辛亥革命后,满清贵族、官员逐渐没落,多有贱值变卖古董、旧物者,古董商亦有从附近德胜门晓市收得俏货获暴利,又有北京政府新贵、军阀附庸风雅,卖古玩装点门面,洋人大肆搜罗攫取我国古物,古董商皆视烟袋斜街为生意兴隆之地。此外,这段路南还有“双龙盛”弹棉花店,“温记”染坊。



北京扫街之18——18.3.8游北京什刹海地区白米斜街、前海东沿及烟袋胡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