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93

主题

酒泉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复制链接] 查看:84121 | 回复:132
发表于 2018-7-31 22:25 41 只看该作者
         进入这条峡谷发源于梦柯雪山东侧,也是我们要去的目标,水量不小,从我们进入的沟口下去和疏勒河主河道相汇,相当于疏勒河的许多支流之一,疏勒河就是靠这些不断汇入的支流蜕变成一条知名的河流滚滚西去,流入河西走廊滋润了万物,并缔造了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峡谷口全是丹霞地貌,只是向上的河道右侧山体陡峭,海拔有四千多米高,想想再有二天我们逆河而上至源头,最终翻上的大坂在四千六左右,比这高多了,这边就不算什么了。           第五天早上八点多起来,天**翘茫惹耙惶旌枚嗔耍辈皇被褂刑舸釉撇阒新冻隼础A礁鲂∈焙笪颐钦巴瓯咸ど闲谐蹋挥醒≡翊雍拥览镒撸蛭恍。锤刺殴右灿跋焖俣龋蟛嗌窖律嫌幸惶蹩罅粝碌募蛞坠匪匙派奖呦蛏涎由欤颐蔷脱刈耪馓趼非靶校吡怂墓镒笥艺饴啡唇胱蟛嗌嚼锩嫒チ耍藕白咴谇懊妫颐歉ッ欢嘣耍驼鄯祷乩此德吠妨耍锩媸歉隽蚧强缶芍罚植坏谜錾焦让致呕鹨┑钠叮蛔詈笾荒芩匙藕拥赖谋叩某寤教ㄏ蛏锨靶校绻教ǘ峡拖鹿档蕉园度セ蛩匙藕影蹲能不过河就避免跳河到对面去,好在这条峡谷还算宽畅,可以有选择的余地。行至中午,突然在一片红柳林边的坡上见到了五匹放养的马,它们见到我们几个也不躲避,全部立在那里望着我们,还想能不能逮着二匹把我们的背包驮上,可等我们靠近,它们却跑开了,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前进。本来想有牲畜附近就可能有牧民,可直到下午我们宿营,也没有见到,看来这些马放养时间很久了这里水草丰美,又没人打扰,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这是我们徒步五天除野兔外见到的大型动物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一路平淡无奇,直到傍晚我们才走了十五公里。临出峡谷口时,船长赶上来说,他在那个悬崖下看到一个三角架支着一个方盒子带镜头的东西,他拿起来端详了半天没有研究出所以然就放下了。我笑道:那是红外相机,拍野生动物用的,估计你对着它观察时,你的尊容早被它拍下了;或许有一天相机被取回去,你这戴着鬼子帽,胡子拉碴的“动物会把政府的人吓死。是啊,驴友这个烂熟于耳的词,不是人人都佩,并人人都懂并理解的只有我们这些热爱生活,崇尚并追求极致人生的人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这种感觉也让我们无悔此生。
        快出峡口时已是晚上八点多太阳已经落山,两面山峦距离拉大,河道也变得宽阔,只是河道里的红柳因为海拔的升高变得矮小稀疏起来;为了在天黑前宿营,在碰到一个面积不小里面有草坪的树林时,决定在此扎营,谁知这次随意的决定却促成了第二天我们后悔不迭事情。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发表于 2018-8-3 01:36 42 只看该作者
       其实第五天选择的营地还是整个穿越过程中条件最好的野外营地,茂密的小树林中一条清亮的小溪从中间穿过,旁边的草坪虽然有点潮湿,但还算平整;或许大家劳累了几天,早上还是晚起了二个多小时,直到快十一点多才背包出发。向前没走到两百米,刚一拐弯,令人难以置信一幕呈现在我们眼前:小山坡上座落有一座蓝顶白墙的彩钢房;看寒啸他们穿越的帖子中在这条峡谷提到过一座牧民的彩钢房,昨天我们走了一天,一直念叨着他们描述的房子在哪里,当时猜想莫不是我们和他们走的不是一条沟;现在果不其然真有这座房子,悲催的离我们近在咫尺居然没有发现。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走近房屋打开房门,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子被隔成两间,外屋两个高低铁床,里间有两个单人床,中间一个桌子,旁边是炉子;靠墙是一个立柜,里面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下面一层米面都有,还有挂面;柜子旁边是一个现在牧民点常备的太阳能电源柜,上面摆放着卫星电视机顶盒和液晶显示屏。打开开关,五天了居然看到了电视节目。最让人接受不了,在我们携带的手机充电宝电量即将耗尽的当下,这里有逆变出来的220伏电源,如果前一天不要贪恋那片小树林,多走几步路,完全可以借宿在这里,除了可以生火取暖烧水做饭,还可以让我们的手机和充电宝满血复活。可这一切到此时后悔也晚了。无奈,早上出发晚,时间不等人,赶忙在插座上把该充电的手机充上,可惜半小时后,充电器电流小,没充多少,赶路吧!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临走时,见外屋拉着一根铁丝,上面挂满了当地牧民制做的风干羊肉,拿了三条;找了半天没有笔,找了个煤块在立在墙边的写了个留言,并留下五十元钱就锁好门出发了。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5 02:07 43 只看该作者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人这一生很短,往往在不经意中时间就会在指尖里滑过,我们或许错过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错过喜欢的人,错过诸多美好梦想,唯一不能错过的就是路上的感受和那无与伦比一般人不能看到的风景。喜欢上户外的这些年,能让我眷恋难以割舍就是对未知世界期盼,平淡无奇的度过此生绝不是我的性格。      
     离开板房后,继续前行,一条简易的公路从峡谷中穿过连接到这里,如果没有错,这条路沿着山根最终通向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乡的,不管怎样,先沿着它走,只要不离开主河道就不会和我们的方向相左。出了峡口,视野开阔起来;两边的山似乎在向两边退去一样,右边的丹霞山脉渐渐显得没有哪么有压迫感,离得远了终于可以仔细端详它的模样,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或许就是这个道理。这条红色长廊从花儿地始,一直延伸到梦柯雪山脚下,全长有七十公里。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走了约七公里,路在一处山夹道拐向南去,估计是翻山后的那个大坂去了;这和我们的方向不一致,我们脱离开路着河道边的平台向远处的方向走去;又走了大约四公里,来到一个我们叫豆腐台河道分岔口。主河道有五六百米宽,挺平直的通向雪山,河道里全是碎石,河道边时不时生长着低矮多刺一种灌木丛。此地海拔已经有三千五百米;不知是海拔高还是临近雪山,一阵狂风刮过,阵阵寒意扑面而来。没办法,那怕前面是刀山也要走下去。下到河道走了许久,偌大的河道里居然连一滴水也没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硬着头皮继续在河道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向里走,终于在天色完全黑下来时,看到左侧山坡沟沿上有几处面积不大没有溶化的积雪,看来今晚只能露宿河道了。赶紧在河道边找了一处略为平整地方扎账蓬。然后去沟沿上收集了一些雪,各自又去找了些干柴火,我又去捡了许多野驴粪,因为那些带剌的柴火太虚,不经烧而且数量也不多,这只有靠动物的粪便才能撑一些时间。其实这空旷的河道里取暖只能是想象中美好,剌骨的寒风吹过,似乎穿多厚都扺挡不了多久,只有赶紧钻进睡袋里才是王道;生火只有驱逐野兽的涵义。这么多野驴的粪便,肯定有狗熊的存在,虽然一路上走来,虽然没有和熊遭遇,但时不时就能看到它的踪迹,或许它就在我们看不到的某处,默默注视着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天气寒冷,胡乱吃了些东西,想想还是把今天拿的风干肉处理了。赶紧把炉子支好,煎盘里倒了从板房拿的少许菜油,再把肉干切成条状,下到菜油里炸至金黄捞出;你别说,松脆可口有嚼头,挺好吃的。一个小时后,终于把肉干吃完;已至深夜,越来越冷,赶紧进了账蓬钻进睡袋。临睡前,又放了几个巨响的炮仗,震耳的声音响彻空旷的山谷--梦柯雪山我们来了。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6 17:54 44 只看该作者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第七天早上七点醒来,天气不错,河道太空阔,晨曦从对面丹霞顶上照过来映在营地上;看了下高度,已经是海拔三千八了,可以说,我们从第四天进入这条峡谷后,从不到三千的高度,用了两天慢慢抬升了九百米,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增加高度;大家或许已经适应了高海拔,状况还是不错,只是连着几天的行走,感到有点疲惫;现在已经走了大半的行程,计划还有两天就可以完成此次穿越,还有两个雪山大坂要翻,后面的一切都不能确定,只有上路才能知道。         也许是海拔高的缘故,四周的山峦包括不远处的雪山都显得不那么伟岸挺拔,河道继续向梦柯雪山的南侧延伸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校正了一下方向,我们必须从露营的地方开始离开主河道,向雪山的东侧峡谷进去才是正确路线;这个地方是两个河道交汇处,右侧有一个象鳄鱼嘴的豁口,过去就是另一个河道,也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出发不久,我发现河道对面缓坡上似乎有动物活动,一路上担心狗熊的念头一直未消,昨晚捡拾柴火时发现很多野驴粪便,还看到一个被啃食过的牦牛尸骸,不能不防。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看到离完美两公里左右的距离,有十几头野驴在山坡觅食;因为逆光,我们看他们不是十分清楚,它们应该很容易看到河道里的我们几个,或许距离远吧,我们并没有惊扰到它们。又前行了四公里左右,河道变得狭窄起来,突然山顶上滚落了许多石头下来,抬头一看,一头野驴从几十米远陡峭山坡上狂奔而过,把我们吓了一大跳。还不等我拿岀相机,就十几秒转过山角不见了踪影。没想到在如此高海拔危险的山上,这些大山的精灵身手如此敏捷;同样称之为“驴”,我们几个就相形见绌了。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发表于 2018-8-7 00:07 45 只看该作者
        越往里走峡谷变窄不说,海拔高度也在急剧抬升,好在野生动物走过的小径依稀可辩,走起来也不算太费劲;入山口右侧的丹霞山也变成发白的黄褐色,左手边则是和雪山相连的黑褐色,沟里的冰也逐渐多了起来,只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在快速消融,这条沟里有许多似玉非玉雪白的石头,暂且就叫它“白玉沟“”吧。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下午三点多,海拔四千二百米,来到又一个河道交汇处,分析后决定走右侧,因为左边面对的是高耸的雪山,如果进去被雪山所拦凭我们的能力估计翻不过去,况且也没登山装备尤其是冰爪呀。绕道右侧继续抬升,由于天色已晚,太阳被山隔断,阴面更加寒冷;绕过一个大弯,终于看到沟里有一堆冰川碛石的大坡,后面就是冰川;因为常去攀登雪山,见识过冰碛石的锋利和难走,看到左侧山坡没有积雪的坡缓,呐喊已经跑到前面去了不见踪影,招呼他们二个沿着缓坡上去,在不丧失高度的情况下抵达冰川再做打算。等我们上到坡中间垭口时,看到呐喊在碛石堆顶端冰川前向我们挥手大喊:再不要往上爬了,直接下沟上到冰川跟前来。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有理,没有返回绕到原路,从垭口斜切从雪坡过去,终于站在了冰川脚下。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9 14:40 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玩的心跳 于 2018-8-9 14:42 编辑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梦柯是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包城境内的大雪山,是祁连山的中断块而成的一个完整的小山地。其北为昌马盆地,东界疏勒河峡谷,南临野马河谷地,西至公岔达阪山口。长88公里,宽20至30公里,山地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455米,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由于大雪山地处西北气流直下的要冲,高山降水丰富。大雪山共有冰川203条,面积159.4平方公里。大雪山的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54.3平方公里。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我们抵达的冰川是主峰东南侧的一条,与之相连的雪山(海拔5248米)与主峰的距离有十三公里。只可惜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已快落山,斜射的阳光照在冰川光泛着刺眼的银光;虽然很疲惫,但想趁着离天黑还有点时间,赶紧想法翻越眼前的冰川;照相留影后,分析了一下,决定从冰川右侧根部翻上山脊,比上冰川穿越稳妥安全,万一上冰引起滑坠出了意外就前功尽弃了。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又费时半个多小时,在碎石密布略显陡峭的山坡上费力攀登至坡顶,终于可以一览无遗看到眼前的冰川了,山脊很平整宽阔,另一侧是一个峡谷延伸至此和我们这坐山脊相连,不运处两山之间一个山垭口像人工修砌的堤坝,相当于分水岭,堤坝的那面就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快晚上八点了,冰川跟前冷彻刺骨,风还大;我提议就在这山脊上露营,晚上可以化雪取水吃饭,可他们几个一致反对,说夜晚待在这冰川上面肯定会冷的受不了,我望着他们笑说:如果去登雪山,雪上露营扎账蓬是大概率的事,你们还不去了。没办法最后只好依他们下了山脊翻过堤坝降低高度再做打算,谁知这一犹豫,夜宿冰川观日岀的美梦破灭不说,反而经历了户外生涯最痛苦的一次夜徒。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10 22:16 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玩的心跳 于 2018-8-10 22:20 编辑

         下了山脊沿着缓坡爬上堤坝,山的另一侧也是平缓的山坡向下延伸至远方的峡谷出口,大约有五六公里的样子;太阳已经下山,堤坝上面风很大,实在找不到可以背风宿营的地方,想想也是,近四千七百米的海拔,虽然早已没有了高反的症状,但暴露在剌骨的寒风中,并受旁边的冰(川)箱的炙烤,穿多少衣服也没用,不冷才怪。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无奈大家商议后,趁着天色还明亮,赶紧顺着峡谷下降高度到下面河道里去;开始下行后,他们几个似乎像逃避瘟疫般一路小跑向下面窜去。我早上就发现左脚底打了一个小指挴大小的血泡,挑破后一路难受坚持爬到现在,现在见他们下得很快,天色漸暗,怕和他们拉的太远,在这阴森的峡谷中,恐怖感迫使我也忍着疼痛加快了速度;就这也和他们拉开了三四百米的距离,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才赶上因准备不足头灯电量早已耗尽摸黑前行的船长,两人靠着我的头灯一起蹒跚下行,终于在晚上十点多才抵达下面河道尽头,我见到一个两河分岔,可见到前面另外二个已在山坡边露营,有二三百米远的距离,我觉得他们走过了要分岔河道,距离又远联系不上,并且我俩也实在走不动了。放下包似乎路都不会走了。忍着痛苦就在河道里找了块巴掌大的平地支上了账蓬,旁边就是潺潺流淌着的小股冰川溶水,因为再没有力气去打水了。烧了一锅水灌了保温壶草草吃了点东西,就钻进睡袋昏睡过去。这三个小时五公里路程速降近五百米高度,是我户外生涯中最痛苦的记忆,谁知最后一天,又经历了同样一次,留待后面分说。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11 23:09 48 只看该作者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第八天早上八点醒来,非常疲惫,昨晚匆忙没有平整地面,账蓬下面一个小坑,硌的一晚上没睡踏实,实在太累就没有起身重新整理,将就到天亮。太阳已经升起,旁边的雪山在湛蓝天空映衬下显得异常纯净和庄重,又是一个好天气。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今天必须完成最后的二十公里并翻越又一个四千六的大坂垭口出山和接应车辆汇合;起身后发现昨天打了泡的脚底同样的位置又打了一个新泡,忍住疼痛又把它挑破,咬牙又把破鞋穿上,开始烧水吃饭收拾东西,机械的做七天来每天出发前的例行工作。十点半整理完毕开始出发,临行前船长把二天的垃圾收拾装袋说要带出山去,这里已经没有柴火进行焚烧处理了。他说要照个相留个记念;只好依他拍了一张。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早上起来才发现我们离真正需要穿越分岔的河道还有几百米的距离,只有下去再和呐喊,哲龙汇合。见面商议后用卫星电话和第一天送我们出发的司机联系,让他务必在天黑前赶到山口接应,常规的进山道路因为封山保护,早已被政府用各种措施做了封闭处理,想抵近山口只有在天亮时走非常规路线进来,也就是在荒滩越野开进来,天黑恐怕连路都找不到;重装行走了八天,真是不想多走一步,尽快结束这折磨痛苦的行程吧。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13 17:02 49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仓惶赶路路过好几条从雪山顶延伸下来的冰川,天黑没能细细品味就下来了;到了沟口就再没有机会和雪山冰川亲密接触了。也好,就还像那句话:距离产生美,在我们露营的地方看四周的大山均是海拔五千米左右积雪的雪山,非常壮观漂亮,只是向阳的一面由于天气转暖积雪有点稀少而已。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当领队多年,养成一个习惯,临行总是要评估一下眼前的环境,观察并确定下一步的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早上起来方便的时候爬到旁边的台地上,看到一个捷径,不用到沟口末端再转向,只要上了这个台地就可以斜插沿着山根切到我们要上穿的河道;呐喊出发前跟我说:最后一天,他就不跟我们一起走了,想一个人尽快翻上大坂,然后出山口去和接应车辆汇合。我考虑了一下同意了,毕竟年轻,这一路上全是他在探路开道,我们另外三个老年人在体能上就不和他在一个级别,穿越中常常因此拖慢了他的速度,最后这段就随他所愿吧,万一他出去的早还可以联系和引导接应车辆抵达山口。交待完线路和注意事项他就翻上台地径直向前走了。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我船长和蜇龙沿着我所选的跟着上了平台;上面果然平整松软的草甸,走起来比河道舒服多了。没走看到在泛黄的草甸中央山凹处有一个小湖,只是这个季节也许是海拔高缘故吧,湖面没有解冻仍然是白色的冰面;走近一看,湖边长着不多的苇草面积不大,但在这雪山环抱的中央,居然有这个像镜子一样的景致,确实让我们感到兴奋;想想如果再晚一点来或者去年我带队的另一拔队友在花儿地过了河赶到这里,雪山绿草蔚蓝的天池,山上还有被我们惊起飞到半山雪鸡的鸣叫那是多么漂亮的一幕;可这个季节,草还枯黄,此次穿越连个异性驴友没有,我们几个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也就没什么兴致得色了,匆忙拍了几张继续赶路。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8-16 01:05 50 只看该作者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顺着山根走到头,就是一条朝向正西的大峡谷,有两百米宽,顺着河谷向上远眺,我们要翻越的大坂垭口历历在目,看似不远,但在六公里多慢上坡要抬升四百多米才能爬上垭口。从昨天那场急速下降受虐后,我都有在这里修整一天再完成最后行程的念头;但仔细一想也不现实,呐喊脚力好走的早已不见踪影,对讲机第三天就电量耗尽成了哑巴,现在也无法联系,想想如果再坚持这最后一天,晚上住到呐喊朋友的宾馆里,有热水澡洗,还有松软的床铺睡,这诱人的结局似乎在前面招手,咬咬牙走吧。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下到河道里,也许被那高低不平的铺满石头的路整怕了,看到对岸有松软的台地那怕多绕些道也要去上面走,既是这样,有时走到断头也不得下到河道里继续受虐。三个小时后,终于抵达大坂脚下,河道分岔后开始变窄,垭口入口处四座依次屹立在半山腰小山包很独特,远看像狗熊的熊爪分列两侧,我们正好在熊肚上往上攀登,后来我们把它取名叫“狗熊大坂”。或许岁数大的缘故,体能损耗已经达到极限,看似不高的大坂,我们三个用了两个半小时才翻上去。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终于完成全部行程中最后一个挑战,真TMD的累呀.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红色之路--重装穿越祁连山无人区八天


2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