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6

主题

西北

二万五千里云和雾(西藏行)

[复制链接] 查看:16078 | 回复:24
发表于 2018-7-2 10:36 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杭州) 于 2018-6-27 17:50 编辑




         、情谊无价

     “西影”也是够倒霉的,他是玩越野的资深玩家了,除了“新藏线”没有走过,西藏的角角落落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他说:“这是最后一次进藏了,拼死也得走到底,此生不留遗憾”。

     他的车来时水箱管路部分就有渗漏,70升的水箱灌满不久便剩下了半箱。他与我在湖北会合之前曾去过南昌原厂家修理,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弄好。进藏后情况愈发严重,半箱水都存不住了,估计是三角闸坏了,但在西藏这个地方根本找不着配件。他这一路,吃喝洗漱的水,基本靠矿泉水的塑料瓶去接来用,很是辛苦。

     那次“云彬”溜坡,车头撞在了“西影”的轮胎上,冥冥中预示着“西影”的轮胎必出问题。在我们前往林芝嘎拉村观赏桃花的路上,经过一段隧道,洞内没有照明,全靠车辆大灯自行照亮。外面阳光刺眼,里面光线昏暗,视线相当糟糕。“西影”的轮胎不慎蹭着了水泥道坎,爆胎了。



     这些颇有自驾经验的玩车前辈的遭遇,对我无疑是个警示,也是我到达日喀则后决定不再前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折腾,我想都不敢去想。何况自己感冒了,实在是力不从心。夫人看上去精神还好,却也时常咳嗽,流鼻血,我真害怕她也倒下了,那麻烦就大了。

     尽管如此谨慎,我还是遇上了一件让我束手无策的事。跑了段青藏线,基本适应了,我的心情有所放松,加上单车独行,随累随歇,人不再过度疲倦,紧绷的精神完全松懈了下来。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我的车后轮子突然就掉进了一个深沟,那个路边水沟的宽度只比轮胎大一点,后轮斜着完全镶嵌在了里面,车身底盘横亘在沟沿上,被卡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

     离开日喀则后我即发现车上没有饮用水了。这次出行,我们大多的人都携带了水质测试笔,一路下来能够找到水源的地方,测试笔显示的数据都在300以上,表明水的污染度很严重,不适合饮用。路上,到一些沿途商铺寻找大桶的矿泉水,根本就没有。只能偶尔买几瓶小瓶矿泉水来喝,每天煮汤煮饭洗菜用水量不小,小瓶水贵而不经用。于是,车内折叠式水箱内剩下的十几升原来用做洗漱的水就升格成了唯一的饮用水了,那水数质170左右,矮子里挑长子,没有办法的事。因此,解决用水的问题,成了进入青藏线后最为重要的大事了。


     那天心情甚好,天空晴朗,依然是蓝天白云,只要不下雪,过青藏线就没有问题。到那曲附近遇见检查站,前面的车查验缓慢,轮到我时,俩警察神态严肃,要我出示证件。我将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尽数递过去,颇感意外的是,警察只看了身份证,便随手将一叠证件还给了我,冲我笑笑,挥手放行。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那曲人对浙江杭州的来客格外亲切宽待吗?这一幕,令人有了小小的感动。

     我的猜测显然是有根据的,那一路,我看见沿途不少的新建村寨都冠有“杭州路”和“西湖路”的字样,毫无疑问,这大抵都是杭州援建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让我这个来自杭州的人很有安全感。

     人一放松,事就来了。我看见路边有个小超市,便想去买矿泉水,我没有注意到路边有个排水沟。靠边时,三个轮子过去了,右后轮却掉进了沟里,那里本就是个视觉死角,大通车的后视镜无法看清右侧的情况。


     当时,我在车上还不知这个情况,以为只是个小坑,轰了几脚大油门车子纹丝不动,才知道坏事了。就在我不知所措之际,不知从那儿钻出位穿黑衣的年轻藏民,刚才来到此地时,周围并没有任何人。他蹲下身来看了看,问:“有没有千斤顶,要顶起来才行”。我连忙说有,便忙着打开后备箱找。

     翻出千斤顶来,我傻眼了,黑衣藏民已经不在了,我只能自己打开千斤顶跪在地上找支点。可车底盘完全搁在了沟沿口,根本就没有地方支撑。正为难间,旁边闪过一位白衣藏民,是个头发微卷的年轻人,他二话不说伏下身扑倒在地观察车底情况,然后让我找几块石头垫在淤泥沟底,他说:“只能顶在钢板上了”。后轮钢板呈弧形,支点很小,沟里的垫石又不平,顶了多次,支点打滑,都没有成功。那小伙子一声不哼,屏气用力,脸憋得通红。我的菱形车载千斤顶是原厂配件,摇杆只有筷子般粗,转动的位置又在沟里,空间受限,人很难着力,真难为他了。

     弄了有十来分钟,轮子终于顶了上来,他说:“可以开了”。我立即爬上车去,发动车子,开出了沟。从后视镜看,年轻人已经悄悄离开。  

   
     由于着急,起初我并没有看清那位黑衣藏民的脸,估计他就是后来的那位小伙子,他只是回去脱了衣服又回来帮助了。我从车上拿了两包烟去找他,旁边只有小超市敞着门,那小伙子在柜台后面吸烟,他就是这个小店的老板。他见我进来,也不说话,笑着递了根烟给我,那烟竟然是杭州“利群”。

     我告诉他:“我就是从杭州来的”。
     他依然笑着:“我知道”。
     我说:“真的很感谢你,没你帮忙,我麻烦了”。说着,我将两包烟塞在他手里:“一点小意思,请务必收下”。

     他象被惊着了,推开我的手,身子一闪,跳到一边去:“不行,不行,不能要”。

     几番回合,见他就是不收,便将烟放在柜台上,从货架上拿了把扫帚和两瓶5升“娃哈哈”矿泉水,问他总共多少钱,小伙子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慌忙摆手,连买东西的钱都不肯收。


     非亲非故,又帮我忙乎了半天,烟不收还可理解,货款不收便让人大大的意外了。在即将出藏的时候,我有幸遇上了一位纯粹的藏民,让人倍感温暖。他的憨厚纯朴、善良诚挚令人感动,对人好,这样的人会为你扑心扑肝,什么都愿意奉上。你若拒绝,反倒伤害了他。

     也许是在室内工作的缘故,他的面色完全不同于一般藏人的黝黑粗糙。西藏的太阳实在是太厉害,仅仅二十来天,我的手臂便被晒成了酱紫色。多次观看过那儿的日出日落,始终如白织灯一般,强光刺眼,从来没有见过那种红灿灿或鸡蛋黄的色彩。小伙子的脸健康细腻十分阳光,一笑一对酒窝,神态腼腆。他有着明显的藏人特征:高鼻骨、薄嘴唇,两腮肌肉发达,脸型刀切般棱角分明,极具亲和力。

     最后,我塞了瓶“五粮液”给他,作为“交换”,他接受了。当我的车驶出老远,探头向后望,那年轻的藏民仍一动不动站立在沟沿上目送我远去,风吹乱了他的一头卷发,他的身影和情谊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发表于 2018-7-3 11:21 12 只看该作者
景色真美啊
发表于 2018-7-3 11:44 13 只看该作者
好活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8-7-3 16:46 14 只看该作者
看帖子仿佛自己也在旅途中。
发表于 2018-7-4 00:06 15 只看该作者
       八、年轻藏人

    藏民小伙的行为,算是彻底颠覆了我对藏人的印象。

    尤其是在乡野,雪山下大片的土地荒芜着,见不到有当地藏人在开垦,偶有种菜的,全是外地人。原野上也没见着成群的牛羊,没有工业,没有商业,最多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彩条经幡和宗教神殿。我所看到的和接触到的藏人,大多是守在恶臭茅坑前收一、二块钱的,画地为牢收停车费的,兜售一些小商品和假货的,或者是围着堆石头转经绕圈的和经年累月在路上一步一拜的。

    遇见过几个无赖讨烟抽,给他一支嫌少,手指点着中控台上整包的烟,不给不肯走。小孩子也难缠,伸手要东西,给他点零食,他还挑肥拣瘦。这些年,西藏打击黑恶势力和“藏独”力度加大,前藏明目张胆的抢劫没有了,而人烟稀少的后藏,听说依然有成群穿“迷彩服”,手持棍棒的人强行设卡收费。



    据说,藏传佛教讲究的是“不求今生,但求来世”。所以,要求人们忍受苦难,将今生的财富奉献给菩萨以换取来生的幸福。而享用这些财富的“菩萨”,却是那些达官贵人、宗教上层,豪宅名车,他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为什么他们就不想想“来生”的事情,而要求穷苦百姓信奉这个?

    时值今日,西藏原生态的景观已尽数包囊在商业形态之中,景区门票,全国最贵。不思创造财富,尽情享用内地捐助,以大自然得天独厚的景观坐地生财,这就是直观的西藏印象。

    有着类似琥珀般光泽肤色的西藏小伙,健康而阳光,代表着新一代藏人的希望,他很清楚,劳动与付出才能创造财富,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躲避强紫外线光的直射,西藏大多年轻人的原始肤色应该还是相当白皙细腻的。刚进藏时,几乎看不见西藏女人们的真面目,无论天气如何,她们都戴着口罩或用围巾遮着脸,应当是为了避免被晒黑和抵御风寒。

    近距离地与藏族姑娘接触是在巴松错景区停车场。那天下午,夫人与其它的人去景区内游玩,门票150元一张,我可不愿意花这个钱,便独自待在车上休息。由于下午大太阳天气闷热,我敞着中门,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抽烟。此时,一位藏族姑娘登上了中门踏脚板,伏身在厨柜上“哇,哇”赞叹:“哇,这就是房车呀,啥都有呀”。我坐起身来与她攀谈,那姑娘挺大方,问什么说什么。

    她家就住在附近,在这儿做些小买卖,卖些佛珠、挂件什么的。她没去过杭州、成都,连并不太远的拉萨也没有去过,她由衷地羡慕我们能够到处跑,到处玩。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就象我们当初向往西藏一样。



    她说话的时候焐着大大的灰色口罩,只露出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我问她多大了,她说:“20啦”,姑娘爱笑,听到有趣之处便“咯咯”笑个不停。我看见她暴露在外的脖颈、耳跟,若天然羊凝脂般的光洁细腻,我笑着对她说:“你把口罩摘了说话,好吗”?

    她并不设防,大大方方摘了口罩,咧嘴冲我笑,一脸稚嫩,天真无邪,纯真而活泼。说话间,一阵明亮抒展的歌声传来,天籁之音,高亢悠长。歌声中转出两位身着藏装的姑娘,她们欢快地唱着,一蹦一跳向这边跑来,大眼姑娘指着其中一位体态灵巧的说:“她最喜欢唱歌了”。

    是的,那歌声婉转清亮,韵味十足,让人联想起高山空谷和广袤草原。我从未听过这样的调儿,应当是当地的民间曲谱了,如此嗓咙,略加调教,必能一鸣惊人。不过,那姑娘却不象大眼姑娘那么豪放,挺害羞的模样,小脸微微泛红,探头凑前看房车,我突然发现,这小姑娘肌肤水嫩,白皙如玉,让人惊叹这儿的姑娘皮肤怎么会那么好?难道是成天包裹着焐出来的?






发表于 2018-7-4 00:09 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杭州) 于 2018-7-4 07:50 编辑

        九、黄龙涉险

   我的车是大通V80短轴中顶,当初买它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有自动档。这样,出行时偶尔夫人也可以开一开。此次进藏携带的装备是满负荷的,想得到的东西都带上了,吃得东西十天不补充都可以,水大约在160升,油箱算80升,后备箱还放了桶20升柴油,满水满油,过收费站时的重量大约在3、2吨。在爬折多山大坡前,“左眼”告戒大家:凡前驱车,尽量将重物往前放。大伙都明白,前轮抓地,重负倒置,是危险的。



    于是,我将防滑链、氧气机、食物箱以及60升饮用水压在了前部,第一次爬4200多米的垭口,轻松自如,基本上只用自动3档就行了,局部陡坡使用2档。反正之前我从未用过手动一档,声音那么响,速度那么慢,我甚至都认为这个档位是多余的。当然,手动档都很少去用。在杭州市区,我只用自动档,习惯了。

    大通V80的“高反”在我的车上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大通车都是一样的缺陷,“高反”的程度并不一致。譬如低气温打不着火,至少“左眼”和“陈钟琴”没有这样的事。也许,这与他们使用了特别的机油有关,但并没有权威的论证来证实这事。到拉萨特约汽修厂,我特地向厂家表示要换好一点的机油,适合高原使用的。厂里并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换的只有大通原厂标配机油。厂家告诉我:加0号柴油是这样的,在西藏一定要用负20号柴油才行。



    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与“云彬”一起更换了油。由于换了“柴滤”和油品,第二日早晨点火一把成功。但之后的几天,却照样要打好几次才能启动。除此,我发现使用负20号油,动力又下降了。在高原地区,本来动力减半,如此一换,愈发不济。尤其在超车时,油门一脚深踩,发动机声音是响了,可车的速度就是提不上去,急死个人。

    返程时,青藏线上的加油站没有负20号柴油,便加回了0号油。低温点不着火并非永远点不着,多打几次而已,麻烦了点。时间充裕的话,不管它也可以,等到太阳出来再去启动。就怕在冰雪天里底盘与地面的雪冻成了一坨,那就麻烦了。我们这一行,除了大通车,别的品牌好象都没有这个毛病。

    进藏后,吃过上坡的亏便学乖了,陡坡大多就挂手动一档,前方没车时,就用2档或者3档大油门冲,转速不超过3000就行。别人爬得上的坡,我也能够上去。其实,最陡的坡还不是在西藏碰见的,而是在延安黄龙,那条山路不仅万分陡峭,宽度最多也只有2、5米,目测两边轮子都还有十来公分的路面,旁边没有任何的宽余,想调头下来都不成。



    最后,只能视死如归,别无它法,硬着头皮往上走,寻找可以调头的地方。终于发现前面有块一米左右宽的泥地,虽然有点坡度,但高处与路面还算持平。就在这巴掌大小的山巅上,硬着头皮象玩翘翘板一样慢慢地调头,那是一场无奈的生死博斗,汗水迷了我的眼睛。

    万幸的很,只是外接充电插孔的盖板被树杆蹭碎,没出大事,终于让我倒腾过来了。下山也不是那么好下的,那地方十分凶险,道一把是弯不过来的,前后轮距大于路宽,必须在陡弯上腾挪两次才能转过来。

    山腰处遇见一位爬山的当地人,见我的车下行,便跳到路甚下等我过去。我到他身旁时刹住了车,问他:老弟,这山顶上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他显然吃惊不小,反问:“你没上去吗”?



    “没有,坡太陡,不敢再上了”。
     那人说:“上面没有东西的,就一个水泥平台。这条路是专供爬山运动修的,从来没有车子上去过”。

    听罢此言,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害怕了,不由的打了个寒噤。怪不得一路上啥车都没有,怪不得路修的那么小,连与人交汇都办不到。下山后,我的上衣湿透了,瘫在座椅上,半天才缓过劲来。



发表于 2018-7-4 07:42 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杭州) 于 2018-7-5 19:01 编辑

二万五千里云和雾(西藏行)
二万五千里云和雾(西藏行)


发表于 2018-7-4 15:55 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杭州) 于 2018-7-1 15:45 编辑


          十、通过率问题

    在藏区,再烂的路,再险的路,除了限速,从没见过有限高、限宽、限长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车子都是可以进藏的。这个地方,管制最严格的就是超速,至于你是爬着进藏,骑着进藏,拉车进藏,还是开车进藏,没人管你。无论什么样的车,只要合法,只要你敢开,都是可以进藏的。

    在路边停车区休息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几个骑车进藏的年轻人,他们刚刚从坡底翻上来,风尘仆仆,饱经风霜的模样。台州“老张”与他们闲聊起来,得知这几个年轻人春节前就从江苏南京出发了,骑到这儿已经三月下旬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拉萨。开车都累的够呛,真的难以想象,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他们计划骑到拉萨后,将车托运回去,然后坐飞机或火车返回。“老张”从车上拿了些易拉罐饮料给他们,令年轻人很是感动。水是珍贵的,自行车上不可能带很多。的确,千难万险的走过来了,今后的人生道路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和克服的?有过这样的经历,年轻人将永世受益。


    至于房车,我还是喜欢相对小巧的B型车,车高不超过2、5米。不过,大通短轴的空间局促了些,内长若能再加30公分则可以安排的更合理,更舒适。相对而言,新全顺中轴中顶尺寸比较适合小型房车,无论内高和内长都不错,尤其是外形设计,风阻小,感觉稳定性会更好。那儿的急弯太多了,那儿的侧风常常很暴力。

    停车也是个事,并非拥挤的大城市才有停车问题,进藏路上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那儿,虽然是国道,但路的两侧很难找到停车休息的地方,不是山体石壁,就是沟坎斜坡或者护栏树林。即便是在一个小集镇上想买些东西,B型车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置。


    “云彬”的装备中值得一提的是驾驶座那个“人体工学汽车腰垫”,能够完美舒适地支撑和托裹住腰椎,使人久座不累。“王悦”不知什么时候下了单,让快递发到拉萨总部,自行去取。他后来安装使用后,也称赞不已。

    返程的路上,正常导航,我遇见过七、八处2、5左右的限高,其中多数为2.6米,坦然驶过。一处为2、4米,走中间部分最高处,慢慢挪过去,也就过了。估计设置的高度稍大于标明的高度。我观察过,若过不去,附近根本很难找到绕行路线。譬如铁路涵洞,你怎么绕?大车的痛苦就是不能随意脱离高速公路,但你老跑高速,还看个什么风景?


    房车出行的费用,大致划分为五个部分。1、油费。2、过路费。3、景区门票费。4、吃喝费用。5、营地、旅馆休整和购买纪念品费用。其中,油费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计划大致要走多少公里,放出余量,油费大致要花多少钱就能算出来。吃喝费用基本可以省略,自己买自己烧,定个伙食标准,费用很有限,反正在家也是要买菜做饭的。不跑高速,过路费就可以省略,手机导航选择“无收费”即可,不赶路,慢慢行。除了油费外,其它各项都是可控的。有关景区,人工雕琢太甚,商业氛围太浓,除了极少数的著名奇观遗迹,一般不去。譬如“壶口黄河瀑布”,白浪滔滔、气势磅礴,值得一观。房车行,主要是领略大自然的江河湖海、山川风光。当然,在一些隐性费用中,最重要的是“小心驾驶”,尽量避免车辆维修费用和违章罚款费用。




    我遇见的限宽,一般是2、2米。这样的限宽,只是不允许大车通过。障碍物一般是水泥或金属结构的柱子,在路的两端,一边竖一个。可在延安地区的大山里,我数度遇见了大块水泥墩子,有三块的,也有四块的,呈不规则排列,过往车辆必须要走s弯,在限宽的同时,也有效限制了车辆的长度。

    奇怪的是:绵延百公里,道路平整干净,质量等级相当高的限制区内,竟然没有任何交通管制的标识,更没有监控。这些区域,更象是休闲旅游的场所,鸟语花香,潺潺流水,风景十分秀丽




发表于 2018-7-4 16:00 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杭州) 于 2018-7-4 16:00 编辑

          十一、水和公厕

    在我对西藏的综合印象中,水成了一件颇有意思、值得玩味的事儿。通过这一角度,或许多少能够折射出一些当地人文本质。这儿所指的西藏,其实是个大概念,即:包括了西藏周边的藏区。

    西藏不缺水,进藏公路在白雪皑皑、蜿蜒起伏的山脉下延伸,路的一侧,总是伴随着水流湍急的峡谷。拜老天恩赐。这儿有取之不尽的洁净水源。我们曾经测试过山涧水的水质,数据40多,几乎能与纯净水媲美。之后我路过的甘肃、宁夏、山西、陕西的部分区域,倒是真正缺水的地方,黄土高原,沟壑连天、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许多的地方,还是不下雨就没有收成。



   事实并非如此,在藏人聚集的乡镇、村寨,缺水是显而易见的事,常常能看见人们手提肩扛着各式水桶去远处打水,甘孜翁达镇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一行进镇后,车队开进了敞着大门的镇政府大院,我们打算在这里泊车休息,这儿有公厕,还有自来水笼头,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大院对门,有一家医院。台州“老张”的夫人已经出现了“高反”,随车携带的两个氧气袋却泄漏了,需要找医院充灌。

    在大家忙碌的时候,我带上水质测试笔去侦察水源,在大院内跑了一圈,能够发现的笼头拧开都没有一滴水。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又去厕所观看,怎料,这个有着现代化建筑的政府大院竟然使用的也是“旱厕”。怪不得厕所建在二楼上,登梯上楼,里面一样是木板上挖个洞,排泄物自然落体,堆积在一楼,一目了然。苍蝇乱飞,气味难闻,厕所内根本就没有水笼头这样的东西。



    进入到对面的医院,那儿环境好多了,我不仅看到了水笼头,还有水池。令人沮丧的是,这些设施同样是个摆设,整个医院取不到一滴水。

    回到车旁边,正巧看见从政府大院一座楼内走出来几位女工作人员,她们背着塑料水桶往大门外走。交谈后得知,她们要到街那边去打水,这地方是隔天供水,今天轮到那边有水。她们告诉我,这儿用的水也不是自来水,是从大山那边的地下用电泵抽出来的地下水。

    随着深入藏区,我们发现类似翁达的情况比比皆是,村镇里没有水,可出了村镇,在公路边我们就能看见从山上“哗哗”直流而下的山水,有的地方还接了粗大的胶皮水管,水管上并没有笼头,任其随意喷射流淌,让我们这些外来人陪感疼惜。

    搞不懂这些藏人究竟是怎么想的,有钱到处修建寺庙神殿,宁愿天天背着水桶去打水,却不知道将那些现成的水源截留下来,建个简单的蓄水池什么的,或者将山水管子直接延伸接入村寨。西藏的群山常年积雪,太阳融化后水源不断,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黄土高原上的人根本享受不到。但是,我的车一旦进入那片土地,便感觉亲切。人们成群结队在田野里忙碌着,到处是绿油油的嫩苗。那儿的农民条件显然好多了,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小型的挖掘机和农用机械。以人头和农用车计,在田里干活的人似乎都是开着车去干活的,车上装着农具和杂物等。人们依靠辛勤劳动来创造财富,来争取美好的未来。这种场面,与西藏格格不入。

    没有水源,厕所自然又臭又脏。缺少水源,洗衣洗澡就成了奢侈。许多活跃可爱的小孩子,手脸上全是污泥黑垢,衣服比抹布还脏。令人不解的是,加油站大多也没水,偶尔发现有水,那水也不能用,不知从那儿抽过来的浑浊之物。笔测后得知,水中含矿物杂质太多,只能用来洗东西。



    到拉萨和日喀则这样的城市内,情况要好很多,公厕的模式接近沿海城市,大多有专人管理,早开晚关。但公厕所用水源就找不到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大多泵的是地下水或者干脆是附近的河水,不能用来饮用,根本找不着干净水。

    进入藏区,我的饮用水一直使用从都江堰灌装的矿泉水,19升一罐,14元。杭州带出来的水以及路上补充的水早就用完了,饮用水是用来喝水和做饭的。到西藏后,水源紧张,商店与超市也没有大容量的矿泉水卖,只能买5升的小瓶矿泉水,品牌“娃哈哈”,15元一瓶。雪水之乡,圣水之源,只能高价买到外来水源。

    “王悦”夫妻相对年轻,脑子比较活络。到街上去吃点心时,随手拎把大号热水瓶,花钱买人东西,讨点开水就稀松平常了。说起“王悦”,想起一件事来。记不清楚在哪儿了,车辆可以进入景区,但必须要按照人头收取费用,大概是五、六十块一个人吧。我是老老实实排队付了钱,到了停车场后,忘了谁问我:“你付了多少”?我说:“当然是俩个人的”。他哈哈大笑:“你就不如王悦聪明,付钱时,他老婆坐到后面去了,收钱的站在驾驶室窗外又看不见,买一张票就行了”。


发表于 2018-7-5 16:58 20 只看该作者

          十二、结伴同行

   

    “小心落石,快速通过”!“左眼”在前面大叫。317那条路悬壁陡立,由于雨雪的侵蚀,路面上到处散落着剥落下坠的泥沙和碎石块。“左眼”继续警告:“摇上车窗,当心,当心”!


    我喜欢敞着车窗开车,但眼前看到的一切和“左眼”的警告都要求必须谨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默默地关上窗户,加快了速度。常常看到这样的警示牌:前方落石区域,注意缓行。(原话是否如此,我记不清了,反正是要求减速缓行)记得当时快速权衡过,所以有此印象。性命要紧,我当然选择尽快逃离。




    半小时后,“啪”地一声脆响,我这一侧的窗玻璃象被子弹击中了那样,声音很大。我大吃一惊,猛踩油门,车子迅速向前窜去。与此同时,我大叫:“后面小心,真有落石,幸好我关了窗户”。


    车子来到一片缓坡前,我放慢了速度,仔细察看了玻璃,还好没事,估计上面飞落的只是一粒小石子。不过,若击在我的头上,那可不是好玩的,我的头骨绝对没有钢化玻璃坚固。说句老实话,我内心挺感激“左眼”的,或许就是他的一句话,救了我一条命,男人不善表达,记在心里了。

   

    借用老毛同志的一句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这拨人中虽然有一半以上的车友曾经在微信群上交流过,在房车年会上见过面,或者在论坛上彼此关注过,但毕竟没有深交,相互间不识水性。为了进军西藏,为了探秘新藏线,我们走在了一起,虽然短暂,毕竟有缘。




    作为我个人,除了向往以久的西藏,还有想寻回昔日集体生活的快乐,与新老朋友们在青山绿水间喝酒闲聊,何等之悠哉,何等之快哉。只是,我疏忽了一点,敢于舍家弃业,浪迹天涯之人,常人看起来多半都有点疯,个性极强。当然,没一点能耐,喉咙也响不起来。至于一些退休的,有闲功夫敢于冒险的,多半都是“老谋子”,阅历、经历极其丰富,杭州人叫“老甲鱼”。这样一堆人放在一起,不同的素质,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背景,观念上要尿到一个壶里去,根本没可能。

   

    但是,人生路上也不可能没有意气相投之人,那就需要磨合,但投契需要时候,投脾气需要宽容,俗言道:以心交友日久生情,以情交友情投意合,以诚交友肝胆相照,以德交友德高服众。二十来天的聚合,的确有点短。




    这一路,“西影”、“云彬”、“王悦”,我们四辆车始终在一起,一直到日喀则才与他们分离,相处时间最长,女人们相处的也挺好。天不太冷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每车凑点菜,总体上还是和谐快活的。为此,我感觉:长途出游,结伴最多三、四辆车为好,彼此性格、脾气都了解为好。可以取长补短,在危难的时候抱团互助。这样,中途停车或者泊车比较容易寻找“窝窝”。车太多,泊车就有限制,很难找到理想的地方。并且,彼此交流融洽也不太方便。

   

    突然想起,大通车还有一个“高反”现象。那次看罢“四姑娘山”风景之后,车队继续前进。超车时我依然打开转向灯,鸣笛超越,喇叭却哑壳了。不是一点声音没有,而是如憋屁一样,轻而不痛快。我想大概是喇叭线被颠松了,接触不好的缘故。休息时,我叫“云彬”帮我看看,他微微一笑:“没事,海拔高了就这样。不信,往下面走的时候再试试”。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