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25

主题

户外运动 想说爱你不容易

[复制链接] 查看:19988 | 回复:5
发表于 2018-7-12 13: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6月18日,失踪9天的15岁少年黄天生,在福获村奇迹般获救。不过,49岁的驴友刘啇鸣就没那么幸运了。就在此前的5月22日,他独自进山失联,被找到时已不幸遇难。

事实上,中山发生户外遇险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已发生了7起户外遇险事件。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此类事件频发,跟中山户外运动人数激增、但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没跟上、缺乏必要的专业设备等因素有关。另外,五桂山山系相对复杂的地理条件,也是重要原因。

数据

户外遇险事件呈逐年增多趋势

6月9日下午2时许,中山南朗镇大塘村15岁少年黄天生在附近的山中失踪。6月18日,在时隔9天之后,黄天生在福获村后门山上被一群单车车友发现,后安全回家。就在此前的5月22日上午,49岁的驴友刘啇鸣驾车前往南朗箭竹山,随后上山开始徒步。当晚,他的手机关机,失联。5月30日晚,他的遗体在南朗五丰农场大窝口附近的悬崖边被发现。同样在5月22日,一名游客在五桂山石鼓曾哥潭附近登山途中不慎摔倒受伤,无法自行下山,好在后来被成功救下。

短时间内,中山发生多起户外遇险事件。“长夜无风”是中山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组织者,从事户外运动已多年。他说以前中山每年也会发生一些户外遇险事件,“但数量不多。”不过,近年随着户外运动在中山的高速发展,遇险事件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南都记者粗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包括“15岁少年黄天生山中迷路”在内,中山至少已发生7起户外遇险事件。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中山消防部门共接到上山搜救警情6起,其中五桂山5起,南朗1起。这些遇险事件,已造成1人死亡,至少两人受伤。南都记者梳理还发现,遇险的人群中,多数是因为迷路被困,其中有两起发生在夜晚。

原因

运动人数激增但专业知识缺乏

在多名专业人士看来,户外遇险事件日趋增多,跟中山户外运动人数激增、但相对应的专业培训没跟上等因素有关。“长夜无风”介绍,10年前,户外运动在中山还是小众运动,“也就一两千人在玩”。但近些年,这项运动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按照他的估算,截至目前中山从事户外运动的人已超过5万,而且还在高速增长“户外运动的人多了,遇险概率自然就会增加。”

运动人数的激增,但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却没有完全跟上。“长夜无风”说,很多新手觉得户外运动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需要相当多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包括攀爬、体能、地理知识等等。而从事户外运动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从了解前往区域的地理、天气情况,到随身携带的装备“都需要学习和经验的配合。”

李桂锋是五桂山专职消防中队某班班长,他参与过多次上山搜救任务,“随着户外运动越来越普及,登山徒步爱好者涉及各个年龄阶段。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准备不足就贸然上山,甚至一个人独行,给登山过程带来风险”。“特别是第一次进行长距离徒步的人,往往过于乐观,对可能面临的危险估计不足”。

面对复杂地理条件准备不足

另外,相对复杂的地理条件,也增加了遇险几率。“长夜无风”说,五桂山区域虽然面积不算大,但很多地方地形复杂,尤其是长江水库核心区一带山高林密,“哪怕去过的驴友,也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的登山爱好者中不少都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装备,也是造成登山者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很多人出行前没有规划好路线,也没有找熟悉线路的驴友人同行”,李桂锋说,在五桂山热门线路中不少都有岔路,一旦误入小路,很可能迷失方向。李桂锋还表示,五桂山的山头与山头之间往往通讯信号很差,手机很难打出电话,甚至连对讲机也不能通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用专业的定位工具才能标明准确的位置。

部分“驴友”私自进入非开放区

据五桂山办事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五桂山山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100平方公里左右在五桂山办事处境内,其余分布在南朗、东区、三乡等多个镇街。

“近些年来很多市民喜欢到五桂山徒步探险,大寮等地甚至成为很多驴友的梦想之地。”该负责人称,其实除了五桂山境内的田心森林公园对外开放以外,其它的地方政府都不鼓励市民或驴友进入。但由于五桂山山系面积太大,政府部门只能在一些主要路段设置路障进行劝阻,但部分驴友总会从一些小路自行进入山区,这给整个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五桂山山系也有部分护林员,一旦发现有驴友私自进入,便会采取口头的方式劝离。不过,由于护林员人数较少,也很难做到全部劝阻。

建议

提醒

结伴而行很重要

在“长夜无风”看来,户外运动最重要的事就是保障安全,而结伴而行是重中之重,“做‘独行侠’是大忌”。在今年五桂山5起上山搜救中,有3起是登山者独自出行,其中有两起造成人员受伤。“这是导致当事人遇险报警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桂锋说,在缺乏同伴的情况下,一个人遇险,如果不能及时呼救,或者不能准确定位,都给搜救带来难度。

“长夜无风”还建议每次都带上虽不常用但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的专业装备。例如头灯、雨衣、水、干粮、保暖衣物等。他介绍说,今年1月份,中山两名大学女生迷路被困山中,获救时两人抱在一起取暖,但仍冻得浑身发抖。

户外遇险该怎么办?

消防部门提醒,一旦驴友身处险境,要及时报警。报警首先要讲明遇到的困难,比如是否受伤、是否缺水等,这样救援人员就会相应准备水、担架等。其次,报警人要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所处位置,以减小搜救难度。

“长夜无风”则建议,户外遇险后,最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并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如电话无法接通,可在安全的情况下,寻找一下手机信号。不过,如果是晚上则不要贸然行动,可选择在开阔无草的地方休息,等天亮再寻找机会。

扶持民间公益救援力量

“长夜无风”说,中山最近几次的山地搜救,除了政府救援力量外,不少民间公益救援力量也参与进来。他认为,在户外遇险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扶持民间公益救援力量,以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长夜无风”介绍,他已开始筹建中山登山救援队,队员都是热心公益且拥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义工”,除了可以参加救援外,还能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他希望中山能有越来越多的民间救援公益力量加入进来,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救援力量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专业能力。

增加必要指引硬件设施

和李桂锋一样,“长夜无风”也表示,五桂山系不少地方的确存在通信信号盲点,这让很多被困者无法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也给搜救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他建议,相关单位能增加基站,让通信更顺畅。另外,他还建议在一些复杂地区设置指示牌,给遇险的运动者提供必要的指引。

链接

今年以来,中山户外运动遇险事件

6月9日,南朗镇大塘村15岁少年黄天生在附近的山中失踪,9天后才得以回家。

5月22日,驴友刘啇鸣在南朗箭竹山水库徒步的时候失联,5月30日发现遗体。

5月22日,1名游客在五桂山石鼓曾哥潭附近登山途中不慎摔倒受伤,无法自行下山。

2月18日,三名群众上午10时从田心公园上山,后因天色已晚迷失方向被困。

1月25日,一名男子在田心森林公园登山迷路。

1月18日,两名女学生上午到广东药科大学后山游玩,因天色已晚迷失方向被困。

1月1日上午,一名游客在登大尖山途中受伤,无法自行下山。

统筹:

南都记者胡怀军

采写:

南都记者胡怀军

王卫吕婧

通讯员冯玉芳

南都制图:何欣
发表于 2018-7-12 14:40 2 只看该作者
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8-7-12 16:12 3 只看该作者

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8-7-12 16:13 4 只看该作者
户外运动,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8-7-13 04:57 5 只看该作者
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8-7-13 06:19 6 只看该作者
注意户外运动安全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