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098

主题

黄山

黄山 ☆ 天都脚下三岛拱,玉屏横展迎客松

[复制链接] 查看:16355 | 回复:8
发表于 2018-8-13 15:5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黄山在秦代称黟山,因传说黄帝曾在山中修身炼丹,故唐天宝元年(公元747年)诏改黄山
黄山貌似也去过很多次了。
第一次去应该是1996年夏天吧,真的忘了,当时和大学同学去的,傻乎乎的带着行李爬上黄山,上山后连续下雨,还记得在山上招待所里面晾鞋子晾衣服,打升级,那个酸爽。。。。。。所以现在一张那时候的照片都没留
第二次去是2012年12月份,千岛湖+黄山,大雪,仅有的记忆是路很滑,凌晨5点起床看日出,差点失温。
第三次是2013年10月,木坑竹海+塔川+宏村+黄山,这次是带上前女友去的,好啦,也就是现任LP,这次天气最好,拍了不少好看的照片。
第四次是2016年2月,下雨,啥都没看次日下山

每每看到“感受黄山,天下无山”画面的时候,我总是能回想起游览黄山时的情景,在黄山之颠观看那秀丽的山体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神奇的山水画之中。


















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不怕严寒,四季常青。
林希先生在对石缝间生长的松柏的描写和赞美时写到:石缝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高山峻岭,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强紧紧缚住,由此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才能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








黄山松除拥有一副倔强的铁骨冰肌之外,仍不失一种动人的风韵。
黑虎松、龙爪松、多子多孙松、云海松、连理松、蒲团松、凤凰松、麒麟松、探海松、迎客松、送客松等等,神态各异,绝不雷同。
难怪乎有“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美称。
就是这种不规则、不雷同的美每年吸引着无数的眼球,也让文人墨客们竞相挥毫,留下了许多赞美黄山松的不朽诗篇。
黄山变态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
“雪虐风摧亿万载,芙蓉娇娆不败。”
所有这些都是对黄山松的最好写照。









































发表于 2018-8-13 15:56 2 只看该作者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峰,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
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都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这里给我留下很深印记的当数莲花峰,这座山峰看似不高,但山路却极其陡峭难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天和百步云梯这两段,非常惊险,往上攀登时,双手始终扶着拦杆,一路攀登,感觉不出它的险峻,待登上了莲花峰顶,再往下一看,直上直下,惊叹刚才的登山勇气。















































最能静下心的地方,还是在竹林里。


木坑以竹海而著名,木坑竹海位于距黟城北面15公里际联镇的宏村旁的群山之中,地处桃源山村东大门,为黄山入黟第一寨。






木坑竹海因拍摄《卧虎藏龙》而名气更大了。严格的说,应该是这片竹海让《卧虎藏龙》更完美,更洋气,更中国
可以说,《卧虎藏龙》拿了大奖,这片竹海功不可没。





陈年累积的落叶之地,无路可寻,可见少有人眷顾。
踏上之感,松软而厚实,闲情漫步似舞步清扬。
环顾四周,一枝枝碧玉直韧的竹杆插于落叶之上,并向四周布列延伸,好似迷宫布阵,让我毫无方位之感。


置身这青绿时空,全身的异色已渲染上这绿意之趣。


竹,古人把其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足可见其地位之高洁。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于竹韵上,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发表于 2018-8-13 15:57 3 只看该作者
竹,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其运用广泛深远,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竹文化。
筷子,农耕文明产生的食具,相形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所产生的刀叉食具,更显儒雅、轻巧与礼让些。
竹简,古代用以记录事件的载体,在历史变迁、世代更迭的尘埃中,延续传承着浑厚悠久的古老文明。
竹笛,用细竹做的吹奏乐器,笛声清脆悠扬、自然高雅,让听者心静舒怀、神清气爽,如入自然之境。
还有那清凉散气的竹席,那江枫渔火的竹筏……
如此种种,皆以自然为和而生,以人为本而制,足显中华文明之竹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里,也可以玩到类似丛林飞的滑索项目。




宏村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娴静秀美。
同样的徽派古村落在这一弯风荷水塘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又不失温婉,凝重又不失灵秀,远山雾霭沉沉,岸边垂柳婆娑,三两只鸭游弋,四五片蝶翻飞,炊烟袅袅,燕舞莺啼,真真不枉“画里乡村”的美名。



















跨过塘中的小拱桥,也就跨进了画里。
同为徽派建筑,这里的民居稍稍有别于西递,她的木雕十分精美。村里曾经的首富之家承志堂,占地2000多平米,当时耗费60多万两白银,100多两黄金,正堂、起居、会客、娱乐,大小房间几十间,最为突出的就是其间精美绝伦的雕梁,雕窗,一根雕梁上为了展现当时的高雅娱乐活动——琴棋书画,竟然栩栩如生的雕刻出36个形态各异的人物,令人叹为观止。
发表于 2018-8-13 15:57 4 只看该作者























村中心的水塘名为南沼,有古祠堂和民居环绕,水源引自后山之山泉,在这里汇集再流向各条村巷,所以在这个偏僻的皖南村子里也有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
南沼的名字虽然陌生,但是风景却为人熟知,《卧虎藏龙》的影响让这个小水塘声名鹊起,而且带来的是世界知名度,就连我们的江总书记也驾临过南沼。
最早的宏村可能和周边的其他村落没什么区别,几次毁于火灾后,村里的族长请来了高人帮助重新布局,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遗迹。
整个村落形似牛状,流经每户门前的小溪就是牛肠,村中的南沼水塘是牛胃,村南的南湖水塘便是牛的肚子了。
村西头还有两颗几百年的枝繁叶茂的老树,远远望去就像两只牛角。
过去独具匠心的设计是为了避灾祈福,在今天看来她已经成为仿生学建筑村落的经典之作。
发表于 2018-8-13 15:58 5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年塔川秋色,这油画般的美景,混合着天然的颜料,自然的景韵,教人心神驰往。
曾经路径塔川,只是却为宏村西递而去。途中,也停过几次,颇有遗憾的是,仅仅只是走马观花,或许当时正处盛夏,这秋色美韵,突显得有些茫然。
发表于 2018-8-13 16:00 6 只看该作者









安静,恬雅的田野里,还座落着几座老房子。不知是雾气成烟,还是炊烟袅袅,有些饥饿的我,竟然嗅到了从远处山间传来的土灶饭香。
自然,这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但这古朴村落生起的烟雨朦胧,的确是教人迷醉。




眼前,是一片平原,也可以说是一片田野,有绿有黄也有红,像是颜料一般,渲染着整个秋天。
由于是下过雨的缘故,加上本是山里湿气重,这朦胧云雾,彷如是烟雨一般,笼罩着整片田地。
但教人犹为惊羡的,是那生长在田野上的几棵相距甚远的老树。
泛黄成红的叶子,伴着深秋的气息,在这雨后的湿雾中,远远凝视,俨然已是一幅绝色的油画作品,像是出自于上世纪的大师之手,沉古,醉韵,却不失一份淡雅的恬静。
或许,这就是山里的生活!



























发表于 2018-8-13 16:30 7 只看该作者
拍照可真厉害呀。活泼生动~
发表于 2018-8-14 18:47 8 只看该作者
奇山异石漂亮的风景
发表于 2018-8-28 16:46 9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精彩漂亮的图片,欣赏啦!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