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3533

主题

玉溪

梦中的香巴拉王国(二)逐梦之蓝月谷

[复制链接] 查看:21662 | 回复:12
发表于 2018-9-19 15:02 11 只看该作者
童年

坐标 :木里县苍乌其牧场






  在这片靠近香格里拉村的牧场上,房前屋后时常奔跑着几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他们是十一岁的索南和刚上小学的鲁绒两兄弟


索南年龄最大,一身小藏袍也最有牧场主人的范儿,外向热情

  索南很健谈,懂得也不少,爱打听却又适可而止,小小年纪已能帮大人照看牛群,遇到外面来的客人还喜欢充当“志愿者导游”,脸上的小伤疤显示出这应该是个上房揭瓦的主,不过爽朗的笑容中却透着机敏和豁达。


索南家的牛群


鲁绒家哥俩有一些腼腆


小主人和小牛

  鲁绒两兄弟适逢假期,同大人一起回归到熟悉的牧场生活,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里少了很多外界事物的新鲜感,却是一方让人感到平和安定的乐土,少了很多小伙伴,多了不会说话的小牦牛陪伴自己,信息少了,反倒能静心学习,或让想象尽情驰骋。哥哥很会做榜样,爬在牧场的一块大石头上认真研究起自己的假期作业,一旁弟弟却做不到那么心无旁骛,注意力早被不远处两头相斗的公牛吸引了去。



         在照相机镜头前,几个孩子的好奇和真朴就如当年洛克相机里的木里王和随从一样,而这里住民的无忧无虑又和孩子一样,想来能保持这种童心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信仰平和,善良包容,奉行适度原则,热爱自然风物的社会。





守望

坐标:嘟噜牧场





  美丽的嘟噜牧场上,一座两层高的传统藏房掩映在野花丛和杉林之间,它同简单牧屋这样的临时居所不一样,虽偏处一隅,却是个五脏俱全的“家”,主人是一位独居的老人,八十多岁高龄的他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这个喜爱的牧场,这片众神护佑,和美吉祥的家园。


夜幕中牧场守望者的家

  日升月落,年复一年,老人用自己睿智通达的双目见证了这个牧场的漫长岁月,走过的人或许会猜想他身后的故事,猜想是不是有一天自己也会选择去到一个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了此一生。而老人心中只有笃定,看屋前花开花落,看形色过客去了又来。让人记起的是他为全身打湿的行者递上的那杯酥油茶,提醒客人脚不要朝向佛像时脸上的循循善诱,送别一批批寻梦者时微微挥手的身影,还有那从不离手的佛珠和每日入梦前虔诚念诵的经文。


老人和户外行者

         山谷的一天就从嘟噜寺住持的佛语中开始,在嘟噜牧场守望者的诵念声中结束。嘟噜,一个动听而浪漫的词语,百科释义为黎族青年抒发和传递爱情的常用乐器。蓝月山谷,同是一个倾注了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名词,小说中詹姆斯希尔顿对这里居民的描写是“笑脸相迎,性格开朗,谦恭有礼,无忧无虑,忙于各种工作而又不显得手忙脚乱,总之在康维看来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之一。”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那个“蓝月山谷的梦”,它旷远而飘渺,却让人苦苦追求,只是这片山谷已经被一片无形的山脉阻隔得太久,就如小说中巴纳德精致的利己主义、布琳克洛意识形态的偏见和马里逊少不经事的冲动一样,使我们渐渐淡忘了生命最初的地平线,忽略了心灵深处那道清纯灵秀、朴实自然的风景线,如“香格里拉”,它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界,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始终是世人内心深处盛放的莲花。       今天的我们,物质生活日渐充裕,却越来越缺少一份从容的、笃定的、淡然的生活态度,连做一个梦,都觉得如此奢侈。在这样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那些必须遵守的过分现实的秩序之外,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做梦的空间?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触摸到心灵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的地方?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世界如此美好,我们只管欣赏。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淡忘结果,把自己心底的情感放在第一位,明白尊重自己的心比追逐结果更重要,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       希尔顿笔下消失于茫茫山野的“香格里拉”,我们无需纠结于它确切的地理位置,它也并没有消失,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永远的“香格里拉”,也是我下面要讲的,信仰的故事。

(待续)










发表于 2018-9-19 15:25 12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好,可惜去的不是时候,天气不好云雾太厚
发表于 2018-12-2 21:50 13 只看该作者
圣地,此生想去走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