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82

主题

凉山州

梦中的香巴拉王国(三)修行之 三怙主

[复制链接] 查看:18288 | 回复:5
发表于 2018-9-21 10: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苏鲁锭笔记 于 2018-11-1 17:33 编辑

1928年年底,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西方庄园主资助下的“植物猎人”约瑟夫洛克正在计划他亚丁贡嘎岭山脉的第三次探险,不料收到一个特别的口训,那是亚丁匪首扎西宗本的死亡威胁:“胆敢再次踏进这片神圣的领地,就将你们通通杀死!”


第二次贡嘎岭之行洛克探险队在“万卷大藏经”合影




在木里王的劝阻之下,洛克无奈地放弃了这次计划,直至他临终前都是个未了的心愿。给世人留下疑问:这片土地为何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他护卫众多,全副武装的探险队又怎会如此忌惮那些杀人越货的土匪?



   今日的户外行者再现洛克探险史实




  如今川滇藏大香格里拉腹地的稻城亚丁,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后,不仅是一个户外探险和转山朝圣的地标,还成了都市青年精神流亡的爱情圣地。可洛克年代这片区域却是一个外地人不可染指的佛土,任何外地人只要贸然踏上贡嘎岭的土地就会被当地土匪抢劫,残忍杀死,匪徒行凶后又会继续虔诚地转山朝觐,重复下一次屠戮,如此循环。所以“洛克线”的前身实际上是一条“被匪帮垄断的转山路线”。那时洛克只能通过木里王的庇护取得通行的资格,1928年6月,他带着36匹骡子和马以及21个随从,取道木里进入亚丁,他所看到的亚丁,到处都是大山,很少有人居住,小小的村寨坐落在峭壁上……当然也领略了强匪们的凶残野蛮:         “那里有美不胜收的风光和笃信宗教的土匪,那里把掠夺者变成念经者,再变回掠夺者。”



洛克马队护卫



      另外他了解到匪首扎西宗本恐吓他的理由是:他上次经过这一带后,贡嘎岭之神明显生气了,冰雹袭击了贡嘎岭,摧毁了东义匪帮地里全部的青稞。因此山峰必须像以前一样被看守起来……       他了解这帮人,野蛮凶残加上捍卫圣神信仰的决心,比他的欲望和梦想更加难以抵挡,在当地人心中,“三怙主”高于一切,武力征服弱者,而信仰更征服武力。


  三怙主雪山,藏语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佛教典籍《圣地咱日秘相》中称其“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藏传花教第一活佛噶玛巴亦赞誉道:“一切之主是三座怙主雪山”。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山开光,以佛教中除妖伏魔三位一体菩萨即观音、文殊、金刚手分别命名加持,藏民都相信众生敬奉朝拜三怙主雪山,能实现今生来世之事业,转三次三怙主雪山,能消除屠杀八条人马的罪恶……从古至今,贡嘎岭一带就被一种比普通藏区更神秘更浓厚的宗教气氛笼罩着,当然,在别处不曾听闻的“一边杀人越货一边转山赎罪”也变成这个地区的特色。


藏传佛教护法神“三怙主”



  木里王曾对洛克讲过,一生中至少到贡嘎日松贡布转山朝觐一次是每一个藏民的夙愿,但由于扎西宗本匪帮的盘踞,大家不敢进入,这一传统已对外界封闭近二十年。        在木里王的斡旋下,幸运的洛克还是两次成功跨过水洛河,进入贡嘎岭腹地,也算对他无限神往的一种安慰,才有了国家地理上的惊世报道。



  转山,这种藏地的神圣朝觐仪式已流传千年,藏人相信,遭遇苦难的人借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脱身心的净化。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才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藏区八大神山中就流传有马年转冈仁波齐,羊年转卡瓦格博,鸡年转三怙主之说,三怙主雪山更代表了密宗修行者必修的力量事业功德、智慧功德和慈悲功德。






  与其说土匪们对教义的扭曲和断章取义可笑可叹,不如将其视作芸芸众生从欲望的贪嗔痴到修行悟道世事轮回的缩影。而洛克先生跋山涉水、感悟世界的心路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一批批循着洛克足迹的后来者,也许他们内心中,也需要这样一条“路线”来观照内心,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身和这个世界。





三怙主转山路线(洛克环线 )


发表于 2018-9-21 10:14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鲁锭笔记 于 2018-11-1 17:34 编辑

【力明】


金刚手菩萨心咒:嗡 班匝赞扎 玛哈若喀纳 吽帕



  夏洛多吉,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5958米,为金刚手菩萨化身,位于亚丁自然保护区和木里县交界之处,木里住民又称“恰朗多吉雪山”,在传统转山路线上是三座神山中最先朝觐(密宗以他为最初的起源)也是最难到达的一座。



夏洛多吉神山南面近照



  从开采金矿的水洛河出发,须经过四十几公里的艰苦跋涉,海拔爬升近两千米,才能到达第一个远望夏洛多吉的垭口。这段旅程包含沿海拔垂直分布的深山峡谷、密林溪流、牧场草甸和冰川砾石,将最需要体力、毅力和坚韧的部分放在开头,也符合修行力量和事业功德的要义,除了体力透支,一路上可能有塌方、泥石流、河水冲断去路各种险阻,趑趄不前还是勇往直前?都取决于一种来自内心的力量。遥想当时洛克在走这起始路段时,或者我们在开始任何一段新的历程时,是如何克服对一切未知的恐惧的,如果说这种惰性和恐惧是一种心魔,那精神的召唤、神圣的向往就是那个伏魔金刚。




沿河而上  朝觐三怙主的门户




险峻的峡谷







金刚手菩萨



  第一眼望夏洛多吉,就如洛克当年对这座东峰的描述一样:“一座裁剪过的金字塔,在它两旁的山壁像是一只巨大的蝙蝠所展开的双翼,这是一处没有人知晓的仙景胜地。”



在第一个能朝觐夏洛多吉神山的垭口仰望



  夏诺多吉的主峰呈三棱锥状,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角峰之下可以看见两条规模巨大的悬谷冰川,淡蓝色的冰舌悬挂陡崖。构成夏诺多吉的岩石为层状大理岩,强大的地质营力使岩层发生褶转而直立,这也是夏诺多吉异峰突起,角峰尖锐的原因之一。站在雪山脚下的冰川宽谷,可以清晰地看到直立岩层一条条伸向峰顶,层理以及层间的皱褶清晰可辨。雪峰之下为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滩,其上生长雪莲等流石滩植物。



三棱锥形的神峰






夏洛多吉特有的直立岩层



  随四时光影的不同,雪峰四周那些或青如蓝靛或红若朱砂的岩石在银白中闪现着神光,如护持修行者的珍宝,亦或金刚手菩萨变幻的法相,在天地轮回中镇服四方魔障,护卫一片圣洁祥和。


靠近夏洛多吉,高山流石滩和垂直分布的植被次第清晰




东伴峰一块红色的巨岩恰似菩萨手中的金刚杵



  金刚手菩萨的威德赐予转山修行者前行的力量,在这条长路上,我们不禁思考,完成一项事业的“力”究竟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克服心魔的定力,一种战胜惰性的毅力,一种勇往直前的魄力,还是一种理解与给予的“愿力”,还人心愿,如还己心愿,即金刚手菩萨告诫我们要奉行的“七布施”,身体力行地理解和帮助别人,实际上也是助力自己,就像木里王毫无芥蒂帮助洛克实现梦想;就像长途探险没有互助就难以平安到达目的地;就像香格里拉的和谐美好——没有爱和善就无法建设乌托邦的家园。


观木:转山路上为神山点燃的“圣火”




观湖:夏洛多吉神山下的圣湖照出一方殊胜



佛教奥义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终到达解脱的彼岸,度一切苦厄!布施作为修行之始,亦指引我们一步步开启智慧觐见之路。

注:金刚手菩萨告诫我们的七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恰朗多吉献哈达




神山圣湖





发表于 2018-9-21 10:22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鲁锭笔记 于 2018-11-1 17:38 编辑

【慧明】


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喇 巴 乍 纳渧





  如果说雄奇的夏洛多吉是威武俊朗的男神,那么南峰央迈勇则优雅得像一位洗尽铅华的女神,约瑟夫.洛克把他心中的最爱给了央迈勇,这个走遍了中国大半个西南阅尽世间大美的探险家,面对央迈勇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雪峰”。这座最具传奇色彩的神山在不同时代分别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最显眼的位置。


上世纪三十年代洛克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央迈勇神山照片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央迈勇神山作为大香格里拉专辑的封面



  沿探险家和朝圣者足迹一路向西行,翻过四千七百多米的杂巴拉垭口,便可朝觐这位智慧之神。央迈勇海拔5958米,雪峰的角峰呈圆锥形,东坡陡峭,西坡和缓,使雪峰看上去略呈弧形。东坡与夏诺多吉雪峰相连,西坡延至仙乃日之间的鞍部时,陡然下跌,使雪峰看上去要比其他两座雪山都要高大,这种视觉差竟然将洛克也蒙骗了,洛克曾错误地认为央迈勇是三座雪峰中最高的一座。



杂巴拉垭口是进入朝圣腹地的一道关隘





翻越垭口后远望央迈勇东坡





新果牛场央迈勇西坡






  在亚丁自然保护区,央迈勇北坡展现出最完美的身形,可见她通体常年被白雪所覆盖,悬谷冰川分布在锥形雪峰的腰部,雪线附近,冰雪融水形成的帘状瀑布直泻而下。周围景观组合亦十分奇妙,雪峰之下森林、草甸、溪流一切美好的元素都一应俱全,清晨的日照金山具有超凡脱俗的神圣之美。


洛绒牛场的经典视觉




冰川融水的浇灌滋长了雪峰之下的森林、草甸和溪流




日照金山



         央迈勇两侧的卫峰恰似文殊菩萨肩生妙莲和手持智慧之剑。文殊菩萨是象征智慧的菩萨,以慧剑斩断一切的烦恼,是智慧之决断,以莲花花蕊中供奉的般若经卷,主智慧之思惟;


文殊像



  何为“决断”,何为般若智慧?我们在这心灵的修持中又能获得什么?还是让我们在这转山朝觐之路上找寻答案吧。


转山之路




朝觐智慧本尊



         转山之路上,有一处奇特的“悬崖金塔”,信徒们每到这里,除了转塔祭拜,总会将自己的一些随身之物留于塔前,有每日颂念佛语的佛珠,有天珠、玛瑙、绿松石,甚至金银珠宝,大多是贵重之物,不禁让人惊叹于这种“心无挂碍的舍弃”,当然路过这里的也不止是信徒,也有普通的户外行者,竟然没有人在这些收藏价值面前将任何一件物品据为己有,甚至有人将自己的名表和金项链留下,与其说是对宗教的尊重,不如说是一种信仰力量的感召:一边是“放下”的悟道,一边是贪欲的“悬崖”。


悬崖金塔



         正如《法华经》所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是让人树立正见,避免“从苦欲舍苦”的恶性循环,觉悟到“空”的真实内涵,才能“看破放下自在”,拥有真正快乐安详的人生。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转山总和转塔转湖分不开,“转湖”和“观湖”在藏传佛教中包涵各种奥义,转圣湖可使修行者行到无量功德和渊博的知识,并舍去自己的恶习和痛苦,而“观湖”更作为藏传佛教寻找转世活佛的仪轨,据说有佛缘的人可以在圣湖上看见一些东西,如海市蜃楼般,当然这些是相机镜头是无法记录的。




朝圣者转湖  观湖



         三怙主雪山的转山路上就有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圣湖,神山和圣湖交相掩映,光影交叠,飘渺变幻,而“观湖”的奥义正呼应央迈勇本尊“觉悟世间实相的智慧”。


神山圣湖  殊胜法相



『善用其心』
       观心形海,悟《净行品》:把生活的关注点从纷繁的外境拉回到自心,寻找到“心”的乐趣,“以法自娱”,不断开拓心量,就是过得充实、活得安心的最佳方法,正如《心经》所说,菩萨因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



心形海现阴阳 佛魔一念



『慧力之眼』佛教“五眼”中的“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代表的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慧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智眼


观湖之慧眼



『诛业为黑』        藏传佛教的“四业”分别以四种颜色代表四业:息为白,增为黄,怀为红,诛为黑。诛业,即无有任何自私自利心时,金刚橛等忿怒本尊修法,将野蛮众生的心识强行超度到净土。黑湖位于转山路线一个垭口下由西向北转折处(黑湖垭口),地处悬崖金塔和万卷大藏经之间,正呼应密宗修行进阶顺序。


黑湖



『决断之智』        佛法所说“智”,就是能够清楚明白种种事相的决断之智,而文殊手持的慧剑,是精神觉识之利器,表示断灭愚痴和障蔽的觉识,用敏慧觉识断灭诱惑和愚妄,通向佛的空性真谛。





山形和倒影组成“文殊智慧剑”



『慧根善用』       蛇在圣经中曾是上帝创造最有智慧的一种动物,但因为被撒旦利用引诱人犯罪。无论东西方文化,都关注“慧根”的引导和发展,智慧的用度若偏离了正道,将带来无尽灾难。


神秘的蛇湖






观蛇湖之奇  可见湖面蜿蜒游动的蛇纹



『五蕴皆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教认为人和万物并无实体的存在,不过是五种东西的集合,也就是五蕴。“慧”则是能够的彻悟诸法空相之理的简择之慧


奇幻的五色海光影变幻之五色,实为空相




蛇湖观央迈勇文殊顶上“圆光”    智慧之光



  天地间,神山圣湖,让我们一次次用灵魂触摸这世界,一步步将执念交付明澈的心门——文殊菩萨所代表的般若智慧,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般人口中的智商、情商,而是能够觉悟世间实相的智慧,“智”,就是能够清楚明白种种事相的决断之智, “慧”则是能够的彻悟诸法空相之理的简择之慧!



          现代人普遍面临着物欲泛滥和空虚无聊的症结,而文殊智慧是空有圆融的智慧,是断除了是非人我与贪嗔痴慢的智慧。当我们有了智慧,就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顺逆困厄,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正是对治这一时代症结的良药,亦是万千迷途者精神救赎的居所。





  佛法中,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推动的,修行者必须“悲智双运”,方可称“德”,“德”者得也——此亦智慧功德和慈悲功德之相合

发表于 2018-9-21 10:22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鲁锭笔记 于 2018-11-1 17:43 编辑

【慈明】


观音菩萨心咒:嗡嘛呢叭咪吽



  1928年6月25日,洛克一行自冲古寺向东行至夏洛多吉西北坡的巴玉营地驻扎,这是个可同时看到央迈勇和仙乃日两座雪峰的地方,次日清晨,他被日出时仙乃日和央迈勇的奇异景象惊呆了……

         九十年后的今天,户外行者沿着这条老路,在同样的地方,如果足够虔诚,也能拍下难得一见的两座神山日照金山。



在洛克眼中:“仙乃日峰外形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座,好象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



  仙乃日雪山海拔6032米,因其下端形如莲花宝座而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地貌上仙乃日是典型的向斜山,向斜轴线通过仙乃日主峰,因此从正面看山体的顶部近于水平,没有明显的尖锐角峰,两侧略微上翘,观者可视其为菩萨的双肩,端坐于天地间,圣洁威严。










四臂观音像



  而转山者来到仙乃日的东南侧仰望,也能看到神山的另一面——棱角分明的锥形,正如观音菩萨法身的变幻。这样看来三怙主雪山的任何一座到了《消失的地平线》中,都能成为卡拉卡尔。


仙乃日东南侧视角






         因海拔最高,仙乃日神山也是三怙主中最少全现真身的一座,多数时候被云雾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奇诡的云雾亦如菩萨无边的法力。


  一束神光穿透云雾           仙乃日在圣湖边若隐若现





牛奶海边仙乃日高耸入云



  央迈勇观湖,仙乃日观云,天现异象,朝觐者顿感无上荣光


神光乍现







  或许“”慈明”就在那灵光一现的瞬间。佛陀说慈悲分三种:一种是你看到人或其他生命,你就知道他在轮回苦,所以你要对他慈悲;第二种是你学佛了,佛法就是慈悲,所以你要从思想上去对别人慈悲;第三种是要培养对任何生命都跟对自己一样,慈悲变成一种生命。









  正如转山的路上那一个个为众生堆积的玛尼堆,还有所有飘扬的如海的经幡——是一遍遍为众生祈祷颂扬的经文。最终慈悲包涵了一切的功德和福报。


云雾是山的手足,玛尼堆是祷告的信使










玛尼堆上的绿绒蒿花开总是朝向神山的方向用绚烂的生命表达众生的祈愿



  慈明,就是深刻地认知我们自身和这个世界,体悟轮回中的众生,一切来自于自然,一切又归于自然,珍爱生命,让善扎根心灵,……天地间,心与灵魂相约 ,遇见最初的自己。


天上神山仙乃日






【信仰的坛城】





  天地万物,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归纳起来就是智、悲、力,三者层次分明又相辅相成,首先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不能照见万法的真相,就如不学无术或没有洞察世事的慧眼,想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无力;其次需要有悲心善心,假如没有悲心,即使有智慧,也不一定会度化众生;有了智慧,又有了悲心,但没有能力也不行,成就事业一定要具足殊胜的能力。整条三怙主转山线路也体现了克服心魔,参悟般若智慧,再到智慧最高层次悲心渡人这一佛法修行进阶。



  当地藏民心中,终年积雪的三怙主神山是心底最深的敬畏,它抚育了苍茫的森林,碧蓝如宝石的海子,给了藏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世世代代,他们都跟雪山相依为命。





牛奶海如一颗晶莹的蓝宝石戴在雪山白皙的颈上



  在这片土地上,神山圣湖风云际会,如诸佛菩萨施法讲经,罗汉尊者听音护法,共同守护一方安宁祥和。圣地的山川雪岳,于广阔天地间组成一座度化世俗心灵的信仰坛城。








三怙主的护法“十八罗汉”




香巴拉坛城图



这,就是约瑟夫洛克那魂牵梦绕的圣地……


发表于 2018-9-21 10:24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鲁锭笔记 于 2018-11-1 17:27 编辑

【尾声】



         对于朝圣者,转山之路永远是一条指向内心的通天大道 ,对于平凡世人,走过蓝色星球的最后一方净土,总留下一个灵魂深处的自问:香巴拉离我们遥远吗?








  当你某一天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或许仍困惑于那些时间、轮回和心灵世界的秘密,但至少,这世界你曾经来过。









  也许,我们从未认真对话过这世界,也不曾找到过真正的自己,一切都如虚幻的梦境,然而在路上,作为一名勇往直前的行者,总会发现那黑暗中的明灯,没有霓虹的浮华,却照亮灵魂。





注:本文图片(宗教和历史资料图片除外)皆为作者原创

发表于 2018-9-21 15:14 6 只看该作者
“当你某一天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或许仍困惑于那些时间、轮回和心灵世界的秘密,但至少,这世界你曾经来过。”谢谢分享!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