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k 于 2018-10-11 14:55 编辑 1992年至1995年,继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波黑战争爆发,整个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势力所包围,整个城市如同人间地狱,也是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围困战。对萨拉热窝的围城自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间达到高峰,大量的罪行在这一激烈作战的期间犯下,城外的塞尔维亚军队持续对政府守卫军进行炮击,城内的塞族军队则控制了大多数的军事要地以及武器供给,塞尔维亚人同时在城内安排了狙击手,若干条街道在狙击手的威胁下变得相当危险,在这些道路边常能见到写有:Pazite,Snajper!(小心,狙击手!)的牌子,连接机场与市区的波斯尼亚之龙大街(塞尔维亚语:Ulica Zmaja od Bosne),以“狙击手大街”闻名,战争造成约28万人死亡,大多是平民,200万人沦为难民。 |
本帖最后由 jk 于 2018-10-11 14:59 编辑 古老的皇帝清真寺,庄严肃穆,这是萨拉热窝,乃至整个波黑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早在1462年,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麦哈麦德二世征服萨拉热窝之后不久,就下令修建,在随后的500多年间,也是几经战火毁坏,数次重建。 旅行的一大乐事,就是可以将脑海里历史课本上的名字和地点,和眼前的景物对照着看。 流淌在市中心的米里雅茨河,见证了兴衰,听闻了炮火,最终汇入西部的波斯尼亚河。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桥,连接起米里雅茨河的南北两岸。 沿着米里雅茨河的潺潺细流走两步,就可以看到了眼前这座小巧隽秀的石桥——拉丁桥。 |
本帖最后由 jk 于 2018-10-11 15:00 编辑 信仰,钟声指引方向 萨拉热窝是一座有信仰的城市,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之所,不管你的心属于谁,钟声都能带你找到心灵的寄托,从黎明到日落,人们跟随着召唤,而外来的我们也能静静地聆听、默默地凝望。 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ć)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描述:在夜晚的萨拉热窝,天主教大教堂的钟声坚定而洪亮地敲响了两点,一分钟之后你会听见东正教堂的钟,再过一会儿贝格清真寺的钟敲响了十一下,犹太人没有报时的钟声,只有上帝才知道他们那里究竟是几点钟。 萨拉热窝的老城区“巴什察尔希亚”,名字来源于土耳其语,意为“主要市场”,是萨拉热窝的历史文化中心。1462年,波斯尼亚的首任州长伊萨·贝格·伊萨科维奇在这里建起一些客栈和商店,就是老城区的雏形。当时居民主要集中在河对岸的帝国清真寺一带,州长又在河上架起桥梁,便于人们通行,巴什查尔西亚就渐渐成为巴尔干半岛最大的商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