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32

主题

西安专家深入北阳山探险 揭秘百年“洞穴蛇精”之谜

[复制链接] 查看:2546 | 回复:2
发表于 2019-3-16 17:3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太感谢西安来的专家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搞不清楚这个吓人的蛇精洞是咋回事。”北阳山的山民感激地说。

北阳山位于陕西省镇安县,是秦岭腹地一处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高山草甸,当地有一个迷信故事:北阳山是一座满是洞穴的空山,其中盘踞着一条蛇精,每当阴雨天就会喷云吐雾,凡是走进迷雾的牲畜就都会被蛇精吞吃找不到尸骨。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黄少鹏和博士赵欣楠一起进行了探秘,解答了村民们100多年来的恐惧与疑惑。

探险人员正在用绳索在洞穴内下降

吃烤肉引出“神秘洞穴”

为何要对此探秘?赵欣楠表示,在一次吃烤肉的过程中,听卖烤肉小哥讲起这则北阳山老家丢失牛羊的故事。作为专业人士,她说:“从科研者的角度看,蛇精的传说当然是不可信的;但却暗示北阳山可能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洞穴系统,能够形成洞穴小气候,与外界大气存在显著的温度和气压差,才能在阴雨天出现向洞外喷云吐雾的现象。至于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牲畜,很可能是跌落到竖井。”

怀着探洞的热情以及破除山村谣言的想法,赵欣楠和朋友们决定去北阳山开展一次洞穴调查。探洞讲究科学,这次活动由西安市先锋救援队承担技术保障。洞穴探险,特别是垂直发育的洞穴需要使用单绳技术进出,须经过一定培训并使用正规装备。

赵欣楠介绍,抵达洞底后,发现洞穴规模很小,与之前想象的大规模洞穴完全不同。深度约四十米,洞底与一个篮球场的面积大小相当。然而这座微型洞内最深处的温度仅为-15℃,洞顶的滴水在滴落过程中被急速冷冻,在洞穴底部形成了冰锥。

洞底有很多“冰石笋”

洞穴小气候形成“天然陷阱”

据黄少鹏介绍,该处洞穴的海拔高度仅为1640米,并不具备常年封冻的条件,并且当时洞外的气温为12℃,与洞穴内部存在超过20℃的温差。看似迥异的内外温差,起始于洞穴特殊结构造成的小气候差异。垂直且封闭的洞穴结构,形同一个天然冰箱,当冬季或者夜晚外界温度低于洞内温度时,造成外界气压强,冷空气下沉进入洞穴,形成了“a制冷”模式。当夏季或者白天,洞外温度高于洞内温度,由于热空气向上扩散,无法进入洞内,自动切换为“b保温”模式。但由于洞穴开放性,保温作用也并不是绝对的,洞内冷空气溢出使探险者在洞口会感到阵阵的冷风。

黄少鹏说,正是由于洞内冷空气的溢出,当洞外出现短时降雨,洞外的温度突然降低,此时在洞口会形成一个短暂的气压平衡,空气流动相对静止的环境,加上空气由于降雨造成空气湿度接近100%,洞口附近就会在洞穴低温以及降雨的共同作用下就会迅速切换至“c 吐雾”模式。这也就是村民会在阴雨天看到洞口迅速升腾起雾的原因。而这些洞口多有植被遮蔽,在雨天如同天然陷阱。本次洞穴调查中,在洞底发现了动物遗骸,经村民辨认多为走失牛羊。

赵欣楠说,除了上面介绍的冰洞,本次洞穴调查在北阳山牧场上一共发现了四处洞穴,洞口平均海拔1600至1800米,多为垂直发育的竖井。作为科技工作者,赵欣楠则有点遗憾--北阳山距离西安不过百余公里,而山村居民与现代科学理念之间的差距却不止百年;笼罩山村的迷雾,其实是地球科学领域科普工作的缺失。“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卓有成效的科普工作。”

(西安日报记者 张潇)

来源:西安日报

本文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于 2019-3-19 10:02 2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科普?人们需要故事、历史需要传说;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吗?不要破坏人文自然!
发表于 2019-3-19 11:02 3 只看该作者
了解真相是人的本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