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1696

主题

温州

河泥荡公园——春天的这片“水乡泽国”美醉了人间!

[复制链接] 查看:4801 | 回复:0
发表于 2019-3-20 21:2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河泥荡

文&图  张崇珍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龙湾区永强大道永中二号横街口的河泥荡公园,正是百花争放,鸟语花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泥荡文化公园是龙湾区的中心绿洲,具有龙湾文化特色和渔村乡野自然格调。又称为龙湾法治文化公园,始建于2004年,是温州市首个集法治文化,休闲学习、健身运动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这里小桥流水,花木葱笼,呈现一派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置身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河泥荡位于永中街道沧头下东边的横塘河北湾之处,是一片颇为开阔的河泽水网。这里是大罗山东麓水系中心的总汇,从大罗山的山岩石壁渗出的水流,分别沿着天河、白水、度山、双岙、瑶溪、青山等小溪聚合到这里,融合交汇后注入江海。



由于这里地处平坦,每逢大雨过后,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沉淀,形成一片天然的湿地。过去,附近的农民喜欢到这里挖取河泥,作为农作物的上等肥田。不管是三九酷暑,还是寒冬腊月,许多村民乘着小船,到这里挖取河泥,从此,这片河湾成了农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天生肥料库,人们自然而然的把这片河湾叫做“河泥荡”。

另据当地人(石浦村人)的口述,此地是永强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中的牛轭湖形态,一弯曲水抱着两块屿田,形式纺车的两块盘子,老一辈人称它为大纺车(音chi)盘,小纺车盘。

从前的河泥荡面积比现在宽阔,从海滨沙村北岸沙垄之西开始,一直到蟾钟南岸沙垄,都属于河泥荡沼泽地带。以前这里人少地广,一片荒芜,成了鸟类栖息的“天堂”。由于河泥荡地处水系交汇地带,从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被荡里的水生植物群阻滞,形成一大片水渚芦苇野地,每年春去秋来,大批候鸟在此越冬,水草丰美的河泥荡成了候鸟的天然驿站。每到晚上时分,距河泥荡不远的永中寺前街上的居民,还可以远远的听到大雁的鸣叫声。

上游的水流不仅带来大量的泥沙,也带来了大罗山丰富的矿物质,加之鸟类在此栖息,使河泥荡也成了鱼类的“天堂”。据称,河泥荡的鲈鱼、荆竹坟螃蟹、沧头下蚕虾,被人们称为“三鲜”。鲈鱼细鳞肉嫩,螃蟹香脆可口,蚕虾体圆肥美,美味佳肴闻名遐迩。明朝嘉靖内阁首辅张璁曾留下美妙的佳句:“长街昨夜渔歌发,矩巷今朝蟹味美”。赞美河泥荡“三鲜”美味。

在古代,每逢中秋,河泥荡都有赏月习俗,而历史上河泥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赏月活动,来这里赏月已成为一种特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在凉风吹拂下,月亮洒下皎洁的月光,在河泥荡水面上形成水光潋滟的美丽景色。人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划着小船,聆听湖水拍击船舷的声音,感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

河泥荡,一个让当地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曾勾起人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千百年来,河泥荡这片水乡泽国吸引了众多游人来这里垂钓、赏月,这里成了人们玩耍娱乐的好去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名篇佳句,使这片土地增加了许多厚重的文化氛围。

《河泥荡中秋夜泊》


黄石山头暮蔼蒙,轻舟三五入荷丛

荷塘月映莲花白,荊竹风摇萤火虫

荡风喧嚣人语沸,杯中飒爽豁声雄

惊飞宿鸟冲天急,奋翅高翔避桂宫


这是清代诗人胡志对当时河泥荡中秋夜色美景的赞颂!



历史上河泥荡这一带的沼泽地里种植着大量的荷花,当夜月下荷塘中荷花盛开,人们泛着轻舟观荷赏月,黄石山影映入塘中,令人心往神驰。而如今随着河泥荡公园的建成,园林环境大大提升,但湖面面积大幅减少,并没有突出当初荷花塘的特色。

现在的河泥荡文化公园东起永强大道,西面是永强塘河,南临永中路,北靠瓯海大道,总用地面积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1公顷,为温州市东片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以“水,月”为自然特色,以草坪、树木、湿地为主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涵,集市民游憩、青少年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龙湾文化特色和自然风情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河泥荡》

张崇珍


碧水轻舟河泥荡,凭栏观鱼钓者闲

紫荆献媚兰花俏,春风摇曳戏纸鸢

醉看红梅争艳日,横塘河影弄红颜

忽闻池畔歌声起,抚月堂前话茶香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