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66

主题

兰州

穿越马衔山

查看:16399 | 回复:3
发表于 2019-4-13 14:25 显示全部帖子

   拜谒马衔山,是我二十多年前就有的一个夙愿,那时就在马衔山的山脚下工作,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总是到马衔山去打蕨菜,马衔山的蕨菜是最好的蕨菜,蕨菜又叫龙头菜
如意菜拳头菜,是野菜的一种,被称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


     
那时是年少不知愁滋味,记得每次总是和很多相知的朋友去到马衔山的山脚,一边玩,一边打蕨菜,那时由于交通不变,先是骑自行车去,后面条件好了,又骑摩托车去,一去就是一整天。二十多年过去了,已是物是人非,昔日的朋友都各奔东西。有的已经离开这个世界,造化弄人,你无法改变。

      马衔山为甘肃榆中县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如平川,宽约810公里,长约4050公里。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青藏高原类似。


  马衔山海拔为3670米,是陇右黄土高原最高峰;为高寒阴湿区,无霜期为67-90天,每年除盛夏(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外,常有皑皑白雪盖顶,不论是在工作的地方还是老家通渭,老人总是说马衔山发起的雷雹天气特别厉害,原因是马衔山有个龙眼,这个龙眼直通海底。不知道这个是传说,还是老人们的一种说法,总的显示了马衔山的高寒。


      马衔山的半山腰有个金龙池,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老人说的龙眼,但有民间传说:马衔山本来是一条完整的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雷鸣闪电之夜,有一蟒蛇欲借此时机升天成仙,但升天必将带来灾难,就在升天之时却被一道士用法器打伤了眼睛;蟒蛇为了报复,用一滴眼泪将整个山脉冲开了七十二条沟;每条沟都有源源不断地流水,这才有了美景马衔山之七十二条沟的神奇传说。


       马衔山地貌景物奇特。由于寒冻作用,山顶相对低洼处,冻胀土丘,形态奇异,斜立巨石,如柱如笋。海拔3500米以上,即有古代冰缘遗迹,又有现代冰缘形成。在阴坡和山顶上还有距今3000年左右,厚达10米以上的冻土层,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


    由于海拔高,水气稀少,空气透明度大,紫外线强烈,山上花朵的色泽格外鲜艳,每年从五月开始,北坡鲜花盛开,除五颜六色的草木花卉,主要是一簇簇硕大的杜鹃,秋冬季,南坡沙棘果挂满枝头,一片橙黄。


       这次参加马衔山的徒步穿越活动,自己也斗争来好长时间,害怕自己走不下来,有高原反应,但对穿越马衔山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最后决定还是坚持去穿越。



    早晨和驴友从兰州文化宫出发,趁车到榆中马坡乡开始爬山,由于马衔山目前是保护区,不容许行人进入,所以驴友们只能从小路避开检查站上山。



     小路全是高山杜鹃和灌木緃,背包总是被灌木緃挂住,每走一步都是需要付出两倍的力量,因为你总是觉得后面有人坠着你。

   越往上走,海拔越来越高,山路越崎岖陡峭,路边的灌木也越来越少,只有一些不知名的植被紧贴地皮,在暮春的山风中流露出倦态,有气无力地为这大山点缀着一丝生气。抬望眼,天空纯净澄澈,像是刚从碧水中漂洗过一般。抹抹白云飘在湛蓝的天幕上,仿佛不经意就会滑落似的。一只苍鹰正奋力搏击,时而平飞,时而俯冲,时而盘旋,像是在寻觅猎物,又像是在磨练翅膀。


    山越来越陡,空气越来越稀薄,脚步越来越沉重。每迈动一步,都要呼哧呼哧地喘上几大口气,头也隐隐有些闷痛。我顽强地前行着,我坚信我的体力与意志能够最终将马衔山踩在脚下。

       到了雷达站,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山上很冷,雪很厚,表面一层较硬,踩下去就是深深地一脚,脚已经木了,不敢停步,停下来就马上感觉到那种冷。雷达站的有两个圆球样的建筑,旁边是两个风力发电机的巨大的叶轮,一个在大风中飞快地旋转,一个却一动不动。雷达站的门两边写着:“高山砺精兵,天网铸军魂”,门口位置的迷彩平房上结着长长的冰溜子,无声地告诉你山顶的温度和寒冷。

     山顶相对来说,比较平坦一些,山野里落着雪,厚厚的一层,一片一片,雾在山顶已慢慢淡去,但风很大,由此也可以看出,这里海拔最高,没有任何遮挡,所以有风的时候,就特别大,周转全是厚厚的云层,很低,云就不远处的脚下,感觉这里离天很近。


    真正的刀剑冰霜!



   

下山了,我向身后的雷达站挥着手,然后转过身去,沿着下山的路,快快地走着旅途中,这是一种无语的默契,对于真正旅人,永远不会吝啬向另外的真正的旅人致敬,我们都是在路上,所以我们永远钦佩在路上的人,尤其是在高山上行走的人,在艰险的路上奋力攀登的人。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15 11:10 显示全部帖子
蕨菜确实好吃呀
发表于 2019-4-15 11:30 显示全部帖子
蕨菜,印象中没吃过
发表于 2020-12-31 11:10 显示全部帖子
欣赏精美的杰作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