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8928

主题

贵阳

比敦煌莫高窟还早300年的克孜尔石窟,大部分壁画被盗往了德国

[复制链接] 查看:10622 | 回复:0
发表于 2019-4-14 00: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克孜尔,位于今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8千米处,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渭干河流于谷底。克孜尔的维吾尔语意是“红色”,得名于河对面的雀勒塔格山。艳阳下通红的山体,既显示了一种坚韧,也暗示了一种狂热,还仿佛聚满了神灵。


克孜尔石窟坐落于悬崖断壁之上,绵延数千米。它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全、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与敦煌、龙门、云岗并列为全国四大石窟的克孜尔石窟,是汉唐时期西域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我国在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传入新疆后,在此形成“西域佛教”,又传入中原。公元四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已很兴盛,不仅修建了很多装饰富丽、规模宏大的寺庙,还集中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和著名画师,开始修凿佛窟。


早在汉建安十年(205),龟兹就仿照印度阿旗(zhan)陀石窟的样式,开始在克孜尔崖壁上开凿石窟,希望通过建筑和壁画的形式来进一步宣传佛教教义。时间比敦煌莫高窟早了一个半世纪,所以克孜尔石窟又称千佛洞。


千里迢迢来到克孜尔石窟的人们,都会被石窟前具足自在的鸠摩罗什沉思雕像所深深吸引。这尊深黑色的雕像背东朝西,高约3米,坐姿参考了壁画中思维菩萨的姿势。年轻的鸠摩罗什身躯雄健,束帛座上,头微倾俯,沉静凝思。这里,成为方圆几十公里荒原内一处有山有水有丛林有佛像的神奇所在。


据考证,中国古代有名的高僧鸩摩罗什就出生在这里。他7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到了北天竺,在名僧盘土多达多处学习佛经。公元401年,鸩摩罗什到了长安,后秦王款待他以国师之礼。从此,他就在长安国立译场逍遥园,从事佛经的翻译,与直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和他的弟子共译出佛经74部,384卷,对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来到了比敦煌石窟还要早300年开凿历史的克孜尔石窟时,发现克孜尔石窟的现状更加凄惨,简直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克孜尔石窟群由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构成,现在大量精美壁画被西方国家盗走脱离了石窟这个大的环境与母体,这给石窟的整体研究和保护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克孜尔,这个远离人间尘嚣的去处,这个众神汇聚、多种文化交织的洞窟,却未能躲过历史的劫难,战乱、宗教纷争以及自然的侵蚀消耗着洞窟的生命。塑像被砸毁,壁画被刻划、挖空甚至成片铲去,许多洞窟甬道坍塌,壁画霉变脱落。


放置释迦佛的拱型佛龛里是空的;洞壁上壁画不是损毁就是被人揭走盗劫,洞壁上到处都是斧凿留下的的痕迹,如果用洗劫一空来形容,可能更加贴切。现在,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大部分精华已经不在中国,所以在学术界甚至有克孜尔石窟壁画在德国之说。


目前,遗存在克孜尔石窟的上万平方米壁画,除了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经变图画,还描绘了千年前西域的生产、生活场景、山水风土等,是一部古代新疆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虽经风蚀、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壁画已然饱经沧桑,但从四壁到穹顶,目光所及,丹青斑斓,几平方米的石窟,立时成为故事与艺术的殿堂。


站立在残缺不全的壁画面前,仿佛看到当年虔诚的僧侣们,是怎样在酷暑或寒冬里,手托盛满金箔、青金石、孔雀石的画盘,凝神静气绘制一幅幅壁画,为菩萨、罗汉的造像敷上金粉或金箔,让栩栩如生的飞天、伎乐天、佛塔等形象唤之欲出。一时间,让人仿佛被漫天繁星般的壁画簇拥着穿越时空,回到汉唐盛世,欣赏婉转曼妙的龟兹乐舞,聆听行云流水般的经文。


流失德国的395块壁画中,如今只有145块还收藏在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其余的250块壁画,已全部在“二战的炮火中化为瓦砾。1961年,中国政府把故宫、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孜尔石窟正是以这样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让人驻足良久不舍离去。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