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692

主题

50L以上背包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39035 | 回复:68
发表于 2019-5-11 14:2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9-10-21 10:32 编辑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们在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状况,因此想法和认知也是随之而改变。随着不断的出行,我对装备的认知这几年也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从全面轻量慢慢转向为理性轻量和部分轻量。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认清背包的作用,今天就跟朋友们一起探讨下这个话题,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也权作抛砖引玉,欢迎理性探讨。


之所以将背包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作为露营装备的承载工具,背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出行的质量。长期以来,负重是否包含背包自身重量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为数不少的朋友,有些人认为背负重量应该包含包的自重,因为这都是身体以外的负重,这些重量都是要让身体,让膝盖来承担的,而有些人认为背负重量应该只算背包内部装载的装备重量,因为很多背包都有舒适负重的额度,这个额度就不包含包体自重。就我个人而言,我认同前者,负重应该包含背包自重,毕竟这些重量都是会让你切身感受到的,装得重不重,背负舒适不舒适,都会让你有非常清晰的体会。


早些年我也曾是装备轻量化的一员,极力鼓吹轻量致上,有一段时间长期用25升背包对付四季出行,也曾经用14升背包背负夏季周末两到三天全套露营装备出行而不外挂,用过的背包里面既有自重600多克Granite Gear VIRGA背包也有300多克的OR背包。然而,在尝试一段时间之后的轻量出行后,我渐渐感觉到这种出行方式不尽如人意,不管是携带的其他户外装备的舒适性,还是背包本身的舒适性,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


第一,其他装备的重量必须得锱铢必较,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其他装备的舒适度达不到我的预期值;

第二,每次出行留给自己的余量有限,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没有什么容错的空间;

第三,一旦负重临近背包的舒适额度,背负舒适度直线下降;

第四,在背包的耐用度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尤其是在南方经常的密林穿越活动中,背包被刺破挂坏的几率着实有点大。


既然有调整的余地,我就尝试新的背包和装备组合方式,最后发现最适合我的就是:

重装包+轻量装备!


具体说来就是,用重装背负的背包,装载轻量化的装备,并且做好行前物资准备。


16年到现在,我多次采取了这样的搭配方式,举几个典型例子:


首站是在16年的五一,第一次走武功山,用的是花岗岩的军版拖车背架,外加CUBEN行李袋,帐篷老款远山、黑冰G400、T家P4睡垫等。虽然背架重量2.5公斤左右,但是由于线路简单,因此无需携带大量服装,当时称量背架+防水袋+装备总重量大约只有15公斤左右,这当中还有不少腐败物资,比如Helinox的椅子、一路吃的水果等,如果要吃简单点,总重量控制在13公斤半是毫无问题的。十多公斤的负重对花岗岩的拖车背架来说完全不是个事儿,背架将负重很好地分散到腰臀部,所以一路走下来轻松无比,在四十来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的队伍当中我一直处于最前列。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接着是16年国庆,跟着北京阿三队伍一起穿越扎尕那,当时用的是THULE的GUIDEPOST65新款,那次路上徒步总共4天时间,连同背包的总重量如果没记错大约在18~19公斤左右,背包自重2.6公斤,帐篷老款远山、黑冰G400两个、外加T家的P4睡垫以及其他物资,这个重量自然是算不得轻量的,但是因为三哥的队伍主要是重装为主,相比同行的其他男性同伴,我那次的负重应该是最轻的之一,整体走下来比较轻松,后半程基本上都是在队伍前面。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去年国庆去神农架徒步,我用的是老款始祖鸟BORA50。BORA是始祖鸟的经典负重背包,虽然50升款背负不及65,80升强大,但是在同等容量背包里面它的背负系统属于绝对的佼佼者。这次帐篷换上新款马刺,睡袋改成了翼马200克充绒外加峰鸟升温内胆,套锅炉头用的是MSR反应堆,其他物品包括了一件鸟的棉服和一套换洗内衣,连包带装备含补给,总共重量差一点到12公斤,如果去掉背包,负重不到10公斤,这样的重量,用始祖鸟BORA50背负起来完全是小意思,三天的线路走下来,轻松无比。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今年的五一,我带着朋友们又去了一趟川西七藏沟,这次我用上了THULE的GUIDEPOST老款,自重2.6公斤,因为是始祖鸟前设计师设计,所以背负系统和始祖鸟旗舰款背包ARRAKIS以及新BORA AR背负一样,同属于重装背包,背负系统很是强悍,包体采用210D+420D的CORDURA也非常结实。这次我进一步减轻了装备,帐篷还是新马刺,睡袋换成了女款的Sea to Summit的FM3大码,850蓬的鹅绒充绒量495克,STS的充气睡垫400克,食品为冲泡食品。背包加其他所有装备/水/食品等,总共重量大约14.5公斤左右。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此行负重穿越除了第二天一直拉肚子走得有点慢外,第一天和第三天都很轻松,背包看着虽大,但重量不算重。用舒适负重额度25公斤的GUIDEPOST背负12公斤左右的重量,大马拉小车的感觉,真是轻松得不要不要的。

大马拉小车——关于背包使用的一点新想法和新感受



而同样差不多的重量,队友用轻量化背包就感到比较吃力了,不在于背不动这个重量,而是因为这个重量已经到了轻量化背包的舒适负载上限,因此导致了背负舒适性的急剧降低,这就属于小马拉大车。还有同伴背着重装包,装了20多公斤的物资,走着也很费力,这属于大马拉大车。

相较之下,大马拉小车最为轻松!


除了这几次典型的大马拉小车出行,这几年我也用大马拉大车方式出行过,比如和家中领导17端午去武功山,18年五一去雅拉雪山徒步,我分别用的是神秘农场的斯芬克斯70L和花岗岩军用拖车背架,装的是我和领导两个人的全套装备和腐败物资,负重都分别是在20公斤以上,这样的负重如果是用轻量化背包毫无疑问肯定是悲剧。至于周末经常走的周边线路,各种搭配都尝试过了,用过神农替罪羊35L、花岗岩FZ3800重装包、花岗岩民版拖车背架、花岗岩VAPOR背架、ULA EPIC背架、攀山鼠GRIP、karrimor的SF45军包等分别进行重装、轻量出行,总体而言的感觉是,在舒适度方面:


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小车>大马拉大车>小马拉大车

>代表优于


选择重装背包出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背得很重,只要做好行前物资规划和其他装备的轻量化,重装包自重多出的那一公斤多完全可以省下来,也可以做到轻松出行,但是重装背包的负重和可靠程度,不是一般的轻量背包所能比拟的。


重装背包+轻量化装备这样的搭配让我不用再锱铢必较其他装备和物资的重量,不用担心没有余量容错,不用担心背包的耐用问题,不用再因为轻易就到达负重额度而导致的舒适度急剧下降而烦恼,不用再为周末腐败出游无法装下太多物资而发愁!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我对各个品牌背包越来越轻的一点看法,这个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事实如此。


很多老户外爱好者都爱说,新包不及老包好,这话貌似特别装逼,但有没有道理呢?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举几个例子,04年前后的O包旗舰款CRESENT70,吊牌价3000左右,不管是背负性能还是耐用程度都强悍到爆,现在的天顶吊牌价也还是差不多的价格;那时的GG B70,包底跟轮胎一样扎实,吊牌价2000多一个,现在的B65,吊牌价相差也不大。但是十几年前的3000元和2000元,跟现在的3000元和2000元,购买力一样吗?十几年前的背包和现在的背包,能一样吗?这就像可乐一样,以前包装都是600毫升,现在价格虽然没提价,但是很多地方售卖的可乐改成 了480毫升,500毫升,道理何在?轻量是个降低成本的好理由........


轻量化是装备发展的趋势,但是只有在性能材质不缩水,不减配的前提下实现的轻量才叫进步,才叫真正的轻量,只有这样的轻量才有意义,如果是以牺牲性能和缩水来实现的轻量,这是伪轻量!


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还是要用一句老话来总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马拉小车这种方式是适合我现阶段的选择,至于是否适合朋友您,还需要根据您自身情况去选择和尝试了,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一种方法都有相对应的适合人群,所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最重要。


看了最近的关于某品牌腰带破损的帖子,再次证明了一点,长线虐线徒步,不光是要考虑装备的重量,还需要考虑装备的可靠性,耐用性以及舒适度。适当的付出一点重量换来的可靠性是完全值得的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5-11 14:3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9-5-12 16:47 编辑

我一直认为,舒适和可靠是目的,轻量化是手段,如果牺牲舒适性和可靠性来实现轻量化,那就是本末倒置
假设一下,两款背包,一款自重0.9公斤,舒适负重12公斤,一款自重2.5公斤,舒适负重23公斤,如果走长线全部装备/给养重量12-13公斤,那背负感受对比结果会如何?如果让我选,我一定会选后者!


背包轻量化的风潮是从国外传进,并得到国内户外爱好者的大力追捧,但是国情不一,国外风行的到了中国未必适合,兴许有一些朋友喜欢这样的方式,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不加选择地进行照搬,为轻量而轻量,多半会在舒适度、可靠性等方面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之所以对现时的背包不甚满意,很大部分是因为和其他装备对比,背包的轻量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减配来实现,而别的装备则是通过技术升级来实现,以帐篷为例,现在不少帐篷品牌,在重量减轻的同时,不管帐杆的柔韧度还是面料的抗撕裂强度,都没有降低,甚至是比之前的更好,比如BA新款马刺的面料就优于老款,结构也比老款马刺抗风更佳,整体性能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而背包则是面料缩水,背负性能缩水,在设计上很多优秀的设计也没有能够保留,背包发展是日趋简陋化,还美其名曰轻量化!因此,理性看待轻量化,并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才是重点,而不仅仅只是看重量指标。

再补充强调一点:使用重装包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理性轻量化:


所谓理性轻量化是指学会独立思考,知道自己的装备应该通过怎生搭配来进行减重。轻量化的使用场景是有特定的目的的,那就是能减小负重的压力,增加负重的舒适度,让人长线走得更轻松。


如果光是一味追求各种装备都实现超轻,但是却不具备相应的轻量化意识,那轻量等于白搭。我认识的轻量党当中不乏背着超轻背包,用着UL的露营天幕,却背着高压锅、单反,甚至腊肉排骨啤酒西瓜上山的,还振振有辞“装备超轻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腐败物资腾出重量和空间”。我就不明白了,用着超轻背包背这些东西,真的很舒服?如果说做不到理性轻量化,在背包以外的整体装备和物资做好轻量化准备,那轻量的意义何在?


第二,做好行前规划:


有很多人用着很轻的装备,却从来不做细致的行前规划,想起该带什么装备胡乱一通塞,结果出去后发现很多东西根本没必要带,很多东西带得太多比如食品,很多东西又太占体积......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


冗余的东西是负重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做好真正的轻量化,必须在出发前就计划好自己预备的物资。我一般是做表格,根据线路状况,按照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来进行规划,穿什么,穿多少,每一餐吃什么,吃多少,都有严格的计划和安排。我对比过,这样的计划做下来,一趟类似鳌太这样的线路,装备精简个1.5-2.5公斤的重量都不是太大问题,这可比纠结背包自重来得更好。

附:
有朋友跟我交流,说重装包属于设计性能冗余,对此我不敢苟同,很简单的道理,完全用不上的才叫冗余,而事实证明,相比超轻背包或者轻量背包,同样背负十几公斤的情况下,重装包带来的舒适感会好很多,这舒适感是靠什么来的?就是因为重装包拥有更加强悍的背负系统,虽然增加了一些重量,但是它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带给使用者更好的背负体验,因此这个不叫性能冗余。

发表于 2019-5-11 14:37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是大多数UL包应该都是牺牲了舒适性的 我先后使用了lowe 北风之神 气流 银背猩猩这些包 最后找到重量和舒适性都令我满意的包 EXOS48
1人点评 收起
  • 断肠草 没错,这点是让人不能接受的,进步不是靠缩水来实现,简化不等于简陋 2019-5-12 12:21
发表于 2019-5-11 14:52 4 只看该作者
大马拉小车妙的很
同代重型战斗机碾压轻型战斗机
发表于 2019-5-11 15:48 5 只看该作者
灰常、灰常有道理:)
发表于 2019-5-11 19:19 6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
经常用65升的包装个40升左右就走了
大马拉小车的另一个好处是东西可以瞎胡随意往里面乱塞,不用考虑空间够不够用

就轻量化包来说,如果轻量在面料、功能上,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哪怕牺牲一些耐用度,因为我不是专业玩家,走线时间没那么多,所以即便耐用下降些也影响不大,牺牲一些功能,也就是每天忍那么几次罢了,加起来也没几分钟好吐槽的,但是如果影响了背负能力和舒适度,那就完全接受不了,每天走6个小时,6个小时难受,那个根本受不了
发表于 2019-5-11 21:13 7 只看该作者
我经常是花岗岩追踪负重13公斤以内,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5-11 21:36 8 只看该作者
然后这样闲鱼可以卖包了吗?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于 2019-5-11 22:03 9 只看该作者
目前我也是重装包加轻量化装备。主力B75去掉头包,去掉多余的东西和带子,装备全部打包。剪裁泡沫垫可以把包撑起来,金字塔外账,无底睡袋,木筷子,soto炉头,钛锅铝锅,矿泉水瓶装水。衣服根据季节和海拔选。中长期路好走用越野跑,不好走就中帮。短期用羚羊26或者z65。每次出行都会调整。安全为主,留有余地。b75给我很踏实的感觉,背包多出的重量不会给我带来负担,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负重能力,再来进行调整。另外平时多锻炼身体,提高自己。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5-11 23:19 10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
留足余量也是一种从容

大马拉小车这个道理和汽车一样
动力强开起来轻松
超车容易
这是小马大车无法企及的从容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