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1680

主题

杭州

南岳衡山游记

查看:11297 | 回复:2
发表于 2019-6-4 16:08 显示全部帖子


南岳衡山,又名寿山,在湖南衡阳市境内,因其状如衡器,故名衡山。其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米,统率衡山七十二峰。衡山历史人文悠久,气候温湿,篁挺松秀,草茂花繁,秀出五岳。据传自黄帝始即为中国历代帝王的巡狩之地,上古时是华夏观象制历中心,黄帝、颛顼、尧、舜等帝王皆制历于衡山。衡山还是中国著名的道教文化、福寿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聚集地。2019年4月9日,我等一行四人,趋车抵达衡阳市南岳区,拜山南岳,沿途见闻,略记如下:中午十二时,从传统登山口海拔约百来米的胜利坊起步。胜利坊为单拱仿凯旋门式样,花岗石结构,系国民政府于1946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建成。进坊后沿公路上行数百米,东边驾鹤峰上耸世界第一大鼎,此鼎高九点九米,重五十六吨,寓九九归一,五十六个民族一统之意。再上行数百米,检票进山门,公路沿左手山脚而上,我们则从公路下方的梵音谷入口进山。梵音谷从入口到终点邺侯书院全长九公里。步道沿溪而上,时缓时急,上行里许,达梵音湖。梵音湖面积数百亩,系人工所建水库,四方秀山围裹,湖水澄碧,绿漪泛涟,湖边青松高挺,山花漫坡,恍若仙境。过湖续上,曲径通幽,草木竞秀,涧水时瀑时练,忽潭忽壶。中经懒残煨芋塑象,懒残者,唐代高僧,修道衡山二十余年,作长诗《乐道歌》,大意是乐道者:乐天道,乐禅道,乐山水,畅享自然。再上,有乐道亭,乐道亭三字为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真迹。传黄庭坚读《乐道诗》后,顿悟人生,专程前往峡谷寻懒残踪迹,体味修心乐道之境界。再上达观瀑亭,亭东有瀑三叠,从箕形石壁上泻泄,跌宕起伏,灵动多趣。沿亭边陡坡石阶上,青松遮阳,红花夹道,时气温达30多度,徒行其下,仍清凉宜人。须臾阶尽,为公路所断,路边有指示牌一块,上书至祝融峰9900米。从胜利坊至此,行约一小时,路程约五公里。中午十二时,从传统登山口海拔约百来米的胜利坊起步。胜利坊为单拱仿凯旋门式样,花岗石结构,系国民政府于1946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建成。进坊后沿公路上行数百米,东边驾鹤峰上耸世界第一大鼎,此鼎高九点九米,重五十六吨,寓九九归一,五十六个民族一统之意。再上行数百米,检票进山门,公路沿左手山脚而上,我们则从公路下方的梵音谷入口进山。梵音谷从入口到终点邺侯书院全长九公里。步道沿溪而上,时缓时急,上行里许,达梵音湖。梵音湖面积数百亩,系人工所建水库,四方秀山围裹,湖水澄碧,绿漪泛涟,湖边青松高挺,山花漫坡,恍若仙境。过湖续上,曲径通幽,草木竞秀,涧水时瀑时练,忽潭忽壶。中经懒残煨芋塑象,懒残者,唐代高僧,修道衡山二十余年,作长诗《乐道歌》,大意是乐道者:乐天道,乐禅道,乐山水,畅享自然。再上,有乐道亭,乐道亭三字为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真迹。传黄庭坚读《乐道诗》后,顿悟人生,专程前往峡谷寻懒残踪迹,体味修心乐道之境界。再上达观瀑亭,亭东有瀑三叠,从箕形石壁上泻泄,跌宕起伏,灵动多趣。沿亭边陡坡石阶上,青松遮阳,红花夹道,时气温达30多度,徒行其下,仍清凉宜人。须臾阶尽,为公路所断,路边有指示牌一块,上书至祝融峰9900米。从胜利坊至此,行约一小时,路程约五公里。



沿公路左转数百米,有国民政府于1943年建成的国内最大抗日烈士陵园忠烈祠,祠内供奉着张自忠、郝梦龄等五十三位国军将军和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忠烈祠”三字为蒋中正亲题。沿忠烈祠东小路上行十来分钟,达我眼中世外桃源延寿村。穿村而上,复为公路截断,此处有数条疑似上山小道,得村妇指点,沿公路上行百余米,入左手沿溪边泥石山路北上,时骄阳当头,旁无高树,豆汗大出,乃边行边喝溪中山泉解渴。好在登岳之初,精锐力足,且山道尚缓,一鼓而至蒋中正所题“吊破门处”。说到衡山的抗战文化,这里不仅有国内规制最大的抗战陵园,国共两党共同在此创办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决定抗战走向的三次军事会议皆在此召开。蒋中正曾八上衡山,设立衡山指挥所,决策指挥全国抗战大是,为纪念衡山抗日风云岁月,蒋中正兵败台湾后其最高军事指挥中心仍沿用“衡山指挥中心”名称。从吊破门处续上数百米,路为新建三层楼新房所断,西向穿过新房道坦,乃续上山之路。路边林木复盛,遮阳蔽日,一入其间,复回清凉世界。泥路蜿蜒绵长,西折北上东转约二十余分钟,复与公路相交,穿过公路沿小路上坡,即到半山亭。过半山亭,沿公路前行里许,二时达邺侯书院。邺侯书院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书院,为唐中期著名政治家李泌之子李繁为纪念其父,于公元824年所建,原址在闹市中,后三易其址至此。因李泌在唐中期四朝为官,至德宗时为相十年,封邺候,故名邺候书院。千多年来,邺侯书院对楚湘文化影响甚广甚深。曾国藩曾论: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以肃岳故也。过邺侯书院,公路小路分合甚频,须臾至烟霞茶院,此院被誉为烟雨江南,是湖南省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茶院。再上,至铁佛寺,因其寺内曾供奉万斤铁佛而著名。再上至湘南寺,从湘南寺前平地东折,沿陡峭石阶北上,喘息中于二时五十分至北斗岭上南天门祖师殿,此殿石墙铁瓦,庄严非常。从邺侯书院到祖始殿约三公里。祖师殿东,耸四五米高巨石,上镌“寿比南山”四个红色大字,与其合照之人摩肩比踵。衡山上应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苍生之寿命,故衡山又名寿岳。民间常用祝福语“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即为衡山。沿石前公路东行百多米,至衡山索道上站。沿路而下数百米北上,至南天门石坊。从石坊沿陡峭石阶上行里许,有巨石如狮,曰狮子岩。登上狮子岩,天高地迥,四周河山,尽入眼底,令人心胸顿宽,精神陡振。昔抗战时血性志士到此,多慷慨激昂,在石上题词励志,誓言抗日到底。伫此南望衡阳城,犹闻当年国军将士金戈铁马,舍生忘死,血战衡阳之吼声和枪炮声。过岩西斜上约里许,至沿公路左转数百米,有国民政府于1943年建成的国内最大抗日烈士陵园忠烈祠,祠内供奉着张自忠、郝梦龄等五十三位国军将军和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忠烈祠”三字为蒋中正亲题。沿忠烈祠东小路上行十来分钟,达我眼中世外桃源延寿村。穿村而上,复为公路截断,此处有数条疑似上山小道,得村妇指点,沿公路上行百余米,入左手沿溪边泥石山路北上,时骄阳当头,旁无高树,豆汗大出,乃边行边喝溪中山泉解渴。好在登岳之初,精锐力足,且山道尚缓,一鼓而至蒋中正所题“吊破门处”。说到衡山的抗战文化,这里不仅有国内规制最大的抗战陵园,国共两党共同在此创办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决定抗战走向的三次军事会议皆在此召开。蒋中正曾八上衡山,设立衡山指挥所,决策指挥全国抗战大是,为纪念衡山抗日风云岁月,蒋中正兵败台湾后其最高军事指挥中心仍沿用“衡山指挥中心”名称。从吊破门处续上数百米,路为新建三层楼新房所断,西向穿过新房道坦,乃续上山之路。路边林木复盛,遮阳蔽日,一入其间,复回清凉世界。泥路蜿蜒绵长,西折北上东转约二十余分钟,复与公路相交,穿过公路沿小路上坡,即到半山亭。过半山亭,沿公路前行里许,二时达邺侯书院。邺侯书院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书院,为唐中期著名政治家李泌之子李繁为纪念其父,于公元824年所建,原址在闹市中,后三易其址至此。因李泌在唐中期四朝为官,至德宗时为相十年,封邺候,故名邺候书院。千多年来,邺侯书院对楚湘文化影响甚广甚深。曾国藩曾论: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以肃岳故也。过邺侯书院,公路小路分合甚频,须臾至烟霞茶院,此院被誉为烟雨江南,是湖南省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茶院。再上,至铁佛寺,因其寺内曾供奉万斤铁佛而著名。再上至湘南寺,从湘南寺前平地东折,沿陡峭石阶北上,喘息中于二时五十分至北斗岭上南天门祖师殿,此殿石墙铁瓦,庄严非常。从邺侯书院到祖始殿约三公里。祖师殿东,耸四五米高巨石,上镌“寿比南山”四个红色大字,与其合照之人摩肩比踵。衡山上应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苍生之寿命,故衡山又名寿岳。民间常用祝福语“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即为衡山。沿石前公路东行百多米,至衡山索道上站。沿路而下数百米北上,至南天门石坊。从石坊沿陡峭石阶上行里许,有巨石如狮,曰狮子岩。登上狮子岩,天高地迥,四周河山,尽入眼底,令人心胸顿宽,精神陡振。昔抗战时血性志士到此,多慷慨激昂,在石上题词励志,誓言抗日到底。伫此南望衡阳城,犹闻当年国军将士金戈铁马,舍生忘死,血战衡阳之吼声和枪炮声。



过岩西斜上约里许,至上封寺,上封寺石墙铁瓦,古朴庄严,厚重雄伟,规模宏大,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是南岳最早的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寺院虽屡兴屡衰,但香火始终不绝。抗日时期,寺僧受周恩来衡山演讲“上马杀敌,下马学佛”影响,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无畏精神踊跃抗日。过上封寺沿山脊再西上,脊西为禹王城,脊东为观景台,观景台人工扩建,可容千人,是衡山观日出东方之胜地。沿公路或泥路再西北上约里许,约三时半达衡山主峰祝融峰入口,入口耸一巨石,上镌“祝融峰”三个红色大字。再上百多米,达峰下广场,场上竖一桃形巨石,中镌“南岳衡山”金色大字。广场西北向为祝融峰顶。相传中国人文始祖火神祝融死后葬于此地,故后人建殿以祀。殿以山顶为基,石墙铁瓦,形状方正庄重,基调灰中带暗,远望如耸天穹,近观庄严肃穆。进入殿门,基调古朴庄重如外型,殿内正中圣帝祝融端坐龛中,顶膜礼拜,追思先圣,为我中华文明而骄傲。相传祝融为黄帝大臣,善用火,最早发现保存和使用火种,使百姓告别茹毛饮血生活,曾以火攻助黄帝大败蚩尤,被黄帝封为火神,并负责管理南方区域。祝融死后葬衡山顶,后人为纪念他在山顶建祠,故衡山主峰曰祝融峰。  四时正,出圣帝殿,峰下雾起,下至殿下广场约二三分钟,雾越山岗,四周茫荡一片,混沌难辨东西,能见度仅三四米,乃急催同伴下山。至上封寺,雾渐散,心稍定。怕雾再起,难辨归路,连蹦带跳,二十分钟左右达南天门祖师殿。下祖师殿前陡阶至山腰,狂风骤起,山顶急雾,如矢直下,回望峰顶,乌云徒步衡山,上山小步约二万二千多步,用时三个半小时,下山大步约一万八千来步,用时二个半小时,山顶拍照参观稍息约半小时,总用时六个半小时,合计行程约二十七八公里。因上山高温,下山气候急变,一路几乎马不停蹄,感觉甚累。所幸上行四小时中艳阳高照,景色分明,衡山大景,已入眼存胸矣!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6-4 16:10 显示全部帖子
好文字啊 顶一下
发表于 2019-6-4 16:47 显示全部帖子
文字写的不错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