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9-7-25 17:35 编辑 百子殿不远是鬼门关。鬼门关是一座牌楼,上面“鬼门关”三个大字,传说这里是人死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痤关卡。两旁有十八个鬼王和把门小鬼把守。森严壁垒、铜墙铁壁牢不可破。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不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丰都县太爷”三枚印章。 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 鬼门关前塑“阴曹地府”门亭,右侧外树一碑,隶书“此冥府也”四个大字,来源于《聊斋志异》。进门两侧塑十八个形象狰狞怪异、栩栩如生的鬼王,让人觉得阴森恐怖。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9-7-25 18:21 编辑 鬼门关里的路即传说中的黄泉路,路上有一门坊,上书“黄泉路”三个字,坊柱上有楹联:“行善积德黄泉路上心不惊 造孽作恶刑律面前不易过 ”。 黄泉路条石铺就,长约百米。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天子殿的墙壁,壁上有十三道碑刻,其中唐碑一道,明碑三道,清碑八道,民国碑一道。尽是历代文人骚客的墨宝雕刻,大多是咏颂滚滚江流和名山大川的篇章。据宋代《舆地记胜》载:平都山景德观有唐碑十道,其中有殷丞相《修仙都观记碑》、殷少监《修斋记碑》、李吉甫《阴真人影堂记碑》和《二真君碑》,李虔之《二仙肥碑》等等。由于缺乏保护,这些碑多忆残破,北宋乾道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来游名山,就留下了“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的诗句。在以后,这些唐碑更是不知去处。现仅存殷文昌《修仙都凤记》原被载于嘉庆《四川通志》和《丰都县志》,1993年复刻于此。殷文昌是唐代丞相,当过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兼成都府上柱国邹平郡开国公。它于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和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两次游览平都山,捐一月秩俸,派他儿子殷少监修葺仙都观,并写下《修仙都观记》。在记中,他称平都山“峭壁千仞,下临湍波,老树万株,上插峰巅,灵光彩羽……昏旦万状,信非人境。”登览,闻泉声而缓步,爱松色而难别。”真是留连忘返。还刻有清初川湖总督、后任兵部尚书蔡毓荣的《修平都山二仙楼言必有据碑》称名山“孤峰削成,高插云霄……碧波万顷如堆琉璃,黄葛盘根,石上大荫数亩,古柏千章皆非近代所植,灵花彩羽,滴翠流丹……至此则心旷神怡,秀色苍霭,俨若赤城元圃,别有天地,非人间也是!” 黄泉路是通向阴间的最后一条路,走在路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竟有些愰愰然:有一日,当自己真的告别这个世界时,自己的灵魂真的会走过这段路么?那时还会看见眼前如此多彩的世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