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4

主题

忻州

长城握手的地方(一)

[复制链接] 查看:7219 | 回复:15
发表于 2019-8-26 14:5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忻州飞侠 于 2019-8-26 15:17 编辑

-行探长城山西结-                                    

-重温明蒙演义史-


闻名遐迩的“北京结”听多了突然滋生出一个问题,既然大明朝内长城东段与外长城的结点在怀柔“北京结”,那么内长城的另一头与外长城的交界点在哪呢?经查原来就在有“长城博物馆”美誉的偏关县丫角山,央台《远方的家》摄制组来这里考察时形象的把这个重要的地理分界点称为“山西结”。



既然是两道长城握手的地方,那么就有必要先弄清楚丫角山附近这几道长城的修筑的来龙去脉。才能以此为契点更好的领略明蒙几百年战和演义及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碰撞,融合。丫角山是内外长城交汇点的记载古已有之,但具体的地理在偏关县的栢杨岭和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之间有了分歧,学术界各有所论。本人行前查阅了偏关长城学会会长秦在珍先生的“《丫角山考辩》驳正”,本篇史料均出自此处。当然历史学术类的东西是很严谨的,本篇所有涉及内容也无意涉及学术观点,只是通过户外活动的同时实地学习考证历史。历史的魅力本身就在于他的无解之迷。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26 14:51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忻州飞侠 于 2019-8-26 14:51 编辑

丫角山外长城

明朝建立初期,把元朝顺帝君臣赶到北方草原,史称“北元”,继续和明朝死磕。明朝前中期,200余年间,不断受到北方蒙古骑兵的入掠。明朝在北方边疆先后设立九大军事防御区,史称“九边重镇”。丫角山长城位于大同镇和山西镇的交界,西连水泉堡长城通偏头关,东北过平鲁达杀虎口,南面是防御枢纽老营堡,北侧即蒙古塞外。明成化二年,宁夏总兵王玺从老牛湾往东沿山脊修长城,连接完善李谦总兵所建滑石涧堡、驴皮窑口、水泉营堡、红门口(今鸿门口),共长七十里。到了成化二十二年(1485),山西,大同、宣府三镇,按照前一年前三边总督余子俊勘定的路线,大规模修筑长城。负责实施的兵备道郝志义,在原有王玺所修长城的基础上,扩充增建,从水泉堡又延伸到了丫角山。到了嘉靖二十三年,山西巡抚曾铣,委派参政苏祐、兵备刘玺,整修增建偏关二边。宣、大镇总督翁万达,也从大同西路筑边至老营堡丫角山。外长城的是从成化年间一直到万历年间开始不断整修增修的过程。外长城在丫角山一带又分为三路,下文详细介绍。
发表于 2019-8-26 14:52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忻州飞侠 于 2019-8-26 14:53 编辑

丫角山内长城

随着蒙古的不断寇边掠境,嘉靖十九年(1540)提督三关兼山西巡抚上奏请筑边,兵部批准。陈讲派雁门关兵备道王镐监察,山西都指挥司都指挥同知王松,太原府同知邢伦总督工程,十九年春三月开工,至二十年(1541)夏六月完工。计起阳方口,经八角堡,野猪沟至老营堡之丫角墩,共一百八十里,这一百八十里长城叫内边,现在叫内长城。嘉靖二十三年起,接受前三年被北元大入腹地饱掠的惨痛教训继续大筑边墙,山西巡抚曾铣主持加固、完善二边(外长城)的同时,又从丫角墩往南,增筑完善前巡抚陈讲在嘉靖二十年才修成的山西内长城。巡抚曾铣亲到青杨峁视察,有他自己的诗为证:“丫角初留宿,青阳(杨)更驻骝,风尘驱草垛(山),昏黑又偏头。”   



综上所述成化二十二年郝志义修筑的那条外长城和嘉靖十九年陈讲修筑的内长城在丫角山的丫角墩相会,这个丫角墩就是内外长城的结点,现代称为“山西结”。后来随着战事的加剧又在这片“丫”字型区域内先后加筑了两道长城,形成了现在从野羊洼到口子上三纵一横的“长城结”,也充分说明了在当时这个地区的战略之重和战事的激烈。今天看青杨峁山上的中路长城,相当完整,这主要是后来作为主体防线,不断使用和维护的结果。而东路则被取代,日渐颓毁,现在已残破得近乎消失了,但短短五里墙体伸出的三四道挡马墙依然清晰。见上图,三路长城的修建始末见下文。






发表于 2019-8-26 14:53 4 只看该作者
东路长城

东路长城修筑最早就是前文所述的总兵王玺和兵备道郝志义修筑的那道长城。见上图。这道长城残余夯土倒塌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只剩零散的石块,可见其年代的久远,当地人把这道边墙称之为“差修边”,意思是修错了的边墙,据传是修墙官进村喝水,修边的夫役们偏离了原定设计图纸,等回来已经无可挽回,就这么讲错就错修下去了。个人觉得这个传说很荒谬,“差修边”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至少现在不得而知。




发表于 2019-8-26 14:53 5 只看该作者
中路长城

嘉靖四十三年,北元由水泉犯偏头,大掠神池、五寨。第二年秋,俺答由丫角山至老营;别部由红门口入,杀掠甚众,及于保德。      隆庆元年(1567)俺答数万众三路入寇。东路由井坪、朔州破阳方口,抵宁武关;中路由老营,西路由红门口,长驱直入,官军无挡。      隆庆三年(1569)八月,俺答入寇时,奸民赵全为虏向导,自好汉山攻入老营”。      以上北元四次入犯,三次兵锋直指老营,老营防守长城段,西至南海子墩,在红门口往东山上,往东数,山地有马头山,好汉山,丫角山三大段。可见,嘉靖末、隆庆初,丫角山一带战事有多频繁,多激烈!嘉靖一朝四十五年,是北元进攻大明最猛烈的时期。北元俺答汗自从嘉靖九年(1530)取得偏头关草垛山围困战大胜之后,不断突破明边入掠。嘉靖十五年(1536)三入偏关,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年,俺答年年突破偏头关防线,特别是十九、二十、二十一年,北元兵南下太原、晋中大掠,给山西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嘉靖二十二年(1542)朝廷移偏头关总兵于宁武关,偏头关设山西镇西路参将分守防务。为加强防守,岢岚道兵备道同时移驻偏关城。居适中地,以控要害。二十三年起,大筑长城。这一年,山西巡抚曾铣,委派参政苏祐、兵备刘玺,整修增建偏关二边。宣、大镇总督翁万达,也从大同西路筑边至老营堡丫角山。翁万达把筑长城事宜,委托总兵周尚文来施行。周尚文前此曾当过偏头关总兵,熟悉偏头、大同两镇兵事,以前在宁夏总兵任上筑过边墙,因此把总督委派的筑边任务,由二百余里增至四百余里,且把边墙筑到丫角山,直接山西镇界,大大增强了两镇的边防能力。周尚文以自己的军事才干和与北元在两镇战斗的经验,选择青杨峁山脊为筑边路线,口子上村民,叫东路长城为“老二边”,叫中路长城为“新二边”。




发表于 2019-8-26 14:54 6 只看该作者
西路长城

《偏关志·二边》记载:“隆庆二年(1569),巡抚杨巍,以兵备范大儒、参将方振、守备刘胜、陈一方重修,加高加厚,修筑奏毕,监察御史宋纁巡视,躬历沿边,详为核实,复奏”。这个“重修”极有可能就是西路这一段,但待考。确定的是西路长城是三道长城中最晚修的,是边关战事长期不断,防御线不断前推的结果。




发表于 2019-8-26 14:54 7 只看该作者
边墙下的互市


明王朝天下得之元蒙,双方在长城内外互相撕逼了近二百年,北元曾几度打到北京城下,但终究也奈何不了这个庞大的王朝,明王朝虽也几次征伐漠北,但游牧民族的特性也决定了你也怎么不了他,你来了他跑了,你走了他又回来了。双方空耗国力就这么耗了几百年,蒙元南下寇边的动机也由最初的复国变成了抢掠生产生活物资,这是由他游牧经济的局限难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虽然嘉靖朝也曾开两个关口互市,但远满足不了北元的贸易需求量,从而又被战争打断,终于到了隆庆年间朝中保守势力被扳倒,高拱、张居正入主内阁,才开始反思过去的民族政策。正逢蒙古内部混乱,双方讨价还价一番,最终制定了著名的“隆庆和议”明政府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原资源。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朝又凭借在铲除赵全等汉奸之下,削弱了鞑靼内部的组织力,从此明蒙之间从此建立了长达70年的和平贸易关系,双方边境数十年也再无大的冲突,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偏关的水泉堡,老营堡,栢杨岭堡这些长城关口就是当时的市口。




本次徒步考察的起点,内蒙古清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三道边墙自丫角山而下汇合于此,向北奔杀虎而去。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8年),和硕恪靖公主赐嫁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部,丈夫是察珲多尔济汗 的孙子敦多布多尔济。那时候,漠北草原并不太平,或许是康熙皇帝不愿爱女走得太远,在和硕恪靖公主出嫁之初就赐住归化城,因为有葛尔丹的势力捣乱,和硕恪靖公主暂住在了清水河。这一暂住,差不多就是9年。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7年)前后,和硕恪靖公主由清水河搬迁到归化城居住。在清水河,和硕恪靖公主怜悯口里逃难来的百姓,请旨开种草地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亩。得到恩惠的百姓为了纪念四公主,立了一块颂扬“四公主千岁千千岁”的功德碑。



清泉寺,寺庙现存清碑四块及戏台一座,据资料记载,清泉寺原名“五圣祠”,始建年代无考,文革期间被毁,后当小学校使用,现在残存的戏台已修复,学校已废弃。





在一个两山连接的山洼处,魏然挺立着一座砖石结构的空心敌楼,不是修长城时造起来的,而是后来补建的,对面坡缓容易攻上来所以建这么一个敌台,它建于万历二十六年,边上这个长城是成化二十二年建的,比他早80多年。这样的空心敌楼都是戚继光调任蓟镇以来,按照他提出的样板长城来建造的,和河北那面各中子号敌台是一个型制,这样的空心敌楼多为明代后期所建,民间称位“九窑十八洞”,如今保存完好的敌楼,在这附近仅存五座。



口子上村东南部的五眼井堡,崇祯十年(1634)兵备道卢友竹所建。





栢杨岭新堡,相对于栢杨岭旧堡来说,那里干旱取水困难,而且仗也打得不太厉害了,就在这里重新建堡,栢杨岭新堡周长530米左右,通常能驻扎六七百人,相当于现在的营级编制。



丫角墩不仅是内外长城的衔接点(山西结),也是山西镇和大同镇两个防御区的交界,前文所述,嘉靖二十三年起,山西镇和大同镇同时大规模增修完善长城,相交于丫角山。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了重申职责,刚到任的偏头关参将郭瀛,在他分守的边防东西两头,各立一块石碑,以标明职责范围。那么山西镇的防区就包括西起老牛湾东到丫角墩的外长城和从丫角墩开始向南经老营堡、阳方口、雁门关一直到晋冀边界的茨沟营。而那三路支线长城和口子上村以北的长城就属于大同镇的防区了。


          遗存的分守界碑石座,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于 2019-8-26 14:55 8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丫角墩东南角接内边,西北边接外边的形貌依然清晰。墩本身虽然坍塌成一个大土堆,但墩顶海拔1837米,为丫角山最高点。墩北有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地,荒草没膝,周边有夯土墙残留,应是守墩官兵驻防的方形小堡。大土堆南坡偏西点,有一个石质碑座,偏关县原博物馆长刘忠信,1984年踏勘长城到达丫角墩,界碑还在,虽碑文风化剥蚀严重,但题额仍可辩认出为西路参将管领丫角山界碑。在今天偏关老牛湾风景区内,也立有一块同样的石碑,题额为:“钦差分守山西西路地方右参将署都指挥佥事郭”  落款为:“嘉靖二十七年六月吉日立”。可见这为偏头关郭参将守备区域为西起黄河岸边东到丫角墩。而偏头关属于山西镇管辖。







每每站在长城内外,总是觉得它上面承载了太多东西,金戈铁马远去,斯人空余遗梦,壮志未酬,峥嵘尚在。





时间的流逝,在历史的洪流中,大漠,烽烟,城墙,号角,都已成为这里的忆忆,风沙最终给它们划上了历史性的句号,在一片苍凉的背后,唯有一声叹息。



这些形状各异的墩台,犹如巨人一般在那里一站就是几百年,仰观他的雄姿,一种落寞孤寂的悲凉之感在心头萦绕。在边墙上,众多的人只是匆匆而过,只有这些墩台静静的在守望着这片疆土。





这是一段历经岁月的洗礼变得残破而荒芜的长城,这是未经后人的拆毁修整雕琢的长城,行走在其中,抚摸这些残破的城墙,更能体会几百年前它们雄壮的气势,更能感受它们所见证的那些金戈铁马的历史烟尘。恍惚间,我的眼前呈现出的是几百年前的烽火硝烟,成千上万的士兵抛家弃子在这了无生机的地方守护国家的安全。



发表于 2019-8-26 14:56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忻州飞侠 于 2019-8-26 14:56 编辑

人的一生,需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更要有度过困难的智慧;有些苦痛必然会经历,有些事情当然也会过去;
但有些路,没有捷径,因为,风雨会来,疲惫会来,黑夜会来,所有你没经历过的都会来。
比如:这万里边墙
走过的那些路,曾有过的险峻,让我明白什么叫越挫越勇;
看过的那些沧桑,曾有过的繁荣,让我明白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




一次“山西结”的圆梦之旅,情怀之行。重温了半部明蒙撕逼史,遥想蒙元骑兵呼啸而来劫掠而去,大明军民,不屈不挠,风餐露宿,一尺捣三寸一层层夯实土墙,一段段下石上砖包砌好外墙,血汗所铸,终大明一朝,长城的修建没有停过,留给后人的是建筑艺术的珍品和勤恳不屈之民族精神。漫漫万里边墙尽管也在当时那个特定年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但终究挡不住社会的发展大势,挡不住民族融合的进程,更挡不住商品经济的流通,也挽救不了明王朝的没落。此处不由想起了《康熙王朝》里索额图建议整修长城以抗葛尔丹,康熙不予采纳并严正颁旨:“长城是一个梦,长城是空的”“大明朝花百年之功万人之力修万里长城,却没有挡住大清入关,江山易主”
“长城是取民心,练兵备”
“昭之后世之君,大清永不筑长城”
清康熙皇帝悟透了这个道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他知道其实最牢固的长城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在沧桑古长城延伸的地方,是促进世界民族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宏伟工程,此必将是中华民族最坚固永久的长城!




发表于 2019-8-26 15:04 10 只看该作者
万里长城博大精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